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护理评价研究

护理评价研究

护理评价研究的相关文献在2001年到2022年内共计131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内科学、预防医学、卫生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1篇、专利文献164607篇;相关期刊53种,包括中国防痨杂志、河北中医、齐鲁护理杂志等; 护理评价研究的相关文献由363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华、杏玲芝、陆皓等。

护理评价研究—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1 占比:0.08%

专利文献>

论文:164607 占比:99.92%

总计:164738篇

护理评价研究—发文趋势图

护理评价研究

-研究学者

  • 张华
  • 杏玲芝
  • 陆皓
  • 位兰玲
  • 刘庆利
  • 刘燕
  • 叶文琴
  • 周秀莲
  • 孙秀杰
  • 常东芸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江虹; 丁福; 杨紫樱; 朱跃平; 刘墩秀; 杨君
    • 摘要: 目的了解老年专科护士对重庆市临床实践基地的教学评价,为进一步提升基地教学水平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2020年12月对重庆市老年专科护士临床实践基地第一届的14名学员进行焦点小组访谈,并运用Colaizzi 7步资料分析法对资料进行整理及分析。结果访谈录音时间为134 min,转录文字字数为24297字,共提炼出3个主题:教学反馈(正性反馈、负性反馈)、教学收获(专科知识得到系统更新、临床实践能力得到提升、科研思维及格局发生改变)、教学建议(门诊教学需同质化、强化师资个案管理培训及考核)。结论重庆临床实践基地教学质量及教学水平获得学员一致认可,学员在临床、教学、科研及管理能力方面均得到一定的提升。但基地应进一步加强门诊教学,培养师资个案管理指导能力。
    • 艾雅娟; 韩旭; 毕娜; 薛海滨; 任银萍
    • 摘要: 选择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骨科2019年2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128例老年脊柱结核手术患者。其中,2019年2月至2020年5月就诊的68例患者术后实施的是常规护理;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就诊的60例患者术后实施的是基于4R危机管理快速康复模式。通过随机抽签法,从两组中各抽取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术后无突发事件和术后并发症,对照组术后4例(10.0%)发生不良事件,6例(15.0%)出现并发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211,P=0.040;χ^(2)=6.486,P=0.001)。观察组术后第3天、术后第1周、术后第2周的认知功能障碍评分为(26.90±0.58)分、(26.72±0.55)分和(26.57±0.54)分,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7.12±0.60)分、(27.02±0.57)分和(26.95±0.5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702,P=0.047;t=2.441,P=0.008;t=3.221,P<0.001)。术后第2周观察组躯体活动具有独立步行能力者29例(72.5%),多于对照组的19例(4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467,P=0.014)。术后观察组住院时间为(14.55±0.67)d,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5.02±0.8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36,P=0.003)。研究认为,对于脊柱结核术后伴认知障碍的老年患者,实施4R危机管理快速康复模式可提高临床护理安全性,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有利于患者术后的康复。
    • 刘裕文; 李庆印; 刘湉; 张艳娟; 赵蕊; 庞冉; 任华
    • 摘要: 目的构建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急诊临床恶化动态预警方案并探讨其初步应用效果。方法根据文献资料及课题组前期研究结果,借鉴并改良国家早期预警评分,构建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急诊临床恶化动态预警方案初稿;通过专家会议讨论形成方案终稿。便利选取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心血管病专科医院急诊留观的26例急性王动脉夹层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12例与对照组14例,试验组应用新构建的方案进行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结果共14名专家参与会议,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89。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急诊临床恶化动态预警方案评估指标包括收缩压、心率、呼吸、SpO_(2)、意识水平及疼痛程度,临床响应措施根据评估指标得分,分3级进行响应。应用该方案后,护士对试验组的意识水平及疼痛程度评估频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该研究构建的预警方案根据不同评估指标的变化情况为临床护理策略提供建议,有助于进一步规范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急诊护理工作。
    • 蔡立柏; 刘延锦; 郭玉茹; 王琦; 詹昱新; 刘阳阳; 崔妙然; 赵惠
