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左心室质量指数

左心室质量指数

左心室质量指数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122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临床医学、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2篇、专利文献90847篇;相关期刊84种,包括岭南心血管病杂志、心肺血管病杂志、中国老年学杂志等; 左心室质量指数的相关文献由446位作者贡献,包括张秋实、周智林、林萍等。

左心室质量指数—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2 占比:0.13%

专利文献>

论文:90847 占比:99.87%

总计:90969篇

左心室质量指数—发文趋势图

左心室质量指数

-研究学者

  • 张秋实
  • 周智林
  • 林萍
  • 孙晓靖
  • 林玎
  • 谢晓林
  • 马静
  • 侯光宇
  • 冯芸
  • 刘洁琳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凌玲; 曹平良; 涂燕平; 叶雪存; 魏伟荣; 梅志亮; 熊力; 王晓磊
    • 摘要: 目的探讨隐蔽性未控制高血压(MUCH)患者交感神经活性、靶器官受损(TOD)的变化。方法共纳入接受高血压治疗且诊室血压达标0.05);日间、夜间及24 h收缩压变异系数(CV)和舒张压CV显著升高(P>0.05);eGFR显著降低;尿ACR、IMT、LVMI显著增加(均P>0.05)。相关及回归分析显示SDNN、rMSSD、pNN50与eGFR正相关,与尿ACR、IMT、LVMI负相关;日间、夜间及24 h的收缩压和舒张压CV与eGFR负相关,与尿ACR、IMT、LVMI正相关(均P<0.05);且24 h收缩压及舒张压CV增高和SDNN下降是eGFR、尿ACR、IMT、LVMI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MUCH患者交感神经活性增强,TOD加重,且BPV的增高与HRV的下降是TOD的危险因素。
    • 赵婧莎; 周紫微; 刘婧; 刘剑萍; 崔鹏
    • 摘要: 目的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是一种促炎脂肪因子,已被证实与多种心血管疾病相关。而NGAL与高血压及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关系尚不明确,现探讨血浆NGAL与高血压及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7—2019年在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诊治的高血压患者以及非高血压患者,研究对象共308例,高血压患者187例,非高血压患者(对照组)121例。采用逻辑回归模型分析血浆NGAL与高血压及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相关性。采用左心室质量指数评估患者是否存在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血压组患者的血浆NGAL水平明显升高[(14.97±2.94)ng/mL vs(12.33±2.88)ng/mL,P<0.001]。将NGAL作为连续变量分析,在单因素逻辑回归模型中,血浆NGAL与高血压风险增加相关(OR=1.35,95%CI 1.24~1.48,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血浆NGAL是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Model2:OR=1.35,95%CI 1.23~1.48,P<0.001;Model3:OR=1.36,95%CI 1.24~1.50,P<0.001)。与高血压无左心室肥厚组相比,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组患者的血浆NGAL水平明显升高[(16.94±2.13)ng/mL vs(13.68±2.67)ng/mL,P<0.001]。单因素分析显示血浆NGAL升高与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显著相关(OR=1.65,95%CI 1.42~1.91,P<0.001)。多因素分析仍然显示血浆NGAL是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独立危险因素(Model2:OR=1.67,95%CI 1.43~1.94,P<0.001;Model3:OR=1.69,95%CI 1.43~2.00,P<0.001)。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血浆NGAL对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预测具有很好的准确性,曲线下面积为0.83(95%CI 0.77~0.88,P<0.001)。结论血浆NGAL水平升高与高血压及高血压左心室肥厚具有相关性。
    • 张金玉; 杨沿浪; 叶寅寅; 周茹; 杨慧
    • 摘要: 目的:探讨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未透析患者血清镁与左心室质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LVMI)的相关性。方法:根据研究需要随机选取我院肾脏内科212例未行透析的ESRD患者,测定其血清镁、钙、磷、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ntact parathyroid hormone,iPTH)等,同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依据Devereux公式计算LVMI并根据左心室肥厚(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LVH)的诊断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LVH组151例和非左心室肥厚(N-LVH)组61例。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LVH组在磷、钙磷乘积及收缩压、舒张压、LVMI上均高于N-LVH组(P<0.05),而LVH组血红蛋白、血镁低于N-LVH组(P<0.05);LVMI与钙(r=0.171)、磷(r=0.177)、钙磷乘积(r=0.232)、舒张压(r=0.598)和收缩压(r=0.596)均呈正相关(P<0.05);与血清镁(r=−0.805)、血红蛋白(r=−0.314)呈负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血清镁及血红蛋白是影响LVMI升高的重要因素。结论:ESRD未透析患者血清镁与LVMI密切相关。
