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相关文献在2000年到2022年内共计119篇,主要集中在基础医学、预防医学、卫生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6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98726篇;相关期刊49种,包括疾病监测、江苏预防医学、中华流行病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21世纪第五届全国人兽共患病学术研讨会、第六届传染病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技术论坛、第十二届中国肉类科技大会等;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相关文献由434位作者贡献,包括景怀琦、王鑫、肖玉春等。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6 占比:0.11%

会议论文>

论文:8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98726 占比:99.88%

总计:98840篇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发文趋势图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

-研究学者

  • 景怀琦
  • 王鑫
  • 肖玉春
  • 夏胜利
  • 邱海燕
  • 段然
  • 杨晋川
  • 顾玲
  • 梁俊容
  • 刘翔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朱莹莹; 周璐; 仲慧; 吴银华
    • 摘要: 目的了解东台市近年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感染、宿主分布和毒力基因携带情况,为科学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0—2019年采集各乡镇监测点肠道门诊腹泻病人、家禽家畜、动物粪便及冷鲜肉、熟制肉食样本,经改良PBS冷增菌、MAC培养基、分离,挑取可疑菌落进行生化实验和血清凝集鉴定,并采用多聚酶联反应(PCR)法检测5种毒力基因(ail、virF、yadA、ystA、ystB)携带情况。结果 10年共检测样本7 288份,阳性107份,检出率1.47%。不同种类样本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猪粪6.20%(50/806)、狗粪3.30%(27/818)、牛粪1.97%(8/407)、生肉0.70%(7/999)、羊粪0.49%(4/818)、鸡粪0.47%(2/428)、腹泻病人粪便0.35%(7/2 002)、熟肉0.20%(2/1 0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5.65,P<0.05)。除2016年外,其余年份均有检出,检出率2010年最高(4.07%)、2016年最低(0.40%),不同年份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04,P<0.05)。5种毒力基因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为ail(0.51%)、ystB(0.49%)、virF(0.47%)、yadA(0.47%)、ystA(0.45%)。结论东台市存在一定程度的小肠耶尔森菌流行风险。相关部门应加强宣传力度,增强公众防护意识,特别敦促养殖场所按要求进行粪便处理,以保护公众健康。
    • 黄瑛; 吕冰; 张新; 段然; 肖萌; 严寒秋; 曲梅
    • 摘要: 目的了解北京市腹泻病人分离的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病原学特征。方法对腹泻病人粪便样本中分离到的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进行血清分型、生物分型、毒力基因检测、核心基因组多位点序列分型(core genome 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cgMLST)、耐药分析以及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分子分型试验。结果2016-2019年从腹泻病人中共检出8株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其中生物血清型3/O∶3型5株,1A/血清未定型3株;毒力基因检测可分为三种类型,致病株毒力基因分布为ail+、ystA+、ystB-、yadA+、virF+、foxA+、rfbC+;cgMLST显示有4株致病性菌株为cgST2571型,1株致病性菌株为cgST2572型,另3株非致病性菌株分别为三种其他型别。药敏试验结果显示,8株菌对头孢唑林、氨苄西林和磺胺异噁唑耐药率较高,且有7株存在多重耐药现象;经NotⅠ酶切后,8株菌共分为6种PFGE带型。结论北京市腹泻病人分离的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主要为生物血清型3/O∶3型致病性菌株,多重耐药现象比较严重,PFGE带型呈多态性分布。
    • 冯育芳; 邢进; 王洪; 张雪青; 岳秉飞
    • 摘要: 目的 通过实验动物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Yersinia enterocolitica)检出能力验证,了解实验动物检测机构的检验能力,提高实验动物质量检测水平。方法 按照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hina National Accreditation Service for Conformity, CNAS)批准的能力验证方案,低温冷冻干燥制备样品;稳定性和均匀性检验合格后,通过CNAS平台随机分组编号,发放给参加单位,并附作业指导书。要求在规定时限提交检验报告和原始记录,其结果与样品设置一致的判为满意结果,不一致或未按时提交的判为不满意结果。结果 共有24个实验室参加本项能力验证;其中获得满意结果的实验室为22个,占总参加机构的91.7%;得到不满意结果的实验室有2个,占8.3%。结论 实验动物质量检测机构对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检测能力较高。
