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抗血小板溶栓素在制备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性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一种抗血小板溶栓素在制备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性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血小板溶栓素在制备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性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所述抗血小板溶栓素由α链、β链两条肽链组成,且α链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β链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提供的抗血小板溶栓素在药物中的应用,能明显改善光化学法诱导的视网膜静脉阻塞,缩短血管充盈时间,促进血管再通,有利于改善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61870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兆科药业(合肥)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011564550.8

  • 发明设计人 戴向荣;李小羿;刘斌;

    申请日2020-12-25

  • 分类号A61K38/36(20060101);A61P9/10(20060101);A61P27/02(20060101);

  • 代理机构11312 北京东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刘瑜冬

  • 地址 230088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天智路30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0:35:20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领域,特别是一种抗血小板溶栓素在制备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性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RVO)是常见的眼部疾病,可引起黄斑水肿、玻璃体出血、视网膜脱离和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并发症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是发生率仅次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第二位致盲性视网膜血管病,常发于50岁以上人群。RVO根据阻塞部位可分为总干、半支、分支及黄斑小分支阻塞4种。总干静脉阻塞发生在筛板或筛板后。半支静脉阻塞是由于静脉在视盘内过早分成上、下2支,因而出现上半支或下半支阻塞。分支静脉阻塞发生在视网膜上,多数位于动静脉的第一个交叉处。

突发单眼视力下降是静脉阻塞的主要症状。分支静脉阻塞发生在颞侧视网膜静脉累及黄斑时,有同样的视力障碍症状,但如病变在鼻侧,可能就不会引起患者注意。同样的道理,累及黄斑小分支的静脉阻塞易被发现而会及早就医。RVO的体征极为典型。总干静脉阻塞有视盘轻度水肿、静脉扭曲、扩张以及遍布4个象限的视网膜出血及水肿。出血大多数位于视网膜浅层,呈条形或火焰状,但代表视网膜深层出血的圆点或斑片状亦不少见。视网膜水肿累及黄斑区时明显影响视力,是需要治疗的主要指征。除出血外,后极视网膜上还常见到白色的棉毛斑及硬性渗出。半支静脉阻塞的眼底图像与总干相同,但病变仅见于上半或下半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只有1/4的视网膜受损。黄斑小分支静脉阻塞,受累范围更小,仅限于供给黄斑的某一小分支范围内。

ROV的发病机理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局部解剖及动脉硬化有关。总干静脉阻塞发生在视盘筛板区,该区外受秦氏环的制约,内又有巩膜筛板的限制;再加上动、静脉处在同一个纤维鞘膜内,硬化的动脉易施压于邻近的静脉使其管腔变窄,血流迟缓而产生涡流,从而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在此基础上产生血栓,阻塞静脉血流。

以外源性激光为激发光源的光化学法建立的实验动物RVO模型,其血栓形成的机制与临床比较相似,是目前公认的与人类RVO最接近的方法。

对于RVO的治疗,抗凝药物如阿司匹林、香豆定用于预防或治疗都无效。全身溶栓治疗虽有一定疗效,但因可能发生消化道、脑及眼内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而被弃用。近年来,有视网膜静脉内注入溶栓药物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取得良好效果的报道,不过尚未推广。由于病程长且对各种治疗反应差,现已成为眼科主要慢性、难治性眼病。

抗血小板溶栓素(Antiplatelet thrombolysin,APT,Anfibatide)是从尖吻蝮蛇蛇毒中分离出来的一种C型凝集素,能在一定程度上缩短血管充盈时间,明显促进血管的再通,有利于改善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

因鉴于此,特提出此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抗血小板溶栓素在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应用。本专利发明人通过动物疾病模型的研究发现,抗血小板溶栓素能明显改善光化学法诱导的视网膜静脉阻塞,缩短血管充盈时间,促进血管再通,有利于改善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血小板溶栓素在制备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性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所述抗血小板溶栓素由α链、β链两条肽链组成,且α链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β链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所述抗血小板溶栓素(Antiplatelet thrombolysin,APT,Anfibatide)是从尖吻蝮蛇蛇毒中分离出来的一种C型凝集素,具有缩短视网膜静脉阻塞血管的充盈时间,促进血管再通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疾病为视网膜静脉阻塞症。