    • 黄海泉; 郭庆辉; 林军雄; 林金秀
    • 摘要: 目的:探讨诊室自助电子血压计测量(SOBPM)在高血压诊断及疗效评估中的价值,并与诊室血压测量(OBPM)、家庭血压监测(HBPM)以及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ABPM)进行比较。方法:连续入选2019年8月至2021年2月就诊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门诊的高血压患者169例,所有患者进行SOBPM、OBPM、HBPM、ABPM,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4种血压测量方法所测血压及心率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比较不同血压测量方法所测血压与左心室质量指数的相关性。结果:118例患者被纳入最终分析。就收缩压而言,SOBPM值高于HBPM值和白天ABPM均值,但低于OBPM值(t分别为8.703、8.511、-9.818,P均0.05)。结论:SOBPM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但不能完全消除白大衣效应,其所测血压与左心室质量指数无显著相关性。
    • 沈飞燕; 张政
    • 摘要: 目的:分析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P)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左心室质量指数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连续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心内科门诊及病房的高血压患者694例,男性403例,女性291例,年龄18~80岁。根据AIP指数进行两等分,分为AIP低组和AIP高组,比较两组间一般临床资料和超声心动图参数的差异,并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AIP与左心室肥厚的相关性。结果:AIP高组男性比例更高,BMI更大,年龄更小,吸烟率更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IP高组的24h平均收缩压、24h平均舒张压、血肌酐、TC、TG、血UA及FBG较低组均显著升高(P<0.05);AIP高组的HDL-C较低组显著降低(P<0.001)。AIP高组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LVEDD、LVESD均显著高于AIP低组(P<0.05);AIP高组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显著高于低组[(100.1±24.3)vs.(95.9±25.0),P=0.024]。在调整了性别、年龄、高血压病程、吸烟史、BMI、24h平均收缩压和糖尿病史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中,AIP高组有更高的左心室肥厚风险(OR=1.68,95%CI:1.04~2.71,P=0.03)。结论: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AIP升高与左心室肥厚风险增加显著相关。
    • 程菁祎; 沈倩; 封华; 赵耀; 荀顺芹
    • 摘要: 目的 探讨冠心病合并心肌肥厚患者沉默信息调节因子3(SIRT3)与心功能指标相关性,并分析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冠心病合并心肌肥厚患者80例为病例组,另选取同时期本院体检健康的志愿者60例为对照组。检测受试者SIRT3及心功能指标〔左心室重量(LVM)、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病例组患者随访2年,记录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病例组SIRT3、LVEF低于对照组,LVM、LVMI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2年,80例冠心病合并心肌肥厚患者中,28例纳入预后不良亚组,52例纳入预后良好亚组。预后不良亚组SIRT3、LVEF低于预后良好亚组,LVM、LVMI高于预后良好亚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冠心病合并心肌肥厚患者SIRT3与LVM、LVMI呈负相关(r=-0.282,P=0.011;r=-0.242,P=0.031),与LVEF呈正相关(r=0.181,P=0.01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SIRT3、LVM、LVMI、LVEF预测冠心病合并心肌肥厚患者预后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38 μg/L、202 g、122 g/m~2、49.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IRT3〔OR=1.521,95%CI(1.204,1.921)〕、LVM〔OR=1.952,95%CI(1.354,1.823)〕、LVMI〔OR=1.652,95%CI(1.095,1.823)〕、LVEF〔OR=1.364,95%CI(1.204,1.402)〕为冠心病合并心肌肥厚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冠心病合并心肌肥厚患者SIRT3降低,SIRT3与LVM、LVMI呈负相关,与LVEF呈正相关,SIRT3、LVM、LVMI、LVEF对冠心病合并心肌肥厚患者预后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且为冠心病合并心肌肥厚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 邢布点; 魏婷; 卢园园; 冷俊杰; 康品方; 王洪巨; 张宁汝
