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地震沉积学

地震沉积学

地震沉积学的相关文献在2002年到2022年内共计347篇,主要集中在石油、天然气工业、地质学、地球物理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94篇、会议论文49篇、专利文献58264篇;相关期刊109种,包括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版)理工卷、沉积学报等; 相关会议35种,包括中国地质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2015油气田勘探与开发国际会议等;地震沉积学的相关文献由988位作者贡献,包括朱筱敏、林承焰、张宪国等。

地震沉积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94 占比:0.50%

会议论文>

论文:49 占比:0.08%

专利文献>

论文:58264 占比:99.41%

总计:58607篇

地震沉积学—发文趋势图

地震沉积学

-研究学者

  • 朱筱敏
  • 林承焰
  • 张宪国
  • 曾洪流
  • 董艳蕾
  • 刘化清
  • 董春梅
  • 洪忠
  • 苏明军
  • 任丽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白桦; 杨晓; 熊艳; 关旭; 徐相前; 司国帅; 董伟; 夏铭; 章雄; 张少敏
    • 摘要: 为了进一步明确四川盆地中部(以下简称川中地区)下侏罗统凉高山组致密油气成藏主控因素,预测下一步致密油气勘探方向与目标。针对川中地区下侏罗统凉高山组沉积演化及致密油气成藏主控因素不清、有利勘探方向不明的问题。在地震沉积学研究的基础上,综合岩心、录井、测井等分析结果,识别并厘清了凉高山组湖岸线变迁及其对致密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①凉高山组地层具有西薄东厚、东西分带的特征,上超现象明显;②可识别出三期总体延伸方向近南北向的凉高山组湖岸线;③凉高山组底部弱连续的波峰、中部连续的波谷和顶部强连续的波峰,分别对应于第一次、第二次和第三次湖泛沉积体的地震响应;④已发现致密油气高产井分布在与湖岸线紧邻的滨岸带附近。结论认为,凉高山组湖岸线控藏作用显著,与油气源断层沟通且位于湖岸线附近的滩坝是凉高山组最有利的致密油气“甜点”区;其中盐亭县东部地区的第一期湖岸线滨岸带和仪陇北部地区第二期湖岸线滨岸带是凉高山组致密油气“甜点”发育有利区。
    • 徐兆辉; 徐振平; 张荣虎; 王露; 胡再元; 秦连彬
    • 摘要: 中秋里塔格地区地表高陡“刀片山”地貌导致地震资料采集、处理难度大;地腹前陆冲断带构造样式复杂导致地震成像效果差、地震资料信噪比低。上述“双复杂”情况导致地震资料解释多解性强、储层预测干扰因素多。为此,基于新处理的叠后深度域三维地震和钻/测井资料,应用地震沉积学方法,分断盘定性恢复岩相分布与演化,利用主因子分析技术将地震属性转换为主因子,经过与井点实测有效储层(孔隙度>6%)累计厚度拟合,计算得到目的层段有效储层厚度,并探讨了有效储层分布的主控因素。得到以下认识:①目的层段以中厚层砂岩为主,在融合剖面上表现为低频,少量薄砂岩或泥岩则表现为高频。②在砂岩大面积展布背景上,有效储层横向分布具有非均质特征,其中上盘连续性好、厚度大(50~65m);中盘连续性差,局部厚达75m,最薄仅45m;下盘有效储层连续性中等,厚度偏小(50~60m)。③岩相是控制有效储层横向连续性和厚度的主要因素,北东—南西向断裂也对有效储层分布起调节作用。笔者将地震沉积学应用范围从构造简单区的中浅层扩展至表腹“双复杂”区的深层,扩大了应用领域,为具有类似背景地区有效储层预测提供了借鉴。
    • 常少英; 刘玲利; 崔钰瑶; 王锋; 宋明星; 穆晓亮
