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徽州地区

徽州地区

徽州地区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226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史、建筑科学、信息与知识传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18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12810篇;相关期刊154种,包括东方论坛、决策、黄山学院学报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安徽省社会科学界第六届(2011)学术年会、首届中国民族聚居区建筑文化遗产国际研讨会、首届中国水文化论坛等;徽州地区的相关文献由252位作者贡献,包括江志伟、卞利、孙语圣等。

徽州地区—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18 占比:1.67%

会议论文>

论文:8 占比:0.06%

专利文献>

论文:12810 占比:98.27%

总计:13036篇

徽州地区—发文趋势图

徽州地区

-研究学者

  • 江志伟
  • 卞利
  • 孙语圣
  • 江伟
  • 张岚元
  • 冯绍华
  • 刘和惠
  • 刘水今
  • 刘良政
  • 卞利1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程慧
    • 摘要: 徽州是一个人杰地灵、风光旖旎、人文气息浓厚的地区。《歙县经俗诗》记载“元宵媳灯,极其喧闹,巨丽灯笼,亘数十丈……游行村市。”徽州板凳龙是古徽州地区的一项传统民间舞蹈艺术,起源于宋代,多数在元宵期间起舞,距今有百年历史。她是由一条条木质长凳串联而成,俗语说“一丁一凳一小龙,一村一姓一长龙。”徽州板凳龙为安徽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入选第五批国家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扩展项目名录。
    • 刘长胜
    • 摘要: 早在鸦片战争时期,鸦片等毒品就开始在徽州地区大范围传播,许多徽州人民的健康与财富受到烟毒的侵蚀。徽州的烟毒主要以外来为主,通过商运与私贩运至徽州,转由徽州当地的烟馆、土膏馆销售给吸户。在烟毒的笼罩下,徽州街头烟馆林立,几乎涵盖各个年龄阶段和行业。针对烟毒泛滥的问题,徽州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如打击贩运、吸户登记等,从而使烟毒蔓延的势头得到初步遏制。
    • 郑博文
    • 摘要: 在地性文化是反映一个地区所独有或具有地域性特征的文化印记,其内在的图腾符号往往是带有故乡情结的文化属性。本文以皖南徽州地区在地性文化元素为研究对象,“古今融合”传递东方美学,“国画山水”重返诗意徽州。对在地性文化元素的研究,不仅能够传递地域性文化的风格与品质,更能够彰显地域文化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上的美学价值,从而为营造具有地域性特征的现代室内空间增加精神内核。
    • 周美洪
    • 摘要: 古人云,天下墨业在徽州,一两黄金一两墨。这句话不仅表现出古代徽州地区制墨产业繁盛,更凸显出制墨材料的昂贵。走进安徽歙县(歙县是古徽州“一府六县”之一)渔梁古街旁的一条小路,一间大院里坐落着几栋老楼,这里就是老胡开文墨厂。踏进门,最显眼的是挂在办公楼上正中间写有“墨都”二字的牌匾。黑底金字,雕着暗纹的边框,仿佛是一块巨大的徽墨。
    • 朱辉; 章杨
    • 摘要: 发展乡村旅游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徽州地区乡村振兴时代目标的重要途径。文章概述了徽州地区丰富多样的乡村旅游资源,并从公共决策的角度分析了徽州地区发展乡村全域旅游存在的问题,提出从统筹规划发展模式、建立规范管理体系、实现全域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强化基础设施建设、重视专业人才培养、搭建乡村旅游智能平台六个方面实现徽州地区乡村全域旅游发展。
    • 王晓楠
    • 摘要: 职业教育作为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从我国经济发展的需求上来看,目前职业教育发展仍然显得相对薄弱,加快职业教育发展,显的尤为紧迫。本文旨在从历史视角,梳理近代徽州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艰难历程,分析总结利弊,从而为当今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 邱春婷; 陈圣佳; 刘凯旋
    • 摘要: 目的使徽州地区传统砖雕图案艺术得到更好的保护与传承。方法从辩证发展的角度出发,对砖雕图案的衍变过程、题材选择、构成形式、审美装饰特征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采用数字摄像、光学扫描等方法,对图案纹样、内容、形制、规格进行采集,输入计算机建立数据库,对图案信息进行记录存档。利用图像处理软件对入档图案进行数字化绘制,设计开发相关的应用程序,更新传统砖雕图案的展览模式,转变其传播方式。结论旨在对徽州地区传统砖雕图案建立完整的数字化保护体系,加快地区文化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变,使数字技术能够更好地为徽州地区传统砖雕图案的研究及传承提供支持。
    • 要航; 杨荣清
    • 摘要: 廊桥作为徽州建筑文化的组成部分,在造型、工艺、装饰等方面融入了徽州工匠的精巧设计,体现了徽州地区勤劳、乐学、乐善好施的文化性格和艺术品位,反映了徽州地区历史与文化底蕴.文章从徽州廊桥的形成背景、存在形式、艺术特色、审美特征等方面,深入分析徽州地区廊桥的艺术特色和所蕴含的文化符号,旨在使其艺术因子存活在有着本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新建筑之中.
    • 孙语圣
    • 摘要: 作为化外之地的古徽州,因北方长期战乱,引发北人多次南迁,中原世家大族有的徙居徽州,子孙繁衍,聚族而居,徽州也直接继承了中原文明.淮北在北人南下中起了桥梁和中转站的作用,当然也不乏北人留居淮北等.明初政府对淮北凤阳府实行大规模人口迁移政策,晚清太平天国战乱,江南人大量逃亡淮北等地区.这样,淮北成了外来人口杂居的社会.徽州社会长期相对安宁,经济富庶,文化昌荣,文化特色独树一帜.淮北在北宋及之前,虽有北人南下,但自然和人文环境总体尚好,文化名人也层出叠现,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自黄河夺淮入海和金兵犯淮,淮北文化开始凋零荒芜;明初江浙文人的大批迁淮,又使得淮泗文化稍有复苏;至晚清文化持续凋零.
    • 许欣妍; 孙琦
    • 摘要: 文化在于传承,传承使中华文明焕发新的生机.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各种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和传递载体,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现今,关于保护和发扬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问题亟待解决.该文以徽州地区传统手工艺的建筑化现象为基础,分析手工艺与建筑的多种关系,以及复兴传统手工艺的多种途径.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