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家族文学

家族文学

家族文学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116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信息与知识传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4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2881篇;相关期刊93种,包括江海学刊、内蒙古社会科学、齐鲁学刊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第六届宋代文学国际研讨会、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第十八届年会等;家族文学的相关文献由100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剑、和谈、吕肖奂等。

家族文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4 占比:3.80%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7%

专利文献>

论文:2881 占比:96.13%

总计:2997篇

家族文学—发文趋势图

家族文学

-研究学者

  • 张剑
  • 和谈
  • 吕肖奂
  • 吴桂美
  • 许菁频
  • 丁丽萍
  • 史哲文
  • 孙虎
  • 彭静
  • 李东东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许菁频
    • 摘要: 在人才的培养上,文学家族一般会聘请除家族内部直系亲属外的老师来教育子弟,作为家庭教育的有益补充。昆山归氏家族是明清江南著名的文学家族,在选择老师时往往会考量他在时文或文学创作上的成就、在官场或社会上的影响力,以及与家族的亲密程度。老师对文学家族的作用是不容小觑的,他对文学家族在文学交友圈的打造、姻亲关系的建构、家族知名度的提升等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老师对于文学家族文学思想的形成、文学作品的传播也会产生深刻的影响,甚至影响到地域文学的发展。
    • 赵红卫
    • 摘要: 地域性文学社群的存在是清代诗歌史上一个非常突出的文化现象。以地域性文学社群作为考察清代诗歌创作的一个维度,可以还原历史语境,增进对清代诗歌发生、发展机制的认识。高密诗派是清代乾嘉时期一个影响广泛的诗歌流派,它由最初囿于一隅发展到影响力遍布南北,地域性文学社群在其形成与传衍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相对稳定的地域文化体系中,家族文学共同体是地域文学社群实现代际传承的支柱和纽带;地域性的文人社集本身即带有地域文化的稳定性特质,地域文化特质在高密诗派诗歌创作中的呈现,是诗派形成与长期传衍的重要动因;地域文学社群的基层写作形态影响着高密诗派的诗论诗风;高密诗派成员在宦游地开展的地域性文人社集活动促生了新的诗学中心,完成了文化扩散。
    • 何荣誉
    • 摘要: 明清易代之际,以文安之为代表的一批文人流寓湖广容美地区,使得该区形成了一个以田氏土司家族为中心的特殊文学场域。相同的政治信念,同样的忠君之情,使得容美一域成为容纳明遗臣的净土。他们通过诗歌唱和,相互激勉,书写了对时局的忧虑以及对自身处境的焦虑,体现出高贵的人格与慷慨悲壮之气。田玄父子的《笠浦合集》是一个时代的集体记忆,也成为明遗臣的精神寄托,更是西南少数民族作家容受流寓文学的典范。容美土司家族文学的场域功能,实际上已由嘉万时期的慕外转变为对流寓文学的容受。
    • 茶志高
    • 摘要: 康熙《蒙化府志》载陈于宸《〈肖鹤余音〉序》,序文中言作者为"左公肖鹤",多为读者所忽视.左肖鹤,即明代蒙化土同知左正第五子左文彖,"肖鹤"为左文彖之号.考明《肖鹤余音》作者为左文彖,可补充云南史志目录、彝族文学史及现有学者研究左氏土司家族文学尚未解决的问题.考察左氏土司家族刻书情形,并据陈于宸《〈肖鹤余音〉序》,可进一步了解左文彖的诗文观念及其诗歌创作的"宗唐"倾向.
    • 李秉星
    • 摘要: 苏州阊门下塘徐氏家族在明代中后期的江南吴地拥有重要的影响力.徐氏家族不仅累资巨万、广置产业,而且族内子弟在嘉靖、万历间更是相继以进士列卿位,科名鼎盛.家业的繁荣使得徐氏一族营造、维护了留园、拙政园等名园,培育了一批出色的诗人.梳理重要徐氏族人的家世传承与艺文活动,厘清了前人研究中相关族人的世系籍贯、园林营造以及图书刊刻等问题.
    • 吉梦飞
    • 摘要: 缪鼎臣生于江阴东兴缪氏家族,是晚清民国时期重要的文人,他的诗词作品反映了时代之交士子的价值观和思想变化.缪鼎臣以其刚健浩然之气执笔,诗歌创作诸体兼擅,以五古为主,写景叙事为一体,言虽质朴亦含郁愤,癯而实腴;词作选调多样,因调赋情,不矜格律.他的诗歌风格劲健悲慨,言为心声;词风豪壮慷慨,别有寄托.对其人、其作进行研究,是对清代江阴地区地域文学的补充,也是对清末民初遗民的社会生活的进一步了解,同时缪鼎臣的文学创作活动是缪氏家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研究便于勾连缪氏家族文学的发展历程.
    • 许菁频
    • 摘要: 秀水长溪沈氏作为明代江南著名的文学世家,通过父系、母系和妻系三个姻亲关系营构成一个完整的姻亲网络.由于姻娅关系的确立直接作用于家族的家风、家学,因此对方的科举背景和文化氛围是文学世家在联姻时首先考虑的问题.同时,联姻对象的社会地位、文学影响力、地理位置及其与本家族的亲疏程度等亦是需要考虑的因素.沈氏家族所编织的姻亲网络,扩大了家族成员的交际圈,提高了家族成员在文坛的地位,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地域文学的发展.
    • 李秉星
    • 摘要: 苏州阊门下塘徐氏家族在明代中后期的江南吴地拥有重要的影响力。徐氏家族不仅累资巨万、广置产业,而且族内子弟在嘉靖、万历间更是相继以进士列卿位,科名鼎盛。家业的繁荣使得徐氏一族营造、维护了留园、拙政园等名园,培育了一批出色的诗人。梳理重要徐氏族人的家世传承与艺文活动,厘清了前人研究中相关族人的世系籍贯、园林营造以及图书刊刻等问题。
    • 李兆禄
    • 摘要: 《武定诗钞》系列包括《武定明诗钞》《国朝武定诗钞》《武定诗续钞》与《武定诗补钞》四种,专收明清时期武定府籍人士诗作。《武定诗钞》系列收录作者多,诗作多;所收诗歌题材广,关注现实的作品多,题材多样;保存了所录诗人的传记等资料。《武定诗钞》系列是研究该地域文学、家族文学的第一手珍贵资料,甚至在明清文学研究方面也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