优选的,所述药物为化学药物或生物制剂。即可采用人工合成、微生物合成或从尖吻蝮蛇蛇毒中纯化提取的方式制备。

优选的,所述药物包括抗血小板溶栓素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具体的辅料的选择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需要和剂型进行选择,本发明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优选的,所述药物为口服制剂或注射剂。

优选的,所述口服制剂为片剂、胶囊剂、丸剂、颗粒剂、滴丸剂、微囊剂或微丸剂。

优选的,所述口服制剂或注射剂中抗血小板溶栓素的质量-体积浓度为1.8-10μg/mL。

优选的,所述口服制剂或注射剂中抗血小板溶栓素的剂量为0.03-3mg/kg。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血小板溶栓素在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药物中的应用。抗血小板溶栓素可以能明显改善光化学法诱导的视网膜静脉阻塞,缩短血管充盈时间,促进血管再通,有利于改善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可见,本发明提供的抗血小板溶栓素的用途,与现有技术中公布的用途不相同,其作用效果也优于现有的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手段,且可以补充它们的不足。实验显示,经抗血小板溶栓素处理后,能明显改善光化学法诱导的视网膜静脉阻塞,缩短血管充盈时间,促进血管再通,有利于改善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因此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第1组1号实验动物眼底照相结果图;

图2为实施例1中第1组2号实验动物眼底照相结果图;

图3为实施例1中第1组3号实验动物眼底照相结果图;

图4为实施例1中第2组1号实验动物眼底照相结果图;

图5为实施例1中第2组2号实验动物眼底照相结果图;

图6为实施例1中第2组3号实验动物眼底照相结果图;

图7为实施例1中第3组1号实验动物眼底照相结果图;

图8为实施例1中第3组2号实验动物眼底照相结果图;

图9为实施例1中第3组3号实验动物眼底照相结果图;

图10为实施例1中第4组1号实验动物眼底照相结果图;

图11为实施例1中第4组2号实验动物眼底照相结果图;

图12为实施例1中第4组3号实验动物眼底照相结果图;

图13为实施例1中血管充盈时间统计结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清楚的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予以阐述,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阐述。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借鉴本文内容,适当改进相关工艺参数实现。本发明的方法及应用已经通过较佳实施例进行描述,相关人员明显能在不脱离本发明内容、精神和范围内对本文所述的方法和应用进行改动或适当变更与组合,来实现和应用本发明技术。

本发明采用的试剂皆为普通市售品,皆可于市场购得。

实施例一抗血小板溶栓素对光化学法诱导兔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治疗作用

选取12只眼睛无明显色素沉着的荷兰带兔,随机分成4组,每组3只。第1组给予生理盐水,第2组为溶媒对照,第3组为低剂量抗血小板溶栓素组(1.5U/kg),第4组为高剂量抗血小板溶栓素组(6.0U/kg)。

本发明实施例使用的抗血小板溶栓素由α链、β链两条肽链组成,α链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β链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在第1天,将第2-4组动物眼睛使用托吡卡胺散瞳剂散瞳。并使用氯胺酮(30-50mg/kg)和噻拉秦(3-8mg/kg),通过联合肌肉注射对动物进行麻醉。兔耳缘静脉注射孟加拉红(50mg/kg)几秒后,在平凹镜上滴适量卡波姆滴眼液,放置到动物角膜上,并对各组动物的右眼进行激光光凝。光凝参数为:激光强度150-300mW,光斑直径50-150μm,曝光时间0.3-0.5s。在引导光下将激光发出的光定位到视盘两侧的所有主要视网膜静脉上,进行激光封闭造模。动物造模后,置于毛毯上进行护理,待动物清醒后放回笼内。给予鹿醒宁(4.5-8mg/kg)确保动物正常清醒,并在术后为各受术动物右眼涂抹一次氧氟沙星凝胶。

从第二天开始,对第1-4组动物按照试验设计每天3次分别静脉注射生理盐水/溶媒/低剂量抗血小板溶栓素/高剂量抗血小板溶栓素,3ml/kg/只/次,间隔时间约4小时(±0.5小时),连续3天。

