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固碳潜力

固碳潜力

固碳潜力的相关文献在2004年到2022年内共计133篇,主要集中在农业基础科学、林业、环境科学基础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1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152379篇;相关期刊83种,包括山地学报、自然资源学报、第四纪研究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2013年北京土壤学会年会、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第四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等;固碳潜力的相关文献由501位作者贡献,包括王效科、欧阳志云、史学正等。

固碳潜力—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1 占比:0.08%

会议论文>

论文:8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52379 占比:99.92%

总计:152508篇

固碳潜力—发文趋势图

固碳潜力

-研究学者

  • 王效科
  • 欧阳志云
  • 史学正
  • 段晓男
  • 逯非
  • 于东升
  • 于贵瑞
  • 刘迎春
  • 王义祥
  • 翁伯琦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刘文平; 潘影; 肖玉; 郧文聚
    • 摘要: 我国在“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了锚定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研究我国耕地固碳增汇潜力与路径对实现碳中和目标意义重大。目前,我国耕地土壤有机碳库占表层土壤有机碳库比例较低,耕地有机碳密度相比自然土壤有机碳密度水平也较低,耕地土壤碳汇潜力巨大。本文提出,增强我国耕地固碳增汇能力应结合各大农区不同的资源环境问题,通过推行少耕免耕、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等农田管理措施,结合面源污染、土壤重金属、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治理,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同时提升耕地固碳增汇能力。应加强耕地碳汇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研究,完善中国耕地土壤碳汇监测台站体系与标准化碳汇数据产出,研制中国耕地碳汇核算标准体系和绿色农田建设标准,逐步构建耕地土壤碳交易政策与运行机制,完善耕地固碳增汇政策机制保障,以期对中国耕地固碳增汇工作提供参考。
    • 石铁矛; 李沛颖; 汤煜
    • 摘要: 城市是碳排放产生的主要地域空间,是进行“碳中和”核算与政策制定的主体。除了减少固定能源与交通碳排放外,增加城市碳汇也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手段。通过分析沈阳三环区域城市碳汇(植被、土壤、水系、建筑物)不同组成部分的碳汇能力,估算出城市碳汇固碳量为430.93万t,能够抵消沈阳市年能源消耗产生CO;的7.34%。在明晰城市碳汇固碳机理、固碳潜力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的基础上,提出增加固碳面积与提升碳密度两方面的城市碳汇功能提升策略,旨在为中国低碳规划与碳中和实现提供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撑。
    • 何亚婷; 谢和生; 何友均
    • 摘要: 栎类是中国第一大树种,固碳潜力巨大。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丹清河实验林场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目标树经营(经营强度45%、40%、70%)、综合抚育经营(经营强度45%、40%)、无干扰经营对林分碳储量及其分布的影响,为评估蒙古栎天然次生林的碳汇潜力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经过17年的经营实践,无干扰模式下蒙古栎天然次生林林分碳储量(279.01 t·hm^(−2))显著(P综合抚育经营(27.17 t·hm^(-2))>目标树经营(17.44 t·hm^(-2))。(4)灌木层碳储量在综合抚育经营下显著大于目标树经营(P<0.05),凋落物层碳储量在无干扰经营下显著大于综合抚育经营和目标树经营(P<0.05),草本层碳储量在3种经营模式之间无显著差异。(5)土壤层碳储量在无干扰经营模式下显著大于目标树经营(P<0.05),但与综合抚育经营差异不显著。从提升林分固碳潜力和可持续经营的角度,建议对类似林分降低经营强度,优化经营技术措施,达到固碳增汇和提高林分质量的多目标经营。
