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支气管残端

支气管残端

支气管残端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1年内共计92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肿瘤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6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161150篇;相关期刊76种,包括今日中国:中文版、健康研究、生物医学工程学进展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2009年世界肿瘤介入学术大会、2006全国肺外科学术大会等;支气管残端的相关文献由258位作者贡献,包括乐涵波、张永奎、王昆润等。

支气管残端—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6 占比:0.05%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61150 占比:99.95%

总计:161238篇

支气管残端—发文趋势图

支气管残端

-研究学者

  • 乐涵波
  • 张永奎
  • 王昆润
  • 罗清泉
  • 严煜
  • 余超
  • 刘俊华
  • 刘刚
  • 叶明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赵军山; 解少男; 王刚; 吴明发
    • 摘要: 目的:探讨肺切除支气管残端不同结扎方法对肺癌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13年6月行肺癌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术中采用可吸收缝线沿气管环结扎加缝扎的方法结扎气管或支气管残端30例,作为研究组,术中采用支气管残端闭合器闭合气管或支气管残端3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2组患者肺癌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研究组肺癌术后早期刺激性咳嗽的发生率为20 W.0%(6/30),支气管胸膜瘘发生率为3.3%(1/30),胸腔感染发生率为6.7%(2/30);对照组术后早期刺激性咳嗽的发生率为36.7%(11/30),支气管胸膜瘘发生率为3.3%(1/30),发生率为10.0%(3/30),2组术后早期刺激性咳嗽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800, P <0.05),支气管胸膜瘘、胸腔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1,0.647, P >0.05)。2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而研究组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1)。结论术中采用可吸收缝线沿气管环结扎加缝扎的方法结扎气管或支气管残端,可以降低肺癌术后刺激性咳嗽的发生率,且不增加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
    • 张冉; 石长林
    • 摘要: 目的 分析支气管闭合器在肺叶肺段切除手术支气管残端结扎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06年4月—2013年3月我院需要进行肺叶肺段切除手术的患者312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纽和治疗组,各156例.对照组采用涤纶线缝扎法进行支气管残端结扎,治疗组采用支气管闭合器进行支气管残端结扎,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治疗组支气管胸膜瘘、胸腔感染、刺激性咳嗽、脓胸及呛咳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支气管闭合器用于肺叶肺段切除手术支气管残端结扎可以减少胸腔污染,避免血液反流,结扎闭合可靠,操作简便.
    • 贾春祎; 王宝; 孙少林; 邹勤光; 卢卫平; 张立新
    • 摘要: 目的:探讨肺癌根治术中支气管断端结扎法加局部热处理对围术期恢复的安全性及防止局部复发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40例诊断为肺癌,术前影像有肺门及(或)淋巴结肿大的病人,在肺癌根治术中支气管断端采用10号丝线结扎方法处理,结扎后形成的支气管盲端为漏斗型,支气管膜部自然卷入管腔内,刚好填满被结扎支气管的中心区,不易成角。支气管切断后,切缘距结扎线0.5 cm左右为宜。为保证断端及支气管周围组织达到组织学的根治目的,对断端进行高频电刀热灼处理,并观察术中局部温度情况,对比观察支气管壁损伤情况,支气管断端恢复情况,局部形态,局部复发情况及预后情况。结果术中耗时明显短于常规的间断缝合断端方法。与使用支气管断端闭合器相比略缩短。140例病人无围术期死亡,2例术后病理证实断端癌残留,4例术后病理证实支气管周围组织断缘癌残留,无支气管胸膜瘘。术后2例1年后CT提示局部复发,连续随访3年,局部无变化排除,术中怀疑肉眼残留7例,术后3个月内加放疗。术后远处转移7例,术后3年生存率77.8%。结论肺癌原发病灶与叶支气管开口较近者,或淋巴结有转移者,术中局部残留问题是根治术能否成功的关键,此方法是对传统根治术的补充,有效降低了支气管断缘局部癌残留的风险,减少了由于局部淋巴结转移,清扫淋巴结时淋巴结破碎造成的癌残留和管外组织癌浸润造成的残留。热处理时的热传导作用可以跨过支气管结扎线,使残留的癌组织受热灭活,防止残端癌残留,从而达到防止局部复发,延长生存期的目的。高频电刀应用广泛,此方法操作简便安全,值得推广。
