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微RNA

微RNA

微RNA的相关文献在2002年到2023年内共计649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内科学、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32篇、专利文献178491篇;相关期刊159种,包括国际检验医学杂志、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肿瘤研究与临床等; 微RNA的相关文献由1934位作者贡献,包括吴莹、朱虹光、李健等。

微RNA—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32 占比:0.30%

专利文献>

论文:178491 占比:99.70%

总计:179023篇

微RNA—发文趋势图

微RNA

-研究学者

  • 吴莹
  • 朱虹光
  • 李健
  • C·M·克罗斯
  • 李兆勇
  • 任一萍
  • 卢韶华
  • 王静
  • 付汉江
  • 王漱阳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黄彬; 郑金旭; 张军
    • 摘要: 背景:非编码RNA随着高通量技术的发展而逐渐引发关注,其广泛参与呼吸系统各疾病病程。特发性肺纤维化进程伴随着干细胞功能异常,近来研究表明非编码RNA与干细胞功能异常存在联系,进而影响肺纤维化进展。以非编码RNA为靶点的基因疗法暗示了阻断纤维化过程的可能性。目的:总结非编码RNA在特发性肺纤维化干细胞功能异常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方法:以“IPF,Stem cells,miRNA,lncRNA,circRNA,treatment”为英文检索词,以“特发性肺纤维化、干细胞、miRNA、lncRNA、circRNA、治疗”为中文检索词,检索PubMed、Wiley InterScience、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范围囊括近10年的文献,然后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筛选,最终纳入82篇文献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①文章首次总结了近年来非编码RNA在特发性肺纤维化的干细胞异常机制中的相关性研究,揭示了miRNA,lncRNA及circRNA共同调控了干细胞的异常激活、分化等活动,并且miRNA常作为后两者作用的中心环节。②现有的临床试验一定程度上肯定了干细胞移植疗法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安全性,但在疗效方面,仅稍改善了患者弥散功能却未能明确缓解纤维化病变的程度,其结果还需要更多设立安慰剂对照的随机试验来验证。③靶向非编码RNA的基因治疗优势在于具有多基因调控特性,可以从上游干预干细胞异常,目前其在体内外实验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并被证实与部分药物的作用靶点相关。④然而,特发性肺纤维化基因疗法的缺点是只能产生短期效应,同时其面临着有效剂量、体内稳定性及输送等问题,这些问题还需未来研究进一步解决。⑤总之,虽然非编码RNA疗法自身存在缺陷,但也不失为一种改善肺纤维化干细胞功能异常的新途径,将其与干细胞移植结合,取长补短,可能发挥更好的疗效。
    • 谭桂湘; 邹大威
    • 摘要: 细胞焦亡具有多条信号通路,根据其发生机制主要分为经典焦亡通路和非经典焦亡通路,受多种因素以及多条途径的调节。微RNA(miRNA)既可直接调控焦亡信号通路中关键靶蛋白,如含胱天蛋白酶募集域的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胱天蛋白酶1、消化道皮肤素D等,也可与长链非编码RNA、叉头框转录因子O1、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蛋白1等相互作用间接调控细胞焦亡。miRNA可调控细胞焦亡参与糖尿病肾病进展,主要表现在调控肾脏组织固有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足细胞、肾系膜细胞)的焦亡和炎症反应。
    • 黄萌; 江小霞; 崔建通; 赵长铭; 王振宁; 张宇; 吴丽丽; 孙兆峰; 徐璐璐
    • 摘要: 背景微RNA(microRNA)是一种内源性非编码RNA,在生命活动的各个方面都拥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尤其在骨改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miR-134-5p及其靶基因整合素β1(integrinβ1,Itgb1)在破骨细胞中发挥的相互作用尚未见报道。目的研究miR-134-5p靶向Itgb1对小鼠破骨细胞形成的影响。方法诱导小鼠骨髓来源的巨噬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acrophages,BMMs)分化为破骨细胞,用TRAP染色观察破骨细胞形态,并通过qRT-PCR检测BMMs向破骨细胞分化的过程中破骨相关基因TRAP、CTSK、NFATc1以及miR-134-5p的表达水平变化。实验分为过表达miR-134-5p组(agomir)、敲低miR-134-5p组(antagomir)及其相应对照组(agomir NC和antagomir NC),将其分别转染入BMMs中,qRTPCR检测转染效率后,对各组进行破骨细胞TRAP染色和肌动蛋白环(F-actin)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同时检测破骨相关基因TRAP、CTSK、NFATc1的表达水平;通过生物信息学网站筛选出miR-134-5p可能的靶基因Itgb1,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Itgb1基因表达。结果与诱导1 d后的BMMs细胞相比,BMMs诱导分化7 d后TRAP染色阳性的破骨细胞形成增多,破骨相关基因TRAP、CTSK、NFATc1表达水平升高(P<0.01),同时qRT-PCR检测结果提示miR-134-5p表达水平降低(P<0.01);转染agomir后BMMs在体外向破骨细胞的分化受到抑制,TRAP染色阳性的破骨细胞数目减少,荧光下肌动蛋白环数目也减少,且TRAP、CTSK、NFATc1基因表达水平降低(P<0.01);而转染antagomir后促进BMMs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表现为TRAP染色阳性的破骨细胞数目增加,肌动蛋白环数目同样增加,且TRAP、CTSK、NFATc1基因表达水平升高(P<0.01)。通过生物信息学网站筛选,miR-134-5p与Itgb1基因在其3-UTR端存在结合位点,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均显示上调miR-134-5p时Itgb1表达降低。结论miR-134-5p通过靶向Itgb1在破骨细胞形成中发挥抑制作用。
    • 李陈诚; 杨礼丹; 余浪波; 冯建波(综述); 彭笳宸(审校)
