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增量更新

增量更新

增量更新的相关文献在2000年到2022年内共计475篇,主要集中在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测绘学、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92篇、会议论文9篇、专利文献30816篇;相关期刊149种,包括测绘工程、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地理空间信息等; 相关会议9种,包括2012高校GIS论坛、中国测绘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中国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应用协会2011年年会暨“北斗”产业化和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论坛等;增量更新的相关文献由1151位作者贡献,包括周晓光、李天瑞、陈军等。

增量更新—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92 占比:0.94%

会议论文>

论文:9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30816 占比:99.03%

总计:31117篇

增量更新—发文趋势图

增量更新

-研究学者

  • 周晓光
  • 李天瑞
  • 陈军
  • 胡孔法
  • 解威
  • 郭瑞瑞
  • 张新长
  • 陈红梅
  • 刘万增
  • 吴志强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刘永轩; 蔡磊; 陈品祥; 张宏年; 张冲; 许留记
    • 摘要: 结合北京市2020年度地名信息数据采集更新工作,研究了可回溯的地名信息数据增量更新方法,将地名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探索了北京市地名信息库的建设路径和模式,做好与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衔接的同时,为北京市地名管理与服务提供支持,为地名文化保护与研究提供依据。
    • 李舶永; 刘超慧; 金胜凯; 陈剑伟; 徐亚通
    • 摘要: 在关联规则的挖掘中,对已发现的关联规则高效的维护和更新十分重要,目的是提高当判断条件和数据库发生变化后的更新效率。通过分析快速增量更新FUP算法,该算法的适用情况较为单一,剖析FUP算法的多轮迭代过程,在该算法的迭代基础上提出改进后的关联规则高效更新IEUP算法,对最小支持度发生改变时的情况增设判断条件,适应更广的更新范围。通过举例和实验验证表明,IEUP算法有效适用于最小支持度和事务数据集发生变化时的关联规则更新,具有可行性和高效性。
    • 顾军华; 樊帅; 李宁宁; 张素琪
    • 摘要: 目前,知识图谱推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模型建立和训练上。然而在实际应用中,需要使用增量更新方法定期更新模型来适应新用户和老用户偏好的改变。针对大部分该类模型仅利用用户的长期兴趣表示做推荐,而没有考虑用户的短期兴趣且聚合邻域实体得到项目向量表示时聚合方式的可解释性不足,以及更新模型的过程中存在灾难性遗忘的问题,提出基于知识图偏好注意力网络的长短期推荐(KGPATLS)模型及其更新方法。首先,通过KGPATLS模型提出偏好注意力网络的聚合方式以及结合用户长期兴趣和短期兴趣的用户表示方法;然后,为了缓解更新模型存在的灾难性遗忘问题,提出融合预测采样和知识蒸馏的增量更新方法(FPSKD)。将提出的KGPATLS模型和FPSKD方法在MovieLens-1M和Last.FM两个数据集上进行实验。相较于最优基线模型知识图谱卷积网络(KGCN),KGPATLS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UC)指标在两个数据集上分别有2.2%和1.4%的提升,准确率(Acc)指标分别有2.5%和2.9%的提升。在两个数据集上对比FPSKD与三个基线增量更新方法Fine Tune、Random Sampling、Full Batch,FPSKD在AUC和Acc指标上优于Fine Tune、Random Sampling,在训练时间指标上FPSKD分别降低到Full Batch的大约1/8和1/4。实验结果验证了KGPATLS模型的性能,而FPSKD在保持模型性能的同时可以高效地更新模型。
    • 罗章铭; 唐杰; 黄逸奇; 张锦
    • 摘要: 针对经典Apriori算法在迭代过程中频繁扫描数据库,且动态数据更新后需要重新处理数据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二进制编码的增量更新改进CBEF-Apriori算法。该算法的核心思想是将添加增量后的项集、事务转换成二进制编码,从而将计算项集支持度转化为项集与事务数据库的二进制编码位运算过程。改进算法筛选原数据库生成的频繁项集与增量数据库新生成的候选项集,有效减少了候选项集的规模,提高算法效率的同时更符合现实需要。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经典Apriori算法和CBE-Apriori算法,改进算法在挖掘出正确频繁项集的数量不降低的情况下,明显提升了计算效率,在小数据规模下相比经典Apriori算法最高提升3.6倍,相比CBE-Apriori算法最高提升1.4倍。在较大数据规模下相比经典Apriori算法最高提升10.41倍,相比CBE-Apriori算法最高提升11.53倍。
    • 王冬升
    • 摘要: 基于框架实体的省市县基础地理信息联动更新技术,是以统一的数据生产标准体系,对现有数据进行对象化、归一化处理和数据转换,构建以框架实体为载体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在更新机制上,通过数据整合、变化发现、增量更新、互联互通等多种方式进行数据更新与维护,打破传统工序生产组织和地毯式更新模式,对变化要素实现精准、快速、灵活更新。
    • 何纯芳
    • 摘要: 当前省级基础测绘DLG数据更新的主要作业方式为基于测区的全要素批次更新模式,从作业效率、数据可追溯性、时空数据关联性等多方面考虑,增量更新机制更加切实有效。本文结合实际生产,深入研究增量更新技术在更新生产中的应用,从更新模型、变化发现、任务区划分、更新流程及技术等方面详细阐述增量更新技术在省级基础测绘更新生产中的实现。
    • 时俊鹏; 张燕兰
    • 摘要: 局部邻域粗糙集降低了近似集计算的时间复杂度,为数值型数据的知识发现提供了一种高效的方法.现实环境下的数据通常是数值型并且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动态变化.为了对动态数值型数据进行有效的知识发现,提出一种局部邻域粗糙集模型的增量更新算法.分析对象集变化时局部近似集的更新公式,设计动态数值型数据的局部近似集的更新算法.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能够有效利用已有知识,比非增量算法具有更高的计算效率.
    • 黄耀萍; 雷小群; 刘陵
    • 摘要: 以衡阳市为研究对象,探索湖南省1∶1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省市县联动更新方法,以增量更新、大比例尺到小比例尺联动更新为技术手段,构建现势性强的1∶1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为各部门和地方政府提供基础地理信息决策支撑。
    • 林江伟; 滕德贵
    • 摘要: 随着城市矢量空间数据类型不断增多、更新速度不断加快,传统的基于分幅或非标准格网分区的管理模式较难形成高效的数据综合应用体系,本文通过建立多层级、多专题的城市矢量空间数据库,引入多级空间数据库的同步机制,使用要素级的增量更新策略,实现了城市矢量空间数据的要素级管理和多时态特性,建立起了高效的数据生产与数据应用的一体化作业体系。
    • 鄂海红; 张田宇; 宋美娜
    • 摘要: 在数据可视化场景中,Web页面作为数据可视化图表的承载主体,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可视化图表的加载速度和渲染效果,而目前基于Web技术的优化手段不能很好地缓解图表获取大规模复杂数据并进行渲染重绘所造成的网络数据传输压力.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Web的数据可视化图表渲染方法.首先,将缓存机制与增量更新算法相融合,并从图表样式及交互配置信息和图表绑定数据两个方面对HTTP请求响应体进行深度优化.然后,通过减小HTTP请求响应体的大小来降低网络数据传输量,缩短数据资源的下载时间,进而提升图表加载速度,缩短页面渲染时长.最后,针对该方法进行充分的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单个图表HTTP的总响应时间由75 ms缩短至28 ms,Web页面展示多个图表的总渲染时长由1546 ms缩短至1337 ms,从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