    • 高改
    • 摘要: 支气管胸膜瘘为肺癌切除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使治疗旷日持久,威胁患者的生命.虽然肺癌切除术后并发支气管胸膜瘘的发生率较其他肺部疾病如慢性炎症,肺结核及支气管扩张症等较少见,但其发生率1%~1.8%[1],正确的护理支气管胸膜瘘,对降低死亡率有重要的作用.总结其原因除术中改进支气管残端的闭合方式外,加强围术期的护理至关重要.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杨宁; 任章霞; 刘小川; 何佳虹; 冯永建; 薛会岗; 董斌
    • 摘要: 目的 通过改良肺切除支气管残端处理方法,减少支气管胸膜瘘(BPF)等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我科完成各种肺叶或全肺切除患者239例,分为实验组(163例),采用缝合器+连续往返交叉缝合改良技术,对照组(76例),采用间断缝合,或直线缝合器缝合,或者腔外双重结扎的传统方法,比较两组BPF、脓胸、早期刺激性咳嗽、咳血、术后早期漏气等临床指标.结果 实验组163例,发生BPF仅1例(0.61%),对照组76例,发生BPF 3例(3.94%),两组比较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其他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均有明显减少,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该方法效果明显,简单易行,费用低廉,特别适合基层医院应用.
    • 王献华
    • 摘要: 目的:总结腔外结扎法处理支气管残端的经验.方法:对176例支气管残端,解剖相应的支气管,以双7号线在支气管根部环扎一道.距结扎线远端1~2 cm处置直角钳钳夹支气管,与直角钳与结扎线之间离断支气管,管腔内黏膜处理后再以7号线在结扎线的稍远处缝扎.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发生支气管胸膜瘘1例,,经引流胸腔,抗生素治疗,加强营养支持治疗后痊愈出院.结论:腔外结扎法处理支气管残端可明显减少支气管胸膜瘘的发生.
    • 蔡松旺; 廖洪映; 韦正超; 黄劭洪; 张健; 李昀; 余超; 翁毅敏; 谷力加
    • 摘要: [目的]比较丝线间断缝合加结扎术与可吸收缝线聚羟基乙酸(Dexon)连续缝合加结扎术处理肺癌支气管残端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3月~2008年3月668例肺癌患者在我院行肺癌根治术,86例患者行丝线间断缝合加结扎术处理支气管残端,582例患者可Dexon线连续缝合加结扎术.[结果]围手术期丝线缝合组支气管胸膜瘘的发生率2.33%,干咳的发生率为39.53%,Dexon线缝合组的发生率分别是0.34%、10.48%.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26、<0.001);后期丝线缝合组刺激性干咳的发生率为8.14%,Dexon线缝合组为2.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围手术期和后期咯血、肺不张的发生率在两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围手术期阻塞性肺炎的发生率在两组之间亦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可吸收缝线聚羟基乙酸(Dexon)连续缝合加结扎术处理肺癌支气管残端可明显减少术后刺激性干咳、支气管胸膜漏等并发症的发生.
    • 赵冰超
    • 摘要: 目的:探讨肺叶切除术中支气管残端的方便、安全、价廉的处理措施.方法:对我院1996年3月~2009年7月在肺叶切除手术中52例采用双重结扎法处理支气管残端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52例患者均Ⅰ期愈合,无支气管胸膜瘘发生.结论:肺叶切除术中双重结扎法处理支气管残端,操作简便、安全价廉,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蔡松旺; 廖洪映; 韦正超; 黄劭洪; 张健; 李昀; 余超; 翁毅敏; 谷力加
    • 摘要: 【目的】比较丝线间断缝合加结扎术与可吸收缝线聚羟基乙酸(Dexon)连续缝合加结扎术处理肺癌支气管残端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3月~2008年3月668例肺癌患者在我院行肺癌根治术,86例患者行丝线间断缝合加结扎术处理支气管残端,582例患者可Dexon线连续缝合加结扎术。【结果】围手术期丝线缝合组支气管胸膜瘘的发生率2.33%,干咳的发生率为39.53%,Dexon线缝合组的发生率分别是0.34%、10.48%,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26、〈0.001);后期丝线缝合组刺激性干咳的发生率为8.14%,Dexon线缝合组为2.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围手术期和后期咯血、肺不张的发生率在两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围手术期阻塞性肺炎的发生率在两组之间亦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可吸收缝线聚羟基乙酸(Oexon)连续缝合加结扎术处理肺癌支气管残端可明显减少术后刺激性干咳、支气管胸膜漏等并发症的发生。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