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降低误检可能性的SARS-CoV-2抗体检测试剂盒

降低误检可能性的SARS-CoV-2抗体检测试剂盒

摘要

本发明涉及降低误检可能性的SARS‑CoV‑2抗体检测试剂盒。本发明的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抗体(IgG)检测器件包括固体载体,以及连接于所述固体载体上的特定多肽组合,其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固体载体上的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S蛋白的RBD结构域。本发明的试剂盒是灵敏度和特异性都能满足防疫及临床工作需求、特别是流行病学调查普检的需求的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抗体检测试剂盒。而且,本发明的试剂盒不使用与来源于SARS‑CoVs的肽具有高同源性的SARS‑CoV‑2来源的短肽,降低了将SARS‑CoVs抗体误检为SARS‑CoV‑2抗体的可能性。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303046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号CN202110245642.8

  • 申请日2021-03-05

  • 分类号G01N33/569(20060101);G01N33/543(20060101);

  • 代理机构44304 深圳市铭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孙伟峰;武岑飞

  • 地址 215123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业园区若水路398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1:35:49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抗体检测试剂盒。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IgG抗体检测试剂盒。

背景技术

当前,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引起的肺炎(COVID-19)的疫情防控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任务。疾控专家提出了“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的防控措施,诊断试剂盒成为疫情防控不可或缺的工具。

目前已开发出的诊断试剂盒按检测目标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检测病毒的核酸,一类是检测病毒的抗体。但,这些诊断试剂盒还存在下述不足,以致无法完全满足防疫及临床工作的需求、特别是流行病学调查普检的需求:核酸检测试剂盒的特异性接近100%,但由于取样困难等原因导致灵敏度偏低,仅为30%-50%,即存在较多的漏检;使用S蛋白、N蛋白等SARS-CoV-2组成蛋白的抗体检测试剂盒的灵敏度可达95%以上,但由于原理缺陷导致特异性偏低(特别是对于一些疾病的患者,其体内的非SARS-CoV-2抗体也能被这些组成蛋白识别),即存在较多的误检。

短肽-蛋白复合芯片可用于SARS-CoV-2抗体的检测,同时具有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并可提供更为丰富的信息(参见例如CN111537743A、CN111856027A、CN111781349A、CN111679084A、CN111537742A)。但是,SARS-CoV-2病毒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相关的冠状病毒(SARS-CoVs)同属冠状病毒科,具有较高的相似性(有些同源性为75%以上),如果用于SARS-CoV-2抗体检测短肽-蛋白复合芯片的SARS-CoV-2来源的短肽与来源于SARS-CoVs的肽具有高同源性(同源性75%以上),则在理论上这些SARS-CoV-2来源的短肽可能对SARS-CoVs也有响应,导致该短肽-蛋白复合芯片将SARS-CoVs抗体误检为SARS-CoV-2抗体。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发明人基于“iPDMS纳米膜”和“多相抗体动力学”研发了新的短肽蛋白复合芯片,该短肽蛋白复合芯片不使用与来源于SARS-CoVs的肽具有高同源性(同源性75%以上)的短肽,从而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

即,本发明包括:

1.一种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抗体(IgG)检测器件(本发明的检测器件1),其包括固体载体,以及连接于所述固体载体上的下述多肽组合:

a.SEQ ID NO:1所示的多肽(S15,LGVYYHKNNKSWMESEFRVY),

b.SEQ ID NO:2所示的多肽(N22,AGNGGDAALALLLLDRLNQL),

c.SEQ ID NO:3所示的多肽(S69,PRRARSVASQSIIAYTMSLG),

d.SEQ ID NO:4所示的多肽(S44,GCVIAWNSNNLDSKVGGNYN),和

e.SEQ ID NO:5所示的多肽(S56,VLTESNKKFLPFQQFGRDIA);

其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固体载体上的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S蛋白的RBD结构域。

2.根据项1所述的检测器件,其中,所述固体载体是表面带引发剂的聚二甲基硅氧烷(iPDMS膜)。所述表面带引发剂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可以参见例如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文本CN101265329A。

3.一种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抗体(IgG)检测试剂盒(本发明的检测试剂盒1),其包括项1或2所述的检测器件。

