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圣像

圣像

圣像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1年内共计100篇,主要集中在宗教、中国文学、世界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8篇、专利文献2篇;相关期刊75种,包括五台山研究、法音、佛教文化等; 圣像的相关文献由101位作者贡献,包括冯雪、徐晟、朱湘铭等。

圣像—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8 占比:98.00%

专利文献>

论文:2 占比:2.00%

总计:100篇

圣像—发文趋势图

圣像

-研究学者

  • 冯雪
  • 徐晟
  • 朱湘铭
  • 李飞
  • 潘道正
  • 王宝库
  • 肖炅斌
  • 郝豪
  • И.С.Болдонова
  • М.Д.Данчинова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刘旭
    • 摘要: 沙罗夫小说《像孩子一样》如同深邃隐秘的世界,记忆或许是理解其叙事形态和思想内容的重要因素.小说总在讲述过去,并从过去面向当下和未来,而记忆几乎是唯一积极行动着的力量.圣像作为东正教信仰中实践着的神学体现,不仅是启示记忆的见证,也是信仰之路的精神指导.小说中的记忆主题与圣像画的内涵意义有着紧密联系,也是圣像思维的世界观体现,它们共同阐释着小说的末世思想.本文试图从记忆主题入手,通过圣像与历史记忆、圣像与人物记忆、圣像与肖像记忆三方面对小说思想进行分析.
    • 赵辉
    • 摘要: 藏传佛教唐卡艺术在古代就是虔恪诚笃的艺术,亦是恒久大美的艺术,绘制唐卡的过程本身即是一种笔尖上的修行。《彩绘工序明鉴》对绘事的准备过程作了详细的记载:"绘画时要选择吉日,沐浴焚香,安静禅坐,专心致志无杂念,口诵祷文,接着还要双手合一,虔诚地进行祈请与誓愿。"完成上述仪轨后开始绘画。在绘画的过程中也要严格遵照仪轨要求进行,起稿时必须严格依据《佛说造像量度经》的尺度,不得有任何僭越,涂色等也要遵照仪轨完成。
    • 马丁•麦克多纳; 胡开奇
    • 摘要: 戈尔韦郡丽南镇一间旧农舍的厨房兼起居室。前门在舞台右端,台右一桌二椅,后墙正中为一架旧壁炉,左右两边各一把扶手椅。科尔曼房间门在后墙左方,瓦莱尼房间门在舞台左侧。一长列蒙尘的塑质小圣像排在后墙的架子上,圣像上部标了黑色字母“v”。架子上方挂着一杆双管猎枪,枪上方的墙上挂一个大号十字架。左边靠墙一食品橱,右边靠墙一抽屉柜,柜上放着内嵌一只黑狗照片的相框。
    • 罗文华
    • 摘要: "敦行故远——故宫敦煌特展"以敦煌和故宫为起点和终点,展览中丝绸之路上多元的文化传播与交流,以及佛教的东传及其艺术魅力贯穿其间。佛教通过丝绸之路进入中国,不仅仅是一部佛教传播史,它更是一部文化交流与融合的历史、让我们看到,中华文明在面对异域文化时,表现出何等强大的自信心、包容能力和吸收能力。
    • 张阔
    • 摘要: 弥撒感恩祭是教会生活的泉源,两千年来感恩祭礼历久弥新。弥撒的举行地点常常在神圣的教堂(法典932条),教堂集圣乐、圣像、建筑艺术之唯美元素,合聆听、歌颂、察看、品味、接触的五官之高峰体验,呈现出神圣与美的综合。
    • 董丽慧
    • 摘要: 本文以20世纪初上海土山湾制作的《中华圣母像》(Our Lady of China)为例,结合相关油画、桌屏、刺绣、插图、宣传画,以及由此建构的“中华圣母”形象,从圣像、图像、形象三个维度探讨艺术史的三种读图方式.本文认为,从19世纪末逐渐成为艺术史研究主流方法论的传统图像志,到20世纪末兴起的强调媒介平等的视觉文化研究,乃至新世纪以来对形象作为有机生命体的讨论,图像研究的方法经历了从“读图”到“图说”的研究范式转向,在艺术史研究的实际应用中,均可为之提供可行的研究视角和更多可能的未知视域.
    • 朱湘铭; 肖炅斌
    • 摘要: 朱熹作为宋明理学的集大成者,其学说一度成为中国元、明、清三代的显学,朱子画像也随之以多种媒介和图式得以广泛流传,并被尊奉为圣像.然而,朱熹画像何以能从普通人物画像演变成圣像,并对后世产生垂范作用,原因绝不仅仅是像随名显,其背后蕴含的诸多视觉修辞现象和文化内涵值得深入探讨.从朱熹画像演变历程的梳理中,通过分析构成朱子圣像的两个核心视觉要素之图像隐喻现象,从而把握朱子圣像的意义生成和建构.
    • 朱湘铭; 肖炅斌
    • 摘要: 朱熹作为宋明理学的集大成者,其学说一度成为中国元、明、清三代的显学,朱子画像也随之以多种媒介和图式得以广泛流传,并被尊奉为圣像。然而,朱熹画像何以能从普通人物画像演变成圣像,并对后世产生垂范作用,原因绝不仅仅是像随名显,其背后蕴含的诸多视觉修辞现象和文化内涵值得深入探讨。从朱熹画像演变历程的梳理中,通过分析构成朱子圣像的两个核心视觉要素之图像隐喻现象,从而把握朱子圣像的意义生成和建构。
    • 罗妍
    • 摘要: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美学观介于功利主义美学观和纯艺术论之间,既肯定艺术的绝对价值,也认为艺术有其"观念性"和"倾向性",具有超出美学的道德和社会价值.陀思妥耶夫斯基称自己的创作是"高级现实主义"或者说"更深刻的、真正的现实主义",他并不满足于自然主义式地、准确地再现现实生活的事实,而更强调人的精神世界的现实,认为物质的现实应该向着精神现实"变容".基督教思想及美学是贯穿他一生创作的审美偏好,他对绘画作品的评论以圣像画的创作和观看方式为批评标准,圣像画力图表现的不是此世的现实和人体的优美,而是指向肉眼看不见的"另一个世界",传达基督教的精神内涵和教义.陀思妥耶夫斯基要求艺术家具有"看"的能力、对不可见精神世界的洞见,即看见"更大、更广、更深的东西"的"视力".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审美判断的根据是基督教美学观,他对现实的看法根本上是宗教性的,他的"最高现实"概念是神学话语"变容的世界"的美学表述.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