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用于测量机油消耗量的机油标尺

一种用于测量机油消耗量的机油标尺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测量机油消耗量的机油标尺,包括测量杆和定位环;测量杆上标刻有上限标识线和下限标识线,上限标识线与下限标识线之间沿着测量杆的延伸方向均匀标刻有若干刻度线;定位环为弹性材质制成的,定位环自然状态下的尺寸小于测量杆的尺寸,定位环至少设置有两个,定位环套设在测量杆上。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测量杆上至少设置两个定位环,可以至少记录两次机油液位的高度,从而可以计算得到两次测量之间的机油使用量,再根据两次测量时汽车的里程表信息,从而可以计算得到该汽车的机油消耗量,采用本申请的机油标尺,可以记录历史的机油油位,从而简单、快捷地测量出机油消耗量。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217132296U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220693087.5

  • 发明设计人 陈虹全;王锐;张喜州;

    申请日2022-03-28

  • 分类号G01F23/04(2006.01);G01F9/00(2006.01);

  • 代理机构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1234;

  • 代理人曾海艳

  • 地址 130013 吉林省长春市安庆路5号

  • 入库时间 2022-09-06 01:29:13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8-05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机油标尺的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测量机油消耗量的机油标尺。

背景技术

汽车机油的主要作用是对发动机内的零部件起到润滑作用,对发动机的运转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汽车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烧机油的现象,汽车出现烧机油现象会导致汽车的机油消耗量异常,由于汽车发动机烧机油将会对汽车造成一定损害,因此,检测汽车的机油消耗量能在早期发现车辆问题,并为车辆故障判断提供依据,是汽车维护保养的重要指标。目前,传统的机油标尺包括测量杆,测量杆上标刻有上限标识和下限标识,仅能用于测量现有的机油液位,无法获知机油消耗量;常用的机油消耗测量方法是放油称重法,即通过将试验前的机油放出并进行称重得到试验前的机油量,试验后再将机油放出并进行称重得到试验后的机油量,计算得到机油消耗量,该方法工作流程繁琐且耗时长。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的至少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测量机油消耗量的机油标尺,包括测量杆和定位环;测量杆上标刻有上限标识线和下限标识线,上限标识线与下限标识线之间沿着测量杆的延伸方向均匀标刻有若干刻度线;定位环为弹性材质制成的,定位环自然状态下的尺寸小于测量杆的尺寸,定位环至少设置有两个,定位环套设在测量杆上。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测量杆上至少设置两个定位环,可以至少记录两次机油液位的高度,从而可以计算得到两次测量之间的机油使用量,再根据两次测量时汽车的里程表信息,从而可以计算得到该汽车的机油消耗量,采用本申请的机油标尺,可以记录历史的机油油位,从而简单、快捷地测量出机油消耗量。

优选地,若干所述测量杆的刻度线处沿着测量杆相对的两侧均开设有卡槽,卡槽的尺寸与定位环的尺寸相匹配。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测量杆刻度线处开设与定位环相匹配的卡槽,在测量机油液位时,将定位环放置在卡槽中,可以保证定位环在测量杆上的稳定性,防止定位环发生移动,影响记录历史机油液位的准确性,从而影响机油消耗量的情况发生。

优选地,所述上限标识线与下限标识线之间设置有磨砂区,磨砂区包括若干凸起,凸起与测量杆表面固定连接。由于在测量机油液位时,需要将机油标尺取出,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测量杆上设置磨砂区,使得机油容易黏附在测量杆上,从而增加机油液位测量的准确性,有利于提高机油消耗量测量的准确度。

优选地,若干所述定位环均设置在下限标识线的下方。由于随着汽车的使用,机油液位会逐渐降低,从而使得起记录作用的定位环呈至上而下的分布,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定位环均设置在下限标识线的下方,可以每次使用靠近下限标识线的定位环,去依次标记机油液位,使得不会出现一个定位环跨越另一个定位环的现象发生,从而保证定位环的使用寿命。

优选地,所述测量杆上开设有存放槽,若干定位环套设在存放槽中。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测量杆上设计用于存放定位环的存放槽,便于定位环的管理。

优选地,所述存放槽位于下限标识线的下方。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存放槽设计在下限标识线的下方,可以每次使用靠近下限标识线的定位环,去依次标记呈上至下规律的机油液位,使得不会出现一个定位环跨越另一个定位环的现象发生,从而保证定位环的使用寿命。