    • 郑宇; 李焓笑; 赵强; 王菡; 胡盼; 任洪林; 李岩松; 柳增善; 卢士英
    • 摘要: 目的 对2018-2020年我国牛羊主产区牛羊源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进行病原特征研究,为该菌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来自于6个地区的2291份样本进行分离培养、PCR鉴定、玻片凝集以及药敏试验,以掌握其感染情况、毒力基因型和血清型的分布以及耐药情况.结果 在2291份样本中,共分离出该菌109株,总检出率为4.76%,其中辽宁地区检出率最高(20.42%),并且各地区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88.153,P<0.01),而各种类样本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734,P>0.05).在本次分离菌株中,ystB基因为优势毒力基因,O∶5,27为优势血清型,菌株对氨苄西林、红霉素、磺胺异恶唑和头孢噻吩耐药率为100%,对多粘菌素B和氟苯尼考敏感率为100%.结论 牛、羊源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在全国牛、羊主产区分布不广泛,但其多重耐药率较高,建议加强对该菌耐药性的监测与管理.
    • 赵彤; 苏雅; 孟娇; 陈晶瑜
    • 摘要: [背景]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Yersinia enterocolitica)是重要的人畜共患食源性病原菌.由于其生存环境与传染性生活方式,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暴露在各种生存压力中,而胞膜压力应答能力对维持其环境耐受性和毒力发挥着重要作用.[目的]探究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在胞膜压力应答中的调节机制.[方法]通过使用多粘菌素B破坏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细胞膜的稳定性,并从生长能力、运动能力、生物被膜形成能力以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探讨Rcs (Regulator of Capsule Synthesis)系统对多粘菌素B产生的胞膜压力的应答.[结果]多粘菌素B引起的细胞胞膜压力抑制了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运动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而阻断Rcs信号途径后,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运动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有所恢复.对flhC、hmsS、hmsT等关键下游表型基因的表达水平的分析结果表明Rcs双组分系统对由多粘菌素B诱导的胞膜压力作出响应,通过感知胞膜胁迫向胞内传递信号,积极地调控细菌增强对抗菌肽的抗性.[结论]明确了Rcs双组分系统在响应多粘菌素B压力胁迫中的特异性调控作用,加深了对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环境应答机制的认识.
    • 穆慧; 詹军; 王鑫; 段然; 秦帅; 肖萌; 贺兆锴; 吕东月; 汤德铭; 杨晋川; 景怀琦
    • 摘要: 目的 通过中国1980-2019年不同地区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病原学与PFGE分子型别特征分析,为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病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对中国不同区域,不同来源标本分离到的6847株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进行血清型别、生化表型、毒力基因分布研究,对致病性菌株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结果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中致病性菌株2047株、非致病菌4800株.致病性菌株仅存在两种血清型,O∶3占比88.96%(1821/2047)、O∶9占比11.04%(226/2047).18个省市自治区的致病株以O∶3血清型为主,宁夏回族自治区以O∶9血清型为主.非致病菌血清型众多,普遍比致病株具有更多的阳性生化反应.1821株O∶3致病株分为93个PFGE型别,分布于19个省市自治区,其中K6GN11C30021、K6GN11C30012为优势带型(分别占比46.35%、22.5%),75.38%的人源菌株与分离自当地的动物、食品菌株带型一致;226株O∶9致病株共分为14个PFGE型别,分布于8个省市自治区,77.78%人源菌株与分离自当地的动物、食品菌株带型一致.结论 我国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分布广泛、宿主众多,致病株仅有两个血清型,非致病株血清型众多、可能比致病株具有更强的生化代谢能力与环境适应力.致病性菌株PFGE优势带型相对集中,地域分布广泛,多数人源菌株与分离自当地的动物、食品菌株带型一致,应警惕通过家畜家禽、食品及外环境等多种来源感染人的风险.
    • 刘文俊; 周信; 高金彬; 孙翔; 崔仑标; 周乐; 徐娅雯; 王艳; 徐勤
