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合法性危机

合法性危机

合法性危机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1年内共计349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政治、政治理论、法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47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437729篇;相关期刊273种,包括甘肃行政学院学报、求实、法制与社会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全国首届“全球学与全球治理论坛”暨“全球治理变革与国际法治创新”学术研讨会、“院校研究与学生成长”学术研讨会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院校研究分会2017年年会等;合法性危机的相关文献由399位作者贡献,包括曹英、夏日贵、戚建刚等。

合法性危机—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47 占比:0.08%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437729 占比:99.92%

总计:438078篇

合法性危机—发文趋势图

合法性危机

-研究学者

  • 曹英
  • 夏日贵
  • 戚建刚
  • 李涛
  • 王晓华
  • 陈红桂
  • 习裕军
  • 余锋
  • 刘建洲
  • 吴志成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杜焕芳; 郭诗雅
    • 摘要: 投资条约仲裁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与国家处于相对平等法律地位的非政治化争端解决平台,然私法裁判程序和商事仲裁理论在解决国际投资争端尤其是管理性国际投资争端时屡屡失灵,引发投资条约仲裁的"合法性"危机.透明度规则的确立标志着投资条约仲裁由保密走向公开、由私法裁判向全球治理工具转型,全球行政法理论的引入能够弥补现有投资条约仲裁机制公共职能的缺失.全球行政法要求投资条约仲裁应当具备问责、透明和公众参与、阐明理由和复审程序,这对于国际投资条约仲裁走出合法性危机具有重大意义.
    • 王国飞
    • 摘要: 碳排放环境风险是一种特殊环境风险,危害对象涉及环境、生态和公众健康.碳排放环境风险评估由识别、测量与评价三部分组成,评估过程具有科学性和民主性,其法律价值体现在环境安全和环境民主两个方面,合作规制理念要求重新定位风险评估中的政府、企业、专家、公众的主体角色与功能.碳排放环境风险评估面临着"科学理性决定论"被动摇、"社会理性建构论"受排斥的危机:前者源于风险知识的有限性、评估专家的不可靠性、公众知识与专家知识的竞争;后者源自公众参与该类风险评估缺乏制度保障和缺少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因此,碳排放环境风险评估制度的立法设计需要重新认识科学理性和民主理性,对科学理性的认识应由"客观理性"转向"共同体高度认同",对民主理性的认识应由"公众个体理性"转向"公共理性".
    • 齐仁达
    • 摘要: 自1947年以来,克什米尔争端始终是印巴关系的焦点问题之一。英国关于印巴分治的方案中规定土邦既拥有选择加入印度或巴基斯坦的自由,也拥有保持独立的自由,但未明确到底是土邦统治者还是土邦人民拥有决定土邦政治地位的权力。印巴在朱纳加德土邦归属问题上,就争议土邦的归属问题的解决方式达成共识,即应尊重土邦人民的意愿,因此印度在查谟和克什米尔土邦王公签署《合并协议》后仍承诺需通过公投确认查谟和克什米尔的未来,但公投一直未能举行造成了印度的合法性危机合法性危机成为塑造印度克什米尔政策的重要动因。2019年,印度人民党政府强行废除宪法第370条,印度的强势行动对其主权声索造成了新的合法性危机
    • 毛婧; 祁占勇; 答喆
    • 摘要: 教育培训机构是实施社会教育权的载体,是由个人或民间机构投资举办的非学历教育机构,按照法定程序设立且具备法人资格.作为权利归属为社会教育权范畴的教育培训机构,具有权利主体是非政府机构其他利益群体的组织或个人、按照法不禁止即自由原则实施教育活动、遵守实体法的规定、依赖于契约性法律或习惯法以及教育的公共性原则等法律属性.当前,我国教育培训机构的规范运行中还存在着专门立法缺失、监管体系乏力、执法力度不够、举办者法律意识淡薄等合法性危机.这就需要通过出台教育培训机构的专门法律、完善政府监管体系、加大教育行政执法、增强法律意识等方面,不断完善对教育培训机构的法律规制,促使教育培训机构的合法化运行.
    • 邵华冬; 陈凌云; 齐彦丽
    • 摘要: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连接不断扩大,逆向全球化思潮持续发酵,国家霸权主义借机表达重建利益格局的诉求,形形色色的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声浪加大,跨文化传播越来越趋向"文化冲突"的自我实现.在此背景下,跨国企业跨文化沟通与共通意义构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重大挑战,企业在不同文化场域遭遇合法性危机的风险骤然增加.为帮助跨国企业更好地应对合法性危机,文章从跨文化视野出发,引入文化间性理论,聚焦"NBA莫雷"事件,探讨事件发生的原因、合法性危机类型、公关问题和解决路径.研究发现,文化差异的存在以及对他者文化的漠视使得危机走向愈发严重的对立,增加了企业合法性修复的难度.为应对企业合法性构建中的跨文化挑战,企业需要从文化间性出发建立跨文化敏感性,以他者的智慧避免陷入文化冲突的陷阱中,在理性交往中形成新的文化规则.
    • 吴昕泽; 王义桅
    • 摘要: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美国公开将中国视为战略敌手,北约开始寻求利用中国这一新的话题来增强其合法性.北约在伦敦首脑峰会中首次将中国议题纳入议程,凸显了其对中国崛起的关注,中国与北约关系的走向备受瞩目.北约自冷战结束后一直寻求通过转型应对生存危机,应对中国崛起能否成为其再转型过程中解决合法性危机的新选择.传统与非传统安全的双重回归,中国崛起的"威胁感知"的确使北约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战略并思考再转型之路,但是北约的再转型却面临三大悖论,涉及北约扩大的悖论(即不扩大,合法性不足;扩大,合法性受损),欧洲追求战略自主与美国保持战略优势的悖论,以及北约核心任务的全球扩张与聚焦成员安全的悖论.在面临再转型悖论的情况下,北约很可能将中国当成特定领域的竞争对手,而非整体上的敌人.中国要灵活主动地处理与北约的关系,在合作中趋利避害,共同解决人类面临的安全威胁,以人类命运共同体超越集体安全与军事联盟的逻辑.
    • 臧雷振
    • 摘要: 合法性这一政治概念基于考察民众对国家的认同和支持而产生,但不同政体、不同地域和不同时代的国家在实际发展中的差异使得学者对合法性来源及其特征争论不休.已有研究将合法性来源简单归结为西方的竞争性选举程序,并认为以绩效或经济增长为支撑的合法性无法根本解决政治认同和支持危机,此类研究视角忽略了合法性来源的多重多样性.在梳理合法性来源的一般理论基础上,可将其划分为基础性来源和补充性机制,并基于大数据时代不同合法性来源与技术变革的互动表现,建构出一个复合型合法性来源分析框架.通过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政治实践运作分析,展示该分析框架的合理性与有效性,为中国政治发展成就的理论诠释提供新视角.
    • 李炳烁
    • 摘要: 在法理成为法理学的中心主题和中国法学共同关注的新时代,法理在政治生活和公共生活中也发挥着极其特殊的作用.合法性是国家政治法理的核心议题.合法性范畴的法理意蕴不仅基于一定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体现民众对于政治体系正当性的认同;而且包含了在现代宪制结构下,政治制度和政治行为法治化、规范化的实践过程;以及民众对于政治治理的实际效果、社会正义实现程度、公民权利保障诉求的综合认知.政治发展中的合法性危机主要源自社会转型时期经济发展、社会治理与政治认同的复合效应,其法理重建须着眼于提升对政治制度的法理认同,强化对政治过程的法治规范,建构政治有效性的法理基础.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