实验期间进行大体临床观察、体重测定,并在第1天、第2天、第4天和第8天进行眼科学检查、眼底照相(FP)以及眼底荧光摄影(FFA)检查。

实验期间,未出现受试物相关的死亡、临床症状、眼科症状以及体重明显的增加或降低。

眼底照相结果如图1-12显示(OD代表右眼)。根据图1-12的结果可得,不同剂量给药组动物视网膜水肿、渗出程度未见明显的差异。不同时间点动物视网膜水肿和渗出的程度未见明显改善。眼底荧光摄影结果如图13所示(其中第二组Day2数据缺失)。根据图13的结果可得,第一组未造模组,血管充盈时间从Day1至Day8未见明显变化。第3组和第4组从Day1至Day8血管充盈时间均变短,且在Day4和Day8的血管充盈时间要远小于作为对照组的第2组,第4组比第3组缩短血管充盈时间的效果更明显。

血管再通的结果如表1所示。

表1血管再通结果表

由表1的结果可得,第4组血管再通的比率高于第2组和第3组。

上述结果表明,本发明所述的抗血小板溶栓素对荷兰带兔经激光光凝法诱导的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症状有一定的治疗和缓解作用,且高剂量组比低剂量组的效果更佳显著。

由此可见,本发明所述的抗血小板溶栓素及以其为主要活性物质的药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缩短血管充盈时间,对血管阻塞有一定的作用,且提高剂量可以进一步的缩短血管充盈的时间,对血管再通和缓解血管阻塞的作用更明显。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序列表

<110> 兆科药业(合肥)有限公司

<120> 一种抗血小板溶栓素在制备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性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130> P200460DD1SQ

<160> 2

<170> SIPOSequenceListing 1.0

<210> 1

<211> 130

<212> PRT

<213> Deinagkistrodon

<400> 1

Asp Val Asp Cys Leu Pro Gly Trp Ser Ala Tyr Asp Gln Ser Cys Tyr

1 5 10 15

Arg Val Phe Lys Leu Leu Lys Thr Trp Asp Asp Ala Glu Lys Phe Cys

20 25 30

Thr Glu Arg Pro Lys Gly Gly His Leu Val Ser Ile Glu Ser Ala Gly

35 40 45

Glu Arg Asp Phe Val Ala Gln Leu Val Ser Glu Asn Lys Gln Thr Asp

50 55 60

Asn Val Trp Leu Gly Leu Lys Ile Gln Ser Lys Gly Gln Gln Cys Ser

65 70 75 80

Thr Glu Trp Thr Asp Gly Ser Ser Val Ser Tyr Glu Asn Phe Ser Glu

85 90 95

Tyr Gln Ser Lys Lys Cys Phe Val Glu Lys Asn Thr Gly Phe Arg Thr

100 105 110

Trp Leu Asn Leu Asn Cys Gly Ser Glu Tyr Ala Phe Val Cys Lys Ser

115 120 125

Pro Pro

130

<210> 2

<211> 125

<212> PRT

<213> Deinagkistrodon

<400> 2

Gly Phe Cys Cys Pro Leu Arg Trp Ser Ser Tyr Glu Gly His Cys Tyr

1 5 10 15

Leu Val Val Lys Glu Lys Lys Thr Trp Asp Asp Ala Glu Lys Phe Cys

20 25 30

Thr Glu Gln Arg Lys Gly Gly His Leu Val Ser Val His Ser Arg Glu

35 40 45

Glu Ala Asp Phe Leu Val His Leu Ala Tyr Pro Ile Leu Asp Leu Ser

50 55 60

Leu Ile Trp Met Gly Leu Ser Asn Met Trp Asn Asp Cys Lys Arg Glu

65 70 75 80

Trp Ser Asp Gly Thr Lys Leu Asp Phe Lys Ala Trp Ala Lys Thr Ser

85 90 95

Asp Cys Leu Ile Gly Lys Thr Asp Asp Asn Gln Trp Leu Asn Met Asp

100 105 110

Cys Ser Lys Lys His Tyr Phe Val Cys Lys Phe Lys Leu

115 120 125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