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憩园

憩园

憩园的相关文献在1937年到2022年内共计187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信息与知识传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87篇、专利文献3026篇;相关期刊153种,包括船山学刊、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文教资料等; 憩园的相关文献由191位作者贡献,包括憩园、刘夏辉、杨丽华等。

憩园—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87 占比:5.82%

专利文献>

论文:3026 占比:94.18%

总计:3213篇

憩园—发文趋势图

憩园

-研究学者

  • 憩园
  • 刘夏辉
  • 杨丽华
  • 江丽丽
  • 温红秀
  • 王宇平
  • 丁柏铨
  • 于洁
  • 介子平
  • 何权锋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詹艺
    • 摘要: 《憩园》中有两个迥然不同的“作家”形象,即“造物主”型的“作家”与悲悯型的“作家”,二者之间的裂隙使叙事者“我”开始了对作家心态的反思。本文试图通过对《憩园》中“写作”及“故事”概念的审视,讨论创作过程带来的共情与隔阂、行动力的获得与失效、“人”与“人物”等问题,而这一系列问题最终导向了“作家”的困境与悲悯的悖论。也正是在此过程中,叙事者和作家一并抵达了某种边界,它不再是一种终极性的解答,而是一种思想限度的修辞,一种未完成的中间态,而巴金也在困境与反思中成为历史长流中真正的“人”。
    • 张玮珊; 吴晓东
    • 摘要: 小说《憩园》对封建家庭的批判主题与其挽歌情调的笔致之间的张力关系,很长时间以来都是学界研究的主要关切。本文认为,《憩园》并未承继《激流三部曲》的主旨,它的批判意图相当微弱。本文试图使用症候式批评的方法,分析小说文本如何折射出巴金这样一个兼有没落贵族和五四知识分子双重身份的作家,在近代中国40年代的政治与文化语境下独特的精神焦虑,以及作者如何借助小说中“杨寒”这样一个虚构角色,对这种带有症候性的焦虑所尝试的缓解。
    • 李超杰; 张均
    • 摘要: 中篇小说《憩园》主人公杨梦痴的原型是巴金五叔李道沛.对于被五四话语目为"封建遗少"的败家子弟,《憩园》是如何实现形象逆转,将"浪荡公子"翻转成为"回头浪子",在"控诉"的信条之下多出"忏悔"、"宽恕"两层主旨呢?一则在于,巴金以启蒙主义作为准绳,对李道沛本事进行删改增补,赋予对其所处时代"反人性"叙述的合理性;二则在于,在基督教义、人道主义、无政府主义等多重质素影响之下,巴金于五叔本事之上进一步发掘出人物潜藏的忏悔意识及宽恕美质.人物形象逆转的背后,可以看出五四启蒙范式在1940年代的重新定位与自我调适.
    • 沈杰
    • 摘要: 《憩园》作为巴金20世纪40年代最重要的小说作品之一,在对家庭生活的反思上承继了《激流》系列的精神启蒙,但也因作者对人生和家庭问题的思想转变,启蒙的内核出现了一定变异.在《憩园》里巴金不再热情激昂地批判封建旧家,转而以一种温情和悲悯对小说中的人物报以无差别的人道主义关怀.不同于巴金在其他作品中采用的单线结构,作者在《憩园》的叙事中采用了多线并进的手法,在较短的篇幅中包含了繁复的内容,形成了其复调品格.因此启蒙的承继与变异、人道主义精神和复调品格就成了讨论《憩园》接受绕不开的三个接受视阈.
    • 汪琴; 胡伟华
    • 摘要: 认知翻译学视域下的翻译活动包含两个过程,即原文理解中的识解再现和原文转换中的识解重构.而中国文学原文中(以巴金小说《憩园》为例)的文化负载词在英译过程中如何识解重构是一个重要的课题.译者在进行认知加工和识解重构时只有努力地在识解的"辖域和背景、视角、突显、详略度"四个维度上突破,最大程度地接近原作者对原现实的识解,才能准确地传达原文的语义.具体识解重构的做法为:(一)背景与辖域:接近原作者对场景识解时的认知域;(二)视角:努力关联原作者对场景识解时的视角或认知参照点;(三)突显:接近原作者对场景识解时的图形与背景;(四)详略度:接近原作者对场景识解时的细化或简化的处理方式.这样才能有助于保留汉语文化负载词蕴藏的文化内涵,使中国文学作品及其蕴含的文化得以更好地对外传播与交流.
    • 赵武强; 李拉拉
    • 摘要: 近日,重庆市铜梁区蒲吕街道人和村建起的“和文化憩园”,吸引了众多村民.笔者看到,在人和村公路边上,一尊景观石上雕刻着的红色“和”字行书格外醒目。景观石边的一片空地上,精巧设置着四面古香古色的文化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个大字醒目其间,文化墙上图文并茂地印着以“生态和美、邻里和睦、人心和善、社会和谐”为主题的宣传语,辅以有关“和文化”的诗词名句及生态文明,乡风文明的内容和文化憩园里,山石铺就的步道、太阳能路灯、石桌石凳、花圃花台、垃圾分类箱桶等有序布置其间,浓浓的文化氛围扑面而来。
    • 陈振华
    • 摘要: 陈斌先是一个成熟、低调、沉稳的作家,中短篇小说创作颇有建树,长篇小说继《响郢》取得较大反响之后,又推出现实主义力作《憩园》.本文从时代/个人欲望的升腾与坠落、心灵伤痕的"时间性"内涵以及个体生命在历史嬗变期的灵魂皈依等维度,深入论析小说主要人物身上所负载的转型期历史/时代的特殊症候和病理,进而揭示个体的人在"大历史"中的命运逻辑.《憩园》具有深邃的思想题旨和良好的艺术完成度,并具有重要的当下启示性意义.
    • 张瑾
    • 摘要: 巴金在1944年创作了中篇小说《憩园》,在创作这篇小说期间,虽然按照常理来讲,巴金此时对于人生的许多困惑已经明确,但是事实并没有想象的美好.在此文章中暴露了巴金的思想观念,并且在文化与思想中也存在较多的矛盾.下面本文就《憩园》进行分析,提出该小说所具有的启蒙精神和文化矛盾.
    • 李训喜
    • 摘要: 继长篇小说《响郢》之后,作家陈斌先历时一年多时间打磨的又一精品力作《憩园》在2020年第三期《当代·长篇小说选刊》上发表,即将由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小说以滨湖市鞍子山开发为背景,塑造了一群植根于时代土壤的鲜活形象。农村出生的大学生文璟在求职屡屡受挫后被民营企业巨头聚力集团录用,内在原因是集团董事长句一厅从文璟的自卑与忧伤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