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台湾青年

台湾青年

台湾青年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2年内共计536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政治、经济计划与管理、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29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387篇;相关期刊181种,包括当代青年研究、统一论坛、台声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2016两岸青年文化教育交流合作学术研讨会、2016中华文化论坛、2017新形势下的两岸青年文化教育交流与合作学术研讨会 等;台湾青年的相关文献由445位作者贡献,包括易靖茗、李俞柔、刘澈元等。

台湾青年—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29 占比:57.31%

会议论文>

论文:7 占比:0.76%

专利文献>

论文:387 占比:41.93%

总计:923篇

台湾青年—发文趋势图

台湾青年

-研究学者

  • 易靖茗
  • 李俞柔
  • 刘澈元
  • 郑夷
  • 蓝博洲
  • 刘凌斌
  • 章涟漪
  • 闫俊文
  • 吴乐杨
  • 张遂新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修菁
    • 摘要: 两岸融合发展已经成为新时代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的关键抓手和重要途径,其中促进两岸青年融合发展是一项核心工作。对台报道如果能深度影响进而联结台湾现阶段14到44岁的中坚力量,将对推进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具有重要价值。因此,这也应是当前对台传播要研究的重点问题。本文试图从当下一代台湾青年群体的心理特征、认知共性和信息接受习惯入手,结合作者长期从事涉台报道的一线观察、报道实践,力图给予当前对台传播如何用好台湾青年群体的影响力,让我们的对台报道更加深入台湾民众心以路径建议。
    • 黄守明
    • 摘要: 台湾青年是两岸关系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对台广播做好对青年的传播,有利于台湾青年融入大陆,增进两岸青年交流,促进祖国和平统一。随着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不断碰撞融合,对台广播也不断走向新媒体的“深水区”,以满足台湾青年了解大陆的需求,提升对他们的传播影响力。本文以福建东南广播公司重点策划栏目《台青追梦在大陆》为例,从对台广播对青年传播的重要性、试水新媒体、传播策略方面进行分析,以此为当前对台广播在新媒体的转型中提升对青年的传播影响力提供参考。
    • 王艺桦; 张文生
    • 摘要: 青年群体是引领未来两岸关系走向的新生力量,以福建作为桥梁连接大陆和台湾有其先天和后天的优势.福建省为吸引台湾青年来闽就业创业,提出了"扩大对台招生规模、鼓励台湾人才来闽发展、支持台湾医护人员来闽执业"等等一系列政策支持措施.切实做到"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本文通过发放问卷、进行访谈,以及对现有的研究资料进行梳理,了解到当前台湾青年来闽就业创业的主要路径包括专场招聘会引进人才,在陆就读台生留闽发展,台商二代"接棒"创业,亲友推荐与政策引才,两岸交流合作计划,以及阵地搭建与新媒体宣传.台湾青年来闽就业创业途径越发多样,但从实效而言,仍遭遇复杂严峻的台海形势、城市吸引力不足、创业投入成本增大、惠台政策通达渠道不畅、对大陆认识不足、媒体言论的可信度降低等实际困境.新形势下促进台湾青年来闽就业创业应多方向扩大基层交流,提升台湾青年对闽了解程度;落实同等待遇,加强台湾青年职业、社会及生活保障;保障台商在闽利益,做好就业创业的辅导服务工作;建立人事档案制度,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采取分级管理模式;把握区域特色,推动示范区平台建设,提升对闽观感;专设涉台人事网络平台,加大对台宣传力度.
    • 唐桦; 韦肖佳祺
