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小骨窗开颅

小骨窗开颅

小骨窗开颅的相关文献在1993年到2022年内共计337篇,主要集中在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外科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33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129729篇;相关期刊185种,包括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河南外科学杂志、浙江创伤外科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中南六省(区)第十七届神经外科学术会议暨河南省第二十四次神经外科学术年会、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第六届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第二届全国代表大会等;小骨窗开颅的相关文献由866位作者贡献,包括陈勇、刘春荣、张松等。

小骨窗开颅—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33 占比:0.26%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29729 占比:99.74%

总计:130066篇

小骨窗开颅—发文趋势图

小骨窗开颅

-研究学者

  • 陈勇
  • 刘春荣
  • 张松
  • 朱焕春
  • 杨丰忠
  • 杨春红
  • 许慧中
  • 颜庆华
  • 仲伟明
  • 侯晓辉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韩近超
    • 摘要: 目的:探究小骨窗开颅不同手术入路对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影响及早发性癫痫发作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20年2月北京王府中西医结合医院就诊的101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按照住院的序列号前后,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50例)和对照组(51例)。对照组给予脑部颞叶皮层入路手术,研究组给予脑部侧裂下Rolandic点-岛叶入路手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并发症及预后,分析术后早发性癫痫的影响因素。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再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预后优于对照组(P<0.05)。早发性癫痫发作患者年龄≥60岁、女性、脑部颞叶皮层入路手术、累及皮质髓质层出血,术后再出血占比,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均高于早发性癫痫未发作患者(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出血部位、术后再出血、手术方式均是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早期癫痫发作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脑部侧裂下Rolandic点-岛叶入路进行手术对患者的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 钟诚; 刘宇; 叶旺; 欧陶
    • 摘要: 目的对比观察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与小骨窗开颅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9月重庆市永川区人民医院接诊的60例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内镜组(采用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30例)和小骨窗组(采用小骨窗开颅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30例)。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有效率以及临床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DS)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结果两组患者相比,内镜组患者手术情况更好,并发症发病率更低,治疗有效率更高(P<0.05);内镜组患者术后NDS、ADL评分情况均优于小骨窗组(P<0.05)。结论采取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老年高血压脑溢血可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更利于患者恢复。
    • 周军; 赵月明; 宋常华; 赵志明; 仲伟明; 邓昌武; 张聿民; 李树志
    • 摘要: 目的比较神经内镜下微创手术与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在治疗幕上中等程度脑出血患者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高密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15年1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90例自发性幕上中等程度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内镜组(45例)和骨窗组(45例),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情况、临床疗效及预后情况。结果内镜组手术完成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血肿清除率明显高于骨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镜手术在脑出血患者治疗中安全可行,并且更加微创,能促进患者更早的康复。
    • 苏松; 罗选荣; 赵璧; 胡正琼; 浦加红
    • 摘要: 目的 探讨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微创术治疗临床疗效.方法 以2017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8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治疗方法 分为A组及B组,A组32例患者采取微创治疗,B组36例患者采取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结果 A组手术时间、术后24小时以及术后3d血肿清除率均高于B组;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25%,死亡率为3.12%,B组为22.22%和11.11%,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基底节区脑出血采取微创手术治疗效果理想,有效挽救患者生命安.
    • 蔡林强; 宋大刚; 陈华炜; 钱辉; 黄华
    • 摘要: 目的 探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本院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30例行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治疗者作为对照组,30例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治疗者作为实验组,对比两组手术指标及治疗效果.结果 ①实验组手术指标(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手术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②实验组术后恢复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均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有效术式,但后者并发症更少,术后功能恢复更好,故在综合评估病情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议选择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
    • 李晓良; 石磊; 张曙光
    • 摘要: 目的:比较传统大骨瓣开颅与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江苏大学附属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12年1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60例进行开颅手术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2种方法的治疗安全性和临床效果.结果:小骨窗开颅组手术时间、手术失血量和术后血肿清除率少于传统大骨瓣开颅组(均P0.05);术后肺部感染、失语、癫痫及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发生例数明显少于传统大骨瓣开颅组(均P<0.05);预后良好人数明显多于传统大骨瓣开颅组、预后不良人数明显少于传统大骨瓣开颅组(P<0.05).结论:小骨窗开颅手术与传统大骨瓣开颅比较,可减少手术时间、手术失血量和术后血肿清除率,具有损伤小、并发症少、预后好等明显优点,能够尽可能挽救患者生命,最大程度上保全患者神经功能.
    • 吴永; 许勇; 邱大志; 伍葵; 彭磊; 唐琳俊
    • 摘要: 目的 比较神经内镜辅助下手术与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在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就诊并被诊断为高血压脑出血的120例非脑疝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使用神经内镜辅助手术(观察组,n=60)和小骨窗开颅手术(对照组,n=60)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治疗效果、手术时长、术后第1天血肿清除率、术后再出血率、术后意识恢复时间、手术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基本恢复率为41.67%,对照组为38.3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后意识恢复时间低于对照组,手术后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发生再出血、呼吸道感染、消化道出血和电解质紊乱的发生率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内镜辅助下手术与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但在手术操作时间、血肿清除率和并发症等方面优于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且具有较好预后.
    • 韩中金; 覃俊; 黄英明
    • 摘要: 目的:应用冷光源吸引器辅助下小骨窗开颅清除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探讨基层医院微创血肿清除方法,总结经验,指导临床实践.方法:通过对我院2015年-2019年采用冷光源吸引器辅助下小骨窗开颅治疗的97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7例病人均于术后6~72h复查CT;其中74例血肿清除率>80%者,19例血肿清除率50%~80%者,4例血肿清除率<50%者,4例再出血超过30ml而需二次手术,4例提示原血肿腔残留10~20ml,未作特殊处理,定期复查.术后随访3个月至2年,根据日常生活能力量化表(ADL)评价恢复程度;92例术后存活,65例恢复良好,21例中残,5例重残,死亡及放弃治疗6例.结论:冷光源吸引器辅助下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操作简单易掌握,直视下清除血肿,直观效果明确,手术时间短,损伤小,血肿清除率高,出血少,止血可靠,疗效确切,是理想的手术方式,值得基层医院临床推广运用.
    • 于飞
    • 摘要: 目的:对比分析神经内镜微创手术与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7月在本院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对照组45例,对照组采用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对两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情况、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情况、治疗安全性几方面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D-D、A P T T低于对照组,P L T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颅内感染1例,无肺部感染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22%,低于对照组的1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小骨窗开颅手术相较,更建议临床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神经内镜术式治疗,应用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有明显优势,值得临床应用.
    • 张新雨; 江涛; 马俊杰; 许玉伟; 刘晓; 李刚
    • 摘要: 目的 探讨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近期预后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20年2月阜南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8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将常规骨窗开颅手术进行治疗的40例患者列为对照组,将显微镜下小骨窗开颅手术进行治疗的46例患者列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术前和术后28天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巴氏指数(BI)评分及长谷川痴呆量表(HDS)评分;记录两组术后28天的不良反应(食欲减退、胃肠反应、皮疹)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P=0.009)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P=0.002)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NIHSS、MRS评分治疗前后降幅高于对照组(t=33.630、7.819),BI、HDS评分治疗前后升幅高于对照组(t=26.190、27.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显微镜下小骨窗开颅手术进行治疗,疗效尚可,安全性更高,可助益患者近期预后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