优选地,所述定位环采用弹簧钢材质制成。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采用弹簧钢材质的定位环不容易弹性失效,使得定位环的使用寿命较长,有利于延长本申请的机油标尺的使用寿命。

优选地,所述测量杆的底端呈锥状。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测量杆的底端设计成锥状,对测量杆起到导向作用,有利于将测量杆插回原位。

优选地,所述测量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拉环。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测量杆的顶端设置拉环,方便测量杆的拿取。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测量机油消耗量的机油标尺,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在上限标识线和下限标识线之间设置刻度线,并且在测量杆上设置至少两个定位环,可以至少记录两次机油液位的高度,从而可以计算得到两次测量之间的机油使用量,再根据两次测量时汽车的里程表信息,从而可以计算得到该汽车的机油消耗量,采用本申请的机油标尺,可以记录历史的机油油位,从而简单、快捷地测量出机油消耗量。

(2)通过在下限标识线的下方设置存放槽用于存放定位环,便于定位环的管理,并且可以每次使用靠近下限标识线的定位环,去依次标记机油液位,使得不会出现一个定位环跨越另一个定位环的现象发生,从而保证定位环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征、优点和功能,可以参考附图中所示的实施方式。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相同的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附图旨在示意性地阐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没有任何限制作用,图中各个部件并非按比例绘制。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用于测量机油消耗量的机油标尺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测量杆;2、定位环;3、卡槽;4、磨砂区;5、存放槽;6、拉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示范性实施例做出说明,其中包括本公开实施例的各种细节以助于理解,应当将它们认为仅仅是示范性的。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做出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会背离本公开的范围和精神。同样,为了清楚和简明,以下的描述中省略了对公知功能和结构的描述。

在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包括”及其变形表示开放性包括,即“包括但不限于”。除非特别申明,术语“或”表示“和/或”。术语“基于”表示“至少部分地基于”。术语“一个示例实施例”和“一个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示例实施例”。术语“另一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另外的实施例”。术语“第一”、“第二”等等可以指代不同的或相同的对象。下文还可能包括其他明确的和隐含的定义。

为了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以及其他潜在问题中的一个或者多个,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用于测量机油消耗量的机油标尺,包括测量杆1和定位环2;测量杆1上标刻有上限标识线和下限标识线,上限标识线与下限标识线之间沿着测量杆1的延伸方向均匀标刻有若干刻度线;定位环2为弹性材质制成的,定位环2自然状态下的尺寸小于测量杆1的尺寸,定位环2至少设置有两个,定位环2套设在测量杆1上。

具体地,如图1所示,测量杆1为长条状杆,测量杆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圆形拉环6,测量杆1的底端呈锥状;上限标识线和下限标识线之间所形成区域靠近测量杆1的底端,上限标识线和下限标识线均通过压痕或折痕在测量杆1上形成标识;上限标识线与下限标识线之间设置有磨砂区4,磨砂区4包括若干凸起,若干凸起均匀分布在磨砂区4中,凸起与测量杆1表面固定连接;上限标识线与下限标识线之间的若干刻度线处沿着测量杆1相对的两侧均开设有卡槽3,卡槽3的尺寸与定位环2的尺寸相匹配。

定位环2采用弹簧钢材质制成,定位环2至少设置有两个,在本申请中,定位环2设置有四个,四个定位环2均设置在下限标识线的下方;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测量杆1下限标识线的下方开设有存放槽5,存放槽5的尺寸与定位环2自然状态下的尺寸相匹配,若干定位环2套设在存放槽5中。

本申请的一种用于测量机油消耗量的机油标尺的使用方法如下:

通过拉环6取出机油标尺,查看机油在机油标尺上的痕迹,将最靠近下限标识线的定位环2移动至痕迹所对应的卡槽3中,并且记下此次里程表的数值;汽车运行一段时间后,再取出机油标尺,查看机油在机油标尺上的痕迹,将最靠近下限标识线的定位环2移动至痕迹所对应的卡槽3中,并且记下此次里程表的数值;根据两次定位环2之间的距离可计算出这段时间机油的使用量,再根据两次里程表的数值可以计算出这段时间汽车行驶的公里数,用机油的使用量除以行驶的公里数即可得该汽车这段时间内的机油消耗量;在已知标准机油消耗量的情况下,若测量得到的机油消耗量大于标准机油消耗量,可提醒用户及时检修。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公开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各实施例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市场中的技术改进,或者使本技术领域的其它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本文。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