    • 摘要: 浅水三角洲薄砂层是重要的岩性油气藏勘探新领域,但砂体薄、横向变化快,沉积结构特征难以识别,制约了该类沉积体的勘探开发。以准噶尔盆地莫索湾凸起芳草湖地区为例,通过地质-地球物理综合分析,深化地震沉积学分析技术。采用"准层序组内高低频旋回波形分离技术""、去除地层切片干涉效应技术"和"地质体与沉积背景属性融合技术"等3项技术,开展了浅水三角洲地震沉积学特征研究,并总结了浅水曲流河三角洲沉积模式。研究表明:(1)白垩系清水河组一段发育多个四级层序,反映湖平面周期性变化;(2)下切水道、扇状砂体广泛发育;(3)白垩系清水河一段浅水曲流河三角洲沉积体系发育3套储盖组合,是潜力较大的勘探层系。浅水三角洲薄砂层地震沉积特征识别技术的应用,助推了风险井位上钻,并取得较好的勘探效果,为该区增储上产提供了技术保障,同时对其他类似地区的薄砂层识别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 李东伟; 龚承林; 王军; 李一超; 李虹; 戈道瑶
    • 摘要: 河流相砂体的识别预测及其发育演化对古气候变化的响应是当前河流相沉积研究的热点。基于地震沉积学方法,采用三步走的河流相砂体识别预测方法(井震结合建格架→90°相位调整标岩性→切片属性辨砂体),在渤海湾盆地渤中坳陷石臼坨凸起南部(石南)新近系明化镇组下段(简称“明下段”)识别出了顺直和蜿蜒河道砂、河道—堤坝复合体、点砂坝、河口坝、牛轭湖和决口扇6种河流相砂体。依据明下段泥岩颜色,结合藻类种属记录和孢粉记录分析,认为石南地区明下段沉积早期到中期经历了干湿交替→湿润主导的湿润化气候演变;而明下段沉积中期到晚期经历了湿润主导→干旱主导的干旱化气候演变。润湿化气候演变使得明下段沉积中期河流相砂体宽度和单层厚度减小、弯曲度增大,且带状孤立河道砂体更发育;而干旱化气候演变使得明下段沉积晚期流相砂体宽度和单层厚度增大、弯曲度减小,且带状河道—溢岸复合带和河口坝砂更发育。研究成果可为其他断陷盆地河流相砂体识别、预测提供参考,对指导构造活动相对较弱的湖盆萎缩期油气勘探实践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
    • 倪长宽; 苏明军; 袁成; 刘化清; 崔向丽
    • 摘要: 针对薄互层地震识别难题,以地震沉积学为理论基础,采用对地层切片开展相关处理达到压制邻层干涉的研究思路,提出两种薄互层储集层分布预测方法,实现在平面上识别薄互层中单砂体平面展布的目的。①最小干涉频率切片方法,利用基于小波变换的振幅-频率特征寻找对目标层切片干涉作用最小的地震频率,进而提取最小干涉频率下的地层切片;②基于地层切片的叠加方法,通过计算对目标地质体储集层与相邻层的多个干涉系数,然后按上述系数将邻层与目标层的地层切片加权叠加形成叠加切片。在准噶尔盆地风南地区应用这两种方法预测三叠系克拉玛依组3套薄互层储集层中厚度为6 m的目标油层分布,通过与钻井信息及常规地层切片对比,证明这两种方法均可有效提高薄互层中单砂体分布的预测精度。
    • 张自力; 李琦; 朱筱敏; 施瑞生; 谢爽慧; 张锐锋; 曹兰柱
    • 摘要: 随着油气勘探程度的提高,滩坝作为陆相湖盆重要的储集体类型在隐蔽油气勘探中逐渐得到重视。以渤海湾盆地霸县凹陷沙河街组一段为研究目标,立足于岩心、钻井岩-电响应特征确定滩坝的类型及组合,利用三维地震资料综合解释并基于地震沉积学原理,明确不同成因类型滩坝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研究区滩坝岩性以(钙质)细砂岩、粉砂岩、生物灰岩、白云岩及泥质灰岩为主。依据岩性组合将滩坝划分为碎屑岩滩坝、碳酸盐岩滩坝、混积滩坝及风暴滩坝4种类型,并建立相应的滩坝沉积模式。其中,碎屑岩滩坝是三角洲前缘砂体改造、再堆积的结果,碳酸盐岩滩坝为低物源供给背景下湖盆内碳酸盐原生沉淀的产物,混积滩坝是陆源碎屑与内源碳酸盐岩碎屑混积的产物,风暴滩坝的形成则与湖浪对早期滩坝的破坏作用有关。滩坝时空分布具有继承性特征,垂向上从湖侵体系域至高位体系域沉积时期碎屑岩滩坝—混积滩坝—碳酸盐岩滩坝—混积滩坝—碎屑岩滩坝依次叠置,平面上古湖盆内断层翘倾盘及古底形凸起区是滩坝的重要发育部位,马西走滑断层末端形成的局部挤压隆起是大规模碳酸盐岩滩坝及混积滩坝集中发育区。滩坝的类型及发育特征记录了断陷湖盆构造-层序演化信息,是沉积盆地形成早期古地理格局及演化过程的物质表现。通过对滩坝的精细解剖,有助于恢复盆地的早期演化过程,为下一步储层预测和油气勘探开发提供参考。
    • 孙乐; 齐宇; 王波; 房茂军; 李昊; 樊伟鹏; 李文兰