    • 摘要: 目的 了解江苏省高邮市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为本地区该菌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8-2020年在高邮市采集腹泻患者粪便、家畜家禽粪便、苍蝇及生猪屠宰场组织样本等各类样本共计2682份.采用冷增菌方法进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分离培养,对分离菌株进行生化鉴定、血清分型、生物分型和毒力基因的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结果 2682份样本中共检出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120株,检出率为4.47%,包括猪粪源菌株99株,鸭粪源菌株2株,苍蝇源菌株4株,生猪屠宰场源菌株15株.分离菌株血清型以O∶3型为主,生物型主要为3型,毒力基因检测结果显示:具有致病性的分离菌株共73株,其中O∶3血清型69株、O∶9血清型1株和血清未定型3株,且以猪粪源菌株为主.结论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在高邮市畜禽动物、苍蝇媒介及生猪屠宰场中存在流行分布,猪的检出率最高,且致病性菌株携带率最高,主要致病型别为生物3型/O∶3血清型(3/O∶3型),为本地区制定相应的防控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 张彦春; 杨波; 王苗; 冀国强; 马红梅; 李颖; 张茂俊
    • 摘要: 目的 获得北京市顺义区零售市场生猪肉中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分布及病原特征.方法 采集样本,应用细菌增菌培养并同时对增菌液进行荧光PCR预筛查的方法检测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对于鉴定阳性菌株应用传统PCR及多重荧光PCR方法分析5种毒力基因的分布特征.应用肉汤稀释法获得分离菌株的耐药特征并应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进行菌株分子分型.结果 70份样本中19份增菌液foxA基因实时荧光PCR筛查阳性,阳性率为27.14%(19/70).19份foxA筛查阳性标本培养获得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19株菌对头孢唑啉、氨苄西林、头孢西丁、氨苄西林/舒巴坦耐药率分别为97.74%、84.21%、47.39%和42.11%,其携带毒力基因特征均为 ail-/ystA-/ystB+/yadA-/virF-.17株菌完成 PFGE 检测并被分为15种带型.结论 针对增菌液进行荧光PCR预筛查,可提高食品样本中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分离培养的检出率.菌株毒力基因的荧光PCR组合检测可快速获得分离菌株的毒力特征.本次研究中分离自本地区零售生猪肉中的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未发现显著遗传聚集性特征.
    • 毛显轲
    • 摘要: 目的:对腹泻患者的粪便中的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通过不同方法进行检验,对其检验价值进行研究分析。方法:以我院于 2019 年 6 月到 2020 年 1 月期间的收治的腹泻患者 30 例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的粪便样品,培养组通过培养法进行检测,PCR组通过 RT-PCR 技术进行检测,对两组患者的检测阳性率以及检测阴性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检测阴性率为 76.7%(23/30),检测阳性率为 23.3%(7/30),对照组患者的检测阴性率为 96.7%(29/30),检测阳性率为 3.3%(1/30),P <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腹泻患者,通过 RT-PCR 技术对其粪便中的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进行检验,可以有效提高其检出率,便于患者及时通过有效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检验价值较高。
    • 刘文俊; 周信; 崔仑标; 高金彬; 孙翔; 徐娅雯; 许蓉蓉; 王艳; 徐勤
    • 摘要: 为了解扬州地区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病原学特征和分布规律,2018—2019年采集腹泻患者粪便、家畜家禽粪便、苍蝇标本及生猪屠宰场组织标本等,共计1786份,并进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分离培养,对分离得到的菌株进行生化鉴定、血清分型、生物分型和毒力基因检测。结果表明:监测的1786份标本中共检出74株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总检出率为4.14%(74/1786),其中猪粪的检出率最高,为10.63%(54/508),其次是生猪屠宰场标本、苍蝇和鸭粪,检出率依次为5.00%(15/300)、3.09%(3/97)和1.41%(2/142),不同类型标本的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83,P<0.05)。在致病性检出株中,猪粪检出株占总致病性菌株的88.46%(23/26),血清型/生物型主要为O:3/3型,毒力基因以ail^(+)、ystA^(+)、ystB^(-)、yadA^(+)和virF^(+)型为主,占总致病性基因型菌株的88.46%(23/26)。这一研究提示,扬州地区存在致病性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猪是主要带菌宿主,应重点关注生猪饲养、运输及屠宰加工环节该菌的防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