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的相关文献在2003年到2022年内共计118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临床医学、儿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6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1206902篇;相关期刊80种,包括现代生物医学进展、国际检验医学杂志、检验医学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2014第十届全国中西医结合灾害医学学术大会、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六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等;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的相关文献由329位作者贡献,包括侯巍、张淑华、张鹏等。

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6 占比:0.01%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206902 占比:99.99%

总计:1207013篇

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发文趋势图

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研究学者

  • 侯巍
  • 张淑华
  • 张鹏
  • 王前
  • 于源华
  • 余强华
  • 刘子后
  • 宋晓峰
  • 曾方银
  • 李培军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贺成光; 朱筛成
    •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先天性心脏病(CHD)患儿介入治疗前后的变化及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在盐城市妇幼保健院心脏内科接受封堵器介入治疗的120例CHD患儿资料。根据CHD缺损类型分为室间隔缺损(VSD)组52例,房间隔缺损(ASD)组38例,动脉导管未闭(PDA)组30例,比较患儿手术治疗前后H-FABP、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MB型(CK-MB)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H-FABP与cTnI、CK-MB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介入治疗后H-FABP升高的影响因素。结果术后15 min~12 h,各组H-FABP、cTnI和CK-MB水平较术前相比均有显著升高(均P48 h、ICU停留时间>3 d、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3 d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2、0.817和0.768(均P<0.001)。结论H-FABP在儿童CHD介入治疗术后早期显著升高,对患儿术后心肌损伤的诊断较传统心肌标志物更具有早期应用价值。其水平升高受到患儿BMI、病理类型、封堵器直径、封堵器释放次数、手术时间和对比剂总量的影响,动态监测H-FABP的水平对于协助判断患儿术后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等早期预后指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有利于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 顾晓薇
    • 摘要: 目的探讨心衰超声指数联合血清学指标在心力衰竭患者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心力衰竭患者413例,根据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情况分为心功能Ⅰ级组112例,心功能Ⅱ级组156例,心功能Ⅲ级组75例、心功能Ⅳ级组70例;收集同期健康体检者70名为对照组.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查并评估心衰超声指数;采集受试者空腹肘静脉血5 mL,检测心肌肌钙蛋白、肌红蛋白、脑钠肽、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水平.对患者进行1 a的随访,根据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不良心血管事件组(198例)和无不良心血管事件组(215例).结果心功能Ⅰ级组、心功能Ⅱ级组、心功能Ⅲ级组、心功能Ⅳ级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左室舒张末容积、左室收缩末容积、心衰超声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增加上述改变更明显(P<0.05).不良心血管事件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水平明显低于无不良心血管事件组,左室舒张末容积、左室收缩末容积、心衰超声指数水平明显高于无不良心血管事件组(P<0.05).心功能Ⅰ级组、心功能Ⅱ级组、心功能Ⅲ级组、心功能Ⅳ级组患者心肌肌钙蛋白、肌红蛋白、脑钠肽、H-FAB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增加上述改变更明显(P<0.05).不良心血管事件组患者心肌肌钙蛋白、肌红蛋白、脑钠肽、H-FABP水平明显高于无不良心血管事件组(P<0.05).心衰超声指数与心肌肌钙蛋白、肌红蛋白、脑钠肽、H-FABP联合检测对心力衰竭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最高(AUC=0.875),灵敏度和特异度也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结论心衰超声指数、心肌肌钙蛋白、肌红蛋白、脑钠肽、H-FABP水平与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分级相关,在预测心血管不良事件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用于患者病情评估.
    • 平虎; 蒲燕; 汤进; 苗云凤; 刘波
    • 摘要: 目的:探讨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胱抑素C(Cys C)、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MP)患者不良预后的关系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98例ACMP患者作为ACMP组,另随机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50例为对照组。比较ACMP组与对照组患者的血清H-FABP、RDW、Caspase-3、MMP-9、Cys C、TNF-α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ACMP组患者血清H-FABP、RDW、Caspase-3、MMP-9、CysC、TNF-α水平与GCS、MMSE评分的关系。