4.根据项3所述的检测试剂盒,其用于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引起的肺炎的诊断。

在本说明书中视具体情况,“诊断”可以是确诊,也可以是为确诊提供参考信息。

5.项1或2所述的检测器件在制备用于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引起的肺炎(COVID-19)的诊断的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抗体(IgG)检测试剂盒中的用途。

本发明的检测器件1或检测试剂盒1可以用于诊断对象生物(例如人)是否罹患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引起的肺炎,且将SARS-CoVs抗体误检为SARS-CoV-2抗体的可能性降低。具体而言,

当所述多肽和S蛋白的RBD结构域中的至少两个对来自对象的样本有响应(DMI>1)时,判定为该对象被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否则,判定为该对象未被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

在本说明书中,“响应”是指用识读设备读取的阳性点的信号值显著区别于阴性点的信号值。例如,识读设备读取的阳性点的信号值大于或等于10、优选大于或等于20、更优选大于或等于30;而识读设备读取的阴性点的信号值小于10、优选小于5、更优选小于1。所述识读设备例如可以是苏州艾比拓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微阵列芯片成像仪。

在本说明书中,固体载体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但优选为一个,即全部多肽独立地连接于同一固体载体上。在本发明中,对固体载体没有特殊限制,只要是作为固体或不溶性材料的载体即可。多肽与固体载体的连接可以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多肽与固体载体的连接方法来进行。

实施例

SEQ ID NO:1~5的多肽、以及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S蛋白的RBD结构域委托南京金斯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成。

上述SEQ ID NO:1~5所示的多肽与来源于SARS-CoVs的肽的相似性分别是:

可知,上述SEQ ID NO:1~5所示的多肽与来源于SARS-CoVs的肽的相似性均不超过70%。

试剂盒(检测器件)1

采用常规方法在iPDMS膜固相载体上分别点样上述SEQ ID NO:1~5所示的多肽的溶液、以及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S蛋白的RBD结构域,另点样阳性质控点和阴性质控点,制备了试剂盒(检测器件)1(48孔板形式的芯片反应板)。

检验步骤

1.准备工作:试验前试剂和测试样品需平衡至室温;血清用血清稀释液稀释100倍(全血稀释50倍)。

2.润湿芯片:取出芯片反应板。用清洗液浸润芯片表面3分钟,后弃去洗液。

3.加入样品:取100μL待测样品加入芯片反应孔中。

4.样品孵育:将芯片反应板放入恒温孵育器中,37℃,500rpm孵育30分钟。

5.样品清洗:将芯片反应孔中的样品弃去,用洗液淋洗反应孔并甩掉,重复3次。

6.加入酶抗:往芯片反应孔中加入100μL酶标抗体液,所述酶标抗体为HRP标记的山羊抗人IgG抗体。

7.酶抗孵育:将芯片反应板放入恒温孵育器中,以37℃,500rpm孵育30分钟。

8.酶抗清洗:将芯片反应孔中的酶标抗体液弃去,使用清洗液冲洗反应孔并甩掉,重复3次。

9.显色:每孔加入70μL显色底物液,室温静止反应5-10min。

10.弃掉显色液,撬盖(用一字螺丝刀),用超纯水淋洗3次,晾干/吹干。

11.用48孔微阵列芯片成像仪(苏州艾比拓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制造)拍照,自动采集显色信号。

12.结果判定:

对于试剂盒1,当所述多肽和S蛋白的RBD结构域中的至少两个对来自对象的样本有响应(DMI>1)时,判定为该对象被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阳性);否则,判定为该对象未被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阴性)。

对于经核酸检测、影像学、流行病学及临床表现排除新冠肺炎的242例样本(其中部分人有发热、干咳等新冠肺炎相似临床表现),采用试剂盒1进行检测的结果是237例阴性、5例阳性,特异性为237/242=97.9%。

对于经核酸检测、影像学、流行病学及临床表现确诊新冠肺炎的411例样本,采用试剂盒1进行检测的结果是27例阴性、384例阳性,灵敏度为384/411=93.4%。

尽管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进行了描述,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案和应用领域,上述的具体实施方案仅仅是示意性的、指导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说明书的启示下和在不脱离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很多种的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发明保护之列。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