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召开年:2014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14-11-03

主办单位:;中国气象学会;;

会议文集: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积温是农业气象中热量资源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积温的研究对指导农牧业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利用黄冈地区气象站点日平均气温资料,通过采用Mann-Kendall检验、滑动T检验和Morlet小波等方法,分析了黄冈地区近40年≥0°C年积温时空分布和突变特征.结果表明:(1)在空间上,黄冈地区日稳定通过0°C的初日、终日分布规律不同,初日由南向北推迟,终日由南向北提前;在时间分布上,黄冈地区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C的初、终日有共同分布规律,黄冈地区全市、北部以及中南部随年代变化趋势一致,初日在各年代呈现一致的提前趋势.终日各年代大致呈现推迟趋势,但是20世纪80年代均比70年代略有提前.(2)近40年黄冈地区的≥0°C积温具有突变特征,1993年为突变年.(3)黄冈地区≥0°C积温的变化在线性增、减的基础上叠加了不同周期的波动变化.近40年来≥0°C积温变化存在两个尺度振荡周期信号.其中以27年的尺度趋势项较强,周期相对比较显著,22年的尺度周期性较弱.
  • 摘要:基于一个大气模式的数值模拟,本文研究了温室气体浓度增加和臭氧洞的形成对南极地区气候的可能影响.和现有的研究结果相一致,模式模拟出了臭氧和温室气体对南极地区气候的影响,臭氧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平流层低层的降温和纬向风的增强,温室气体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流层的增暖和平流层的降温.臭氧和温室气体分别对南极气候作用之和同二者共同作用的结果相接近,即表现出两者可以线性叠加的效果.臭氧洞的形成和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均可能使得南极地区的总云量和降水增多.
  • 摘要:采用现代气候统计分析方法并结合Mann-Kendall检验和小波分析法对1901~2012年福州市年平均气温、年极端最高气温、年极端最低气温等序列数据进行较为详尽的分析研究,获得如下结果:(1)1901~2012年福州市气温变化呈三峰二谷起伏形态,1981~2010年30年年平均气温比1901~1930年年平均气温高1.2°C;(2)年极端最高气温演变趋势总体与年平均气温相似;小波分析表明,≥35°C年高温日数和年平均气温均存在较稳定的准50年和准25年的振荡周期.(3)福州市1901~2012年冬季极端最低温度年际分布呈两头高中间低的态势.(4) Mann-Kendall检验法分析表明,福州地区年平均气温在1990年附近发生突变,1990年后福州地区升温显著.
  • 摘要:为探讨春季沙尘(暴)发生期间兰州大学半干旱气候与环境观测站(SACOL)碳气溶胶的变化特征,2012年5月17-26日于SACOL站采样点采集PM10石英膜片样品,利用DRI-2001A热/光碳分析仪测量了元素碳(EC)和有机碳(OC)的浓度.结果显示:EC、OC和总碳(TC)的质量平均浓度分别为2.71μg/m3,11.26μg/m3和13.97μg/m3,沙尘及降水是OC、EC浓度逐日变化的主要因素.PM10中OC和EC的相关系数达到0.94,OC/EC的均值是5.05,表明SACOL站春季大气PM10中碳气溶胶存在三次污染.碳气溶胶中二次有机碳(SOC)的浓度是3.37μg/m3,占OC含量的29.%,结合考察周边环境,表明SACOL站春季碳气溶胶的主要来源是直接污染源,主要是燃煤以及机动车尾气排放.对碳气溶胶8种组分的因子分析结果也表明,周边的燃煤和机动车尾气排放对春季SACOL站上的碳气溶胶有最主要的贡献,其次是生物质燃烧.