另根据随访90 d后ACMP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H-FABP、RDW、Caspase-3、MMP-9、Cys C、TNF-α与ACMP患者不良预后的关系;绘制ROC曲线评价H-FABP、RDW、Caspase-3、MMP-9、Cys C、TNF-α对ACMP患者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并分析上述指标联合检测对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ACMP组患者的血清H-FABP、RDW、Caspase-3、MMP-9、Cys C、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CMP组患者入院时GCS评分为(8.92±1.69)分,MMSE评分为(24.01±2.01)分;由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ACMP组患者H-FABP、RDW、Caspase-3、MMP-9、Cys C、TNF-α水平均与GCS评分呈负相关(P<0.05),与MMSE评分也呈负相关(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的血清H-FABP、RDW、Caspase-3、MMP-9、Cys C、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由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ACMP患者H-FABP、RDW、Caspase-3、MMP-9、Cys C、TNF-α水平均为ACMP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由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ACMP患者H-FABP、RDW、Caspase-3、MMP-9、Cys C、TNF-α水平对其不良预后进行预测的AUC分别为0.763、0.782、0.783、0.818、0.806、0.744,而上述指标进行联合预测的AUC最高(0.985),其预测敏感度达100.00%、特异度达90.57%。结论:ACMP患者血清H-FABP、RDW、Caspase-3、MMP-9、Cys C、TNF-α水平是患者90 d内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可用于预测ACMP患者的不良预后,且其中以联合预测的预测价值最高。
    • 孙赫
    • 摘要: 目的 探究先天性心脏病(CHD)合并肺炎患儿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的检测价值.方法 选取某院2017年9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CHD合并肺炎患儿240例作为观察组,根据是否发生心力衰竭将观察组分为心力衰竭组(136例)及无心力衰竭组(104例),依据心力衰竭分级标准将心力衰竭组分为轻度组(52例)、中度组(45例)及重度组(39例).另选取同期收治的单纯肺炎患儿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心力衰竭组及无心力衰竭组、不同程度心力衰竭患儿血清CK-MB、H-FABP水平;评估血清CK-MB、H-FABP在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中的诊断效能.结果 观察组血清中CK-MB水平为(35.38±6.61)U/L、H-FABP水平为(32.49±6.37)ng/mL均高于对照组的(21.43±3.67)U/L、(1.50±0.38)ng/mL,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心力衰竭组血清CK-MB水平为(41.96±10.24)U/L、H-FABP水平为(39.86±7.20)ng/mL均高于无心力衰竭组的(30.68±7.59)U/L、(24.17±6.26)ng/mL,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轻度组及中度组患儿血清CK-MB水平为(35.49±6.89)U/L、(40.51±6.36)U/L,H-FABP水平为(30.67±5.40)ng/mL、(38.49±6.43)ng/mL均低于重度组的(48.85±10.09)U/L、(46.28±8.24)ng/mL,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血清CK-MB、H-FABP联合检测灵敏度和特异度均高于血清CK-MB、H-FABP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血清CK-MB、H-FABP联合检测的方式诊断CHD合并肺炎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有助于提高疾病检出率,以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案制定提供参考.
    • 肖春红; 刘米莉; 申良红; 吴长东; 陈玲
    • 摘要: 目的 检测心肌梗死(MI)患者超声心动图及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水平,并分析其在患者左心室功能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MI患者126例为研究对象,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Ⅰ级60例,Ⅱ级66例.选取健康体检者60例为对照组.检测各组受试者的血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肌酐(CRE)、尿素氮(BUN)、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等水平.对各组受试者进行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计算得出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V)、左心每博输出量(LVSV)、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以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采用胶体金法检测技术检测血清H-FABP水平.分析血清H-FABP水平与超声心动图指标相关性,评估血清H-FABP水平、LVEF对MI患者心功能的诊断价值.结果 MI组与对照组性别构成比、年龄、吸烟人数、血压、血清ALT、CRE、BUN、TC、TG、HDL、LDL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NYHAⅠ级、Ⅱ级组患者LVEF显著降低,LVSV、LVEDV、LVESV、血清H-FABP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NYHAⅠ级组患者比较,Ⅱ级组患者LVEF显著降低,LVSV、LVEDV、LVESV、血清H-FABP水平显著升高(P<0.05);血清H-FABP水平与超声心动图左心室功能指标LVEF负相关(P<0.05),与LVSV、LVEDV、LVESV显著正相关(P<0.05);血清H-FABP水平及LVEF对MI患者心功能NYHAⅡ级的评估具有一定价值,二者联合检测评估MI患者心功能NYHAⅡ级的AUC为0.982,灵敏度为96.70%,特异度为95.50%.结论 MI患者LVEF降低,LVSV、LVEDV、LVESV升高,血清H-FABP水平升高,LVEF及H-FABP水平联合对MI患者心功能评估具有一定价值.
    • 邓琴芹; 廖超平; 黄春菊; 罗玉花
    • 摘要: 目的 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热性惊厥(FC)患儿血清中的表达并探究二者与FC患儿心肌损伤的关系.方法 收集深圳市龙华区中心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3月诊治的FC患儿107例为FC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儿童95例作为对照组.其中FC组又根据hs-CRP、H-FABP水平分为hs-CRP高表达组(61例)、hs-CRP低表达组(46例)、H-FABP高表达组(57例)、H-FABP低表达组(5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患儿血清中hs-CRP、H-FABP蛋白水平,并分析hs-CRP、H-FABP水平与FC患儿心肌损伤情况的关系.结果 FC组患儿血清中hs-CRP、H-FAB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儿童(t值分别为17.894、17.933,均P<0.05);FC组患儿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心肌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血清肌酸激酶(CK)、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儿童(t值分别为13.115、18.707、28.166、25.542、23.784,均P<0.05),心搏量(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儿童(t值分别为15.058、20.507、8.029,均P<0.05).hs-CRP高表达组FC患儿LVMI及血清CK-MB、LDH、CK、AST水平均显著高于hs-CRP低表达组(t值分别为12.079、6.606、2.285、2.965、2.415,均P<0.05),SV、LVEF、LVEDD均显著低于hs-CRP低表达组(t值分别为6.371、17.846、2.417,均P<0.05);H-FABP高表达组FC患儿LVMI及血清CK-MB、LDH、CK、AST水平均显著高于H-FABP低表达组(t值分别为7.754、13.576、2.274、2.483、4.974,均P<0.05),SV、LVEF、LVEDD均显著低于H-FABP低表达组(t值分别为4.223、8.100、7.406,均P<0.05).FC患儿血清中hs-CRP水平与H-FABP水平呈正相关(r=0.639,P<0.05).结论 hs-CRP、H-FABP在FC患儿血清中表达显著增加,可作为评估FC患儿心肌损伤严重程度的生物指标.
