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寻根

寻根

寻根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2年内共计461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世界文学、文学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51篇、专利文献10篇;相关期刊344种,包括青春岁月、寻根、文教资料等; 寻根的相关文献由494位作者贡献,包括李珂玮、岳春梅、冯晓华等。

寻根—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51 占比:97.83%

专利文献>

论文:10 占比:2.17%

总计:461篇

寻根—发文趋势图

寻根

-研究学者

  • 李珂玮
  • 岳春梅
  • 冯晓华
  • 李丹
  • 许跃腾
  • 金大伟
  • 马璐
  • 丁怡琴
  • 丁筑兰
  • 刘亚岚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黄彩文; 叶黑龙
    • 摘要: 在西盟佤族社会文化中,女性的娘家被视为她及其子女的根源和发源地,每个女性及其子女都通过“根源”找寻自己的血脉渊源,即追溯“我从哪里来”的问题。外来新娘也遵循佤族村寨缔结婚姻的普遍原则,通过在嫁入地认“娘家”得以实现。认亲优先追溯父系组织或血缘的关联,其次是依照村寨内部的婚配规则和制度。“娘家”男子代为参加、完成外来新娘从婚嫁至婚后的各类仪式,直至成为她子女的“舅家”,履行娘舅对外甥的职责。“娘家”作为各类仪式的重要参与者,从送女儿出嫁、为女儿安家、管教外甥,直至送女儿、外甥入土,都是不可缺少的“洗酒杯者”和“吃脖子者”。在嫁入地认“娘家”不仅是佤族社会亲属关系的再生产和延伸,也是外来新娘融入当地社会的一种策略,是亲属关系双方进行“实践的亲属关系”的共同选择。
    • 丁筑兰; 熊薇
    • 摘要: 《滚拉拉的枪》从苗族少年滚拉拉为成人礼出走“寻枪”的线索出发,真实还原了贵州岜莎苗寨人的日常生活状态。电影中对苗族民歌、民俗等多重民族意蕴的呈现不仅反映了苗家人独特的寻根意识与价值追求,同时也对民族身份认同感的凝聚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影片也揭示了在市场经济与大众文化的冲击下,民族电影与文化传承也正面临着难以在主流市场拥有一席之地的困境,反思了寻根、归根的重要性。
    • 高佳艳
    • 摘要: “隐性进程”是情节发展背后与其并行的叙事暗流,文学翻译中识别和翻译隐性进程有助于译语的专业文学读者全面深入把握作品丰富的主题内涵和审美价值。诞生于80年代初期的“寻根文学”被认为是中国当代小说开始“走向世界”的标志,而被视为寻根文学代表作的《棋王》通过双重叙事进程表达了复杂的“寻根”主题。本文将从文学专业读者视阈出发,考察《棋王》在走向英语世界的历程中,其双重叙事进程如何受到损伤,隐性进程如何被弱化甚至遮蔽,内涵丰富的“寻根”主题发生了怎样的改变,并说明翻译和国内外文学批评如何会共同造成“寻根”主题的损失和变异。
    • 王玉珏; 马楠
    • 摘要: 《小伟》是导演黄梓的个人自传作品。影片关注的是患癌家庭面对生死问题的抉择和由此引发的对生命个体的思考。影片与众不同的特点是采用三种视角讲述同一主题,这区别于以往以第一视角讲述癌症患者个体经验的影片。三重时空代表了传统女性、青春期少年、传统男性组成的家庭暴露出的根源性问题,从儿子、母亲、父亲三个视角的不同叙事时空出发,探讨三人在生死问题、个人选择、人生态度等方面的不同追求。
    • 宋向阳
    • 摘要: 戏剧是“道德判断的试验场”,“寻找”是戏剧的基本母题,剧作家的伦理思考往往具体化为作品中主体对客体的寻找,并借以探索各种善与恶的可能性。“寻真”“寻根”“寻路”是“新时期”戏剧“寻找”母题的三种显在模式,“寻找”的意义呈现出从社会批判到文化思考再到哲理探索的递进,赋予新时期戏剧多方位、多层面、丰富复杂的伦理内涵。
    • 张青淼
    • 摘要: 王安忆新作《一把刀,千个字》以“特殊一代”后代陈诚的成年现状作为故事主线,讲述了母亲缺位与陈诚现状间的因果联系,母亲在家庭中的缺席对陈诚的影响;借陈诚命运追寻的过程实现对其个人现状的解答。作者回望历史并超越时代约束与代际限制,实现新时期作品对个人、历史、革命、情感的融合。通过从王安忆的革命叙事、作品寻根的互文性以及情理融合三方面探究王安忆在新作中如何跨越代际鸿沟,将多方因素融入一部作品,实现“无流派”时期对寻根与革命的书写。
    • 顾小平
    • 摘要: 长久以来,在长江以北的泰州、扬州、盐城、淮安一带,很多人都说"祖籍阊门",将自己的祖先说成是明朝初年从苏州阊门移民而来。因为故乡在苏州,数百年来一代代的移民后裔都有着苏州故乡的情结,至今苏北民间都把睡觉说成"上苏州"。而苏州城西的阊门相传是苏州移民被集中移送出去的地方,因此,阊门成为数百年来苏北民众心目中的移民圣地,江南移民们心中的家、永远的根。
    • 王峙文
    • 摘要: 20世纪80年代所兴起的“寻根热潮”是艺术史及思想史中值得反复研讨的现象,在这个多元艺术共同繁荣的特殊年代,其衍生出的美学价值、话语建构、意义系统都值得当代艺术界反复考究。本文主要从热潮的宏大背景中聚焦黄河流域山西地区出现的“黄河歌舞艺术”——《黄河三部曲》,重新将其放置于横向对比与纵向研究中,探讨其诞生的时代背景与成因,从而为当代山西民间舞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学术指引与思考路径。
    • 陈桃
    • 摘要: 《:白鹿原》力图重建家族历史和渲染传统文化达到文学寻根和与现实对话的意图。在“历史化”的儒家宗法社会叙事中,《白鹿原》既探赜了清朝末年到新中国成立这一变革时期的民族传统文化心理的复杂性与矛盾性,又有意地融合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社会巨变和文化震动的“现代性”反思。历史与现实的接洽使得这部1993年面世的《白鹿原》有着进行20世纪民族百年历史回望的宏大创作图景,从而使得《白鹿原》既含括“民族秘史”的历史厚重,也包孕着民族命运发展与民族文化走向的忧心殷殷。
    • 许霖
    • 摘要: 本文通过梳理唐文标在20世纪60至80年代的思想路径,试图揭开唐文标在两岸文学、文化史上被遮蔽的先锋作用。从1960年代的“寻根”“回归现实”,到1970年代的“文以载道”“重建桃花源”,再到1980年代的“集体救赎”“伦理重建”,唐文标始终是台湾文学与现代文化敏锐的研究者和坚定的实践者。通过重新认识唐文标,我们得以重估保钓的精神遗产,重新认识台湾现代文学和文化史中走过的歧路和迄今悬而未决的问题。唐文标晚年从台湾民变史和中国戏剧史中看到建立适应时代的伦理秩序和文化制度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实际是尝试从中华文明史的角度提出人的困境的解方。他一生的创作,正是实践自己“道”的写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