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异位内膜

异位内膜

异位内膜的相关文献在1995年到2022年内共计130篇,主要集中在妇产科学、中国医学、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7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3670篇;相关期刊84种,包括中国妇幼健康研究、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第三届全国子宫内膜异位症及慢性盆腔痛学术研讨会等;异位内膜的相关文献由349位作者贡献,包括郑辉、于晓辉、余艳红等。

异位内膜—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7 占比:3.34%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5%

专利文献>

论文:3670 占比:96.60%

总计:3799篇

异位内膜—发文趋势图

异位内膜

-研究学者

  • 郑辉
  • 于晓辉
  • 余艳红
  • 张广亮
  • 李洪义
  • 柯妍
  • 湛丽
  • 王丹丹
  • 何援利
  • 刘学军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唐静; 侯俊芳; 郭艳; 李永海
    • 摘要: 目的观察异鼠李素(isorhamnetin,Iso)对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AM)小鼠子宫异位内膜侵袭性与子宫内膜细胞凋亡的作用,并探讨可能的机制。方法40只AM小鼠随机分为AM组,Iso低、中和高剂量组,每组10只,10只健康小鼠作为对照组。Iso低、中和高剂量组用Iso混悬液(质量浓度5 g·L^(-1)羧甲基纤维素钠)1 mL灌胃,剂量分别为25、50和100 mg·kg^(-1),对照组、AM组用等体积5 g·L^(-1)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灌胃。每天1次,连续干预2个月。检测血清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水平;用Tunel染色法检测子宫内膜细胞凋亡率;用HE染色法观察子宫异位内膜侵袭性;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子宫内膜组织中P53-273H、上皮生长因子受体(epi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p-EGFR和转录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活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和p-STAT3蛋白的表达量。结果与AM组比较,Iso低剂量组血清IFN-γ水平、子宫内膜细胞凋亡率升高,IL-4水平、异位内膜侵袭性评分降低(P<0.05);与Iso低剂量组比较,Iso中剂量组血清IFN-γ水平、子宫内膜细胞凋亡率升高,IL-4水平、异位内膜侵袭性评分降低(P<0.05);与Iso中剂量组比较,Iso高剂量组血清IFN-γ水平、子宫内膜细胞凋亡率升高,IL-4水平、异位内膜侵袭性评分降低(P<0.05)。与AM组比较,Iso低剂量组P53-273H蛋白表达量及p-EGFR/EGFR、p-STAT3/STAT3降低(P<0.05);与Iso低剂量组比较,Iso中剂量组P53-273H蛋白表达量及p-EGFR/EGFR、p-STAT3/STAT3降低(P<0.05);与Iso中剂量组比较,Iso高剂量组P53-273H蛋白的表达量及p-EGFR/EGFR、p-STAT3/STAT3降低(P<0.05)。结论Iso可降低AM小鼠子宫异位内膜侵袭性,促进子宫内膜细胞凋亡,推测该作用与抑制p53信号通路有关。
    • 白雪; 马少寒; 靳雁; 苏育欣; 祖逸峥; 哈春芳
    • 摘要: 目的 探讨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患者血清及在位、异位内膜组织中IKBa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因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行经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的56例患者异位内膜组织作为研究组(异位内膜组织56份、在位内膜组织35份及血清31份),30例因其他妇科良性疾病拟行手术治疗患者的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为对照组(内膜组织30份、血清25份),采用ELISA及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组患者血清及内膜组织中IKBa的表达,分析IKBa在内异症患者血清及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分期、疼痛评分、卵巢囊肿直径等临床相关影响因素的关系,为术前评估提供诊断依据.结果 IKBa在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IKBa在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内膜组织及在位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但在异位与在位内膜组织间IKBa的表达无明显差异;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内膜组织中IKBa的表达与临床分期、有无痛经、疼痛评分、有无触痛结节、有无盆腔浸润、浸润深度、病灶单双侧分布及患者年龄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但在卵巢异位囊肿直径<5 cm与囊肿直径>5 cm组间及在有无子宫肌瘤等合并症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囊肿直径大小呈正相关.结论 IKBa在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及在位、异位内膜组织中均为高表达,且与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内膜组织中的异位囊肿直径呈正相关.提示IKBa与卵巢型内异症的发生发展可能密切相关.