  • 摘要:本文分析了巴丹吉林沙漠西南缘降水的季节、年和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空间差异,结果表明:1)该区域降水的强度和频次、雨量及其季节配额都以夏季最大、冬季最小,前者远大于后者;各季降水的频次、雨量和强度均随海拔升高而增大,夏季增幅最大,冬季最小.2)弱降水(强度小于1mm day-1)的频次和雨量也以夏季最大,冬、春、秋季相当,但其对总降水频次和雨量的贡献却以冬季最大、夏季最小;各季弱降水的频次和雨量都随海拔升高而增加,但其对总降水的贡献都随海拔升高而下降,说明较高地形更利于发生较强降水:弱降水对频次的贡献总是显胜于对雨量的贡献.3)各季是否干旱主要取决于较强降水(强度不小于1mm day-1):四季较强降水的强度、频次和雨量及其对总降水的贡献均以夏季最大、冬季最小,且都随海拔升高而加大,证实海拔越高越易发生较强降水,但冬季较强降水的强度及其对总降水的贡献均随海拔升高而下降.4)1971-2005年,冬、春季及全年的弱降水、较强降水及总降水的雨量和频次都显呈增加趋势(高处尤为显著),秋季的略显增加,夏季的却有所减少:较强降水对总降水变化趋势的贡献远胜于弱降水,各季及全年降水量的变化趋势完全取决于较强降水,但弱降水对总频次的贡献也不能忽视.5)1951-2005年间较强、弱降水与总降水频次和雨量的年代际序列均呈总体上升趋势;夏、春、秋季的较强降水决定着总降水量的年代际变化;弱降水对总降水频次变化的贡献也不容忽略.6)1971-2005年各季及全年较强、弱降水及总降水的雨量和频次与东亚夏季风指数的年际变化间均以负相关为主,说明随着夏季风的总体减弱,各季及全年的雨量和降水频次均有所增加(冬、春季尤为显著),总体而言,东亚夏季风减弱有利于该区域发生降水.7)沙尘暴与降水间以相互抑制为主,降水越多,越不利于当季和下季发生沙尘暴,随着冬、春季降水增多,冬、春和夏季沙尘暴明显在减少:夏季降水与当季和秋季沙尘暴间显著的正相关表明夏季降水和夏、秋季沙尘暴一致减少的变化趋势掩盖了二者间的相互抑制.
  • 摘要:光照资源的变化会对气候和生态环境产生较大的影响.利用1973--2012年甘肃甘南白龙江流域近40a日照时数观测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等现代统计诊断方法,对甘南白龙江流域光照资源的变化趋势、气候突变等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甘南白龙江流域日照时数呈现出显著增加的趋势,其增幅为33.0h/i0a,各季节日照时数都呈增加的趋势,其中以春季增幅最明显,夏季最小.这与中国大部分地区日照时数呈现显著减少的特征不同,体现出甘南白龙江流域其独特的气候异常特点及日照时数变化的复杂性.甘南白龙江流域日照时数在1994年之前为以负距平变化为主的阶段,1994年及其之后以正距平变化为主,为光照资源偏多期.甘南白龙江流域年平均日照时数及各季节平均日照时数均发生了增多突变.1983年为年平均日照时数的增多突变起始年.夏季平均日照时数增多突变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末,其余各季平均日照时数增多突变均发生在80年代.年日照时数异常偏少年份主要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异常偏多仅出现在2002年.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甘南白龙江流域≥0.1mm降水日数的减少可能是引起日照时数增加的主要原因.日照时数与气温、蒸发量均呈显著的正相关.三者在变化趋势上有着很强的一致性.
  • 摘要:利用多种观测资料和大气化学气候模式(CCM)分析了青藏高原上空臭氧柱总量(TCO)的长期变化趋势及其影响过程.结果表明,与20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高原年平均TCO开始恢复不同,近十年高原冬春季臭氧低谷显著加深.在1979-2009年冬季期间,臭氧低谷强度以1.4 DU/10a的速率加深,同时其面积以50,000 km2/10a的速率扩大.这主要是因为,近十年热带对流层高层更多的低浓度臭氧空气进入到高原上空的低平流层以及高原增暖引起的对流层顶抬升,共同造成了高原上空上对流层下平流层臭氧浓度减小,进而导致臭氧低谷的显著加深.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因高原增暖引起的热力、动力过程变化造成了1979-2009年冬季高原TCO约50%的减小.同时,1995-2009年期间太阳常数的变化进一步加剧了高原臭氧的减小.CCM模式的模拟结果表明东亚地区氮氧化物(NOx)排放和全球对流层N2O浓度的增加贡献了1979-2009年冬季高原TCO不超过20%的减小.
