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土壤含盐量

土壤含盐量

土壤含盐量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381篇,主要集中在农业基础科学、农作物、林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58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137633篇;相关期刊188种,包括农业机械学报、山东林业科技、国土绿化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第三届中国湿地文化节暨东营国际湿地保护交流会议、2013农业科技创新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论坛暨华东地区农学会年会、第七届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学术年会 等;土壤含盐量的相关文献由973位作者贡献,包括赵庚星、王全九、王卓然等。

土壤含盐量—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58 占比:0.26%

会议论文>

论文:8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37633 占比:99.73%

总计:137999篇

土壤含盐量—发文趋势图

土壤含盐量

-研究学者

  • 赵庚星
  • 王全九
  • 王卓然
  • 常春艳
  • 高明秀
  • 张智韬
  • 张术伟
  • 刘高焕
  • 贾吉超
  • 韩佳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摘要: “盐害”在辣椒栽培过程中很常见,尤其是大棚栽培,“盐害”发生的更加频繁和严重。本文将给广大菜农分享一下大棚辣椒发生“盐害”的原因、症状以及预防措施,希望可以帮助菜农们规避大棚辣椒“盐害”,获得辣椒丰产。大棚辣椒土地“盐渍化”的表现辣椒土地“盐害”有轻重之分,因此土地受害表现形态也有所不同。1.轻度表现:土壤表面出现一层青苔一样的物质,这种物质被称为“青霜”。这时候的土壤含盐量大概在0.189%~0.255%,对辣椒植株的影响还不大,辣椒植株可以正常生长。
    • 王友年
    • 摘要: 为研究喀什噶尔河流域灌区土壤盐分空间分布特征。本文通过野外取样及测试,运用传统统计学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对喀什噶尔河流域灌区土壤盐分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内不同深度土壤含盐量均属强变异性,其空间变异格局受随机性和结构性因素共同影响,各层土壤含盐量均表现为由西向东先增加后减小,其空间分布特征在喀什三角洲较为复杂,盐渍化影响因素众多,其中地下水对盐渍化的影响较大。
    • 刘福全; 杜崇; 韩旭; 李瑞; 胡子浩; 郭佳桐
    • 摘要: 【目的】监测大庆地区土壤盐渍化的时空变化规律。【方法】基于不同深度土壤含盐量实测数据结合Landsat系列遥感影像反射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筛选出敏感波段,以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的方法构建土壤盐渍化反演模型,用ArcGIS绘制盐碱化等级分布图,分析2001—2021年土壤盐渍化时空变化特征。【结果】(1)表层(0~10 cm)土壤含盐量与反射率相关性更强,将反射率经过数学变换之后相关性也会有所提升。(2)B1波段对数、B7波段和B7波段的指数构建的反演模型精度和稳定性都表现良好,R^(2)=0.842,RMSE=0.290,可以用作研究区的反演模型。(3)2001—2021年研究区轻度盐碱化、中度盐碱化和盐土面积先增加后减少,重度盐碱化面积呈先减再增后减的趋势,到2021年为止研究区盐碱化总面积为102262 hm^(2)。【结论】2001—2021年大庆地区盐碱化面积总体来说先增加后减少,特别是大庆市区盐碱化面积减少幅度最大,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该重点监测盐渍土面积较多的杜蒙和林甸2个县,确保盐碱化程度不再继续加重。
    • 袁成福; 冯绍元; 庄旭东; 钱争
