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土壤电阻率

土壤电阻率

土壤电阻率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782篇,主要集中在电工技术、建筑科学、农业基础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62篇、会议论文96篇、专利文献202488篇;相关期刊330种,包括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气象研究与应用、贵州气象等; 相关会议65种,包括第32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中部六省第三届暨安徽省第一届防雷论坛、第29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等;土壤电阻率的相关文献由1904位作者贡献,包括曹晓斌、吴广宁、曾勇等。

土壤电阻率—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62 占比:0.28%

会议论文>

论文:96 占比:0.05%

专利文献>

论文:202488 占比:99.68%

总计:203146篇

土壤电阻率—发文趋势图

土壤电阻率

-研究学者

  • 曹晓斌
  • 吴广宁
  • 曾勇
  • 吴安坤
  • 张淑霞
  • 郭在华
  • 何子兰
  • 何金良
  • 刘波
  • 文习山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颜本翔
    • 摘要: 直流地电位梯度法(DCVG)技术和ACVG技术之间有极强的互补性;针对阴极保护有效性评价,目前只开展通电电位检测,检测结果不可靠,CIPS密间隔电位检测可对阴极保护系统进行全面评价,评价结果科学可靠。
    • 刘成功; 贾小旭; 赵春雷; 邵明安
    • 摘要: 土壤水分的准确高效测定是土壤水文学研究的重要基础,以土壤电学性质为基础的电阻率成像法(ERT)为土壤水分信息获取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为探究ERT在黄土区土壤水文过程研究中的可行性,利用高密度电法仪测定了陕北六道沟小流域典型坡地和坝地剖面土壤电阻率(ρ),分析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ρ二维分布特征,探讨了ERT在黄土区土壤水分及地下水监测研究方面的应用。结果表明:坡地土地利用方式和坡位对ρ具有显著影响,剖面平均ρ由高到低依次为:柠条灌木地>苜蓿草地>撂荒草地>农耕地,坡顶ρ显著高于坡底,这与土壤含水量高低有密切关系。坝地ρ具有明显的水平和垂直分异特征,垂直方向呈高阻层—低阻层—高阻层分布,低阻层上边界与浅层地下水位一致。在坝地尾部,低阻层厚度增加并穿透浅层高阻层,可能与尾部作物耗水较少有关。ERT可用于黄土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干湿状况及坝地地下水动态监测研究。
    • 刘斌; 王振; 谭荣荣; 李志斌; 赵天杰
    • 摘要: 土壤电阻率是影响特高压直流输电接地极极址选择的重要因素,如何快速获取土壤电阻率的空间分布,为接地极极址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是目前特高压直流输电中面临的重要议题。该文以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和山西省部分地区为研究区,通过Sentinel-1、Sentinel-2和SMAP卫星数据联合反演研究区的土壤体积含水量,结合土壤容重获取土壤重量含水量的空间分布,最后利用土壤电阻率的实测数据与遥感重量含水量数据建立估算模型,得出土壤电阻率与土壤重量含水量呈现幂函数形式的拟合关系,据此获取拟接地极极址及周边地区的土壤电阻率空间分布。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遥感方式能为大范围内接地极极址的选择提供一种新思路。
    • 胡亚男; 陶世银; 龚梅竹; 马海玲
    • 摘要: 雷电活动参数作为反映区域雷电活动特征的重要指标,地形对其影响不容忽视。利用2014—2018年青海省地闪数据、数字地形高程数据以及HWSD土壤数据集,定量分析海拔、坡度、坡向以及土壤电阻率对青海省地闪分布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青海省地闪主要集中在海拔3150~4850 m、坡度0~35°的地区,其中东北坡向地闪次数最多,东南坡向地闪次数最少,地闪对应的土壤电阻率主要集中于100Ω·m。(2)地闪密度随海拔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随坡度的增大而减小;地闪平均强度随海拔的升高先减小后增大,随坡度的增大而增大。(3)选取92°27′00″~97°44′24″E、31°40′48″~34°16′48″N地闪活跃区域,对其1 km×1 km网格内地闪数据与地理参量平均值进行相关性分析,所选区域内地闪密度与平均海拔呈正相关关系,与平均坡度呈负相关关系;而地闪强度与平均海拔呈负相关关系,与平均坡度呈正相关关系。