  • 摘要:气溶胶的吸湿特性指的是在一定水汽条件下气溶胶粒子与水汽的相互作用,使气溶胶光学特性和云物理特性发生改变.气溶胶吸湿特性对大气辐射强迫有重要的影响,也能影响气溶胶粒子谱分布、云凝结核以及人体健康.本研究通过辐射传输模式(TUV)模拟太阳紫外辐射在大气中的传输过程,反演得到气溶胶光学厚度(AOD)在气溶胶吸湿状态下的变化特征,从而进一步了解气溶胶吸湿性对大气光学厚度的影响.模式所需样本采用选取典型个例的方法,从2010~2014年间选取得到4个晴天高湿且气溶胶含量较大的天气样本.通过研究发现,紫外辐射(UVA)与相对湿度呈现很高的负相关,相关系数最高可达-0.997.TUV模式反演的AOD时间序列值比MODIS卫星反演的单时间点值平均增加52%,高湿气象环境中可增加88%.表明AOD是TUV模式的敏感因子,对模式输出值的变化贡献很大,在晴空高湿小风并且能见度较差的气象环境中,对流层低层气溶胶吸湿增长对整层AOD的影响明显.通过对样本的计算,得到气溶胶吸湿增长拟合公式,该公式符合幂指数关系,R2为0.7921,当相对湿度为50%~80%,吸湿增长因子f(AOD)=1.03~1.42,平均值为1.23.
  • 摘要:基于2005~2013年臭氧监测仪(OMI)卫星遥感对流层NO2柱浓度资科,统计分析了广东省全省及其四个区域对流层NO2的时空分布特征及随时间变化趋势,并探究了人类活动对NO2的影响.与地面观测数据校验显示,OMI遥感NO2资料可靠性较高.研究发现,珠三角地区由于工业生产活跃、汽车拥有量高、能源和电力消费量大,相应化石能源消耗量大,导致对流层NO2柱浓度平均值(7.4× 1015 molec/cm2)约为广东省其它地区的3倍.与此同时,珠三角地区NO2高污染区域连成一片,城市群效应显著.正弦模型能较好地拟合球三角及相邻地区NO2的周期性变化特征,NO2浓度高值均出现在冬季,低值出现在夏季.近9年,广东省全省NO2浓度基本保持不变.但珠三角地区NO2浓度呈下降趋势,与其第二产业产值和汽车拥有量呈较显著的负相关,这表明珠三角地区氮氧化物排放的治理初见成效.粤东和粤北地区NO2浓度增长趋势显著,与第二产业产值和汽车拥有量存在较好的正相关性,可见工业排放和汽车尾气是这些地区NO2的重要污染源.粤西地区NO2浓度基本不变.
  • 摘要:利用能分别代表珠江三角洲草地、城市绿地及地带性森林植被生态系统的番禺站、东莞站和鼎湖山站CO2净通量资料对CT-2010碳源汇反演模式系统进行了验证,并利用该模式初步分析了区域净碳通量的时空分布及不同生态系统的碳汇特征.结果表明:CT-2010模式模拟的珠三角城市绿地、地带性植被、以及草地生态系统碳通量与站点观测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其拟合相关系数(r)高于0.60(P<0.01),小时、逐日、日变化的残差均值低于2.0 μmol/(m2·s);模式一定程度上能反映三种生态系统碳通量的季节分布特征,但各月的模拟值均高于观测值,其中对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模拟最接近,残差年均值为0.964 μmol/(m2.s),对草地和地带性森林植被生态系统的模拟效果相当,残差年均值分别为2.056,2.100 μmol/(m3·s);2004~2005年期间珠三角地区近地层净碳通量为3.43 μmol/(m2·s),其中冬季最强,为1.4 μmol/(m2·s),春季次之,为1.35 μmol/(m2·s),秋季和夏季最低,分别为0.51和0.18 μmol/(m2·s);在冬、春两季,珠江三角洲区域为强的碳源区,而在夏、秋季,粤北和粤东大部分地区为较弱碳汇区;2004~2005年期间珠三角地区陆地生态系统的碳汇为-6.5×10-3 PgC,其中农作物,草地/灌木,常绿针叶/阔叶混合林是吸收CO2的主要生态系统,其净通量占陆地生态系统的比率分别为42.01%,31.46%和26.53%.