    • 摘要: 为了探究河套灌区在实施节水灌溉下的水盐平衡机制,在河套灌区永济灌域选择1个典型研究区,通过观测耕地和盐荒地土壤含水率及含盐量、地下水位埋深及矿化度,分析耕、荒地水盐动态规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探讨盐荒地对耕地的“旱排”作用。结果表明:在灌溉和降雨的影响下,耕地土壤含水率比盐荒地土壤含水率变化更剧烈,耕地土壤含水率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灌溉及降雨、作物生长、地下水位埋深和土壤质地,盐荒地土壤含水率的主要影响因素是耕地灌溉和地下水位埋深;耕地土壤含盐量在3.5 g·kg^(-1)以下,为轻度盐碱化土壤,盐荒地土壤含盐量较高,其中心区域的土壤含盐量在4.0~10.0 g·kg^(-1),为重度盐碱化土壤,耕地土壤含盐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灌溉和作物生长,盐荒地土壤含盐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地貌和地下水位埋深;盐荒地地下水位埋深低于耕地地下水位埋深,耕地地下水矿化度在3.0 g·L^(-1)以下,为微咸水,盐荒地中心区域地下水矿化度平均在8.5 g·L^(-1)左右,为重度咸水。在无地表排水措施条件下,分布于耕地之间的盐荒地是耕地水盐的排泄区域,为河套灌区“旱排盐”聚集的主要场地。
    • 李娜; 岳卫峰; 龚培昌; 廉雪; 闫超
    • 摘要: 灌区土壤水盐迁移特征是影响土壤次生盐渍化与作物产量的重要因素。以内蒙古河套灌区义长灌域典型试验区为研究对象,根据2013年野外实测资料,分析了试验区0~150 cm土壤剖面含水率、含盐量、各离子含量的时空分布规律及水盐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水、盐含量受多重因素影响,浅层土壤水、盐含量受灌溉和蒸发影响较大,属于强变异,季节性变化特征明显,随土层深度的增大,受控于地下水埋深,土壤含水率、含盐量变异性由强变弱;土壤含盐量与地下水埋深、土壤含水率成反比,与各离子含量成正比,盐分组成中阴离子以HCO_(3)^(-)、Cl^(-)、SO_(4)^(2-)为主、阳离子以Na^(+)、K^(+)为主;受灌溉和气候影响,作物生长期(4-9月)浅层土壤盐分含量增减较为频繁,冻结期受冻结作用影响,土壤盐分呈现上升趋势。因此,加强秋浇期,尤其在冻结之前的排水,对于提升灌区排盐效果和降低农田土壤耕层盐分至关重要。
    • 徐晓丽; 张翠玉; 封春香; 赵凯欣; 王继滨
    • 摘要: 本文通过对10个参试品种产量及产量因素与土壤含盐量的分析,显示不同品种间抗耐盐碱的能力不同。聚类分析发现10个品种可以归为3个不同的类群,基本与品种的特性相符。相关分析表明,考察的小麦各性状与土壤含盐量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而小麦株高、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与小麦籽粒产量存在正相关,株高可以作为衡量小麦对含盐量耐受能力的指示性指标。小麦产量及产量因素与土壤含盐量的回归关系是曲线型。
    • 王小芳; 李毅; 姚宁; 刘洪光; 樊向阳; 张选
    • 摘要: 土壤盐渍化问题已成为制约新疆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近年来生物炭在改良土壤方面发挥了极大优势。为研究不同生物炭施用量对土壤理化性质以及盐分分布的影响,于2018—2020年在新疆地区开展生物炭改良盐碱土试验,种植作物为棉花甜菜间作,模式为当地传统“一膜两管四行”栽培模式。2018年试验设置4个生物炭水平,分别为0、10、50、100 t/hm^(2)。2019年增加设置25 t/hm^(2)。综合分析2018年和2019年的试验结果,2020年生物炭施用量调整为0、10、25、30 t/hm^(2)。生物炭混合深度为30 cm。在作物的不同生育期对各个处理不同剖面深度取土测定电导率、pH值和有机质含量,分析不同生物炭施用量对土壤pH值、有机质和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生物炭显著降低生育初期和生育末期0~30 cm土层的pH值,且降低幅度与生物炭施用量成正比。生物炭对30~40 cm土层的pH值有降低作用,但效果不显著。