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大气成分

大气成分

大气成分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2年内共计290篇,主要集中在大气科学(气象学)、天文学、环境污染及其防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95篇、会议论文34篇、专利文献43039篇;相关期刊123种,包括气象知识、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年报、地理教学等; 相关会议27种,包括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广西省气象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九届年会等;大气成分的相关文献由530位作者贡献,包括司福祺、刘凤垒、薛辉等。

大气成分—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95 占比:0.45%

会议论文>

论文:34 占比:0.08%

专利文献>

论文:43039 占比:99.47%

总计:43268篇

大气成分—发文趋势图

大气成分

-研究学者

  • 司福祺
  • 刘凤垒
  • 薛辉
  • 张建平
  • 曾议
  • 李炳华
  • 林若慈
  • 王坚敏
  • 王振声
  • 王烈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摘要: 4月16日2时16分,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升空,将大气环境监测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星箭均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八院抓总研制。大气环境监测卫星是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中的科研卫星,也是世界首颗具备二氧化碳激光探测能力的卫星。它装载了大气探测激光雷达、高精度偏振扫描仪、多角度偏振成像仪、紫外高光谱大气成分探测仪及宽幅成像光谱仪等5台遥感仪器,能够大幅提升全球碳监测和大气污染监测能力。
    • 摘要: 2022年4月16日凌晨,大气环境监测卫星随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发射升空,成为世界首颗具备二氧化碳激光探测能力的卫星。该星将推动我国生态环境、气象、农业农村等领域遥感应用,对提高卫星资源综合应用效能、促进环境保护事业意义重大。卫星除搭载高精度偏振扫描仪、多角度偏振成像仪、紫外高光谱大气成分探测仪及宽幅成像光谱仪等被动探测载荷之外,还在国际上首次搭载了大气探测激光雷达这一主动探测载荷,可实现对二氧化碳的全天时、高精度探测,为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重要数据支撑。
    • 李喆
    • 摘要: 2021年11月5日上午9点,伴随着"雪龙"号极地科考船的汽笛声响起,中国第38次南极考察队正式启航。考察队将围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在南极地区开展大气成分、水文气象、生态环境等科学调查工作,迎接考察队员的将是狂风巨浪和冰天雪地的严峻考验。而我,非常有幸作为其中的一员,参与此次南极科学考察。
    • 鲁晓峰; 曾议; 曹子昊; 鲁月林; 廖捷; 杨东上; 邱晓晗; 司福祺
    • 摘要: 星载大气成分临边探测光谱仪在采集高度方向上光信息时需要借助反射镜的反射,为满足光谱仪扫描需求,设计了一款扫描摆镜驱动控制系统,并在地面模拟验证了扫描方向上的光谱数据采集。设计的驱动控制系统基于STM32微控制器,采用DRV8833C电机驱动电路和闭环数字PID调节器,利用有限转角直流无刷力矩电机作为光谱仪摆镜控制系统的执行机构,并使用18位单圈绝对值光电编码器作为位置传感器。进而搭建了摆镜控制系统和试验平台,利用光电自准直仪对摆镜系统性能进行试验验证,测试了系统的指向精度。结果显示平均指向精度小于12.15′′,最大偏差小于19.6′′,最小偏差小于7.46′′,满足工程预研阶段的主要指标要求。
    • 李斯戌
    • 摘要: 想象一下,未来的某一天。航天员穿着定制的航天服,在火星上行走,呼吸着火星大气生成的氧气。外形像鸟一样的充气式飞行器在金星的天空中飞行,探测金星的大气成分和气象模式……这简直就像是科幻作品里的情节,但这种场景或许在不远的将来就会实现。2022年2月,美国宇航局在其官网发布了本年度创新先进概念计划的遴选结果,共有18个项目入选,其中第一阶段项目13个.
    • 张兴赢; 王富; 王维和; 黄富祥; 陈炳龙; 高玲; 王舒鹏; 闫欢欢; 叶函函; 司福祺; 洪津; 李小英; 曹琼; 李正强
    • 摘要: 大气成分(ACs)影响着大气圈与其他圈层的相互作用。卫星遥感的全球观测能力在大气成分监测方面发挥着独一无二的作用。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实施风云气象卫星等遥感卫星计划。从1988年第一颗气象卫星发射经过了二十年的探索和积累,2008年风云三号A星的成功发射实现我国自主卫星大气成分探测零的突破。随后,我国成功实施了多个面向大气成分监测的科学探索和业务卫星计划,大大促进了卫星遥感在气溶胶颗粒物、痕量气体和温室气体监测领域的研究与应用。其中,极轨风云三号和静止风云四号两大系列业务卫星搭载的成像仪以及高分五号和大气环境监测卫星等搭载的气溶胶偏振测量仪,分别提供了高空间覆盖和高时间分辨的气溶胶颗粒物观测。风云三号系列业务卫星和高分五号科学试验卫星上搭载的高光谱探测仪实现了多种痕量气体的监测,而中国首颗全球大气二氧化碳科学试验卫星、风云三号D星和高分五号科学试验卫星先后实现了大气二氧化碳柱浓度的全球探测能力。同时,20世纪90年代以来,卫星大气成分遥感的地面真实性检验工作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2022年4月我国刚刚发射成功的大气环境监测卫星,在全球首次搭载有二氧化碳探测的主动激光雷达,这将提供更高精度的大气二氧化碳和气溶胶颗粒物的观测资料,更好服务于我国大气环境治理和“双碳”战略目标。
    • 于鹏翔
    • 摘要: 2020年9月,英国科学家首次在金星大气中探测到磷化氢气体。新闻一出,震惊四座。为什么呢?在地球上,磷化氢被认为是厌氧生物产生的气体。在金星大气中发现磷化氢是不是就意味着环境恶劣的金星上会有生物存在?金星大气成分的异常让我们对这颗行星有了新的认识,那太阳系中其他行星的大气情况又如何呢?不同的大气又造就了怎样的奇观呢?
    • Dumbo
    • 摘要: 火星小档案与地球的距离:0.55亿千米~4亿千米大气成分:二氧化碳、氮气、氩气卫星:火卫一、火卫二温度:-90°C~60°C火星上的一天与一年火星像地球一样自转,但它的自转周期要比地球长一点儿,约为24小时37分钟。不过,由于火星比地球距离太阳更远,所以火星的公转周期长达667个地球日,差不多是地球公转周期的两倍。
    • 摘要: 在电影《流浪地球》中,巨大的木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为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木星还有哪些有趣的小秘密,快来看看吧!木星小档案直径:139822千米(约是地球的11倍)质量:1.9×1027千克(约是地球的318倍)大气成分:氢和氦温度:-108°C卫星数量:79颗1天=约10个地球小时1年=约11.8个地球年。
    • 李悦霖
    • 摘要: 法国、德国、英国等国正在利用飞机和卫星协助一项研究活动,测量在北极圈以北地区永冻层融化时的甲烷排放镜。甲烷是--种温室气体,其影响比二氧化碳大23倍,北极是地球上变暖速度最快的地方之一。2021年8月14-27日,“MAGIC 2021”国际研究活动(通过多种仪器监测大气成分和温室气体)在指P威北部、瑞典和芬兰举行。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