  • 摘要:利用珠海市大气综合探测基地GPS/MET反演2012年2月至2013年1月大气可将水量(PWV)序列,分析了PWV变化特征及其与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PWV夏季占总量33.2%,春、秋、冬分别占26.7%、24.6%、15.5%;日变化过程中,最大值出现在20-6时(世界时),最小值出现在10-14时.夏季日变化幅度1.00m,秋、春、冬分别为0.86mm、0.58mm、0.49mm;夏、秋、冬降水大多发生在峰值出现后的0-2h内,比例分别为66.7%,60%、56.4%,春季为47.1%;当春到冬的PWV的2h增量达到4mm时,降水概率分别为63.3%、31.7%、30.0%、28.6%.
  • 摘要:选取广东省通过均一性检验的37个代表性测站1961~2008年逐日最高、最低气温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分析、空间插值等方法,分析了广东省年和季极端最高、最低气温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广东省年极端最高、最低气温均呈明显增温趋势并存在非对称性变化,年极端最低气温的线性增温速率(0.044°C/年)明显高于极端最高气温的线性增温速率(0.012°C/年).极端最高、最低气温的变化存在明显的季节差异和地区差异,增温速率均在冬季最大,春季最小;珠江三角洲、东南沿海地区增温最明显,粤西、粤东北地区增温不明显.
  • 摘要:为研究广东省雷暴时空变化与气候变暖的关系,通过对广东省内所有站点的观测数据进行均一性检验后,选取37个测站1961-2008年的雷暴和气温资料,采用趋势分析、Mann-Kendall突变检验、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广东省的雷暴日数和年平均气温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随着广东省各地年平均气温的升高,广东省年平均雷暴日数以每10年4.52 d速率减少,并且年平均雷暴日数与年平均气温分别存在准5、12、20年和4、8、12、20年的多时间尺度的演变特征.
  • 摘要:在广州番禺大气成分站(GPACS)应用在线监测仪器对异戊二烯进行长达一年的观测,获得异戊二烯浓度变化特征、大气化学活性和来源规律,结果表明:广州地区异戊二烯日均值浓度为1.12ppbv,由于受光照和温度影响较大,各月日均值浓度在0.07~2.72ppbv范围内波动,异戊二烯在冬季的日变化规律与其他季节不同,呈现双峰值变化,较大峰值出现在下午14:00,主要受光照和温度影响.较小峰值出现在晚上22:00左右,主要受机动车排放影响.采用最大增量活性MIR(Maximum Incremental Reactivity)因子加权法和等效丙烯浓度法均发现异戊二烯的大气化学活性在监测的VOCs物种中最强,分别占总活性的15%和37%.通过异戊二烯与机动车标志性物质3-甲基戊烷、顺-2-夫烯的比值发现广州地区异戊二烯在冬季夜晚主要来源于机动车排放,在秋季和春季夜晚也受到机动车排放影响,而夏季夜晚最不明显,这主要是由于在冬季、秋季和春季,监测点主要受到来自广州城区污染物输送的影响,而监测点在夏季主要来自广州郊区污染物输送.异戊二烯与3-甲基戊烷、顺-2-丁烯在各季节的白天都没有线性关系表明白天异戊二烯的排放受机动车的影响不大.
