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喉癌术后

喉癌术后

喉癌术后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2年内共计219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肿瘤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04篇、专利文献19831篇;相关期刊138种,包括内蒙古中医药、护士进修杂志、齐鲁护理杂志等; 喉癌术后的相关文献由440位作者贡献,包括王杨、刘欣梅、李笑雨等。

喉癌术后—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04 占比:1.02%

专利文献>

论文:19831 占比:98.98%

总计:20035篇

喉癌术后—发文趋势图

喉癌术后

-研究学者

  • 王杨
  • 刘欣梅
  • 李笑雨
  • 韦连素
  • 余蓉
  • 兰宁华
  • 刘秀莲
  • 卢娜
  • 尹娅红
  • 尹媛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婷婷; 王雪峰; 郭崟; 徐振明; 李洪波
    • 摘要: 目的分析喉癌术后喉狭窄的原因,探讨颈前转门肌蒂皮瓣修复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0月本院收治的19例喉癌术后出现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采用颈前转门肌蒂皮瓣修复术治疗。结果19例患者均实施颈前转门肌蒂皮瓣修复术,其中15例(78.94%)一次手术后顺利拔管;2例(10.53%)二次手术后顺利拔管;2例(10.53%)未能拔管,且均为重度狭窄患者,其中1例因术后出现感染导致皮瓣坏死,另1例因喉癌复发行全喉切除术。结论颈前转门肌蒂皮瓣修复术是针对喉癌术后喉狭窄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 苏婉君
    • 摘要: 目的:探究理性情绪疗法配合诱导睡眠改善喉癌术后患者睡眠质量及心理弹性的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4月—2022年2月期间于我院接受喉癌切除术治疗的患者68例,据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参照组,各34例。参照组实施喉癌术后常规管理,观察组则基于参照组方案实施理性情绪疗法配合诱导睡眠。比较两组管理前后睡眠质量(PSQI)评分、心理弹性(CD-RISC)评分、疾病获益感评分。结果:管理后观察组PSQI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管理后观察组CD-RISC评分、疾病获益感评分均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喉癌患者术后管理中实施理性情绪疗法配合诱导睡眠方案,可显著改善其睡眠质量,提升其心理弹性,增强疾病获益感,促患者康复意义显著,值得推广。
    • 何毅; 陶晶晶
    • 摘要: 目的 探讨正念认知疗法对喉癌术后患者癌因性疲乏及焦虑、抑郁、幸福感指数的影响.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2018年6月—2019年10月选取在武汉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耳鼻喉科住院手术且拔除胃管的70例喉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各脱落1例,最终2组各34例喉癌患者.对照组喉癌术后患者仅给予耳鼻喉头颈外科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喉癌术后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6周的正念认知疗法干预,在干预前和干预6周末采用简短疲乏评估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和幸福感指数量表对2组喉癌术后患者进行评估.结果 干预6周末,观察组12例喉癌术后患者无疲乏,对照组2例无疲乏,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喉癌术后患者焦虑总分、抑郁总分低于对照组(P<0.001),幸福感指数量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正念认知疗法能减轻喉癌患者的癌因性疲乏程度,改善癌喉术后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升喉癌术后患者的幸福感.
    • 朱汝妃; 李健玉; 丁楚楚; 邱晓婵
    • 摘要: 目的 探讨规范化延续护理在喉癌术后气管切开带管出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6月在本咽喉科行全喉切除术及喉次全切除术后带气管切开导管出院的5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22例)与观察组(31例)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在出院当天指导患者自我护理方法,出院后按复查时间到门诊随访;观察组采用由医护组成的"延续护理小组"共同讨论制定的规范实施延续护理.统计患者出院6个月气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出院时、出院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的焦虑发生情况;出院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 实施规范化延续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出现相关并发症发生率(25.81%)低于对照组(6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喉癌术后气管切开带管出院患者采用规范化延续护理,能有效的降低气切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对护理服务满意度.
    • 殷巧丽
