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四肢开放性骨折

四肢开放性骨折

四肢开放性骨折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2年内共计144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临床医学、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7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145944篇;相关期刊102种,包括医疗装备、基层医学论坛、实用临床医药杂志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五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中华医学会灾难医学分会第三届年会暨城市安全与灾难医学救援国际高峰论坛等;四肢开放性骨折的相关文献由282位作者贡献,包括张雪珍、刘蓉蓉、姜巧婷等。

四肢开放性骨折—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7 占比:0.09%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45944 占比:99.90%

总计:146083篇

四肢开放性骨折—发文趋势图

四肢开放性骨折

-研究学者

  • 张雪珍
  • 刘蓉蓉
  • 姜巧婷
  • 孙艳华
  • 宋尚明
  • 庞海燕
  • 李伟
  • 李晓松
  • 李树萍
  • 李秀娟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何力; 吴苏宁; 郭思佳; 李春亮
    • 摘要: 目的:探讨清源生化汤治疗四肢开放性骨折创面感染的疗效及其对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VCAM-1)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1例四肢开放性骨折创面感染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清源生化汤。治疗7天后观察两组患者疗效,记录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时间、感染控制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并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6、IL-8、ICAM-1、VCAM-1水平,观察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80%,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源生化汤可有效促进四肢开放性骨折创面感染患者康复,缓解机体炎症反应,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可靠。
    • 张世纲
    • 摘要: 目的探讨水凝胶敷料与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在四肢开放性骨折(OFOE)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术后创面愈合情况、白介素-4(IL-4)、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3月沈阳积水潭医院收治的100例OFOE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VSD技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水凝胶敷料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创面愈合效果、IL-4、IL-10、TNF-α水平以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伤口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皮瓣形成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IL-4、IL-10、TNF-α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IL-4、IL-10、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FOE患者联合应用功能水凝胶敷料和VSD技术进行治疗,其术后创面愈合的效果较好,还可改善IL-4、IL-10、TNF-α水平,值得推广。
    • 邱双玲; 陶海荣
    • 摘要: 目的 探讨四肢开放性骨折患者经外固定术后创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 选取行外固定术的255例四肢开放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创口是否发生感染将其分为感染组(n=61)和非感染组(n=194).取感染组患者创口组织进行细菌培养及鉴定,观察患者创口细菌分布情况,并对造成术后创口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55例患者术后创口感染率为23.92%,其中,48例为浅表感染,13例为深部感染.对感染组进行细菌学分析,发现铜绿假单孢菌、大肠埃希菌占比最大,均在20.00%以上.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显示:骨折分度(Ⅲ度)、受伤至医院就诊时间(>6 h)、创口遗留死腔是术后创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清创彻底是术后创口感染的保护因素(OR=7.290、4.230、12.500、0.450,P6h、创口遗留死腔是术后创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清创彻底是术后创口感染的保护因素.
    • 高阳
    • 摘要: 目的:探究负压封闭引流(VSD)在四肢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8年1月~2019年3月为研究时段,选择此期间沈阳市骨科医院收治的四肢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损伤患者进行研究,共计80例,将其随机编号,采取抽签法分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医护措施,观察组患者实施VSD,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00%;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四肢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损伤患者医疗护理中,VSD更有利于促进促进创面愈合,且安全性高.
    • 王威; 陈峰; 林琅山
    • 摘要: 目的 分析对四肢开放性骨折伴软组织缺损患者实施一期皮瓣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择取88例四肢开放性骨折伴软组织缺损患者,将其随机分组研究,对照组(44例)实施常规修复,研究组(44例)实施一期皮瓣修复,对照分析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从临床疗效来看,研究组总有效率(100%)高于对照组(88.64%),P<0.05;从住院时间来看,研究组比对照组短,P<0.05;从住院费用来看,研究组比对照组低,P<0.05;从骨折愈合时间来看,研究组(48.77±7.10)d比对照组(66.20±6.48)d短,P<0.05;从关节活动度来看,修复后研究组关节伸直度、背伸度、屈曲度、跖屈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从并发症情况来看,研究组骨折延迟愈合、功能障碍、皮瓣/皮片部分坏死、骨髓炎等并发症总发生率(6.82%)低于对照组(25.00%),P<0.05.结论 对于四肢开放性骨折伴软组织缺损患者,一期皮瓣修复可提高修复效果,缩短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改善关节活动度,避免并发症发生,临床价值显著.
    • 龙燕红
    • 摘要: 目的 探讨手术室预防性护理对四肢开放性骨折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5月—2020年10月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四肢开放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摸球法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手术室预防性护理.比较两组的切口愈合优良度、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护理认可度、生活自理能力与生活质量.结果 两组比较,观察组的切口愈合优良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认可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生活自理能力与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组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生活自理能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四肢开放性骨折患者予以手术室预防性护理,可有效预防术后切口感染,加速伤口愈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获取患者的高度认可.
    • 肖啟; 付杰平
    • 摘要: 目的 分析临床急救路径在院前急救四肢开放性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在宜春市紧急救援中心接受治疗的60例四肢开放性骨折患者临床资料,依据院前急救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院前急救,30例)与观察组(临床急救路径,30例),观察2组抢救效果与抢救时间.结果 观察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医院相关人员反应时间与急救反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急救路径应用于院前急救四肢开放性骨折患者中的效果显著,可提高抢救成功率,利于缩短医院相关人员反应时间与急救反应时间.
    • 冯洁
    • 摘要: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四肢开放性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文共有研究对象100例,均为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期间于我院接收的四肢开放性骨折患者,依据护理方式不同,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0人.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临床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干预后治疗总有效率相较于对照组更高,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明显较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将临床综合护理应用于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开放性骨折患者中具有较好的干预效果,值得进行推广.
    • 付羽
    • 摘要: 目的 探讨电动脉冲吸引器冲洗联合手术室综合护理在四肢开放性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1月至2020年9月医院收治的92例四肢开放性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冲洗方式联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电动脉冲吸引器冲洗联合手术室综合护理,比较两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切口愈合情况与切口感染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62.94±5.41)min、(7.64±1.55)d、(8.64±2.34)d、(53.82±6.53)d,均短于对照组的(70.15±6.04)min、(9.61±2.06)d、(11.19±2.48)d、(60.71±7.8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愈合效果优于对照组,切口感染率(4.35%)低于对照组(17.3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动脉冲吸引器冲洗联合手术室综合护理能够促进四肢开放性骨折患者手术顺利实施,改善术后切口愈合效果,减少切口感染,缩短病程.
    • 霍愿愿; 王琴
    • 摘要: 目的 探讨对四肢开放性骨折伴创面感染患者使用负压封闭引流(VSD)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四肢开放性骨折伴创面感染的患者10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外科换药的方式进行治疗,后期再进行缝合和植皮治疗;试验组给予VSD方式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创面愈合时长和平均住院时长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各项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治疗前后骨性标志物水平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对四肢开放性骨折伴创面感染的患者采用VSD治疗可以有效降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在缩短患者住院时长,促进其创面快速愈合的同时不会对骨性标志物产生影响,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显著.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