    • 摘要: 目的 构建骨科康复护理评价指标,旨在为临床评价骨科康复护理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2020年6月—8月,课题组以"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模型为框架,通过文献回顾、半结构式访谈制订骨科康复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初稿,采用德尔菲专家函询法对全国10个省市的23名专家进行问卷函询,并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骨科康复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及其权重.结果 共开展2轮函询,问卷回收率分别为92.60%、92.00%,专家权威系数为0.909和0.917,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272和0.318.各级指标的重要性赋值均数为3.65-5.00,变异系数为0~0.22,最终构建的骨科康复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包括3个一级指标(结构指标、过程指标、结果指标)、9个二级指标(人力资源配置、管理制度、设施设备、护理评估、护理实践、健康教育、随访管理、护士结局、患者结局)和56个三级指标.结论 构建的骨科康复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内容科学、合理、全面且具有针对性,对评价骨科康复护理质量具有指导意义.
    • 王慧玲; 高玉芳; 陈欣; 王文远; 武雨; 孙松蔚
    • 摘要: 目的 构建我国ICU护士应对重大传染病疫情的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方法 以突发事件预防(prevention)、准备(preparation)、爆发期反应(response)和爆发后恢复(recovery)(PPRR)风险管理模型为依据、国际护士会全球护士灾害护理能力框架(2019)为参考,通过文献查阅、课题组讨论、半结构访谈方法初步形成评价指标体系;通过2轮Delphi法对27名专家进行函询,筛选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形成ICU护士重大传染病疫情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结果 2轮函询的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100%和85.2%,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81和0.883,2轮函询后的二、三级指标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289、0.249和0.689、0.367.形成的ICU护士重大传染病疫情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共包括4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51个三级指标.结论 本研究形成的ICU护士重大传染病疫情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可从预防、准备、应对、恢复/康复4个阶段进行相关应急能力评价.
    • 王雪瑞; 陈雁; 王清; 夏冬云; 许玲
    • 摘要: 目的 基于服务质量差距模型构建"互联网+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旨在推进和完善我国"互联网+护理服务".方法 通过系统文献研究、半结构式访谈、德尔菲法及优序图法确立医疗机构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的质量评价指标.结果 2020年9月—11月进行了2轮专家函询,2轮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82,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178和0.262.最终确立的"互联网+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包括一级指标6项(有形性、可靠性、保证性、响应性、移情性、易用性)、二级指标l8项和三级指标66项.结论 该研究构建的"互联网+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内容全面,可为我国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的质量评价及服务指南的制订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 陈晓敏; 胡英杰; 陈玲; 张焱; 黄舒蓉; 蔡文智
    • 摘要: 背景 目前国外基于移动医疗的盆底肌训练研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其研究对象大多为老年女性患者,尚无针对孕期女性的研究,而国内市面上的盆底肌训练的应用程序大多没有经过科学验证.因此,构建一个科学客观的基于移动医疗的孕期盆底肌训练方案有一定临床意义.目的 构建基于移动医疗的孕期盆底肌训练方案,用于指导临床护理实践,为孕期盆底肌训练的科学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 2018年11月—2019年4月,课题小组采用文献研究法、头脑风暴法构建干预方案草案,组织召开专家会议,采用专家会议法对草案内容进行论证,确定基于移动医疗的孕期盆底肌训练方案.结果共检索到1032篇文献,最终纳入10篇符合要求的文献;与会专家权威程度为0.904,专家权威程度高,结果可靠.干预方案由知识宣讲、功能评估、盆底肌训练、情感支持、定期监督组成,将在APP上以文字、图片、视频、动画、线上咨询师形式实现.结论 本研究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运用专家会议法制定了基于移动医疗的孕期盆底肌训练方案,制定方法科学、研究内容可靠,可初步应用于临床孕期盆底保健的干预管理及效果评价,为孕期盆底保健的科学管理提供依据.
    • 张玉坤; 王钰炜; 王丽竹; 吕康; 方珏; 章芒玮; 周帅帅
    • 摘要: 目的 探讨急诊科结构化护理团队对体外心肺复苏(extracorporeal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ECPR)患者急救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急诊科56名护士分为7个结构化团队,完成急诊科结构化护理团队培训和考核.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2019年12月我院急诊科实施结构化护理团队以来收治的12例ECPR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资料、患者诊断、物资准备时间、管路预充时间、患者心搏骤停至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建立时间、ECMO支持时间、是否撤机以及患者预后等.结果 急诊科结构化护理团队实施以后,患者心搏骤停至ECMO建立时间由1.5 h缩短至最快24 min完成;急诊滞留时间由4.5 h缩短至1.5 h.结论 急诊科结构化护理团队能够减少患者心搏骤停至ECMO建立时间,缩短患者急诊科滞留时间.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