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境域

境域

境域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120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哲学、中国文学、绘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7篇、专利文献3篇;相关期刊108种,包括中国哲学史、法律适用、中国检察官等; 境域的相关文献由126位作者贡献,包括潘民中、王昊宁、储昭华等。

境域—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7 占比:97.50%

专利文献>

论文:3 占比:2.50%

总计:120篇

境域—发文趋势图

境域

-研究学者

  • 潘民中
  • 王昊宁
  • 储昭华
  • 吴克强
  • 周经森
  • 张鲁宁
  • 李永丰
  • 杨杉
  • 林丹
  • 严翅君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韩东屏; 王班班
    • 摘要: 老庄的“道”是现象世界整体及这一变化过程,现象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即阴阳)构成境域,境域是解释万物的所以然(即本体)。本体只是一种假设,需要在修德(即实践)的历史过程中检验其效用并形成新“德”。而在澄清“道”和“德”涵义的基础上,又可对构成老庄哲学主干的一些重要命题,如“有无相生”“阴阳互根”“析万物之理”“始制有名”“齐物”“物物者非物”“非常道”“辩无胜”“心斋”“坐忘”“逍遥游”等,形成全新的诠释。道的主要作用体现在维系万物为一体、让万物自为,也即在一体之中让万物自成境域、互相合作、互相成就,此即“一体多元”的自由。人与自然有机统一于其中,这也就是古代中国人“万物一体”“天人合一”信仰的存在论基础。
    • 刘燕亚
    • 摘要: 关于具象表现,它不是一套固定的绘画风格模式,是面向事物本身的,探索事物现象即本质的绘画方法。在现象学中关于事物本身所进行的一种无前提研究中,事物的本源被还原,在事物认识和存在之间提供基础。以具象表现分析为切入点,以分析贾科梅蒂绘画中生命与情感的本源探索为例,探讨境域构成中的各种因素、画面中境域的构成本质,以及绘画本身对于事物的不同本源的探索。
    • 王丽霞
    • 摘要: 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空境域,正在不断推动民族院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深化;与此同时,民族院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价值体系也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调整和优化。为了有效应对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价值体系的调整优化,我们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思维方式转型、话语体系创新,以课程改革为主要举措,不断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实践境域,培养堪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实现民族院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全面进步。
    • 杨超
    • 摘要: 现象学对于建筑与艺术创作的影响是根基性的,它展现了人与世界源初关联的方式和深度。在简要整理和回顾建筑现象学发展源流的基础上,聚焦于胡塞尔“发生现象学”的核心概念“境域”(horizon)并剖析其本质,指出境域之于创造的先在性意义。由此,结合王澍和徐冰的代表性作品,尝试建立境域化设计思维的“六义”方法论框架,继而揭示出一种经由具身感知和造作而回归生活世界本源的设计范式,以期在拓展建筑现象学思考边界的同时,探讨在内涵提质时代重建工程技术哲学的可能路径。
    • 赵明
    • 摘要: 汉代以户口赋役为县域控制标准,后世地方文献所谓海昏县地域范围之说,不过是以析置的新县为判断,并不能代表西汉海昏县的实际境域.以考古发现的南昌汉代海昏侯国城邑遗址为坐标,结合汉晋六朝时期的有关文献,可以得知,汉代海昏县的境域主要在缭水流域,并因上游人户增加而析置建昌、新吴等县,范围仍局限于缭水中下游区域,直至南朝刘宋时期并入建昌县.同时,从东汉建昌县到隋唐建昌县的沿革,可以发现其县治的迁移是沿着缭水上游到中游最后稳定在缭水与修水下游区域,其地理范围则从缭水流域一度扩张至修水流域,使得海昏历史文化辐射到今赣西北广大地区.
    • 杨柳玉
    • 摘要: 教育场域中对生活世界的"顾名思义"式的迁移遮蔽其境域特征和本真意蕴.生活世界的"世俗化""理念化"和"实体化"误读造成教育沉沦于平均化状态和二律背反的思维桎梏,从而陷入虚浮无据和庸常境地.从胡塞尔的意向还原到海德格尔的存在之途,生活世界是以人的生活为轴心的意义世界,是人寓于其中的"混沌"世界,生活境域和边缘境域,启示教育对于人的原初生存境域、纯粹生命本真和可能性的珍视.
    • 康中乾
    • 摘要: 把"法"视为律条、政令、制度、手段等都没问题,但若将"法"视为本体难免会带来疑虑.在法家那里,法的确是本原、本体.法的繁体字为灋,它由水、廌、去三部分组成,其基本涵义是像水那样平直地去掉不正直者,而留下正直者.所以,法本身就是标准、准则、尺度,就是一切社会行为和现象之存在的本原、本体.法家的法理论和思想具有深刻的本体论意蕴.韩非功利理性的思维方式和相应"参验"式的经验方法,使他往往自觉中不自觉地将法、术、势,尤其是将颇有意境性、境域性、势域性的"势"予以概念化和对象化.在法家这里,法、术、势等只是工具和手段而已.韩非用"理"来诠释老子的"道",由此也将"道"概念化、对象化了.
    • 刘明龙
    • 摘要: 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的主要推动力,在升级与转型中不可避免地会对未来带来一定程度上的威胁,但更重要的是当下新的发展机遇.思想政治工作一直是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在人工智能时代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人工智能作为信息技术的集大成者可以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是在时间、空间、情境三方面有所拓展,即增加自由支配时间、拓展空间、营造境域化场景以消弭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间的二元对立而凸显其本体性;二是创造精心、精准、精湛为特色的个性化教育;三是借助"比特化"、"人机一体化"、"认知外包"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共建、共治、共享;四是运用大数据思维、深度学习理念以及机器学习"黑箱"原理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新规律、新理念、新模式.
    • 王成军
    • 摘要: 诠释学,由德国现代著名哲学家伽达默尔创立,是一个倡导将历史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现代意义哲学体系,其核心观念是视域融合。视域融合观念的旨趣是以认识主体所处的具体境域为基础,强调不同境域之间进行融合产生新观念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在这一理解和融合的过程中,“同”与“异”构成了思维的基本概念,同一性与差异性成为思维的基本范畴,比较则是其不可或缺的途径。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