    • 摘要: 目的 对喉癌患者术后吸痰护理中应用全程负压浅部吸痰配合气管内滴药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有利依据.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2017年3月至2019年1月2间收诊的63例患者,按照双盲法原则分为对照组(n=31)和实验组(n=32),均辅以手术治疗,术后对照组予以常规排痰法,实验组全程负压浅部吸痰协同气管内滴药护理,对两组吸痰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依从性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实验组肺部受染、痰痂形成等发生几率相比于对照组具明显下降优势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总依从性96.88%(31/32)显著高于对照组22.58%(7/31),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喉癌术后采取全程负压浅部吸痰协同气管滴药进行气道护理效果理想,气道黏膜损伤小,痰痂形成概率低,可避免亦或吸痰不良事件,提高患者依从性,降低肺部感染率,值得推广.
    • 陈晓芳; 肖红英; 王杨
    • 摘要: 目的 以降低并发症,提高患者的气道护理质量,促进外科快速康复.方法 将50例全喉切除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采用简化舒适状况量表(GCQ)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PSQI)等主观标准及客观指标:伤口愈合分期、痰液的粘稠度、多重耐药发生率、气道并发症等进行统计分析.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约翰霍普金斯循证实践模式,将证据应用于护理实践,并评价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伤口愈合分期、人工气道后痰液黏稠度、多重耐药发生率、气道并发症的发生较对照组显著降低,舒适度评分显著升高.结论 采用约翰霍普金斯循证实践模式开发的循证实践方案可显著降低喉癌术后患者伤口愈合分期提高,人工气道后痰液黏稠度、多重耐药发生率、气道并发症的发生显著降低,提高护理质量,促进外科快速康复.
    • 陈艳艳; 王晓丽; 庞瑞; 康凤霞; 刘谨
    • 摘要: 目的:探究深刺太冲穴治疗肝气郁结型喉癌术后抑郁的疗效。方法:选取116例喉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57例,对照组59例。观察组采用深刺太冲穴联合甘麦大枣汤加减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太冲穴联合甘麦大枣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匹兹堡睡眠指数(PSQI)评分及欧洲癌症研究治疗组织(EORTC)的生活质量核心问卷(QLQ-C30)评分(包括躯体功能、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四个维度)。结果:治疗后,两组HAMD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和PSQ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或P<0.01),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躯体功能、生理功能、心理功能及社会功能评分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总有效率观察组89.47%,对照组71.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深刺太冲穴联合甘麦大枣汤加减治疗肝气郁结型喉癌术后抑郁疗效较好,可改善患者抑郁状态及睡眠质量,提高生活质量。
    • 李翠翠
    • 摘要: 目的 探讨出院计划对喉癌术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出院后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2016-01至2017-12我院收治并符合纳入标准的105例喉癌患者进行资料收集,均接受手术并符合出院标准,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52,行常规护理及电话随访)与研究组(n=53,行出院计划模式),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护理能力及生命质量的变化.结果 干预前,两组自护能力及生存质量评分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自护能力研究组与生存质量评分均有所提高,且上升幅度远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出院计划对喉癌术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具有明显的提高作用,同时有助于改善患者出院后生命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 李峥璟; 金蕾; 陆萌; 杨子璐; 龚红燕
    • 摘要: 目的:探讨多模式健康宣教对喉癌患者术后肠内营养(EN)支持效果的影响。方法:将行喉切除术的 10 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 (5 例 ) 和对照组 (5 例 ):观察 组采用多模式健康宣教方式,量化、细化 EN 支持的指导方案;对照组采取常规的健康宣教方法:比较两组病人术后 EN 支持的依从性、胃肠道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患者满意 度。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后 EN 支持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胃肠道并发症的发生低于对照组;病人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有统计学差异 (P<0.05)。 结论:多模式健康宣教 在喉癌病人术后 EN 中的应用安全有效,提高了患者术后 EN 的依从性,减少了胃肠道并发症的发生,实现了术后营养支持的规范化指导,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