  • 摘要:利用桂林市50年霾的观测资料,分析霾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桂林的霾源及防御措施.桂林的霾总体呈中等偏轻的程度,近年来霾日数有了明显增加,这与城乡及道路的大规模建设,汽车拥有量急增具有密切关系;桂林的霾主要以本地霾源为主.通过制定严格的管制措施,加强部门间、区域间的联合治理,霾的危害可以有效降低。要加强城乡绿化,减少霾污染;路面洒水增湿,降低扬尘危害;全做好源头控制,堵住霾源排放;加强烟花管理,减少烟花污染;加强工地管理,减少粉尘飞扬;做好汽车管理,降低尾气污染;加强城乡规划,做好城乡建设的气候论证;加强区域联防,联合控制污染源;加强科学研究,科学应对雾霾。
  • 摘要:本文选取1961-2013年贵州省织金县年降水量、月降水量等相关数据,用一元线性趋势估计和mann-kendall突变检验的方法进行分析,从而分析了织金县近53年来降水变化特征和降水变化的气候突变性,为了解织金县的长期气候变化趋势提供一定的理论证明.研究表明,(1)总体上,织金县的年降水量呈下降趋势,同时织金县的年降水量变化存在明显的波动性。(2)从季节上看,织金县夏季和冬季的降水量呈上升趋势,春季和秋季的降水量呈下降趋势,但是春季和秋季降水量的下降更为明显,在全年降水量变化中占主体地位。(3)通过MANN-KENDALL检测,全年的降水量变化在2009年有一次降水量下降的气候突变,但突变是否明显还有待观察。(4)通过MANN-KENDALL检测,单从季节上来看,春季和秋季在1985年前后各有一次较为明显的气候突变,之后这两个季节的降水量呈明显下降趋势,更进一步证明春季和秋季降水量变化对全年降水量变化的主导地位。
  • 摘要:利用兰州市1960-2009年逐日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和降水量资料,统计分析近50年兰州市气温和降水变化,探讨近50年兰州市气候环境因子的变化特征,结果如下:(1)兰州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年平均最低气温均呈现逐年升高趋势,变化倾向率分别为0.53°C/10a、0.36°C/10a、0.65°C/10a,由此可见年平均最低气温升高速率最快,对兰州近50年增暖的贡献最大,是导致年平均气温升高的主要因子;2000年代是兰州市增温最大的一个年代,也是最暖的一个年代.(2)从季节方面来看,冬季增温最明显,气温变化率达到0.85°C/10a,而春、夏、秋的变化率分别只有0.42°C/10a、0.37°C/10a、0.46°C/10a,所以说从季节的角度来讲,冬季增温是年平均气温增高的主要因子,(3)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向大气中排放的污染物的增多,同时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夜间,夜间是大气一天中相对静稳的时间段,大气中的污染物扩散比较弱,从而导致大气逆辐射增加.(4)兰州市的年降水量也是呈现一个增高的趋势,尤其2000年代是年降水量增加最多,也是年降水量最多的一个年代,2000年代的平均降水量达到228, 6mm.(5)从季节方面看,兰州市夏季降水量最多(占全年降水量的49.4%),增加也明显,秋季在1990年代之前是一个下降的趋势,但在2000年代显著增加,春、冬两季降水量变化较小;2000年代是兰州市降水量的一个充沛期.
  • 摘要:本文结合当前观测实际,就霾与轻雾(或雾)的观测判别进行探讨,指出,仅恢复相对湿度历史阈值不能完全解决霾和轻雾(或雾)观测中存在问题,台站相对湿度历史阈值有必要重新修正;鉴于自动观测相对湿度比人工相对温度偏低,相对湿度阈值可适当降低;相对湿度短时间在阈值上下波动时,不应频繁在霾雾之同转换,应适当人工干预,使记录连续合理;建议允许霾、轻雾(或雾)同存并记;在霾对生产生活影响日益严重的当下,可考虑根据能见度对霾现象分级,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霾定义为重度霾,记录起止时间;因烟影响能见度小于10.0千米时记为霾较妥.
  • 摘要:利用白洋淀湿地周边的11个气象站,通过一元线性方程、Mann-Kendall突变分析、Morlet小波分析等方法,对白洋淀湿地气象要素的年际变化、各季变化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白洋淀湿地的气温上升不明显,没有通过95%的趋势检验:降水降水变化不明显,湿地小气候没有对降水产生作用;日照时数下降显著,明显快于周边县市以及河北省的平均水平:相对湿度除夏季外变化不明显.白洋淀湿地的各气象要素均存在大小不一的周期性变化规律.此研究能够为白洋淀的合理利用和开发以及旅游服务提供一定的指导.