    • 罗雨溪; 孔德兵; 王永欣; 曹婷; 张韵芝; 李厚德
    • 摘要: 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分布与储量估算是全球碳循环与气候变化的关键研究领域之一。以西南典型低山喀斯特槽谷小流域内四种典型植被演替阶段下的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植被类型演替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储量及固碳潜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内不同植被演替阶段下的土壤有机碳含量为9.12~12.37 g/kg,有机碳储量为41.55~60.42 Mg C/hm^(2)。不同植被演替阶段下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储量具有相似的变化规律,其中在植被类型上表现为林地>耕地>灌丛>草地,在垂直方向上随土壤剖面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在0-30 cm土层深度内,林地下的土壤有机碳储量最大,为60.42 Mg C/hm^(2);与林地相比,研究区内草地类型的固碳潜力最大,可达18.87 Mg C/hm^(2);灌丛地次之,为12.37 Mg C/hm^(2);耕地最小,仅为2.73 Mg C/hm^(2)。以上研究结果说明,研究区内植被演替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和有机碳储量具有显著影响,植被演替将促进土壤有机碳的截获,提高土壤有机碳的含量和储量。
    • 周志峰; 王耀; 贾刚; 于世勇; 谷成龙
    • 摘要: 利用第八次和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数据,采用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指导各国开展的生物量和碳储量估算方法,估算了河北省乔木林碳储量,分析了碳密度和固碳速率;以《河北省国土绿化规划(2018—2035年)》数据为依据,利用模型法预测了固碳潜力。结果显示:2018年河北省乔木林碳储量为6167.49万tC,平均碳密度为16.88tC/hm^(2),平均固碳速率为0.31tC/(hm^(2)·a),至2035年新增乔林的固碳潜力为73.63万tC。研究成果有助于估算“碳中和”进度和评估河北省的实施能力。通过本文的分析探讨,以期丰富我国森林碳汇的研究成果,为碳汇的宏观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 梁红霞; 邢润华; 贾十军; 陈富荣; 陶春军
    • 摘要: 以安徽省六安市寿县、合肥市肥西县、六安市舒城县水稻土分布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耕地、休耕地、荒地)土壤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三年的土壤碳含量变化监测,探讨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碳含量及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耕地、休耕地有机碳随着时间的推移,总体上均发生了累积,荒地两个地区也发生了累积,但不同年份季节有机碳含量变化较大。与初次采样相比,其中两个区总体呈上升趋势。全碳变化较为复杂,耕地、休耕地与初次采样相比总体呈上升态势,而荒地一个试验区全碳有所降低,其他两个区具有升高态势。最后采样时段与初始土壤碳含量变化情况表明,碳含量增加的比例有机碳明显高于全碳,有机碳在休耕地中增加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地类,全碳则在荒地中增加比例最大。
    • 吴普侠; 汪晓珍; 吴建召; 张晓梅; 蔺雨阳; 王凯博
    • 摘要: 为了科学评估中国退耕还林工程的固碳能力,收集整理了退耕还林一期工程(1999—2010年)详细的造林资料,结合中国主要树种的蓄积量(生物量)生长曲线和退耕还林前后土壤有机碳变化特征及各树种碳储量计算的相关参数,估算退耕还林工程1999—2050年的固碳量及其变化。结果表明:截至2010年,退耕还林工程造林总固碳量(土壤和植被)为355.87 Tg;工程实施期间,造林后期固碳量显著大于造林前期,平均每年固碳量为29.66 Tg;工程林固碳增汇潜力不断增加,预计到2050年中国退耕还林工程的固碳增汇潜力为1234.04 Tg。因此,中国的退耕还林工程产生了巨大的碳汇效益。
    • 程春香; 于敏; 吴门新; 薄宇; 毛子军
