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0年内共计404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中国医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95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78880篇;相关期刊223种,包括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临床肺科杂志、中国药业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呼吸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第十次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呼吸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2009年全国中医药研究暨中医药科室管理学术研讨会等;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的相关文献由742位作者贡献,包括等、贾连旺、吴霞等。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95 占比:0.50%

会议论文>

论文:8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78880 占比:99.49%

总计:79283篇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发文趋势图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

-研究学者

  • 贾连旺
  • 吴霞
  • 万树人
  • 乌日娜
  • 于明雪
  • 侯映秋
  • 冯雪华
  • 刘晋兰
  • 刘清霞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刘洋
    • 摘要: 目的:研究苓桂术甘汤联合福辛普利对伴有肺动脉高压(PAH)的慢性肺原性心脏病(CPHD)患者右心室肥厚、 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 内皮素(ET-1)的影响.方法:将96例伴有PAH的CPH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7例),2组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在其基础上给予福辛普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苓桂术甘汤治疗,疗程为3个月.记录2组临床疗效,记录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 血气分析和肺功能指标、 右心功能指标与血清NT-proBNP、ET-1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明显减少,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动脉血氧含量(PaO2)、 动脉血二氧化碳含量(PaCO2)、 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 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VE1)、 用力肺活量(FVC)、FVE1/FVC、 较治疗前显著改善,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 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肺动脉收缩压(PASP)、 右室舒张末期内径(RVEDD)降低(P<0.05),且观察组前者高于对照组,后2者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NT-proBNP、ET-1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减少,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苓桂术甘汤联合福辛普利可显著缓解CPHD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 降低肺动脉压力,抑制右心室重构.
    • 杨帆; 王晓云; 黄莉
    • 摘要: 目的 探究慢性肺原性心脏病(肺心病,CPHD)并心房颤动(房颤,AF)患者超声心动图参数水平与纽约心脏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60例CPHD并AF患者临床资料,根据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轻度组(Ⅰ~Ⅱ级,A组,n=21)和中重度组(Ⅲ~Ⅳ级,B组,n=39).比较两组超声心动图参数[左心房内径(LAD)、右心室内经(RAD)、肺动脉主干内径(MPAD)、室间隔厚度(IVST)、肺动脉收缩压(PASP)、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差异,并经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NYHA心功能分级与上述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 A组LAD、RAD、MPAD、IVST、PASP及LVEDD水平均较B组低(P<0.05),且LVEF水平较B组高(P<0.05);且经Pearson相关性检验发现NYHA心功能分级与MPAD、PASP及LVEDD呈正相关(r=0.614、0.532、0.417,P<0.05),与LVEF呈负相关(r=-0.439,P<0.05).结论 MPAD、PASP、LVEDD及LVEF水平与NYHA心功能分级间关系密切,可作为评估CPHD并AF患者心功能状态的辅助指标,为临床诊疗工作及早进行提供条件.
    • 喀哈尔·阿合尼牙孜
    • 摘要: 目的 探究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疗效判定中应用血气分析的临床价值与特征.方法 2016-03月至2017-07月我院接收并进行就诊的慢性肺原性心脏病58例作为本次试验研究的分析对象,作为研究组,并观察血气分析对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疗效判定的价值.结果 抽取的58例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患者症状有所改善,血气指标中pH值、PaO2(kPa)、PaCO2(kPa)、SCr(μmol/L)等指标明显改善,凝血功能与PaO2和酸碱度呈明显负相关,血清肌酐与PaCO2呈正相关.结论 针对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可以通过血气分析判定患者的病情改善情况,有助于后期的治疗,值得推荐.
    • 马晓年
    • 摘要: 哮喘是一种相当令人烦恼的、反复发作的呼吸道阻塞性疾病.患者病情轻重不一,有的终生只发作数次或每次发作持续时间不长;有的反复发作,持续难愈;有的还并发阻塞性肺气肿和慢性肺原性心脏病.轻者完全不影响性功能,可以和正常人一样过夫妻生活.但临床发现,许多患者以哮喘为由回避性生活.
    • 张艳艳
    • 摘要: 目的 对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CPHDA)的中西结合治疗方案及临床效果进行深入分析.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104例CPHDA患者纳入本研究中,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结合组和参照组,每组52例;参照组单一应用常规西药治疗,在此基础上结合组联用自拟中医处方药治疗,治疗14d后,对两组临床效果和血气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通过治疗后,结合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4%,和参照组的84.1%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中两组均未出现显著性不良反应.结论 对于CPHDA患者,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效果更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安全性较高,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张艳艳
    • 摘要: 目的对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 CPHDA)的中西结合治疗方案及临床效果进行深入分析.方法选取本 院 2015年 2 月-201 6年 2 月收治的 1 0 4例 CPHDA患者纳入本研究中,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结合组和参照组,每组 52 例;参照组单-应用常规西药治疗,在此基础上结合组联用自拟中医处方药治疗,治疗 1 4 d后 ,对两组临床效果和血气水平 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通过治疗后,结合组临床总有效率为 92. 4%,和参照组的 84. 1% 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05 ) ;治疗中 两组均未出现显著性不良反应.结论对于 CPHDA患者,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效果更确切,可有效改善 患者症状,安全性较高,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徐晓
    • 摘要: 目的::价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曲美他嗪与低分子肝素联合用药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临床症状及其心肺功能的疗效。方法:82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两组患者均采用抗感染、解痉、化痰、平喘、吸氧等基础治疗。观察组患者另外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与曲美他嗪口服、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疗程为2周。治疗前后,查两组患者的心脏超声、血气分析及肺功能,观察左室射血分数( LVEF)、平均肺动脉压( mPAP)、Tei指数、动脉血氧分压( 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1 s用力呼气容积(FEV 1)与肺活量(FVC)的比值(FEV 1%)、最大呼气中期流速(MMEF)。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LVEF、mPAP、Tei指数、PaO2、PaCO2、FEV 1%、MMEF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6%,对照组为75.6%,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联合应用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曲美他嗪与低分子肝素对改善患者心肺功能和临床症状具有较好的疗效。
    • 阿卜力孜·阿卜杜热西提
    • 摘要: 目的 观察维吾尔医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原性心脏病100例临床疗效.方法 比较维吾尔医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对照组只施用传统基础治疗方法,观察组则在使用传统基础治疗组基础上给予维吾尔医巩固治疗.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症状消失及病情减轻情况.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症状消失,病情减轻,复发率等存在明显差异,观察组的疗效高于对照组.结论 维吾尔医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疗效显著,未出现并发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王爱国
    • 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老年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现象。方法将我院2015年9月至2016年8月收录的48例老年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设为实验组,将另外收录的48例单独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患者设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现象,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通过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左右心室增大和左心室肥大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 <0.05);两组患者通过治疗后,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25%,实验组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 <0.05)。结论治疗老年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时,容易出现心力和呼吸衰竭等现象,若采取一定的干预治疗,提前采取防御措施,有助于提高疗效。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