    • 王妮妮; 刘娜; 陈淼娟; 赵宇; 李博; 陈亚庆; 张依宁
    • 摘要: 目的 探讨左西孟旦联合替米沙坦及去乙酰毛花苷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22例老年CHF患者分为观察组(n=61)与对照组(n=61).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替米沙坦+去乙酰毛花苷治疗,观察组再联合左西孟旦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及心肌损伤标志物〔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水平变化、治疗安全性,治疗结束后,随访3个月,对比两组生活质量〔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量表(MLHFQ)评分〕改善情况.结果 (1)临床疗效: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5)生活质量:治疗后3个月,两组MLHFQ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替米沙坦及去乙酰毛花苷联合左西孟旦治疗老年CHF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下调血清hFABP表达,有利于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改善,且具有一定安全性.
    • 梁妍琰; 白玉新; 张国栋; 冯万禹; 朱华
    • 摘要: 目的:探讨与分析血清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 type 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H-FABP)对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患儿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在本院诊治住院的川崎病患儿78例作为川崎病组,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儿童78例作为对照组.调查两组的临床资料,检测血清BNP、h-FABP水平并进行诊断价值判断.结果:两组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川崎病组的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红细胞比容与血红蛋白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川崎病组患儿的血清BNP、h-FABP含量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川崎病组中,Spearman等级相关性分析显示BNP与h-FABP呈显著正相关性(r=0.782,P=0.000).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显示BNP与h-FABP诊断川崎病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2、0.845,诊断灵敏性、特异性与准确性都在70.0%以上.结论:血清BNP、h-FABP在川崎病患儿中呈现高表达状况,对川崎病也有很好的诊断价值,可为临床诊治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 陈秋玲; 厉菁
    • 摘要: 目的 探讨左西孟旦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肺动脉高压(PH)患者的疗效对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总结研究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2月在漯河市中医院诊治的PH患者101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51例与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曲美他嗪治疗,观察组给予左西孟旦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两组都治疗观察1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心功能指标改善情况、肺动脉收缩压(PASP)及H-FABP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2%,对照组为72.0%,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左室收缩末径(LVSD)、左室舒张末径(LVDD)、左室射血分数(LVEF)指标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LVEF、LVSD指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LVDD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ASP均低于治疗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也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H-FABP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西孟旦联合曲美他嗪治疗PH能抑制H-FABP的释放,降低PASP,促进改善心功能,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 谢曼丽; 杜永锋; 杨晓燕; 蒋红利
    • 摘要: 目的 研究序贯血液净化治疗急性重症有机磷中毒及对缺血修饰白蛋白(IMA)及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的影响.方法 选择急性重症有机磷中毒患者11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序贯血液净化组与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行常规急诊治疗+血液灌流治疗,序贯血液净化组行常规急诊治疗+血液灌流+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昏迷时间、胆碱酯酶(CHE)活性恢复时间、阿托品用量、住院时间,治疗前及治疗3天后IMA、H-FABP、心肌肌钙蛋白I(cTnI)、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 序贯血液净化组昏迷时间、CHE活性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阿托品用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3天后,序贯血液净化组血清IMA、H-FABP、cTnI、IL-8、IL-18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序贯血液净化组血清IMA、H-FABP、cTnI、IL-8、IL-18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序贯血液净化组总有效率(94.55%)高于对照组(74.55%),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血液灌流联合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序贯血液净化治疗急性重症有机磷中毒可有效清除炎性因子,保护心肌细胞,避免心肌损伤,减少IMA、H-FABP、cTnI生成.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