  • 摘要:以石家庄地区17个气象站1960-2012年的气候监测资料,利用一元线性方程,五次滑动平均,Mann-kendall突变检验方法,morlet小波分析方法,分析了该地区近53a气温稳定通过10°C的农业气候资源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该地区近53a气温稳定通过10°C的初日以1.4d/10a的趋势提前,终日以1.1d/10a的趋势后延,持续日数随之变长,变化趋势率为2.5d/10a,期内积温增加趋势为64.5°C·d/10a,降水量无明显变化,日照时数明显减少,减少趋势为53.4h/10a:各气象要素除降水外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突变:通过morlet小波分析,各要素还存在大小不同的周期性变化规律.该研究成果对石家庄地区作物的耕作提供一定意义的参考.
  • 摘要:本文利用2009年5-9月跨越春夏秋三季的兰州地区的MODIS卫星产品资料, SACOL站实测资料,用统计学分析方法研究了兰州地区气溶胶光学厚度(AOD)的特征以及AOD与水平能见度的4种常见转换模型的适用性. 首先,利用5-9月兰州地区MODIS数据统计分析了兰州地区的5-9月的气溶胶光学厚度特征.并进一步利用SACOL实测的气溶胶光学厚度数据和能见度数据,结合MODIS数据,统计分析了AOD实测数据和AOD产品数据与实测能见度的转换模型适用性.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兰州地区5月(春季)气溶胶光学厚度受沙尘天气影响较大,较6、7、8、9月(夏秋季节)数值明显较大,而且呈现波动性大的特征:(2)由于夏秋季节沙尘天气较少,降水较多,6、7、8、9的气溶胶光学厚度数值较小且比较稳定:(3)经过统计分析,实测的AOD与水平能见度4种常见的转换模型中,春秋季节(5、9月)PETERSON模型偏差最小,夏季(6-8月)6S模型偏差最小;(4)AOD卫星产品与水平能见度的4种转换模型中,春季(5月)MODTRAN模型偏差最小,夏季(6-8月)6S模型偏差最小,秋季(9月)PETERSON模型偏差最小.
  • 摘要:为了了解邢台地区日照时空变化特征,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服务,基于1974-2013年邢台地区17个观测站逐年日照时数以及邢台站1954-2013年的逐月、逐年日照时数、总云量、低云量、水汽压和降水量等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和累积距平法,分析邢台日照时数的时空变化变化特征,并对影响日照时数的气候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邢台地区东部、北部日照较多,中部日照时数较少:年日照时数总体呈现下降的趋势,日照时数越多的地区其下降的速度越慢;邢台市年日照时数以113.8 h/10 a的速率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20世纪70年代和2000年以后日照时数呈现下降趋势,其他年代呈现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各季节日照时数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减少的速度和各季节日照时数的多少成反比:近60年日照时数在1991年附近日照时数出现突变,突变前后多年平均日照时数相差376.9h.日照时数与水汽压、总云量、降水量均呈负相关,与低云量和平均风速呈正相关,其中总云量、低云量和平均风速与日照时数显著性相关.
  • 摘要:利用驻马店市气象观测站和市3个环境监测站2008年-2012年5年来的酸雨和大气环境监测资料,表征城市酸雨影响、大气污染环境特征变化状况,运用酸雨区的标准判据,分析该市酸雨的年季月分布变化特征,探讨酸雨与空气污染物浓度间的年、季、月变化特征,进行了酸雨与降水性质、量级的研究,讨论了酸雨与风向风速、雾霾天气的关系规律,得出了5点分析研究结论:(1)驻马店市属酸雨污染影响的较重区域,2008-2010年为酸雨影响污染较重期,近2年来污染趋势趋于好转.(2)年内酸雨季、月分布特征为夏、秋季节出现频率大、强度强,春季次之,冬季最小,月内以7月、9月份最大、最强,12月份最小、最弱的特点;(3)大气污染与酸雨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关系,年、季变化具有同酸雨分析的同步性分布特征;(4)酸雨的形成与降水性质、类型相关性不大,但与天气形势、雷电、强对流天气、水汽输送、中小天气尺度系统密切相关,强降水时多呈酸性:(5)雾霾天气、空气污染出现在风速小,湿度大、大气层结稳定的天气形势下,遇有降水,易形成酸雨;酸雨出现的主导风向多在偏北、偏南风场中,相关性较好,风速大小决定动力扰动的强弱,变化特征与酸雨的发生规律具有相互制约影响的相关关系.
