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方东树

方东树

方东树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138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中国史、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8篇、相关期刊111种,包括文史哲、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安徽史学等; 方东树的相关文献由117位作者贡献,包括郭青林、吴强、史哲文等。

方东树—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8 占比:100.00%

总计:138篇

方东树—发文趋势图

方东树

-研究学者

  • 郭青林
  • 吴强
  • 史哲文
  • 汪孔丰
  • 黄振新
  • 刘振
  • 刘文龙
  • 卢佑诚
  • 吴永甫
  • 周剑之
  • 期刊论文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知强
    • 摘要: 道光年间,邓廷桢出任安徽巡抚,管同、梅曾亮、方东树等人先后入其幕府。从时间、地点、人员等角度看,邓廷桢幕府处于从姚鼐去世到梅曾亮在京师传播桐城派之间,立足于安徽大本营,对流派成员提供了很多帮助,为桐城派向全国的扩散积蓄了力量。入幕的桐城派成员互相切磋文艺,交流文论主张、学术观点。幕府成员的复杂性,也反映出桐城派与阳湖派、汉学以及当时的“实学”思潮之间产生互动。
    • 汪孔丰; 郑晨晨
    • 摘要: 方东树游幕十数载,深刻地影响到他的文学创作和学术活动。其文集中现存的骈文,绝大多数就是作于游幕时期,有着独特的思想价值。《跋彭甘亭小谟觞馆文集》阐示了他主张骈散同源的文学思想;《学海堂铭并序》《孔雀赋》《汉晋名誉考》表露出他维护宋儒义理的隐微心态;《谢邓中丞启》展露出他在古音学上的治学体会。这些不同的思想面相,于方东树散文和诗歌中蕴含的文学、学术思想而言,或弥补其不足,或相得益彰,是建构方东树思想世界不可或缺的部分,具有独特的意义和价值。
    • 摘要: 《古诗十九首》的文字是非常简单朴实的,然而它的含意却十分幽微,容易引人产生联想。清代学者方东树在他的《昭昧詹言》中说,“十九首须识其‘天衣无缝’处”。什么叫“天衣无缝”?就是说,这些诗写得自然浑成,看不到一点儿人工剪裁的痕迹。我们读不同的诗要懂得用不同的方法去欣赏。有的诗是以一字一句见长的,它的好处在于其中有某一个字或某一句写得特别好。因此,有些人就专门在字句上下功夫。在中国文学的历史上流传了很多这样的故事,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就是其中的一个。
    • 吴强
    • 摘要: 方东树的“晚耽禅悦”说建立在儒佛会通的基础上,以程朱理学为思想内核,援佛入儒以深化对程朱理学的阐释,其立场与姚鼐一致。在姚鼐的基础上,方东树更深刻地阐述了儒佛之间的关系,找到了儒佛相通的学理依据——“道之本通”,表现出对姚鼐儒佛思想的继承与突破。从学术传承上说,方东树既接受了姚鼐的影响,也接受了姚范的沾溉;从主体心态上看,姚鼐借佛学以远离名利,方东树则是借佛学以消解内心不甘。
    • 汪孔丰
    • 摘要: 桐城派的思想谱系,多元多样,复杂丰富。其中,有三条思想脉络尤为重要。一是以程朱理学为主的儒学思想,从“桐城派三祖”方苞、刘大櫆、姚鼐到桐城派殿军“二姚一马”(姚永朴、姚永概、马其昶)皆奉程朱为圭臬,建构起桐城派思想体系的底色和主色;二是老庄思想,刘大櫆、姚鼐、曾国藩、郭嵩焘、郭庆藩、王先谦、吴汝纶、马其昶、严复等人亦服膺老庄之学,大多著书以立其说;三是佛禅思想,姚鼐、方东树、姚永概、方铸等人亦耽悦佛禅之学,其著述中或多或少地表露出佛性禅心。这三类思想,相互并存,相互竞争,相互影响,关系异常复杂。总之,这些思想支撑起桐城派思想谱系的大厦,深刻地影响着桐城派的学术活动与文学创作,同时也影响到清代思想史的发展。
    • 梁金梅
    • 摘要: "客气"的起源可以追溯至《左传》,意为非人们主体所发出的而是受外界刺激所引起的一时之意气.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它的应用非常广泛,既用于人物评价,又用来评论文章,也曾被理学家当作与深邃的涵养相对立的概念,它的基本内涵是虚矫与不实.桐城派讲求"义理"由内心流出,反对矫揉作态的"客气"的文学创作,前期作家建立起这种实践自觉,中后期以方东树和吴汝纶为代表从理论自觉上将"客气说"用在文学评论当中,成为桐城派文论中较有特色的批评术语.
    • 汪孔丰
    • 摘要: 嘉庆、道光年间,桐城派的传衍主要依赖于秉持古文义法的姚门弟子。其中,陈用光、梅曾亮、方东树、管同、刘开、姚莹、左朝第等人堪称翘楚。他们各以所得,传授徒友,有力拓展了桐城派的传播范围。不仅如此,因政局窳败、时弊丛生之故,他们拥有强烈的事功意识,饱含浓厚的经世情怀,这凸显了桐城派文人群体在嘉道时期的新形象和新风貌,同时也体现了儒家士人心忧天下、济世利民的宏大抱负和担当精神。
    • 温世亮
    • 摘要: 方东树是清代桐城派后期的重要代表,也是晚清底层经世文士的典型,在诗歌方面不乏成就.对艰危世路的省察、凄苦人生的感慨,以及自适生命的体悟是方东树诗歌创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其思想本真的集中书写和反映,具有日常化的特点.以方东树为例,结合晚清底层经世诗人的思想演变轨迹、生命体验历程以及丰富的创作文本,既可以对他们的创作面向予以总体归纳,又有利于清诗的发展演进轨迹的探究.
    • 刘青云
    • 摘要: 《昭昧詹言》是方东树的论诗之作,在这部书中集中体现他强调诗歌创作的立意、章法、文字等诗学理论,尤其是以古文章法论诗,是方东树诗论的一个重要特点,本文通过分析方东树对《七哀》诗的评论,阐明他以古文章法论诗的方式,划分诗歌层次,牢牢抓住了诗歌所表达的情感转换,剖析出诗歌结构转换背后是诗人情感的波澜起伏。
    • 叶当前
    • 摘要: 桐城派不仅以古文享誉文坛,还以独树一帜的文学理论辉映学界,故桐城派文学理论亦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重要论题。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以“义法”说为中心,辟六节专论桐城派文论,阐释方苞古文义法的要义,考镜刘大櫆对义法说的具体化,论证姚鼐对义法说的抽象化,直指桐城派文学理论的要路津。先生导夫先路,在高起点上确立了桐城派在中国文论史上的重要地位。贾文昭编著《桐城派文论选》,收录从戴名世至吴闿生在内的46位桐城派作家文论,共计108篇。其中既节录有刘大櫆《论文偶记》、吴德旋《初月楼古文绪论》、林纾《春觉斋论文》、姚永朴《文学研究法》等勒为专著的文话,也节录有方东树《昭昧詹言》、吴闿生《诗说》一类的诗话。更多的则是序、跋与书信,如颇具特色的选本序例,像方苞《古文约选序例》、姚鼐《古文辞类纂序》、方宗诚《桐城文录序》、黎庶昌《续古文辞类纂序》、吴闿生《明清八大家文钞序(代)》等,文章学主张与选本互相映证.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