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上颌窦囊肿

上颌窦囊肿

上颌窦囊肿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2年内共计207篇,主要集中在耳鼻咽喉科学、肿瘤学、口腔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99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1880篇;相关期刊129种,包括中国内镜杂志、河南外科学杂志、临床口腔医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2014年首次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中青年学术会议、2013浙江省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学术年会、第二届BITC口腔种植研讨会等;上颌窦囊肿的相关文献由414位作者贡献,包括李瑞玉、卞新华、甄泽年等。

上颌窦囊肿—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99 占比:9.55%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19%

专利文献>

论文:1880 占比:90.25%

总计:2083篇

上颌窦囊肿—发文趋势图

上颌窦囊肿

-研究学者

  • 李瑞玉
  • 卞新华
  • 甄泽年
  • 李建忠
  • 李蒙
  • 赵敏
  • 刘文波
  • 唐永元
  • 唐立真
  • 孙旭云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史广涛
    • 摘要: 目的探究鼻内镜下下鼻道黏膜瓣开窗术治疗上颌窦囊肿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耳鼻喉科收治的拟行手术治疗的114例上颌窦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分为对照组(n=57)、研究组(n=57)。对照组接受鼻内镜下下鼻道开窗术治疗,研究组接受鼻内镜下下鼻道黏膜瓣开窗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围手术期指标、疼痛程度[视觉模拟量表(VAS)]、鼻腔功能损伤程度[鼻内镜评估系统(Lund-Kennedy)]、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黏膜切除面积、下鼻甲骨窗面积较小(P<0.05);术后6个月研究组VAS评分、Lund-Kennedy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26%(3/57)]低于对照组[17.54%(10/57)](P<0.05)。结论采用鼻内镜下下鼻道黏膜瓣开窗术与鼻内镜下鼻道开窗术治疗上颌窦囊肿均有较好效果,与鼻内镜下下鼻道开窗术相比,鼻内镜下下鼻道黏膜瓣开窗术能减少黏膜切除,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
    • 滑宇
    • 摘要: 目的分析鼻内镜下下鼻道黏膜瓣开窗术(以下简称开窗术)治疗上颌窦囊肿(MC)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76例MC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n=38例)接受鼻内镜下上颌窦自然口路径治疗,观察组(n=38例)接受开窗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术中失血量、手术及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以及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鼻黏膜形态[Lund-kennedy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3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2.11%,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失血量、手术及术后住院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28.95%)对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26%)较低(P<0.05);术后3个月、6个月,两组Lund-kennedy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MC患者接受开窗术治疗,效果确切,能有效改善鼻黏膜形态,且安全性高。
    • 朱敬; 顾兴华; 李亚波; 陈燕; 卢炳红
    • 摘要: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切除单纯上颌窦囊肿手术径路的选择策略.方法 选择鼻内镜下单纯上颌窦囊肿切除的47例患者(52侧)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采用下鼻道黏膜瓣下开窗径路者36侧,改良泪前隐窝径路者16侧,观察两种径路的治疗效果.结果 术后随访6~12个月,经下鼻道径路手术者36侧中有1侧复发;经改良泪前隐窝径路者16侧无复发.两组患者术后不适症状消失,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对于自然窦口通畅的单纯上颌窦囊肿,位置靠近窦腔内侧壁、后外侧壁和底壁者,可采用下鼻道径路;位置靠近窦腔前壁或囊肿巨大者,可选择改良泪前隐窝径路,均可达到微创切除病变的目的.