  • 摘要:本文利用三门峡国家基本气象站2007-2013年的酸雨观测资料和气象资料,对三门峡酸雨的变化特征以及与气象条件的关系进行了综合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与建议.结果表明:2007-2013年三门峡市酸雨发生频率呈递减趋势,年平均降水PH值均低于5.60.降水电导率值总体呈下降趋势,酸雨频率季节分布趋势为:夏秋季大于冬春季.降水酸性强度与风、降水、相对湿度、霾等气象要素有一定的相关性.提出要加强大气污染源整治,改善空气环境质量;改善能源结构,减轻大气污染;改善交通环境,减少机动车辆污染物的排放;造林绿化,净化空气;加强管理部门执法力度,树立全民环保意识。
  • 摘要:根据1981-2010年的日总辐射资料和相关气象资料,结合单站逐日总辐射估算模型算出各站太阳总辐射.并利用线性趋势分析、M-K突变检验以及地理信息系统ArcGIS9.3对中国太阳总辐射的年变化趋势及其空间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1981-1991年太阳总辐射呈下降趋势,随后又有所上升,但总体呈上升趋势;而从季节考虑,总辐射量由高到低依次为:夏季、春季、秋季和冬季.从空间上来看,中国西北地区的年辐射总量明显高于东北和中东部地区,以及南方大部分地区,而最低值往往出现在四川盆地;在不同时段,不同地区的总辐射变化也有所不同,1990s与1980s相比,中国中部以及其他少数地区的总辐射有明显增加趋势,其他地区多为下降趋势;2000s与1990s相比,中国太阳总辐射总体变化不明显,中东部地区有明显的减少趋势,而南部大部分地区呈增加趋势.
  • 摘要:通过对咸宁市三个酸雨监测站和武汉站2008-2012年的酸雨资料进行分析,研究了咸宁和武汉的降水PH值、K值及酸雨频率的分布特征,及咸宁与武汉酸雨差异的可能性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咸宁和武汉酸雨总体呈现减弱趋势,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强酸性降水的频率在减小:PH值的季节变化明显,均是夏季PH值最大,而冬季基本上最小;PH值的大小与降水量有着密切关系,降水量越大,PH值越大;金沙站酸雨主要发生在2m/s~6m/s,其他三个测站发生在<3m/s的气象条件下;嘉鱼是三个测站中受武汉站影响最大的测站.
  • 摘要:利用南京站1951~2011年降水逐日资料,采用统计学方法和连续小波变换方法,分析南京站降水年、季和月的变化特点以及降水的时频结构,结果表明,南京1951~2011年中年降水总量变化不大,但年降水日数呈减少趋势,且在时间序列中降水变率较大,偏旱和偏涝年份居多,无大旱年:降水量的季节变化主要表现为夏季降水量最大,春季和秋季次之,降水日数春季和夏季相当,季降水的年际变化趋势很小,但是降水日数却是呈下降趋势,且春季和秋季的下降趋势较明显;月降水量在7月和8月出现极大值,1、2、10、11和12月的降水量和降水日数都较少,而且都不稳定;南京降水时频结构分布不均,周期性主要表现2~4年、6年、14~16年尺度的周期振荡,且表现在部分时域.
  • 摘要:对2013年8-10月金沙区域大气本底站的大气颗粒物观测资料平均日变化和同期的气象资料的平均日变化进行了分析,并与过去的5年同期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金沙区域夏末秋初大气颗粒物质量浓度有明显的日变化,受气象要素的日变化影响,大气颗粒物质量浓度与相对湿度呈正相关,且颗粒物越小,相关性越强,风向风速对颗粒物质量浓度影响明显,来自观测点北部和东部的气流使大气颗粒物质量浓度升高,而来自西部和南部的风使大气颗粒物浓度降低.受局地排放和气象条件的共同影响,颗粒物质量浓度在凌晨、夜间显著上升.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