    • 摘要: 净初级生产力(NPP)是陆地生态系统生产力重要指标之一,用于表征植被生长抵消人为碳排放量潜力,对维持全球碳平衡、减缓气候变化并完成我国双碳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已验证TEC模型计算植被NPP,采用Sen趋势度估计、土地利用动态度等方法,研究黑龙江省生态保护修复关键实施期(2000~2020年)植被NPP及其影响因子时空变化特征,利用地理探测器和相关分析法开展NPP驱动因子定量化分析。结果表明,2000~2020年黑龙江省气候总体呈现暖湿化趋势,热量条件和水分条件均得到明显改善。21年间黑龙江省植树造林成效显著,城镇化进程逐渐推进,2010年后城镇化速度明显加快。2000~2020年黑龙江省NPP平均值为602.7 gC·m^(-2),呈极显著增加趋势。自然因子中降水量是影响NPP增加的主导因子。土地覆盖类型对NPP也具有重要影响,表明我国未来可继续实施适合的生态修复政策增加NPP,提高陆地生态系统固碳潜力。研究可为生态环境管理、政策制定以及“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提供科学参考。
    • 陈科屹; 王建军; 何友均; 张立文
    • 摘要: 国有林区是中国实施碳中和行动的重要区域,准确估算其森林植被碳储量及固碳潜力,对于指导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策略,统筹区域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黑龙江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为研究对象,基于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在分树种(组)且分龄组的基础上,采用材积源生物量法对其森林植被碳储量和碳密度进行了测算。运用空间代替时间法,并结合林区植被生态区划情况和地带性顶级群落类型,对林区森林植被固碳潜力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1)黑龙江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森林植被总碳储量为2.7246×10^(8) Mg,平均碳密度为39.46 Mg·hm^(-2)。乔木林碳储量占比高达99.93%,其平均碳密度是灌木林的4.00倍、疏林的3.72倍。(2)不同区域森林植被碳储量和碳密度差异悬殊,碳储量最多和最少的区域分别是新林林业局(3.4497×10^(7) Mg)和盘中自然保护区(1.0936×10^(6) Mg),碳密度最大和最小的区域分别是双河自然保护区(59.68 Mg·hm^(-2))和盘中自然保护区(22.11 Mg·hm^(-2));自然保护区的设立和合理有序的人为干预对于提升森林植被固碳能力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3)落叶松林(Larix gmelinii)碳储量占比接近林区总碳储量的1/2,樟子松林(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平均碳密度远高于其他森林类型。(4)碳储量最多和平均碳密度最大的林种分别是一般用材林和母树林。(5)中龄林是碳储量最多的龄组,平均碳密度随龄组的增加而增大。(6)林区总固碳潜力为1.9367×10^(8) Mg,主体贡献源于现存森林植被的生长。建议加强天然次生林保护与修复的理论研究和技术研发,提高森林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增强其固碳增汇能力。创新森林植被固碳增汇管理,拓展林业碳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 刘宇斌; 焦燕; 杨文柱; 张婧; 王艳; 灵灵
    • 摘要: 采集内蒙古河套灌区盐碱土壤(电导率EC为0.27mS/cm),利用NaCl调节土壤电导率为(0,10,20,40,80mS/cm),基于稳定碳同位素分析不同电导率土壤添加定量δ^(13)C-CO_(2)后,土壤CO_(2)吸收量以及土壤难溶性无机碳含量(SIC)-δ^(13)C值.结果表明,盐碱土壤能够吸收CO_(2),随土壤电导率(EC)升高,土壤CO_(2)累积吸收量增加,S5(EC=80mS/cm)CO_(2)累积吸收量比S1(0.27mS/cm)高1.6640mg.土壤SIC含量(R^(2)=0.7080,P<0.05)和土壤可溶性无机碳含量(DIC)(R^(2)=0.6096,P<0.05)与土壤EC显著负相关关系.盐碱土壤吸收CO_(2)部分固存于土壤无机碳中,外源添加δ^(13)C-CO_(2),盐碱土壤SIC-δ^(13)C值(-5.299‰~-0.8341‰)显著增加.EC为20mS/cm土壤固相保存δ^(13)C-CO_(2)总量最高1.276mg,固存δ^(13)C-CO_(2)总量占土壤吸收^(13)CO_(2)总量比例30.28%最高;EC为80mS/cm固碳量最低为0.2749mg,固存δ^(13)C-CO_(2)总量占土壤吸收^(13)CO_(2)总量比例5.579%.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