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接触网

接触网

接触网的相关文献在1977年到2023年内共计10765篇,主要集中在铁路运输、电工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806篇、会议论文418篇、专利文献75525篇;相关期刊694种,包括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电气化铁道、上海铁道科技等; 相关会议100种,包括2016年中国铁道学会电气化委员会学术年会暨2016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技术论坛、2013年高速铁路接触网零部件安全可靠性技术交流会、2013 年第五届中国铁路电气化技术装备交流大会暨2013 铁路电气化技术装备交流展示会等;接触网的相关文献由14382位作者贡献,包括王玉环、张学武、刘志刚等。

接触网—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806 占比:5.95%

会议论文>

论文:418 占比:0.52%

专利文献>

论文:75525 占比:93.53%

总计:80749篇

接触网—发文趋势图

接触网

-研究学者

  • 王玉环
  • 张学武
  • 刘志刚
  • 李红梅
  • 戚广枫
  • 张珹
  • 宫衍圣
  • 田升平
  • 赵玮
  • 吴积钦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于京
    • 摘要: 现代有轨电车架空接触网是一种成熟的供电方式,电车靠车顶升起的受电弓与接触网紧密接触取电,为有轨电车持续提供牵引动力。现代有轨电车运行于开放的交通环境中,接触网受各种不利因素影响可能会产生运行风险。基于此,对接触网运行安全的影响因素与管控措施进行分析,对于提高现代有轨电车行车安全至关重要。
    • 许捷墀; 徐砺锋; 史文钊; 潘志群
    • 摘要: 接触网供电是轨道交通主要的供电网络方式,具有便捷、安全和环保等优势。接触网零部件较多,且分布广,需要频繁地维护以保障轨道交通安全稳定的运行。通过对接触网关键零部件的监测、故障维修等数据进行分析,引入临界点的概念,采用AHP算法进行权重赋值和分析。结合上海市轨道交通接触网的维保规程,制定出针对上海轨道交通各线路接触网关键零部件健康状态的管理规范,更好地保障轨道交通安全运行,并避免过度维保带来的浪费。
    • 杨晓彬; 林国松; 李原; 张硕; 潘飞
    • 摘要: 作为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架空接触网常年裸露于空气中,易受大风及悬挂结构覆冰等随机环境荷载影响,进而直接影响弓网系统的受流质量,而气动参数和传热参数可反映架空接触网的机械振动特性和温度特性。因此,为探究不同雷诺数下接触网导线的气动参数和传热参数,基于计算流体力学理论建立接触网导线的流体-热耦合数值模型,为验证模型的模拟精度,将数值模拟结果与SST k-ω模型以及公开的实验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与SST k-ω模型相比,低雷诺数选用层流模型、高雷诺数选用大涡模型的流体−热耦合数值模型的模拟精度更高,气动参数的最大相对误差仅为7.0%,传热参数的最大相对误差仅为5.8%;在亚临界区内,接触线的阻力系数高于承力索的阻力系数,斯特劳哈尔数则明显低于承力索的斯特劳哈尔数,且其升力系数为负值,明显不同于承力索的升力系数;接触线因沟槽的存在,其换热性能低于承力索的换热性能。
    • 陈圣喜
    • 摘要: 在高速铁路的发展过程中,接触网支柱组立一直是建设过程中一个基础性的关键环节,本文主要介绍基于视觉引导系统的机械臂自动对位技术和重载机械臂多自由度控制等关键技术的接触网支柱组立智能装备,并在京雄高铁雄安段对支柱组立装备样机进行了测试,各项技术性能指标满足技术设计要求,提高了接触网支柱组立施工的安全和效率。
    • 李文杰; 倪东; 张琳娜; 黎锋
    • 摘要: 通过对京津城际铁路接触网参数、波动传播速度、弹性不均匀度理论研究,结合弓网关系关键指标评判标准,采用模拟仿真及实车验证的方法,对法维莱CX受电弓双弓运行适应性进行研究。仿真与实车测试结果均表明:在不影响接触网系统寿命和运行安全的情况下,基于现有接触网系统,京津城际铁路装备法维莱CX受电弓动车组双弓运行最高适应速度为310 km/h;受电弓高速运行时对接触网系统的安全影响主要体现在接触线抬升、弓网接触力加大和离线燃弧等方面。
    • 刘玉辉; 王玉环
    • 摘要: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隔离开关均为户外安装,其受外部环境影响,恶劣的气象条件下极易发生绝缘及机械故障.兰新铁路、兰新高铁贯穿世界上罕见的五大风区,特别是百里、三十里风区内大风频繁、风力强劲、风力变化剧烈、定向性极强,最大瞬时风速超过60 m/s,时刻威胁着接触网隔离开关的安全.隔离开关的本体及引线经常发生风摆疲劳、绝缘间隙不足、设备线夹破坏等现象,严重时会造成线路跳闸、短路甚至停运等故障.在总结风区接触网隔离开关运营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拟采用样本空间事故调查法,有限元仿真模拟及现场测量等方法和手段,对大风恶劣环境下隔离开关安装相关的引线状态、零部件匹配及防护措施等进行优化研究.旨在规范接触网隔离开关的设计、施工安装,加强接触网隔离开关源头问题管控,提高接触网隔离开关的安全性、可靠性.
    • 林伟宏; 王平; 招康杰
    • 摘要: 接触网地面过分相装置依据列车位置检测信号,按照预定逻辑控制进行高压电力电子开关阀组切换,使得常规状态下不带电的中性区在不同时段交替带电,列车可不断电通过中性区。介绍了接触网地面过分相装置的工作原理及系统构成,探讨了中性区的设计原则,分析了道岔区段列车位置检测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中性区计轴传感器布置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道岔区段的运行工况列车位置检测方案,优化了正反向及岔区行车的列车位置检测,使列车能在不同线路间顺利切换,无需人工启停地面过分相装置,有效降低行车安全影响及提高运营组织效率。
    • 蔡俊宇; 钟源; 王彦哲; 梁婧文
    • 摘要: BIM技术逐渐应用于接触网的工程设计中,在实现精确的细部设计同时,也对相关计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将接触网零部件参数化,建立全局坐标,引入空间向量概念,根据定位器的受力情况计算得出任意区段内所有悬挂点处定位器坡度,进而再根据具体安装形式计算得到悬挂装置零部件长度及空间位置等信息,实现BIM模型设计。利用该方法,打通了接触网安装与腕臂预配计算间的信息流,提高了BIM模型的设计精度,实现了平面布置图和安装图的统一。
    • 王腾; 吴胜强; 杜清全; 谢浩
    • 摘要: 随着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定位器脱落已成惯性故障,给运行安全带来极大隐患。本文分析了定位线夹、定位器结构参数及匹配关系,分析定位器脱落原因,提出利用1C检测波形和4C图片对定位器进行受力分析的方法,并制定定位器脱落的预防措施。
    • 周勇; 周建和; 刘明
    • 摘要: 时速200km及以下铁路由于隧道内空间有限,在以往接触网施工中经常出现定位器无法正常安装、绝缘距离不足、零部件侵入受电弓动态包络线等问题,给施工造成很大调整工作量,也给铁路运营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特别是AT供电方式下该类问题更加突出。本文介绍黔张常铁路在AT供电方式下隧道内接触网采取的优化方案,避免了类似问题出现,为后续接触网设计、施工提供参考和借鉴。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