    • 摘要: 康宁气田储层非均质性强、砂体纵向叠置频繁,已钻井揭示康宁气田气层厚度变化快,优质储层的分布较为局限,导致钻井产能差异大。因此,对富气砂体的刻画和沉积体系展布规律的研究是实现康宁气田产能突破的关键。然而,研究区地震资料分辨率低,主频约32 Hz,难以满足砂层组沉积微相分析要求。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以层序地层学、现代沉积学和地震沉积学等学科为理论基础,以二叠系石盒子组四段为研究对象,开展浅水三角洲砂体精细刻画,指导康宁气田高效勘探开发。本文建立了以地震沉积学为理论基础的浅水三角洲河道砂体刻画技术体系,并形成相应沉积演化模式;沉积相展布具有“河道为主,沙坝发育,侧向迁移”的特征;康宁气田盒四段低位体系域和湖侵体系域时期多期砂体叠置是形成盒四段厚层砂岩、砂砾岩展布的核心成因;分流河道微相和沙坝微相是产能贡献的主力沉积相带,为岩性油气藏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储集空间。
    • 田媛; 苏朝光; 巴素玉; 刘升余
    • 摘要: 浊积岩油藏是济阳坳陷重要的油气储量阵地,勘探潜力巨大,由于其“单期砂体薄、垂向相叠置、边界难识别”的特点,导致该砂质沉积体分布隐蔽、识别困难,严重制约油气高效勘探开发。为解决浊积扇砂体识别难度大的问题,以渤南洼陷南部缓坡带义141-994井区沙三下9砂组为研究对象,在岩电及井震标定共同确定的等时地层格架约束下,将沙三下9砂组进一步细分为Es3x91、Es3x92、Es3x93小层;综合运用正演模拟、Wheeler域等时切片、波形聚类等地球物理技术对目的层砂体进行精细解剖,明确沉积相带平面展布及沉积演化规律,并建立浊积扇沉积微相井震识别模板。研究中主要形成以下几点认识:① 地震剖面上浊积扇多发育于断层下降盘,其中,主水道砂体呈“双眼皮”弱反射,侧缘砂呈“单眼皮”中弱反射,水道间呈连续强反射特征;② 通过Wheeler域等时切片与频率域波形聚类属性相结合,能准确刻画岩性边界,反映河道展布特征;③ 9砂组横向呈东–西向迁移,纵向Es3x92小层连通性最好,断层为主要控藏因素。
    • 樊晓伊
    • 摘要: 春光探区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北缘,近年来古近系勘探取得了重大突破,展示出良好的勘探潜力。但古近系地层剥蚀严重,井控程度低,沉积体系及沉积特征认识不清,为此,综合利用岩心、测井、地震、分析测试资料,对古沉积环境进行定量恢复,明确沉积特征及沉积演化过程,建立沉积模式。研究表明:准噶尔盆地春光探区古近系地形平缓,水体浅,属干热气候,具备浅水三角洲发育的条件;沉积粒度相对较粗,发育浅水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进一步划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滩坝、远砂坝,局部发育河口坝;砂体叠置样式多样,纵向上多期迁移叠置砂体为有利油气运移通道,顶部滨浅湖泥岩为有利遮挡条件,易形成岩性、断层-岩性油气藏,具有良好勘探前景。该研究对春光探区的精细勘探开发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 张栋; 黄旭日; 范廷恩; 尹成; 丁峰
    • 摘要: 地震沉积学应用于油藏开发地质研究是其在新领域的发展,是以解释井间单成因砂体特征为目的,面向油藏开发的小尺度研究.以往的地震沉积学解释方法,注重于对沉积构型单元的沉积相进行刻画,少有直接对地震垂向分辨率(λ/4)以下的不连续性(构型边界)进行预测.因此,采用地震正演模拟方法讨论了沉积构型单元的地震可识别尺度,通过地质模式约束来降低解释多解性,利用神经网络方法进行了构型单元的地震构型相预测,并利用地震属性进行了次级构型单元的边界预测.研究表明:相比于传统相干体方法,利用地震沉积学方法预测地震垂向分辨率以下沉积单元内部构型的边界具有更高的准确度,结合地震构型相预测结果可实现薄层沉积单元的内部结构识别.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