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山水意境

山水意境

山水意境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2年内共计80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绘画、中国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6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309篇;相关期刊63种,包括今日浙江、文史哲、收藏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2年会、环境美学国际论坛暨第七届亚洲艺术学会襄樊年会等;山水意境的相关文献由100位作者贡献,包括卢珊、许艳、邵忠等。

山水意境—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6 占比:19.64%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52%

专利文献>

论文:309 占比:79.84%

总计:387篇

山水意境—发文趋势图

山水意境

-研究学者

  • 卢珊
  • 许艳
  • 邵忠
  • 丁兆丹1
  • 丁放
  • 何建刚
  • 候鑫
  • 冯乃康
  • 刘军1
  • 刘军2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思又; 高伟
    • 摘要: 由中国传统山水诗画艺术中窥见山水、城、人三者关系的演变史——中国古人从求生存到追求诗意的栖居,逐渐形成了“时空一体,物我交融”“循环往复,大小相与”的传统时空观,其中蕴含了自然时空与心理时空的交流与融合,体现了与西方风景艺术截然不同的东方性。文章在梳理中国传统山水诗画艺术中有关时空观的观点基础上,尝试理解时空观照的不同境界,进一步思考在风景园林工作中,是否能够以时空为介,打破人与所处环境之间的“隔”,营造“有我之境”,引导“无我之境”,探索重回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进行风景园林设计的理论依据。
    • 屈行甫; 李瑞君
    • 摘要: 无论是在营造还是在欣赏层面,现代乡村聚落景观都呈现出了山水意境的缺失。其主要表现为:视觉画意的偏狭、运动性观赏模式的凸显、空间感知的均质化。由此看,景观内涵的现代演变使其成为与主体心灵体验没有太多关联的对象性存在物。而重构现代乡村聚落景观的山水意境需要在三个方面做出努力:其一,复合画意的营造,在营造环节注重主体感知方式的综合性以及环境氛围的层次性。其二,沉浸性经验模式的引入,消解场地性的羁绊,实现人与景观的同化、融合。其三,情景交融的体验方式,在心物感应的基础上创造出从属于主体的空间"境"。
    • 郭晶
    • 摘要: 结合安溪县科技馆、青少年宫、妇儿活动中心设计,探讨在山地城市结合山水特色,从高差复杂的场地入手,强调综合场馆空间场所的灵动性与交互性,造型设计的创新性与前瞻性,比对不同方案,结合环境的协调性,提出如何理性化地创造具有山水意境的综合场馆。
    • 陈乃文
    • 摘要: 建盏作为我国传统的陶瓷烧制工艺,在我国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深受世界各地人民群众的喜爱.建盏大部分为口大,底小如漏斗形状.整体的造型非常古朴醇厚、手感较沉.在建盏烧制的过程中,由于不同的窑变效果会产生不同的花纹,这些不同的釉面能够使建盏增添一份艺术性的特点,而在新时期为了提高建盏的烧制整体效果,通过将山水意境与建盏窑变相结合,使得建盏更具有传统文化的内涵.也可以增强建盏釉面窑变的写意性特点,满足人们的欣赏要求.
    • 贺桂梅
    • 摘要: 《沁园春·雪》是毛泽东非常著名、艺术成就颇高的词作之一。毛泽东说这首词写于1936年2月。上阙写“望江山”。1935年10月,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中共力量逐渐壮大,最终夺取全国政权。有学者指出,这正如《史记》所说:“夫作事者必于东南,收功实者常于西北。”“北国”既是毛泽东作为南方人眼中所见,也是中国历代统治中心地带。
    • 罗冠武
    • 摘要: 写生是一位画家必备的绘画素养,由于绘画种类不同,写生方式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本文以中国山水画和西方风景画为例,对各自的写生方式进行探讨。中国山水画以人为主,"心师造化"的理念使画家写生时重在感受,游于真山水中,感受自然,用心体悟,表现大自然山川的生动气韵和灵气,展现心中的山水意境。西方风景画以自然为主,"科学"的表现观念使西方人更注重客观自然的再现和画面表现的真实性,加入光源和颜色的变化,采用科学的方法,尽可能地还原自然。
    • 季书超
    • 摘要: 优秀的园林就是一幅三维风景画,同时也是一幅优美的写意中国山水画,它的空间布局、艺术效果以及元素的运用都与中国山水画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是一对"姊妹艺术".本文从中国山水画风格概况、山水画构图、山水画意境和山水画元素等方面进行分析,试图将中国山水画融入园林景观设计中,对传统文化的进行保护和发扬,为从事园林景观工作者提供一些指导和建议,也为人们提供一个贴近生活的审视中国山水画的窗口.
    • 李建
    • 摘要: 陶泥柔润且可塑性极强,在李建看来,每每在创作的时候双手都能深切的感受到泥料的呼应,有时如水一样柔和顺滑,因力而顺势变化,产生阴柔之美,有时又具有强劲的回弹及张力,可造型朴拙刚直。《观山杯》观山杯的设计,源自明末清初四僧画集中山水意象,将山水意境赋予陶艺创作,每一款杯把都形似一座山峰,经过柴烧凸显釉色、文理,体现山形险峻,此杯兼具功能与形式美,"握杯品茶,横杯观山"。
    • 张华威
    • 摘要: 景观设计旨在创造渗透着主体情致的完整和谐空间,虚与实互渗互补,构成有意味的空间组合.在景观中营造山水意境,通过场所内外地域特色的交互映照、山石水画等客体物料的元素提炼、空间启承转合的立体布局,阐释山水意境在景观设计实践中的营造方法.
    • 卢珊
    • 摘要: 本文论述了“桥”之衬景在山水画中的审美功能和意趣,从中国古代桥的形态和功能出发,追溯“桥”作为山水画衬景出现的源头,探讨了“桥”之衬景在山水画中的位置以及与其他自然物象的关系以及“桥”之衬景赋予山水画的各种审美意趣.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