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文化改造

文化改造

文化改造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96篇,主要集中在法律、世界各国文化与文化事业、教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5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15476篇;相关期刊87种,包括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犯罪研究、犯罪与改造研究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2017(第十二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等;文化改造的相关文献由112位作者贡献,包括傅潇雨、王凤青、胡敬阳等。

文化改造—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5 占比:0.61%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5476 占比:99.38%

总计:15572篇

文化改造—发文趋势图

文化改造

-研究学者

  • 傅潇雨
  • 王凤青
  • 胡敬阳
  • 陈光明
  • YING Wen
  • ZHANG Di
  • 丁美华
  • 于杰
  • 付勇
  • 仲秋雁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韩亮; 郎筠
    • 摘要: 通过总结图书馆服务监狱改造的成果,结合五大改造理论背景,以西华师范大学图书馆参与四川省嘉陵监狱文化改造实践为研究对象,从机制、平台、活动三个层面分析以“读好书·做好人”为主题的全狱阅读在破解监狱阅读痛点,激发服刑人员改造内驱力,提升改造质量和推动监狱工作社会化方面起到的实效。
    • 周雨臣
    • 摘要: 将文化改造明确列入"五大改造"新格局中,是新时代监狱工作改造手段的新表述、新概括、新发展。然而,如何对文化改造进行科学诠释,其本质内涵又该如何揭示,怎样发挥文化改造的价值和功能无疑是当前首先必须回答的现实问题。而要落实文化改造,需要从文化改造的含义、文化改造的意义、文化改造的内容和文化改造的实现四个方面进行全面阐述,以服务于当前我国监狱的文化改造工作和罪犯改造事业。
    • 赵艺阳
    • 摘要: 红柯的"生死观"与"文化观"是其文学研究中的核心命题.基于对生命的高度敬畏与赤诚关怀,红柯在其小说中通过个体意义的生死演绎,将写作升华至群体意义上的"形而上"的文化理想.他将十年新疆之行汲取的"宇宙感"知觉体验,塑化为天、地、人一体的"宇宙观"思维模式,并试图激发一种特殊的、精神启蒙式的冥思与感悟,渴望以此打破中原与西部的文化壁垒,实现由"启蒙个体"到"教化群体"的文化改造方案.
    • 吴新民
    • 摘要: 一个人的闲暇观与其自由观、审美观念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其闲暇价值观甚至能反映出其真实的价值信念,这对罪犯文化改造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经抽样调查,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罪犯群体的负面闲暇活动比例明显高于普通公民。因此,文化改造一方面要开展闲暇教育,使罪犯认识到消极的闲暇活动的危害;另一方面要根据美学原理组织罪犯开展积极健康的闲暇活动,使罪犯在参与健康的闲暇活动中获得积极的身心体验,逐渐形成科学的闲暇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 李慧英
    • 摘要: 对近百年中国妇女地权(这里所说的地权不仅有耕地权,还有宅基地权)的历史变迁进行探讨,可将其百年史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土地革命时期妇女地权(仅限于耕地权)的提出与推进,中国共产党是妇女地权的倡导者与组织者,农村根据地与解放区是妇女地权的实践场域.第二个阶段是集体经济建立时期,随着人地分离,妇女耕地权议题告一段落,转向男女劳动的同工同酬.宅基地分配成为集体经济分配的内容之一,采取社员讨论表决的方式,导致男娶女嫁的乡村组织结构固化,为后来剥夺妇女地权埋下了隐患.第三个阶段是改革开放土地承包时期,随着土地回归家庭承包使用,资源分配权交由村民多数决定,农村妇女与传统性别力量的博弈与冲突持续不断,成为近四十年乡村社会的尖锐矛盾.为了打开这一死结,性别研究专家、基层民众以及地方官员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
    • 胡敬阳
    • 摘要: 在多元化的文化视域中,监狱的安全首先应该是文化的安全,监狱的安全治理必须置于总体国家安全观框架内的社会综合治理体系之中统筹规划,梳理出一条规范化的文化治理路径.从价值认同的视角审视监狱的文化安全和文化生态,是现代监狱制度的法治内涵;传统与现代治监理念的碰撞与整合,是监狱安全刚性维稳与柔性治理并重的理性抉择;罪犯自我归属感和自我安全感的价值认同是监狱安全治理的人文内涵;发挥文化的塑造功能、治理功能和改造功能,是文化改造的应有之义,也是监狱安全治理的理性需求.所以,文化多元化背景下监狱安全治理的进路理应是通过文化安全、文化治理和文化改造,最终形成具有法治文化内涵的、有中国监狱特色的安全治理理念和治理对策.
    • 胡敬阳
    • 摘要: 在多元化的文化视域中,监狱的安全首先应该是文化的安全,监狱的安全治理必须置于总体国家安全观框架内的社会综合治理体系之中统筹规划,梳理出一条规范化的文化治理路径。从价值认同的视角审视监狱的文化安全和文化生态,是现代监狱制度的法治内涵;传统与现代治监理念的碰撞与整合,是监狱安全刚性维稳与柔性治理并重的理性抉择;罪犯自我归属感和自我安全感的价值认同是监狱安全治理的人文内涵;发挥文化的塑造功能、治理功能和改造功能,是文化改造的应有之义,也是监狱安全治理的理性需求。所以,文化多元化背景下监狱安全治理的进路理应是通过文化安全、文化治理和文化改造,最终形成具有法治文化内涵的、有中国监狱特色的安全治理理念和治理对策。
    • 赵会霞; 田立博
    • 摘要: 新形势要求监狱积极拓展文化改造的教化功能,监狱警察作为监狱改造与被改造这一基本矛盾的主要方面,核心地位决定了其在文化改造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欲对监狱现有的文化改造情况全面摸底进而提出现实可行的改造策略,质性研究方法应被充分重视.本文将文化人类学作为开展监狱文化改造工作的新视角,力图充分发挥监狱警察的主体作用,试图为相关研究提出新的思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