    • 摘要: 目的:通过检测原发性高血压(EH)左室肥厚(LVH)患者外周血中白介素-33(IL-33)和可溶性ST2(sST2)水平,进而探讨其与EH并发LVH的相关性。方法:纳入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门诊就诊的EH患者220例为实验组,根据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将其分为无左室肥厚组(NLVH,n=108)和左室肥厚组(LVH,n=112)。ELISA法检测受试者血清中IL-33、sST2水平,Western blot检测NLVH组及LVH组(各60例)外周血淋巴细胞中IL-33的表达水平,应用Pearson分析其与LVMI关系,进而研究IL-33、sST2与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的关系。结果:与NLVH组相比,LVH组患者血清IL-33、sST2活性水平显著增高,且WB显示:LVH组的IL-33蛋白表达水平(1.07±0.08)高于NLVH组(0.63±0.05)(P<0.05);运用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IL-33、sST2与LVMI之间存在正相关。结论: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血清IL-33、sST2水平以及外周血淋巴细胞IL-3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发生、发展可能与IL-33、sST2有关。
    • 黄盼; 李晓凤; 张伟; 张田; 许静; 崔巍
    • 摘要: 目的 探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患者的血脂代谢及其心脏靶器官损害的特点,及影响PA患者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15年5月至2018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PA患者(84例)和同期住院性别、年龄、高血压病程、高血压水平相匹配的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102例)的临床基本资料、常规生化指标、血脂水平[包括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B、E)和脂蛋白a水平]及超声心动图主要指标[包括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LVDd)、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射血分数(EF)、左心室质量(LVM)及经体表面积(BSA)较正的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分析2组患者生化指标、血脂水平及心脏损害的特点,进一步分析PA患者LVM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PA组甘油三酯、LDL-C和载脂蛋白B水平均低于EH组(均P<0.01),而HDL-C、载脂蛋白A和脂蛋白a水平均高于EH组(P<0.05或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PA组LVMI与高血压病程、收缩压、舒张压呈正相关,与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呈负相关(P<0.05或P<0.01或P<0.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收缩压及eGFR是PA患者LVM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PA患者血脂代谢异常程度较EH患者轻,但心脏损害更为严重。收缩压、eGFR可能是PA患者左心室肥厚的独立危险因素。
    • 徐林杰; 王莉萍; 张园园; 董晓华; 汪强
    • 摘要: 目的探讨骨化三醇治疗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NT-proBNP、MMP-9及心肌细胞凋亡、血管内皮功能和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8月至2021年12月于该院就诊的86例老年CHF患者纳入研究,采用随机数字ge法分为常规组和骨化三醇组,每组43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治疗,骨化三醇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骨化三醇治疗,持续治疗6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LVMI、心肌细胞凋亡指标[细胞凋亡抑制因子(Fas/APO-1)、可溶性Fas(sFas)、可溶性Fas配体(sFasL)]、血管内皮功能[血清内皮素(ET-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浆一氧化氮(NO)、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变化及用药的安全性。结果治疗后,骨化三醇组NT-proBNP、MMP-9水平及LVMI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骨化三醇治疗能够降低老年CHF患者血清NT-proBNP、MMP-9水平及LVMI,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对保护患者心功能具有临床研究价值。
    • 林丛; 林媛媛; 张建华; 林伟; 黄时伟
    • 摘要: 目的 分析起搏器植入术后起搏诱导性心肌病(pacing induced cardiomyopathy,PICM)的临床特征和相关因素.方法 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温州市人民医院心内科行起搏器植入且术前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50%的患者204例,根据术后随访心脏超声结果分为PICM组和非PICM组,比较两组起搏器植入前后心脏超声、心电图数据及起搏器程控数据,分析PICM的危险因素及对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结果 204例植入起搏器的患者中,PICM组26例,非PICM组178例,PICM发病率为12.7%.与非PICM组患者比较,PICM组术前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和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较大,LVEF较低,术后心电图起搏QRS时间较长,心室起搏比例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155.5 ms),心室起搏比例(>28.5%)及术前LVMI(>129.1 g/m2)均为PICM的危险因素(均P<0.05).PICM组术后心力衰竭住院率较高(P<0.05).结论 起搏QRS时间、心室起搏比例及LVMI与PICM的发生有关.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