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教育不足

教育不足

教育不足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1年内共计87篇,主要集中在教育、经济计划与管理、社会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7篇、专利文献20192篇;相关期刊73种,包括职业技术、高教探索、中国电力教育等; 教育不足的相关文献由92位作者贡献,包括梁天、安康、官美珍等。

教育不足—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7 占比:0.43%

专利文献>

论文:20192 占比:99.57%

总计:20279篇

教育不足—发文趋势图

教育不足

-研究学者

  • 梁天
  • 安康
  • 官美珍
  • 李丙龙
  • 李晓蕴
  • 王丽
  • 盛世明
  • 谷安平
  • 赖俊明
  • H·巴图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文哲; 郭斌
    • 摘要: 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存在严重的供求不匹配,高等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节,教育和工作错配现象明显.在整理了以往研究的基础上,从人力资本理论、筛选理论、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等方面对教育错配进行了理论解释.在对安徽省劳动者数据调研基础上,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个人方面的最终学历和年龄因素,家庭方面的家庭所在城市类型因素,工作方面的工龄、工作地点、年收入等因素对教育错配影响显著.随着学历的提高,教育错配在逐步加剧;随着年龄增长,教育错配大致呈先升高再降低后再升高的趋势;家庭在三线以下城市的劳动者教育错配明显高于家庭在二线和三线城市的劳动者;随着工龄增加,教育错配先降低后增加;城市经济越发达,教育错配越明显;工作收入对教育错配的影响大致呈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的态势.但无论教育错配现象如何变化,适度教育始终是主流.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部分政策性建议.
    • 郭娇
    • 摘要: 教育与工作的匹配不仅关系个人的收入水平及阶层流动,还对国家的人力开发与技术升级具有战略意义.研究基于2015年对全国3万多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调查,聚焦在教育与工作之间的垂直匹配,分析教育过度与不足这两种就业错位与薪资水平的关系.使用受教育年限这个连续变量估算出的教育过度、适度与不足对起薪的收益率分别为6.9%,9.6%与-7.8%,对当前年薪的收益率则为5.0%,10.6%与-7.7%.这些估算结果与已有文献具有可比性.从对教育过度与不足的测量来看,改用学历层次这一虚拟变量不会影响模型的稳健性,结论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从教育过度与不足的内涵来看,加入控制变量对四种理论假设(人力资本、筛选、偏好、搜寻)的检验表明,过度教育对大学生就业的弱势群体(父亲学历较低、农村户籍、来自中西部、女性)的补偿作用有限.当用人单位通过其他"信号"(院校类型、党员身份以及工作经验)来进行筛选时,这种补偿作用就会减弱.
    • 刘姜梦
    • 摘要: 为了提高初中音乐课堂器乐教学的质量,应从多方面进行努力.在文章中,从教学概况和教学策略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对初中音乐教学理论基础,教育特点以及不足等小点上做了如下阐述与建议.另外,也从老师和学生的角度提出了策略分析与建议,希望对我国的音乐器乐课堂教育教学方面有一定的作用.
    • 江求川
    • 摘要: 从资源配置效率的角度看,教育错配是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的一种表现.本文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研究了中国劳动力市场中的教育错配发生率,并借助异方差构造工具变量的思路估计了教育错配对劳动者工资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劳动力市场中存在比较普遍的垂直型教育错配现象;随着劳动者教育程度的提高,过度教育的发生率越来越高,在大专学历以上的劳动者当中有50%左右为过度教育;总体过度教育和教育不足发生率分别为37.8%和20%.其他条件相同时,过度教育的劳动者遭受到显著的工资惩罚,平均工资比恰好匹配的劳动者低22.7%;教育不足的劳动者获得一定工资溢价,平均工资比恰好匹配的劳动者高16.5%.
    • 摘要: 2018年3月4日,安卡拉的妇女权利集会,一名女子向试图逮捕她的警察大喊。根据卡迪尔·哈斯大学日前发布的调查报告,土耳其女性面临暴力威胁、就业率低、受教育不足等社会不平等问题。土耳其女性的就业率为27.5%,远低于该国男性的65%。女性参加工作尚未成为土耳其社会的广泛共识,只有在家庭经济困难时女性才会考虑进入职场。
    • 摘要: 2018年7月3日新华社上海电上海社会科学院日前发布调查报告显示,网络和朋辈是目前我国青少年获取性知识主要渠道,同时仍有不少家长不愿正面回应孩子的性困惑。在青少年性观念日趋开放的背景下,性知识获取不规范、系统化性教育不足等问题需引起各方重视。
    • 李建民; 陈洁
    • 摘要: 大学生就业难引起了中国关于过度教育的争论,然而过度教育研究的基石——过度教育的测度一直有其局限性,本文提出了一种标准化方法,用美国各职业的教育准入标准来测度中国的过度教育,发现目前我国呈现出"高端过度、 低端不足"的格局,过度教育者主要分布在办事人员和商业服务业,教育不足者主要是单位负责人和生产运输业从业者.基于这种测度方法使用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分析了性别、 年龄、 婚姻等因素对过度教育发生率的影响,运用工具变量解决了忽略个人异质性带来的内生性问题.研究发现女性相较于男性更容易出现教育过度;年轻者较年长者更易于出现教育过度;已婚者比未婚者更易于出现教育过度;教育程度越高,越容易出现教育过度.我国目前存在高学历者的过度供给,但这不能通过否定和抑制高等教育的发展来解决,而是要以人力资本储备为支撑,促进产业升级和职业结构的合理转变.
    • 冯磊
    • 摘要: 由政府主导的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因与社会经济发展等因素缺乏较高的契合度,在催生教育过度的同时也伴随着教育不足.通过对2004年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由大到小三个层面的数据分析来探究目前高等教育的过度和不足问题.研究表明,在整体层面上,高等教育各层次比例仍不协调,专科比例受挤压严重;学科层面上的层次结构不断朝合理的方向调整;《中国制造2025》的发布使工程教育发展面临更多考验,工科各层次人才比例需要逐渐调整,尤其是向高层次创新人才和高技术应用人才方面倾斜.由此揭示了中国高等教育不同层面的过度与不足.%The process of the massific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is dominated by the government.As a result, oversupply and undersupply of higher education both exist in China.This paper gives an analysis of oversupply and undersupply of higher education based on three aspects of hiberarchy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from 2004.Research shows that the proportion of different levels of higher education is still not harmonious in the overall level, especially the seriously squeezed state of the proportion of junior college students.The hierarchy of discipline level is constantly adjusting towards a reasonable direction.The release of Made in China 2025 makes engineering education face more challenges.In this area, the proportion of different levels needs to adjust gradually, inclining to high-level innovative talents and high technology applied talents.These changes of hiberarchy have revealed the problems of oversupply and undersupply of the different levels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 摘要: 据德国教育视点网站报道,从2018年开始,联邦教研部将继续推行“文化自强,教育联盟”项目,通过该项目资助3至18岁弱势儿童和青少年的文化教育,以改善他们艺术审美教育不足的问题。
    • 李晓蕴
    • 摘要: 基于职业指向的过度教育现象已经在我国京沪等一线城市出现,如何在此背景下探寻新的发展空间已经成为北京成人高校当前工作的重心。文章通过对过度教育概念的界定,分析了北京成人高校面临的发展现实和过度教育视角下未来可能的发展空间,指出其可以在人文素养教育、生活化教育和城市社会建设三个方面拓展未来的发展方向。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