    • 摘要: 台湾青年赴大陆就业创业渐成风潮.为更好地促进在陆台青融人社会,增强安全感和归属感,构建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尤为重要.在陆台青就业创业社会支持系统由政策性支持、扩散性支持、信息性支持和情感性支持组成,并承担着领导作用、基础作用、指导作用和深层作用.通过半结构化访谈发现,这一社会支持系统的四个部分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足.应从政策支持精细化、扩散支持人性化、信息支持智能化、情感支持自主化等方面优化在陆台青就业创业社会支持系统,营造优质的就业创业环境,实现在陆台青从“融入”向“融合”的跨越.
    • 唐威迪
    • 摘要: 在台湾解除报禁之后的短短几十年间,台湾媒体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形成了和大陆截然不同的媒体生态.台湾青年一代深受台湾媒体自由化的感染,媒体所渲染的舆论环境影响了台湾青年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在台湾当局颁布多项政策来阻碍两岸人员交流的背景下,如何破解台湾媒体宣传困境,并利用媒体吸引台湾民众来大陆生活、学习和工作,是当前我们对台工作需要去思考的一个重要议题.
    • 陈超; 张遂新; 王瀚
    • 摘要: 社会关系是影响流动人口在地融入的重要变量.从"强度"和"位置"两个维度出发,社会关系可以大致分为四种类型.通过分析个体通过强关系、弱关系、桥梁位置和纽带位置获得资源的概率提出:不同种类的社会关系具有相应的社会关系能力,即不同种类的社会关系为个体带来额外资源的概率有所差异.以在陆台青的相关调查数据为依据,采用回归检验的方法进行验证,研究发现:当在陆台青处于不同种类的社会关系中,拥有的社会关系能力越强,社会融入的程度越高.因此,仅仅鼓励在陆台青加入异质性群体组织并非最优途径,鼓励同时参与同质性和异质性群体才能更有效地实现在陆台青社会融入.
    • 陈超; 张遂新; 王瀚
    • 摘要: 社会关系是影响流动人口在地融入的重要变量。从“强度”和“位置”两个维度出发,社会关系可以大致分为四种类型。通过分析个体通过强关系、弱关系、桥梁位置和纽带位置获得资源的概率提出:不同种类的社会关系具有相应的社会关系能力,即不同种类的社会关系为个体带来额外资源的概率有所差异。以在陆台青的相关调查数据为依据,采用回归检验的方法进行验证,研究发现:当在陆台青处于不同种类的社会关系中,拥有的社会关系能力越强,社会融入的程度越高。因此,仅仅鼓励在陆台青加入异质性群体组织并非最优途径,鼓励同时参与同质性和异质性群体才能更有效地实现在陆台青社会融入。
    • 刘志; 胡正文
    • 摘要: 社交媒体正在重塑社会政治形态,个体或群体通过社交媒体介入到社会和政治事务,对社会价值观念形成、政治形态重构等方面都产生了重大影响.研究结合台湾"九合一"选举及"地区领导人选举"选情,发现台湾青年作为近年台湾社会运动和政治选举的重要推动者和参与者,其媒介接触行为与政治认知、资讯获取与行动决策之间存在着密切关联,并对台湾政局演变及两岸关系走向产生了重要影响.
    • 唐桦; 韦肖佳祺
    • 摘要: 台湾青年赴大陆就业创业渐成风潮。为更好地促进在陆台青融入社会,增强安全感和归属感,构建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尤为重要。在陆台青就业创业社会支持系统由政策性支持、扩散性支持、信息性支持和情感性支持组成,并承担着领导作用、基础作用、指导作用和深层作用。通过半结构化访谈发现,这一社会支持系统的四个部分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足。应从政策支持精细化、扩散支持人性化、信息支持智能化、情感支持自主化等方面优化在陆台青就业创业社会支持系统,营造优质的就业创业环境,实现在陆台青从“融入”向“融合”的跨越。
    • 唐桦; 刘楠
    • 摘要: 民进党当局推行限制性两岸经贸政策后,台湾青年对两岸经贸交流的认知出现积极转变。其原因何在?本文认为,阶级可以为此转变提供有力解释,以往常被忽视的产业部门对台湾社会各阶级青年两岸经贸态度也有调节效应。本文在对2016年和2020年的两轮“台湾选举与民主化调查”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后发现:产业部门之间的利益冲突割裂了岛内青年的两岸经贸认知,相较于第二产业部门,处于第三产业的下层青年更倾向正面评价两岸经贸交流的效果。此外,台湾青年群体在两岸经贸交流问题上的态度差异,更大程度上是受自身所处行业部门的影响,以部门政治为主轴,阶级特点相对不明显。到大陆投资、创业和就业对台湾青年的两岸经贸态度有积极影响,而台湾青年的统“独”倾向与其两岸经贸利益认知之间无显著关联。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