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教育精准扶贫

教育精准扶贫

教育精准扶贫的相关文献在2015年到2022年内共计320篇,主要集中在教育、农业经济、中国政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19篇、专利文献43513篇;相关期刊236种,包括新课程(教研版)、中国电化教育、中国教育学刊等; 教育精准扶贫的相关文献由475位作者贡献,包括向延平、姚松、谢治菊等。

教育精准扶贫—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19 占比:0.73%

专利文献>

论文:43513 占比:99.27%

总计:43832篇

教育精准扶贫—发文趋势图

教育精准扶贫

-研究学者

  • 向延平
  • 姚松
  • 谢治菊
  • 李华
  • 苏劲贤
  • 刘洋
  • 张宇恒
  • 李建辉
  • 李洁
  • 李祥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陈其璞
    • 摘要: 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教育信息化拉近了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之间的距离。文章简述了教育信息化、教育精准扶贫、教育公平的基本概念,并论述了教育信息化为教育精准扶贫提供教学资源、实时帮助及理论教育的优势,提出教育信息化能够缩小教育资源差距、教育环境差距、教育效果差距,是助力实现教育公平的必然选择。
    • 李霞
    • 摘要: 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途径,在精准扶贫政策下,国家对农村地区进行了较大的教育投入,本研究以L县农村小学995名学生为问卷调查对象,以4名图书室管理员为访谈对象,通过调查问卷、访谈的方式了解在精准扶贫政策下L县农村小学图书室建设与使用的情况,进而为四所学校图书室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 李双力; 李为华
    • 摘要: 目的:高校贫困大学生获得感的人口学内在差异性进行调查研究。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重庆高校的2716名在校大学生施测,剔除无效调查问卷69份,确定2647为有效问卷,有效回收率97.46%。使用《中国人获得感量表》对重庆高校贫困生从获得体验、获得环境、获得内容、获得途径和获得分享五个维度测量重庆高校学生获得感进行调查。结果:数据分析可知结果:重庆高校贫困学生获得感的5个维度的中,性别变量在获得环境维度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四个维度没有显著差异;贫困学生所在的年级、贫困学生所拥有的朋友数量在获得感的五个维度均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贫困学生学业成绩和贫困学生是否担任班委在获得途径、获得分享和获得感总分三个维度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庆高校“教育精准扶贫”资助育人工作的各种资助项目,对学生的获得感有直接影响。教育精准扶贫工作取得成效,因不同性别、年级、学业成绩、班级角色,贫困学生获得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 麻嘉宜; 潘思含; 林晨; 徐惠文; 吴子灵
    • 摘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打赢脱贫攻坚战。本文在全国道德模范叶连平的精神指引下,以我国安徽省马鞍山市卜陈村为例,组织大学生支教活动,通过调研分析当地乡村教育面临的困难与问题,提出大学生基于新媒体平台“两微一端”模式实行双向输出的建议,联动社会人士、学校以及政府等多方力量,为当地贫困地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发展,从而为大学生助力教育精准扶贫开辟新路径。
    • 李华; 马小璇; 王继平; 崔云琴
    • 摘要: 教育精准扶贫是新时期脱贫攻坚中"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的重要举措.文章围绕扶教师之贫、扶学生之贫、扶家长(贫困群众)之贫三个层面,从信息化助力的视角讨论了面向乡村学校教师提能、学生保学、家长(贫困群众)再教育的问题.研究提出了利用信息化手段助力乡村教师提能,利用大数据精准施策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利用信息化手段助力家长(贫困群众)接受再教育的路径、方法与策略.在后扶贫时期乡村振兴衔接中仍有值得借鉴的价值和意义.
    • 周思诺; 孙彤; 牛钰景
    • 摘要: 教育精准扶贫是扶贫开发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关键举措,如何提高其持续性和有效性成为人们关注的核心问题。大学生支教作为一种助力教育扶贫的方式,具有深远的影响和意义。本文结合对我国西南地区S县的调研,分析大学生传统支教模式的现状及存在的弊端,提出"学业+心理辅导"的网络支教创新模式,并提出模式运行的保障条件,尝试为大学生支教提供符合现实国情、可借鉴推广的应用模式。
    • 徐雯瑛; 任思潼
    • 摘要: 大学生支教团是助力教育精准扶贫的重要青年力量。受疫情影响,线下支教面临极大挑战,但贫困地区留守儿童的暑期教育问题亟待解决。因此,科技助力教育精准扶贫的“云支教”应运而生,以实现大学生支教团与留守儿童之间的远程跨区域互助。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当下,高校应积极组织青年学生开展“云支教”实践,及时总结线上支教形式的优势和弊端,探索并优化网络支教的新模式,并努力构建大学生支教团队间的网络学习共同体,在切实助力教育精准扶贫的征程中实现应有的青年担当。
    • 应秋阳
    • 摘要: 教育精准扶贫自实施以来,成效显著,但也面临教育扶贫资金不透明、扶贫对象不精准、教育成果难兑现、扶贫教师匹配差、学生隐私性不足等问题。区块链技术具有共识机制、不可篡改性、可追溯性、分布式账本及去中心化等特性和优势,有助于解决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区块链应用于教育扶贫需要从人才、技术、制度三个实现路径给予支持、促进发展,使区块链更好地为教育精准扶贫提供技术助力。
    • 杨红秀
    • 摘要: 贫困地区农村留守儿童是教育扶贫的重要对象.当前留守儿童的精准教育工作存在家庭关爱和指导缺失、 学校精准教育不足以及社会精准帮扶和关注不够等问题.以精准扶贫为契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精准扶贫工作可以建立以下几方面的补偿机制:家庭对留守儿童的关爱补偿机制,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补偿机制,政府部门对留守儿童的政策补偿机制及社会各界对留守儿童的措施补偿机制.
    • 王丽娟
    • 摘要: 以教育精准扶贫的视角了解甘肃乡村幼儿园园长课程理解现状具有深远意义。通过对甘肃14个地州市的350名乡村幼儿园园长进行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发现乡村幼儿园园长有情怀但对课程理念的学习不主动、有愿望但对课程的整体理解不清晰、非专业人员多对课程目标的认识不全面、有想法但对课程内容的了解不准确、有动力但对课程实施的认识不够精准、课程评价观念不客观;并提出相应的策略:精准激发乡村幼儿园园长课程学习意识、精准培训提升乡村幼儿园园长课程理解能力、精准帮扶提升乡村幼儿园园长课程实施水平、精准施测提升乡村幼儿园园长课程评价能力。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