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工程科学

工程科学

工程科学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442篇,主要集中在一般工业技术、科学、科学研究、自然科学理论与方法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33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245142篇;相关期刊259种,包括南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科技传播、科学中国人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2013年全国机械行业可靠性技术学术交流会暨第四届可靠性工程分会第五次全体委员大会、第八届全国动力学与控制学术会议、第九届全国机械设计教学研讨会等;工程科学的相关文献由353位作者贡献,包括本刊编辑部、殷瑞钰、郑哲敏等。

工程科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33 占比:0.18%

会议论文>

论文:8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245142 占比:99.82%

总计:245583篇

工程科学—发文趋势图

工程科学

-研究学者

  • 本刊编辑部
  • 殷瑞钰
  • 郑哲敏
  • 吴永礼
  • 李勇
  • 薛兴昌
  • 袁俊
  • 金涌
  • 黄维纲
  • 于建军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真珍; 胡更开
    • 摘要: 工程科学是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的桥梁,钱学森先生对工程科学进行过深入分析,并指出了人才的成长路径。力学作为一门工程科学,是诸多工程领域的理论基础。在工程科学家的培养中,力学的深入学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两所法国工程师学校为例,介绍其通识教育体系的设立、课程模式的制定,尤其重点介绍力学在其通识课程中所占的比重,以及教学内容的选取与设置。希望能为探索工程科学家培养模式的国内工科教育提供一定的参考。
    • 李世海; 张丽
    • 摘要: 郑哲敏先生一生积极践行和倡导钱学森先生的工程科学思想,传承和发扬工程科学思想对推动我国技术创新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阐述了工程科学的定义、方法论和特点,强调了提出新的解决方案是工程科学的核心内容以及工程科学家对技术创新的作用.其次通过分析水下爆炸处理地基、三峡围堰相关技术等工程案例,诠释了工程科学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讨论了工程计算与数值模拟的理论基础及工程科学属性,选取广义计算变量、构建解的结构是数值模拟中创造性的工作;连续非连续计算方法的核心在于构建了计算过程中时域内可增减的广义计算变量,列举了几个体现工程科学方法论的计算案例;介绍了滑坡灾害防治关键力学问题研究中践行工程科学思想的工作,讨论了监测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可行性及渐进破坏和破裂度概念.最后基于开发高压卸荷矿石粉化技术的认知提出了岩石物理学发展的几个工程科学研究方向.
    • 余永亮; 孙德军; 陆夕云
    • 摘要: 中国科学院院士童秉纲教授(1927—2020)是流体力学家、教育家,工程科学的践行者.文中简要介绍了童秉纲先生的生平,着重回顾了童先生在非定常流与涡运动、生物运动力学、气动热力学等流体力学3个分支学科领域对工程科学思想的实践,最后介绍了童先生对我国力学教育的杰出贡献.
    • 周明; 张军
    • 摘要: 智能制造工程的实现是“中国制造2025”的关键途径。智能制造网络化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而发展,而制造过程的智能化是智能制造工程的核心。制造过程的智能化主要是建造物理系统的数字化和支撑物理过程实现的环境系统的数字化,明晰环境支撑系统如何影响物理过程,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才能建立智能制造工程的理论和技术。智能制造工程对人才的要求与以往的工科培养有所不同,需要有很强的数理基础。培养智能制造人才需经过工程科学的培养和相关专业设计、制造理论、技术、技能的培养,其中,工程科学的培养是必由之路。
    • 李舸
    • 摘要: 海德格尔曾在1953年的报告中说过"人制造自己、加工自己的时代,马上到来了".赛博朋克主题电影自20世纪的新浪潮运动以来已经成为经久不衰的主题,与传统科幻主题不同,这类题材涉及的科技是在现实中可能发生并正在发生着的.艺术总能拉近人与技术的距离,科学技术将会比科幻走得更远.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人工智能、赛博格技术作为人类制造出的人工物,引发了人对自身生存的反思.本文以电影艺术中的赛博朋克主题为出发点,探寻赛博格技术中的数字人工物与工程科学.
    • 叶回春; 倪向贵; 朱雨建
    • 摘要: 通过在工程实训过程中穿插前沿科学讲座,让学生切身体会工程科学的实用技术背景,了解前沿学科的发展动态,激发学生对工程科学的兴趣;通过认识并熟悉各类先进加工设备的工作原理、特点及应用领域,促使学生了解现代制造技术并获得基本的实践训练,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良好的工程素质;通过问题导向的综合实践项目训练,使学生熟悉功能性装置设计制作的基本过程,将所掌握的实践技能与所学理论知识结合,设计制作创新作品.最终在整个课程学习中,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意识的目的.
    • 王安
    • 摘要: 创新活动是持续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不竭动力,实施创新战略是国家层面进行博弈竞争的重要手段.创新活动遵循其特定的内在规律,可以从个体创新和团队创新两个层面进行探究.个体创新主要受到知识经验、见识和思维等多种因素影响,团队创新则面临着更为复杂的系统性问题,需要从机制、组织和文化等多种角度进行剖析.工程活动是人类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工程创新是推动人类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是实现国家创新战略的核心领域.工程创新的规律需要从工程实践中进行总结,上升到工程哲学的层面进行提炼,通过应用"系统思考、整体推进、主客观最佳结合"的工程哲学思想,实现工程活动多重目标的协调推进和工程因素的系统集成,以哲学视野推动工程创新要素集聚,推动实现工程科学体系建设,为工程创新提供专业支撑.
    • 李家春
    • 摘要: 工程科学起源于20世纪初德国以普朗特为代表的应用力学学派;20世纪30年代应用力学研究中心转移到美国以冯·卡门为代表的古根海姆空气动力学实验室,钱学森先生师从冯·卡门,在这一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并明确提出、系统阐述了工程科学的思想.国内外航空、航天工程的实践已经证明,工程科学可以加速科学革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未来工程科学研究领域将从自然现象扩展到生命体乃至人文科学,如:工程管理、工程伦理和工程哲学,并引领交叉学科领域的前沿研究.为适应这一发展趋势,我们将通过强基础、阔领域、重实践、促创新,加速复合型工程科学人才的培养.
    • 周琪
    • 摘要: 生命科学旨在探索和揭示生命本质,运用多种生物技术造福人类.受限于早期生物科学和技术发展水平,人们难于一窥生命的起源、发育和遗传奥秘的全貌.经过长达百年的知识累积和技术进步,工程学理念逐渐被引入现代生物学中,人们对于生命本质的理解日趋深入,并逐步具备改造甚至创造生命的能力.生物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拓宽了工程科学的疆域,工程科学的宽阔视野和方法则促进基础科学与生物技术的发展,二者相辅相成,逐渐在当代为造福人类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结合干细胞与再生医学领域的创新实践和最新研究进展,探讨了生命科学领域中基础研究、生物技术与工程科学结合路径的设计与发展前景.
    • 戴兰宏
    • 摘要: 工程科学是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的融合,萌生于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后期的英国,相对成熟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德国哥廷根大学应用力学学派的工作中,但工程科学思想相对完善的论述是钱学森先生首先给出的;中国科学院力学所是中国工程科学思想的摇篮,在流体弹塑性模型、统计细观损伤力学、钻井平台关键技术、高铁实验平台、高超声速激波风洞、"实践十号"卫星等工程科学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新时代中国科学院大学将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中的关键科学问题,从学科发展目标、人才所需特质、专业培养课程及机制探索等方面,进一步创新和发展钱学森先生提出的工程科学思想.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