因生物炭自身有机质丰富,生物炭施用10~100 t/hm^(2)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31.8%~135.8%。土壤含盐量在垂直方向上,表现出浅层大、深层小的一致性规律;在水平方向上,膜间土壤含盐量大于滴头附近的土壤含盐量。与对照处理相比,生物炭处理增加了0~10 cm、0~40 cm和0~100 cm深度的加权平面含盐量,3年分别增加13.9%~79.2%、6.6%~133.6%和4.7%~103.5%。施用生物炭后可促进盐分淋洗,当施用量为10、25 t/hm^(2)时,脱盐率为14.7%~22.3%,较其他生物炭处理高。综合考虑盐分淋洗和生物炭施用的经济成本,生物炭适宜用量推荐为10 t/hm^(2)。
    • 张术伟; 常春艳; 王卓然; 高鹏; 赵庚星
    • 摘要: 为防治黄河三角洲土壤次生盐渍化,通过配制轻度、中度、重度盐渍化程度的壤质土体,进行土壤水盐关系试验,利用经典统计分析、线性回归分析、Origin图表分析等方法,探讨了在加水升盐、淋水降盐、蒸发返盐过程中土壤水盐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通过测算土体田间持水量估算了大田降盐灌水参数。结果表明,(1)升盐过程中,土壤表层水盐呈现正向线性关系,含水率的增加对含盐量较高的土体影响较显著,高水高盐环境下的水盐相关性高于低水低盐环境下的水盐相关性;(2)降盐过程中,土壤表层水盐呈现负向线性关系,达到田间持水量后再注入2%的水时,各土体内盐分下降的幅度最大,随后趋于平缓;(3)当体积含水率达到20%时,土体达到田间持水量,每667 m^(2)农田灌入约6.6 m^(3)水时,中度盐渍化土降为轻度盐渍化;灌入约7.8 m^(3)水时,重度盐渍化土降为轻度盐渍化;(4)自然蒸发情况下,重度盐渍土体返盐速率明显快于中度盐渍土。
    • 张智韬; 黄小鱼; 陈钦达; 张珺锐; 台翔; 韩佳
    • 摘要: 为探究同化遥感数据对监测区域尺度土壤含盐量时空信息的适用性,以河套灌区沙壕渠灌域为研究区,以高分一号卫星影像为数据源,通过灰度关联法筛选光谱指数,采用岭回归法构建不同深度的土壤含盐量反演模型,使用集合卡尔曼滤波同化算法将遥感数据应用于HYDRUS1D模型中,开展区域尺度不同深度土壤含盐量的同化研究。结果表明,基于不同深度土壤含盐量的岭回归法模型,其R^(2)均在0.64以上,RE为0.14~0.22,反演精度较高,得到的反演值较为准确;在单点尺度上,与模拟值、反演值相比,同化值更接近实测值,其EFF为0.84~0.93,NER为0.61~0.73,均为正数,且RMSE降低到0.006%~0.011%,提高了HYDRUS1D模型模拟精度;在区域尺度上,不同深度同化值的r均为0.94以上,NER为0.61以上,优于模拟值和反演值,且同化精度随着深度的增加而降低。本文基于遥感数据和HYDRUS1D模型的集合卡尔曼滤波同化研究,提高了土壤含盐量的模拟精度,对提高监测区域尺度土壤含盐量时空信息的精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张术伟; 王卓然; 常春艳; 赵庚星; 陈悦; 潘敬瑞
    • 摘要: 选择黄河三角洲代表区域垦利区和无棣县,将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得到的土壤表层水盐数据,按照季节、植被类型、与渤海距离进行归类,利用经典统计分析、耦合度模型、缓冲区分析、Origin三维关系分析等方法,分析研究区土壤表层(0—15 cm)水盐时空分异特征及其耦合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水盐含量总体较高,含盐量以中度盐渍化为主,垦利土壤表层水盐含量整体高于无棣;不同季节土壤含水量排序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土壤含盐量排序为春季>秋季>冬季>夏季,耦合度关系比较为春季>秋季>冬季>夏季;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含水量排序为荒草地>光板地>耕地>林地,土壤含盐量排序为光板地>荒草地>耕地>林地,耦合度关系比较为光板地>荒草地>耕地>林地;由近海到内陆,研究区土壤表层含水量、含盐量以及水盐耦合度呈现逐步递减的趋势,其中无棣变化趋势较为平缓,垦利土壤含盐量在距海40~50 km处上升,土壤含水量在距海30~40 km处明显上升,表层水盐耦合度也有所提高。研究结果为黄三角濒海区土壤资源的合理规划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