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戏曲改革

戏曲改革

戏曲改革的相关文献在1951年到2022年内共计406篇,主要集中在戏剧艺术、音乐、中国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03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156篇;相关期刊147种,包括四川戏剧、上海戏剧、戏剧艺术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第二届京剧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第十二届“两岸三地历史学研究生”论文发表会、福建省闽南文化研究会2018学术年会等;戏曲改革的相关文献由360位作者贡献,包括郭汉城、马少波、一骥等。

戏曲改革—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03 占比:71.71%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53%

专利文献>

论文:156 占比:27.76%

总计:562篇

戏曲改革—发文趋势图

戏曲改革

-研究学者

  • 郭汉城
  • 马少波
  • 一骥
  • 安葵
  • 王伟
  • 陈培仲
  • 孙玫
  • 李伟
  • 章诒和
  • 苏菲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莹
    • 摘要: 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以延安为中心,以陕甘宁边区为主要阵地,将文化教育与政治改革、经济发展有机结合,在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文艺活动,在戏曲改革实践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结合中国戏曲历史发展实际和戏曲艺术特点,围绕党的初心使命,开展戏曲的改革创新实践,逐步形成了较为系统、成熟的戏曲改革思想,并通过戏曲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带来了戏曲艺术的巨大变化与发展。系统研究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戏曲的改革与发展,对深化中共党史研究、推进戏曲事业的繁荣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 郑立柱
    • 摘要: 全面抗战初期,由于与民族战争的形势格格不入,被称为“旧戏”的传统戏曲曾一度受到排斥。但在抗战动员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文艺界逐渐认识到戏曲在民众动员中具有独特优势和不可替代的价值,由此开始了对传统戏曲的利用、改革与创新,抗战戏曲开始出现。最初的抗战戏曲,多采用“旧瓶装新酒”的方式,采用旧的形式而渗入新的内容,虽满足了抗战动员的需求,但也产生了诸多问题;为解决形式与内容的矛盾,边区戏剧界开始整理传统剧目、新编历史剧、创作现代戏,抗战戏曲进入“新瓶装新酒”阶段。抗战戏曲在丰富民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也配合与推动了各项工作,在潜移默化中完成了对民众的思想教育与政治动员。在抗战戏曲蓬勃发展、影响日渐深远的同时,传统戏曲依然在民众中有一定影响,二者在晋察冀边区的博弈也是随处可见的。
    • 周飞
    • 摘要: 20世纪50年代初,戏曲改革在江苏各地开展。各地将影响最大的剧种作为戏改重点,并建立了实验剧团或重点剧团。20世纪60年代,新兴剧种产生后也成立了实验剧团并开展戏曲的实验改革。文章以扬州和南通两地的苏北实验扬剧团和南通市实验通剧团为例,通过对扬剧与通剧实验改革内容、取得成果、不足之处的研究,认为在扬剧改革上完成了剧目审定的“一破一立”、扬剧音乐板式变化实验等,在通剧改革上仅对音乐唱腔和表演作了初步实验,并对二十世纪江苏戏曲五六十年代戏曲改革实验作出总结和客观评价。
    • 杨诗瑶
    • 摘要: 纵观中国艺术史,戏曲和电影在一开始就有着紧密的联系,中国的第一部电影即是1905年由谭鑫培主演的京剧电影《定军山》。戏曲艺术一直与时俱进,彰显着时代内容和时代特征,自中国电影史的开始直至今日,戏曲也一直在尝试以电影为载体进行艺术表达。1956年的京剧电影《荒山泪》是新中国初期戏改的成果,用电影将中国故事进行国际表达,该片导演吴祖光、主演程砚秋都是中国戏曲改革的先驱,在《荒山泪》戏曲电影化的过程中做出很多的尝试,也提供了很多可资借鉴的启示。
    • 王淼; 耍世君
    • 摘要: 《改革旧剧我见》是目前所见郭沫若唯一一篇专谈戏曲改革的文章,其各种文集均未收录此文。本文考察了20世纪40年代郭沫若“形式内容观”的演变,指出他的形式内容观的来源与价值意义;郭沫若认为既要创造新形式,又要保存旧形式,从而达到新旧形式并存的目的;戏曲改革包括了反封建的、民主的内容和民族形式两个维度,但首先是内容改革;创作要面向大众,要改造戏曲艺人思想。
    • 李倩倩
    • 摘要: 粤港澳地域相近,文脉相亲,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粤曲作为传统岭南音乐的一部分,在粤港澳形成了粤剧、粤曲同生共荣的局面。自1952年戏曲改革后,粤港澳的粤曲在不同的环境下有着不同发展,对粤港澳大湾区美育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美育,把美育纳入各级各类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
    • 石宇宸
    • 摘要: 戏曲及其价值内核、类型范式作为电影创作的结构性要素,既重塑了叙事观念,还赋予电影以民族性。“十七年”阶段(1949—1966)戏曲和电影的互动被推上了新的高峰。在国家从婚姻、家庭制度的变革切入,逐步实现对落后社会建制的革除之际,电影的传播功能及其主要母题也被奠定。据此,大量聚焦婚姻、家庭议题的戏曲文本也成为该时期开展“跨媒介叙事”的重点对象。创作者积极地在其中寻找能体现人民性、缝合现代性的内容,并以此为基点对文本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创。
    • 李妍霏
    • 摘要: 大众对花衫行当的认知,从最初的“花旦行当同义语”到“综合青衣、花旦、刀马旦的特点,发展出来的一种新的旦脚类型”,这一转变离不开王瑶卿对京剧旦角表演艺术的革故鼎新。这位“给别人开路”的戏曲艺术家、教育家、革命家,对花衫行当的影响不仅体现在表演形式上,他的艺术思维、创作理念直至今日仍然对京剧艺术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推进作用。
    • 安葵
    • 摘要: 研讨越剧改革80年具有很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通过对越剧改革80年的历史经验的总结,使我们能够正确认识当代戏曲史,能够全面认识戏曲改革的历史作用。应该说,越剧从在浙江乡村诞生,从“的笃班”发展到在城市站住脚的大剧种,一直是在改革中前进的。袁雪芬之前的多位越剧演员,“三花一娟”(施银花、赵瑞花、王杏花、姚水娟)以及屠杏花,马樟花和稍后的“十姊妹”,都不断进行改革的探索,为越剧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 黄亚清
    • 摘要: 晚清到新中国戏曲改革中的意识形态驱动,促成了历史剧关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国家想象”的新编。作为戏曲改革的重要成果,现代历史剧的演进不仅耦合了国家思想萌芽、立人启蒙、民众立场确立、人民历史改写等阶段性表现;同时,它艰难而动态的推进及内在矛盾,勾画了“国家想象”由学识理论到制度实践的流变,其中国故事与中国经验的讲述于民族文化复兴,无疑具有启示意义。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