    • 黄文; 杨雪凇; 杨佳; 李朝阳; 祝幼强
    • 摘要: 为分析牵引回流系统电流分配规律及钢轨电位过高等现象,研究AT供电方式下分流系数与地网电位的影响因素及其关系,通过推导回流系统各支路分流系数,得到影响回流网电流分配的相关因素,进一步说明了土壤电阻率对地网电位的不同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土壤电阻率对分流系数及地网电位影响较大。
    • 李泽宏
    • 摘要: 电力系统在国民经济以及社会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意义非凡。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供电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变电站主接地网是保证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的技术措施。本文针对110 kV向东变电站高电阻主接地网进行理论分析,并且提供了主接地网降低电阻的设计方案,能够使变电站主接地网电阻值达到电网公司验收标准。
    • 王睿; 陈城; 李健辉; 宋云燕; 李雁回
    • 摘要: 接地系统是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保证,也是保证人身与设备安全的关键所在。季节性冻土区域由于冻结作用的影响,冻土的土壤电阻率明显升高,严重影响了系统的接地性能。根据蒙东地区的冬季环境温度与土壤结构调研结果,构建了相应的土壤导电模型,搭建了土壤电阻率测量试验平台,采用四电极法对各处理的电阻率进行测定。设计不同盐分类型、不同盐分浓度的土壤样本在-20°C恒温密闭环境内的冻土试验,分析了冻土盐分和温度对土壤电阻率的影响。试验结果可为冻土区域接地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 魏祥; 陈剑云
    • 摘要: 牵引网阻抗矩阵值一般采用简化Carson公式计算,但该方法忽略了Carson级数解中与导线架设高度相关的高次项,从而忽略了导线架设高度对阻抗值的影响。文中拟以Carson级数公式中与高度无关的第一项作为基本值,把剩余的高次项作为修正值,分析和计算了牵引网架高对阻抗值的影响。以电气化铁路牵引网为实例,计算给出在不同土壤导电率情况下的阻抗-架高特性曲线和不同谐波频率下的阻抗-架高特性曲线。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际工程设计中,当牵引网中通过工频交流电时,架设高度对牵引网阻抗矩阵值造成的影响很小可以忽略的;当牵引网中含有谐波电流,且所含谐波的次数在7次以下时,架高对牵引网阻抗矩阵值的影响可以忽略;当所含谐波的次数在7~25次之间时,架设高度对阻抗矩阵中自阻抗值造成的影响仍可以忽略,但要考虑对互阻抗值造成的影响;当所含谐波的次数高于25次时,架高对牵引网阻抗值的影响较大,超出了实际工程误差允许的范围5%,其影响不可忽略。
    • 张少轩; 王浩
    • 摘要: 针对拉林铁路牵引变电所降阻方案实验验证困难的问题,提出基于CDEGS仿真软件对接地系统土壤电阻率进行仿真验证的方法,仿真输出土壤模型,搭建牵引变电所实施环境,对接地电阻值进行校验,并对接地系统进行安全性评估,可准确验证降阻方案是否可行。
    • 陈旺龙; 李亚宁; 王烨
    • 摘要: 为研究土壤电阻率对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杂散电流的影响,首先,基于电阻网络方法,建立了走行轨-地结构的等效电路模型;其次,采用Matlab软件建立了相应的仿真模型,分析杂散电流的变化规律;最后,对杂散电流进行实验测量,并与仿真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当土壤电阻率为211.57Ω·m时,杂散电流最大;当土壤电阻率为768.47Ω·m时,杂散电流最小。由于土壤电阻率越小,杂散电流越大,因此,工程上在夯筑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的走行轨地基时,应尽可能增大其电阻率。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