    • 孙齐
    • 摘要: 目的 对经上颌窦窦口球囊扩张术联合电子喉镜治疗上颌窦囊肿疾病的疗效、并发症及复发率分析.方法 选取沈阳维康医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确诊为上颌窦囊肿的住院患者共6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每组30例.对比组实施鼻内镜下囊肿摘除术治疗,研究组实施经鼻内镜上颌窦自然口球囊扩张,随后对患者应用电子喉镜和活检钳等方式处理,随访6~12个月,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并发症、复发率及临床症状积分等.结果 研究组无复发,显著低于对比组复发率,对比组复发2例,在经过治疗之后能够痊愈,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比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两组评分均较小,且研究组小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球囊扩张术和电子喉镜治疗上颌窦囊肿,并发症和复发率低,有效率高,更利于患者症状改善,是实施上颌窦囊肿治疗比较有效的手段.
    • 李小芳; 路瑞芳; 张栩宁
    • 摘要: 上颌后牙缺失患者选择上颌窦提升术前需要进行详细的临床和影像学检查,仔细筛选可能造成上颌窦黏膜增厚的危险因素:如急性上颌窦炎,肿瘤为绝对禁忌;上颌窦囊肿,严重过敏性鼻炎患者和重度吸烟者为相对禁忌;上颌窦黏膜厚度>5 mm、不规则形、环形和完全浑浊的黏膜外观应咨询耳鼻喉科专家;如果存在较大的囊肿或息肉(囊肿高度或息肉高度超过上颌窦高度的一半),应建议预防性手术.在不能进行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技术评估的情况下,对一些与黏膜厚度相关的因素评估,可能对手术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 郑婵; 王占祥; 蔡振宇; 叶沁; 陈福妹
    • 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翼外肌筋膜间阻滞在老年三叉神经痛(Ⅱ支或Ⅲ支)合并上颌窦囊肿治疗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就诊我院的三叉神经痛(Ⅱ支或Ⅲ支)合并上颌窦囊肿的老年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例,观察组行超声引导下翼外肌筋膜间阻滞治疗,对照组行无超声引导翼外肌筋膜间阻滞治疗,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阻滞成功率为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0% (P<0.05);两组治疗后的VAS评分都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治疗后第1、3、5、7日服用卡马西平明显减少,对照组在治疗后第3、5、7日服药量明显减少,两组服药量在治疗后第5、7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67%和1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翼外肌筋膜间阻滞在老年三叉神经痛(Ⅱ支或Ⅲ支)合并上颌窦囊肿治疗中的应用是有效和安全的.
    • 李小芳; 路瑞芳; 张栩宁
    • 摘要: 上颌后牙缺失患者选择上颌窦提升术前需要进行详细的临床和影像学检查,仔细筛选可能造成上颌窦黏膜增厚的危险因素:如急性上颌窦炎,肿瘤为绝对禁忌;上颌窦囊肿,严重过敏性鼻炎患者和重度吸烟者为相对禁忌;上颌窦黏膜厚度>5 mm、不规则形、环形和完全浑浊的黏膜外观应咨询耳鼻喉科专家;如果存在较大的囊肿或息肉(囊肿高度或息肉高度超过上颌窦高度的一半),应建议预防性手术。在不能进行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技术评估的情况下,对一些与黏膜厚度相关的因素评估,可能对手术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 郭琦; 高功杰
    • 摘要: 目的:探讨上颌窦囊肿存在时同期进行上颌窦底外提升术种植的可行性.方法:选取11例上颌后牙区种植的病例,同时伴有上颌窦囊肿,均需要进行上颌窦外提升术,在手术同期处理囊肿并植入种植体共15枚.术后6~9个月复诊,检查植体骨结合及囊肿复发情况.结果:11例患者均取得良好临床效果,15枚植体全部骨结合良好,无一例囊肿复发.结论:在上颌窦囊肿存在时,同期进行上颌窦底外提升的种植手术临床效果可靠.
    • 潘欣宇
    • 摘要: 目的 探讨内镜下经下鼻道开窗技术治疗上颌窦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15年4月至2017年10月,对我院收治的单纯性上颌窦囊肿患者应用内镜下经下鼻道开窗治疗,观察其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38例患者手术顺利,术中出血少,约10 mL,病变全部清理干净,术后症状全部消失,下鼻道和窦口开放良好,无并发症发生,全部患者均呈临床愈合,术后2周复查钩突在位,鼻腔色泽正常,鼻窦黏膜光滑,下鼻道开口通畅.结论 内镜下经下鼻道开窗治疗单纯性上颌窦囊肿临床疗效可靠,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