    • 摘要: 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s)是一种来源于骨髓的未成熟的髓系抑制性群体细胞,对肿瘤、炎症、感染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免疫反应有抑制作用。MDSCs在疾病中的分子机制、潜在的扩展和功能被认为是调控免疫反应的重要手段。微RNA(miRNA)作为一种短链非编码RNA,参与调控MDSCs细胞的增殖、分化和成熟。本文就miRNA通过不同的信号途径调控MDSCs在肿瘤、炎症、感染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分化、扩展和抑制功能的研究作一综述,以期为上述疾病的免疫治疗提供一种新的可能。
    • 石卓林; 杨晓花; 袁晓梅
    • 摘要: 目的探讨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患者血清外泌体microRNA表达谱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就诊于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24例初诊IPF患者作为IPF组,另选择24名年龄、性别与IPF组匹配的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应用肺功能检测仪检测2组受试者肺总量(TL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_(1)%pred)、一氧化碳弥散量占预计值百分比(DLCO%pred)等肺功能指标。分离提取2组受试者血清外泌体进行microRNA高通量测序。分析IPF患者外泌体microRNA表达谱变化及其与肺功能的相关性。结果IPF组患者的TLC、FEV_(1)%pred、DLCO%pre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受试者间共有168种差异表达的microRNA,其中3种microRNA(miR-1-3p、miR-99a-5p、miR-411-5p)涉及磷脂酰肌醇激酶/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I3K/Akt/mTOR)信号通路且与IPF患者DLCO%pred呈正相关(r=0.575、0.617、0.825,P<0.05)。结论IPF患者血清外泌体microRNA表达谱与健康人群相比发生变化,异常表达的外泌体microRNA可能通过活化PI3K/Akt/mTOR信号通路参与IPF的发生。
    • 周芮; 郝雷; 王帆
    • 摘要: 突触可塑性是神经可塑性的一种表现形式,在维持神经系统正常生理功能中起重要作用。对基因表达时间和空间上的精细调控是实现突触可塑性功能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中微RNA(miRNA)在基因转录后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miRNA与信使RNA的3′非翻译区结合,可稳定调节基因表达和翻译过程,并实现突触可塑性。一些特定miRNA在突触可塑性的调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树突棘形态改变、微管动力学、长时程增强以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等,参与维持神经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
    • 李欣; 丁涟沭
    • 摘要: 胶质母细胞瘤(GBM)是一种侵袭性极强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恶性程度、异质性及复发率均较高。但目前GBM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GBM的治疗仍是一大难题。上皮-间充质转化(EMT)可通过复杂的信号通路参与人体多种病理生理过程。此外,微RNA(miRNA)可以与EMT相互作用进而影响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因此,EMT已逐步成为阐明GBM发生发展机制的研究热点。未来,探究EMT与miRNA的作用机制,研制针对EMT信号通路及信号分子的靶向药物可以为GBM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 陈威存; 苑影; 柯碧莲
    • 摘要: 非编码RNA是一类无法借由翻译形成蛋白质的RNA,包括微RNA(microRNA,miRNA)、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和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等,曾被认为是“转录噪音”。研究发现非编码RNA参与许多人类疾病病理生理过程,包括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及胚胎发育等。近年来发现近视患者及近视动物模型的巩膜组织、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房水组织存在非编码RNA表达谱变化。非编码RNA异常表达可能通过调节巩膜细胞外基质重塑过程、调整脉络膜血流及厚度来影响近视的发生发展。因此,该文围绕非编码RNA在近视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近视的诊疗提供全新的方向和思路。
    • 赵久红; 童佳婷; 沈郅珺; 吕叶辉
    • 摘要: 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是一类共价闭环非编码RNA,广泛存在于各组织细胞中,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circRNA可通过与RNA结合蛋白相互作用、调节mRNA稳定性、作为竞争性内源RNA等机制,在转录或转录后水平发挥调控作用。氧化应激即体内活性氧的产生与清除失衡的一种状态,在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近期研究表明,多种circRNA在氧化应激状态下存在表达差异,并通过充当微RNA海绵等机制,调控相关炎症因子和凋亡基因的表达,进而干预氧化应激状态下细胞的存活及凋亡情况。根据调控作用结果,有circRNA可参与氧化应激造成的损伤,起到促氧化应激作用;也有circRNA通过上调抗氧化基因,降低氧化应激的影响,起到抗氧化应激作用;circRNA与氧化应激相互作用、彼此影响,共同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该文从氧化应激概述、circRNA在各系统疾病氧化应激中的作用、circRNA与氧化应激潜在互作机制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 张军(综述); 欧阳满照(审校)
    • 摘要: 肿瘤细胞的代谢与正常细胞明显不同,其中,葡萄糖代谢异常便是肿瘤代谢的最显著特征,因此,糖代谢重编程一直是肿瘤领域的重要研究热点。近年来,与肿瘤代谢重编程相关的众多生物分子相继被发现,其中,各种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s,ncRNAs),包括微RNAs(miRNAs)、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lncRNAs)和环状RNA(circular RNAs,circRNAs),已经被证实在肿瘤的糖代谢重编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非编码RNA在结肠癌(CRC)糖代谢中的作用,并探讨了相关机制,以期找到潜在的、有效的靶向治疗CRC的方法。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