    • 李晶晶; 黄志雄; 杨琳; 陈清西; 陈琼华; 吴荣锋
    • 摘要: 目的 探讨微小RNA(microRNA,miRNA)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患者异位内膜组织中的表达特征.方法 收集2018年4月至2019年10月期间于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就诊EMS患者异位内膜组织和对照组在位内膜组织开展实验.利用Illumina平台的miRNA测序检测内膜组织中miRNA的表达情况.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差异表达的miRNAs及其潜在靶基因在EMS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结合文献挑选6个具有显著差异的miRNAs(miR-98-5p、let-7c-5p、miR-495-3p、miR-200b-3p、miR-200c-3p、miR-148b-3p),应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进行验证,并在构建miRNA-基因调控网络后初步验证其潜在靶基因.结果 测序结果显示,相比对照组,EMS患者异位内膜组织中有69个miRNAs出现差异表达(差异倍数>1.5,P<0.05),其中表达上调22个,表达下调47个.基因本体分析显示,差异表达的miRNAs所调控的靶基因在生物学过程中集中在与蛋白质修饰、发育调控、细胞代谢和形态结构等相关.KEGG pathway分析显示,靶基因富集于蛋白质功能、自噬、AGE-RAGE及MAPK信号通路中.qRT-PCR结果显示miR-98-5p、let-7c-5 p、miR-200b-3p、miR-200c-3p的表达情况与测序结果一致.miRNA-基因共表达网络显示miRNAs与所预测的靶基因间的相互关系.miRNAs潜在靶基因的qRT-PCR验证结果显示,miR-200b-3p、miR-200c-3p与ZEB2呈负相关,miR-98-5p与PGRMC1呈负相关,miR-98-5p、let-7c-5p与ADIPOR2呈正相关.结论 miR-98-5p、let-7c-5p、miR-200b-3p和miR-200c-3p在EMS患者异位内膜组织中存在显著差异表达,可能参与EMS的发生、发展.
    • 郭述真
    • 摘要: "卵巢巧克力囊肿"究竟是什么正常情况下,子宫内膜是老老实实地待在子宫腔内的,医学称其"在位内膜"。倘若子宫内膜"跑"到子宫腔以外的部位,则称其为"异位内膜"。不论"在位"还是"异位",子宫内膜都会受到卵巢激素的影响,发生周期性变化,有增殖期、分泌期、月经期,会发生脱落、出血。不同的是,"在位者"走的是正道,月经血经由阴道流出体外。
    • 骆婕; 郭妹; 吴瑾柔; 陶莹
    • 摘要: 目的 探讨结肠癌转移相关因子-1(MACC1)及其参与调控的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和C-met受体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内膜组织的表达及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MACC1、HGF和C-met蛋白在4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内膜、在位内膜及20例对照组内膜的表达情况,分析其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表达的相关性及与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 MACC1、HGF和C-met蛋白在异位内膜分别为0.65±0.14、0.86±0.09、0.71±0.14;在位内膜的表达分别为0.34±0.12、0.43±0.08、0.42±0.05,两组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内膜(P<0.05);而其中异位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又高于在位内膜组织中的表达(P<0.05);且MACC1、HGF和C-met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将子宫内膜异位症按ASRM进行分期,分析MACC1、HGF和C-met蛋白在不同分期异位内膜及在位内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MACCI、HGF和C-met蛋白的表达在Ⅰ期与Ⅱ期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Ⅲ期中表达较Ⅰ/Ⅱ期明显升高,Ⅳ期中的表达较Ⅲ期更高(P<0.05).结论 MACC1、HGF和C-met可能协同参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及发展,且与疾病的临床预后密切相关.
    • 摘要: 目的 通过对MRI不同序列信号分析,探讨对于子宫腺肌症术前诊断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5例子宫子宫腺肌症患者的MRI影像学特征,应用SIEMENS3.0 MR型磁共振成像仪以及体部线圈进行MRI检查,分别进行横断面T1WI、横断+矢状位T2WI、横断面DWI,其中,T1WI序列为TSE扫描,TR/TE为819 ms/11 ms,T2WI应用TSE序列TR/TE为4030 ms/95 ms;矩阵为256×256,层间距为1.0 mm,层厚为6.0 mm,采集次数为2~4次.在平扫以后,维持原体位不变,经肘静脉注射0.1 mmol/Kg钆贝葡胺注射液后行T1WI横断面、冠状位以及矢状面增强扫描.结果 14例T2WI示子宫结合带呈不同程度增厚,信号同结合带;11例T2WI示子宫结合带增厚不明显;25例均在T2WI序列上呈多发小斑片状高信号影,主要为异位内膜分泌的小囊状粘液和间质组成,6例见小斑片状低信号影,为陈旧性出血.10例T1WI呈等低信号,主要为小囊状粘液;15例T1WI高信号,异位内膜出血信号;增强扫描示25例均呈不均匀明显强化,强化组织病理成分为增粗的肌纤维带,不强化病理成分为小囊状粘液.结论 通过MRI多序列成像清楚显示子宫腺肌症不同病理成分,有助于子宫腺肌症术前诊断.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