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扎龙

扎龙

扎龙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2年内共计101篇,主要集中在动物学、环境科学基础理论、林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9篇、专利文献2篇;相关期刊75种,包括理论观察、学术交流、旅游等; 扎龙的相关文献由193位作者贡献,包括杨晓杰、佟守正、李学花等。

扎龙—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9 占比:98.02%

专利文献>

论文:2 占比:1.98%

总计:101篇

扎龙—发文趋势图

扎龙

-研究学者

  • 杨晓杰
  • 佟守正
  • 李学花
  • 李玉文
  • 王永洁
  • 逄士良
  • 于国海
  • 于有忠
  • 冯建维
  • 吕玉哲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咏玲; 郭丽萍; 束文生
    • 摘要: 通过对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扎龙湿地现有水文特征、湿地景观设计、湿地植被资源、湿地保护策略中生态特征变化等诸多方面问题展开分析,提出扎龙自然保护区湿地旅游景观与生态保护间的矛盾,倡导人们对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与保护利用以及合理开发的关注,提出扎龙湿地旅游景观生态系性保护的具体措施,探索扎龙自然保护区湿地旅游景观环境生态修复设计方法,为扎龙湿地景观生态系保护提供新的设计构想与对策。
    • 杨卓; 杨晓杰; 刘晓涵
    • 摘要: 对扎龙湿地同一生境2种不同表型的芦苇进行生理生化指标测定,分析2型芦苇在生理生化代谢水平的差异.结果表明,铁秆芦苇的鲜质量、干质量、可溶性蛋白质量浓度、脯氨酸质量浓度均极显著高于普通芦苇(P<0.01),铁秆芦苇的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浓度、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高于普通芦苇(P<0.05);两型芦苇的Ca质量浓度差异不显著,铁秆芦苇的S,Mg质量浓度高于普通芦苇(P<0.05),普通芦苇的P,K,Fe,Cu,Na质量浓度显著或极显著高于铁秆芦苇(P<0.05或P<0.01),铁秆芦苇的4种重金属Cd,Hg,Pb,Cr质量浓度均显著低于普通芦苇(P<0.05).由此可见,普通芦苇具有较强的重金属富集能力;而铁秆芦苇的生理调节机制、生物代谢水平较好,缓解质膜氧化及抗性更强,在同一生境中铁秆芦苇长势优于普通芦苇.
    • 陈庆; 柴一涵; 王天鹅; 孙旭; 于洪贤; 柴方营; 林洪
    • 摘要: 2019年5、8、10月分别对扎龙湿地春、夏、秋季的浮游动物进行采样调查,共发现浮游动物4门类44属72种,轮虫20属36种,原生动物13属20种,枝角类6属8种,桡足类5属8种。确定9个参照点和15个受损点,共选取24个候选生物指标,构建扎龙湿地浮游动物完整性指数,核心指标由总分类单元数、枝角类分类单元数、枝角类生物量、Margalef丰富度指数和中型浮游动物捕食者组成。采用比值法对0~2.91分布范围数值进行三等分,建立扎龙湿地浮游动物完整性指数(Z-IBI)健康评价标准:02.91时,无干扰。表明扎龙湿地87.5%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扰,12.5%无干扰。
    • 吴修红; 李文月; 王跃; 唐维康; 张具斌; 程海涛
    • 摘要: 目的 研究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资源多样性状况,为有效保护并合理利用该区域植物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遵照《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通过区域踏查,走访调查,样地详查等方法,调查并记录该保护区药用植物资源.结果 扎龙自然保护区内药用植物共有157种,隶属于52科121属,其中野生药用植物155种,栽培药用植物2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共91种,占药用植物的57.96%,药用部位为全草类的植物较多,占总药用植物的51.59%,分布区类型在中国-日本偏多,有22种植物,占总药用植物的14.01%.结论 扎龙自然保护区的药用植物资源较为丰富,应在合理利用的前提下促进中药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 徐凤清
    • 摘要: 痴迷舞龙姚家庄有户做了三代生意的富户,到了姚家第四代姚易成手里,有年突然“变卦”,本来十月初到腊月底是姚家做生意的黄金季节,姚易成却丢了生意,从外地请来个扎龙舞龙的师傅,好吃好住地供着,让他在姚家传授扎龙舞龙的技艺。姚易成不但自己痴迷进去,连独生闺女姚英也不放过。好在姚英十六七岁,正是无牵无挂疯玩的年龄。
    • 卜艺; 万延
    • 摘要: 自古以来,龙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其文化内涵极其丰富,深入到民众生活的各个方面,许多民间活动都与龙有关,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龙的民俗.成都洛带"刘家龙"由于迁移的原因,既吸收了四川当地的文化,又具有移民所在地的特色.经过多年演变,形成了自己独具的风格特色,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对成都洛带"刘家龙"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分析,探究"刘家龙"中彩龙在扎龙和舞龙方面的艺术特点,可以丰富人们对成都洛带"刘家龙"中的彩龙文化的理解,凸显其艺术特点,推动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成都洛带"刘家龙"文化的学习当中.
    • 孙妍
    • 摘要: 以扎龙1995年Landsat TM影像、2016年OLI影像为数据源,目视解译提取了两个年份的湿地信息,分析了20年间的湿地景观格局变化,利用CA-Markov模型模拟了2025年湿地分布。
    • 张抗抗
    • 摘要: 很多年一直想去那个叫作扎龙的地方。扎龙这个地名已在耳边盘旋了许多年,带着沼泽地深处水的腥味与草叶的湿润气息。海绵般柔软地吸取了我内心的向往。只是因为那些白色的大鸟——丹顶鹤。那群白色的大鸟,从湿地边缘一处高地中结队走出来亮相的时候,一个个长腿长颈、昂首挺胸,洁净而矜持,一身素衣白衫配一顶精巧的小红帽,活像英勇潇洒的斗牛士。
    • 尘烟风起
    • 摘要: 大概是“养在深闺人未识”,来到青海以后.我们才知道,这里还有一个美丽的地方不容错过,那就是位于青海省海东市互助自治县的扎龙沟。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们三个家庭,九个人,两辆车,从青海西宁浩浩荡荡出发。四个小时的车程,一路欢笑一路歌,我们终于来到了这号称“小九寨沟”的扎龙沟。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