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地方保护

地方保护

地方保护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1004篇,主要集中在法律、经济计划与管理、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90篇、会议论文14篇、专利文献373299篇;相关期刊618种,包括法学、法律适用、检察风云等; 相关会议14种,包括2014全国企业破产与重组律师实务研讨会、中国会计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中国计量协会冶金分会冶炼传感器专业委员会2012年会员代表大会及技术交流会等;地方保护的相关文献由1081位作者贡献,包括姜庭斌、严羽、余东华等。

地方保护—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90 占比:0.26%

会议论文>

论文:14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373299 占比:99.73%

总计:374303篇

地方保护—发文趋势图

地方保护

-研究学者

  • 姜庭斌
  • 严羽
  • 余东华
  • 刘玉凤
  • 吴小节
  • 汪秀琼
  • 范爱军
  • 谢玉华
  • 何向南
  • 叶柏林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郝杰; 何怡婧
    • 摘要: 针对跨界水污染责任划分不明确,管理体制薄弱,产生的污染纠纷越来越多难以解决,提出侵权法制度下跨界水污染责任纠纷调节机制。结合环境保护法第十六条应对环境质量负责这一基本原则,分析侵权基本概念,明确侵权责任,以侵权责任法第六十六条和第六十七条为基础,针对目前跨界水污染现状、地方保护主义难以明确责任主体、调节体制不合理等问题,建立承担举证责任和细化证明标准,充分证明污染主体、明确地方政府责任,严禁相关执法部门和地方政府为污染主体提供保护行为、建立跨界合作机制,树立共赢意识、按份责任的调节机制,按照污染程度决定责任比例,调节责任纠纷的同时又维护了法律原则和公平正义。
    • 陈威; 王圣洁; 尚雅茹; 白春光
    • 摘要: 【目的/意义】在地方保护主义的背景下,研究了不同碳限额与交易机制对低碳技术投资决策的影响,以期识别电力供应链企业投资低碳技术的边界。【设计/方法】构建了由发电商和售电商组建的二级电力供应链,采用逆向归纳法,求得不同模型下的均衡解,对均衡解展开敏感性以及比较分析。【结论/发现】当单位碳配额较大时,基准法下的低碳投资水平、批发电价和售电商以及外地发电商的利润均大于祖父法下相应的均衡解;同时,受到地方保护的本地发电商的利润在基准法和祖父法下均大于外地发电商的利润;此外,电力需求量、批发电价和售电商以及外地发电商的利润在基准法和祖父法下都分别随着地方保护力度、单位碳排放量和低碳技术投资成本系数的增加而减少。
    • 焉昕雯; 孔爱国
    • 摘要: 管理者能力是影响企业经营决策和战略实施的核心要素,对企业价值产生直接影响,而影响程度同时受到产品市场竞争约束的作用.本文通过对2008~2017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研究发现,管理者能力与企业价值显著正相关,且产品市场竞争约束可以强化管理者能力对企业价值的提升效应.当然,如果竞争性市场受到地方保护的影响,管理者能力对企业价值的正效应会被明显削弱;仅在低地方保护地区的非国有控股企业中,产品市场竞争约束才可以有效强化管理者能力对企业价值的提升效应.因此,消除地方保护与所有制壁垒、打造自由平等的中性竞争环境、提升管理者能力与企业价值,是未来中国经济繁荣发展的必经之路.
    • 刘子聪
    • 摘要: 当前政府补贴面临着地方保护、竞争扭曲、区域反竞争等诸多问题,出台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是为了有效规制政府补贴行为,构建市场公平竞争秩序。该项制度当前仍面临着如法律法规不完善、审查方式不明确、审查标准不统一、激励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比较考察域外实践经验,通过原则性禁止规定,明确例外情形,优化审查路径。
    • 胡超; 郭霞
    • 摘要: 研究选取2002-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8类商品的居民消费价格分类指数,通过一价定律刻画了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一体化情况,分析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对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的影响.结果表明: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的市场分割程度在不断减轻,一体化程度在不断加深;市场分割对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呈现非线性的U形关系,越靠近市场分割指数的顶点值对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效应就越小;地方保护对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也造成了资源配置扭曲与行政效率低下等问题,并给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最后,从经济改革、政府职能转变、国际协作和人才质量提升等角度出发提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增长的可行性建议.
    • 沈立; 倪鹏飞
    • 摘要: 基于省级面板数据利用OLS估计法、系统GMM估计法、中介效应模型等多种方法,对电子商务发展程度影响制造业分布的机制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发现:各地区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对当地制造业空间分布产生显著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电子商务发展程度越高,该地区制造业集聚度也就越高;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有助于削弱普遍存在的地方保护,降低市场分割程度,进而促进当地制造业的集聚.具体表现为在电子商务发展迅速的地区,由于电子商务的发展大大削弱了之前一直存在的进入外地市场壁垒,扩展了当地企业的国内市场需求,使得该地区的制造业企业的发展大大增强,制造业集聚程度也明显提高.中介效应模型也验证了电子商务快速发展推动地方保护削弱、市场分割降低,进而增强制造业集聚这一传导机制.因此,应大力推广"互联网+",推动电子商务持续健康发展,立足城市在产业方面的比较优势,充分发挥电子商务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推进电子商务在各行各业的应用,借助电子商务平台推动各类要素有序流动,使得资源要素在空间上得到最合理最有效率的配置;破除地方保护,减少市场分割现象,促进地区间市场一体化,助力资源要素的自由流动,推动地方法规的有效衔接,充分发挥统一大市场的巨大优势,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奠定基础,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 常文博
    • 摘要: 市场分割与地方保护是中国市场经济机制下的普遍现象,它已经严重影响了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削弱了商品和要素在全国范围内的流动性,阻碍了地方市场发挥优势和产业专业化分工的形成,成为构建统一国内市场经济体系的绊脚石。通过计算市场分割程度,对影响市场分割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人均GDP、出口总额与市场分割程度呈负向相关关系,外商直接投资、进口总额、地方政府财政支出与市场分割程度呈正向相关关系;第二,地方政府应减少其保护行为以及对市场的干预,在市场一体化过程中逐步形成正确的定位;第三,调整外商直接投资的区域流向,使欠发达地区逐渐具备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优势,以实现跨越式发展。
    • 刘玉凤; 高良谋
    • 摘要: 产业结构升级是协调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键路径.本文基于1998—2016年我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借助空间杜宾模型,分析环境规制和地方保护对产业结构升级(合理化和高级化)的空间效应,进一步分析区域异质性下,环境规制、地方保护对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结果表明:正式环境规制对"两化"具有显著正向空间效应,表现为污染产业向邻省转移;非正式环境规制对邻省有负向溢出效应但效应不明显;地方保护对合理化有显著负效应,而对高级化有显著正效应.区域异质性方面,正式环境规制在东部的作用更突出,非正式环境规制在中部溢出效应更强,地方保护在中、西部更明显.采取差异化政策,强化环境规制,制定严格的监管机制,避免"向底部赛跑"的环境规制竞争;弱化地方保护强度,打破高污染产业发展的路径依赖和转移粘性;同时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交通系统的综合运输能力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绿色发展.
    • 陈志洪; 杨泽昇
    • 摘要: 中国烟草属于高度行政垄断性行业,在税收激励下具有地方保护特征.配额资源和下属单位的经营、考核压力,使得行业存在内部竞争.各地方烟草工业竞争策略主要通过产品扩张展开.受政策引导和消费税改革等因素影响,2015年之后烟草行业产品扩张态势进一步加强,促进了细支卷烟等新品类快速发展,未来会在中支烟、短支烟等进一步得以体现.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