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教师待遇

教师待遇

教师待遇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1140篇,主要集中在教育、中国政治、法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37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1577篇;相关期刊545种,包括山西教育:高中文科版、上海教育、湖北教育·综合资讯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第十六届年会、四川省高等教育学会暨四川省院校研究会2011年度学术年会、首届中国农村教育论坛等;教师待遇的相关文献由998位作者贡献,包括熊丙奇、管培俊、范先佐等。

教师待遇—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37 占比:41.85%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11%

专利文献>

论文:1577 占比:58.04%

总计:2717篇

教师待遇—发文趋势图

教师待遇

-研究学者

  • 熊丙奇
  • 管培俊
  • 范先佐
  • 魏元遵
  • 佚名
  • 张志勇
  • 本刊编辑部
  • 李斌
  • 杨春茂
  • 贺红芳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摘要: 未来如何保障教师待遇,减轻教师负担,深入推进“双减”工作?教育界代表委员也提出了各自的意见建议。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表示,“双减”政策在推进过程中,出现了相关保障不到位、教师负担加重、课后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他建议,一要适当增加教师编制,加强教师培训;二要调整义务教育阶段生均公用经费标准;三要建立校外教育机构公共服务购买机制。
    • 王颖; 刘艳红
    • 摘要: 全市教师可在医院优先窗口享受优先服务;需要住院的,提供相关证明可享受“绿色通道”服务;乡村教师优先在属地基层医疗机构享受下沉专家的号源——2021年12月温州市发布《关于加强教师“礼遇优待”工作的实施意见》,在提升教师社会地位和职业荣誉感、提高乡村教师待遇等方面出台20条政策。尊师重教早已成为社会的共识,但不能只是停留在纸面上,而是要落实在实实在在的行动措施上,为此,就要选好发力点:当选在教师的“痛点”上。职称晋升被列为“教师十大痛苦之首”,因而,尊师不能绕开这些“热点问题”。
    • 赵岚; 伊秀云
    • 摘要: 高级教师作为中小学教师群体中的教育教学骨干,其对职业幸福感的体验不仅影响自身的生命质量和工作活力,也影响着他人的工作动力乃至教师职业的吸引力。因此,提升高级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成为新时代中国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议题之一。目前,关于我国中小学高级教师的健康发展水平的预测较为乐观,但健康现状令人担忧;自我效能感较强,但缺乏职业安全感;自我成就感较高,但工作满意度不高;人际关系较和谐,但职业荣誉感低落。中小学高级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不仅受繁杂的非教学任务、自主权益的保障不善、相对不足的薪酬待遇、略显薄弱的社会尊重等外部因素的影响,还与教师的心理品质、职业人格、教育情怀等内部因素息息相关。因此,纾解中小学高级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现实困境,既需要政策的引领、社会的理解与支持、学校的人文关怀,还需要教师个体拥有自育自建幸福感的主体自觉。
    • 刘建; 万王青
    • 摘要: 教师职业不仅是一份技术型职业,更是一种情怀型事业。重树教师教育的专业情怀,需要从以下几点做起:一要弘扬尊师重教传统,提升教师待遇和社会地位。积极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的强大理念,使尊师重教真正落到实处,从而使优秀学子发自内心地想当教师,愿做教师,自觉主动地把做教师作为自己的终身事业。二要转变观念,真正认识到教师情怀与理想信念的强大作用。无论是教师教育工作者,还是师范生,不仅要树立“专业需要情感”的观念,更要树立“情感就是专业”的观念。
    • 摘要: 未来如何保障教师待遇,减轻教师负担,深入推进“双减”工作?易鑫、董鲁皖龙撰文指出:去年7月24日,一场前所未有的“双减”之战席卷全国,力度之大,行动之迅猛,几乎让所有人都感受到巨大的震动。可以说,“双减”给每名师生、每个家庭都带来了显著改变。
    • 摘要: 在强调教师教育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一定要强化教师教育的专业情怀。——我国的师资培养不能仅仅停留在以学历层次为标识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上,更要追求更高品质的专业信念与情怀。新时代的教师素养不仅包括高超卓越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更包括坚定的专业信念和专业情感。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建说道,重树教师教育的专业情怀,一要弘扬尊师重教传统,提升教师待遇和社会地位。二要转变观念,真正认识到教师情怀与理想信念的强大作用。三要加大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特别是要深化教师教育课程、教学、评价改革。
    • 朱建军; 龚向东
    • 摘要: 《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下文简称“《意见》”)提及“鼓励人才到乡村任教”,并提出了让乡村教师“地位大幅提高,待遇得到有效保障,职业吸引力持续增强”的愿景。区域层面通过乡村定向师范生培养、乡村教师专项招聘、乡村公益支教等政策,做到了让教师“下得去”。通过集团化建设、教研共同体建设、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建设等措施.
    • 徐万山
    • 摘要: 教学质量不仅在学术上有诸多定义和争论,在实践中也有不同的理解和探索。但总体看来,学者对它的解读都离不开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离不开教师教育教学的改进和学生身心的变化。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更加关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但一些学校还存在师生自主性不足、教学质量缺乏科学评估、学业评价简单粗放、教育生态不利于质量提升、教师待遇有待持续提高等问题,亟须通过教学变革的逻辑转换和理念重构实现其不断提升。
    • 董培刚
    • 摘要: 农村教育在我国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却远远落后于新时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教师待遇的保障直接关系到教师队伍的稳定,同时也是关系到教育事业平衡发展的重要因素。然而,当前我国农村教师工资报酬低、分配机制不合理、构成不科学,难以有效地吸引和保证乡村教师的长期工作。而在那些没有足够财力的地方,津贴补助就是从绩效工资中拿出来的,这就导致了农村教师的总工资水平下降,增大了城乡之间的教师工资差距。津贴分配未能充分反映出对乡村教师的补偿和激励,造成农村教师出现不公平待遇。因此,本文就如何提高乡村学校教师待遇展开探讨。
    • 摘要: 发展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3月5日上午9时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发展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加快补齐农村办学条件短板,健全教师工资保障长效机制,改善乡村教师待遇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