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单针双腔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穿刺针

一种单针双腔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穿刺针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针双腔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穿刺针,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其包括穿刺针,穿刺针内上下侧分别开设有引血通道和回血通道。该单针双腔血液透析动静脉内委穿刺针,通过设置的支撑板、圆滑块、螺纹杆、螺帽和连接杆之间的相互配合,通过转动螺纹杆,螺纹杆通过与螺帽的螺纹连接,能够通过支撑板带动穿刺针向右进行滑动,进而可实现将针管套对出血孔进行闭合,然后可通过进血孔、引血通道和连通槽一进行抽血作业,当将抽出来的血液净化完成后可通过继续旋转螺纹杆,使穿刺针更进一步向右滑动,进而实现针管套对进血孔进行闭合,此时通槽会与出血孔对接,然后通过连通槽二、回血通道和出血孔将净化完成的血液输送到血管内。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24495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1-2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申请/专利号CN202011214193.2

  • 申请日2020-11-04

  • 分类号A61B17/34(20060101);A61M1/16(20060101);A61M1/36(20060101);

  • 代理机构37318 青岛鼎尖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宋涛

  • 地址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五台山路1677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9:40:06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单针双腔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穿刺针。

背景技术

血液透析(HD)是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脏替代治疗方式之一,它通过将体内血液引流至体外,经一个由无数根空心纤维组成的透析器中,血液与含机体浓度相似的电解质溶液(透析液)在一根根空心纤维内外,通过弥散、超滤、吸附和对流原理进行物质交换,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同时清除体内过多的水分,并将经过净化的血液回输的整个过程称为血液透析。

单针双腔血液透析用穿刺针可以实现将动静脉内的血液进行抽出,同时能够将血液回流到动静脉内,进而实现将两个穿刺针减少为一个,可减少患者的痛苦,但是单针双腔血液透析用穿刺针在使用时两个腔体同时进行抽出血液和输送血液时,经过净化的血液输送到血管后可能会再次的回流进抽血腔,导致对血液的净化效率底。

因此,需要一种单针双腔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穿刺针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单针双腔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穿刺针,解决了单针双腔血液透析用穿刺针在使用时两个腔体同时进行抽出血液和输送血液时,经过净化的血液输送到血管后可能会再次的回流进抽血腔,导致对血液的净化效率底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单针双腔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穿刺针,包括穿刺针,所述穿刺针内上下侧分别开设有引血通道和回血通道,所述穿刺针的左端上下侧分别开设有进血孔和出血孔,且进血孔和出血孔分别与引血通道和回血通道的左端相连通,所述穿刺针外套设有针管套,所述针管套底侧靠左一端开设有通槽,所述针管套右端顶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端通过开设的圆孔一套接有圆滑块,所述圆滑块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上螺纹连接头螺帽,所述螺纹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手拨块,所述螺帽的底侧与连接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底端与穿刺针的右侧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穿刺针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手持座,所述手持座的右侧壁上下侧分别开设有静脉回血端连接口和动脉引血端连接口,所述手持座内上下两侧分别开设有连通槽一和连通槽二,且连通槽一和连通槽二的右端分别与静脉回血端连接口和动脉引血端连接口相连通,且连通槽一和连通槽二的左端分别与引血通道和回血通道相连通,所述静脉回血端连接口和动脉引血端连接口内壁均设置有螺旋纹,所述静脉回血端连接口和动脉引血端连接口内均设置有密封塞。

优选的,所述针管套右端底侧固定连接有U形支撑杆,所述U形支撑杆与连接座上开设的圆孔二套接,所述连接座的底端通过轴承与内螺纹筒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内螺纹筒下侧螺纹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搭接片。

优选的,所述进血孔和出血孔均为倾斜设置,且进血孔和出血孔的倾斜角度均为四十五度,且进血孔的上侧口和出血孔的下侧口交错设置。

优选的,所述引血通道和回血通道的横截面均为半圆形设置。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该单针双腔血液透析动静脉内委穿刺针,通过设置的支撑板、圆滑块、螺纹杆、螺帽和连接杆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通过转动螺纹杆,螺纹杆通过与螺帽的螺纹连接,通过支撑板带动穿刺针向右进行滑动,进而可实现将针管套对出血孔进行闭合,然后可通过进血孔、引血通道和连通槽一进行抽血作业,当将抽出来的血液净化完成后可通过继续旋转螺纹杆,使穿刺针更进一步向右滑动,进而实现针管套对进血孔进行闭合,此时通槽会与出血孔对接,然后通过连通槽二、回血通道和出血孔将净化完成的血液输送到血管内,进而可避免净化的血液输送到血管后再次的回流进抽血腔,可提高对血液的净化效率。

2、该单针双腔血液透析动静脉内委穿刺针,通过设置的U形支撑杆、连接座、螺纹筒、螺杆和搭接片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能够通过转动螺纹筒使螺杆滑出或滑入,进而实现调整螺纹筒和螺杆之间的长度,能够实现对针管套的支撑,可根据穿刺针插入到血管内的深度对针管套与患者皮肤表面的夹角进行调整,使进血孔和出血孔与患者的血管保持平行,进而方便血液通过进血孔进入或通过出血孔排出,能够避免血液抽出不流畅或进入不流畅,可提高对血液进行净化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穿刺针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穿刺针、2引血通道、3回血通道、4进血孔、5出血孔、6针管套、7U形支撑杆、8连接座、9螺纹筒、10螺杆、11搭接片、12支撑板、13圆滑块、14螺纹杆、15螺帽、16手拨块、17连接杆、18手持座、19连通槽一、20连通槽二、21静脉回血端连接口、22动脉引血端连接口、23密封塞、24通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单针双腔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穿刺针,包括穿刺针1,穿刺针1内上下侧分别开设有引血通道2和回血通道3,通过在一个穿刺针1上设置引血通道2和回血通道3可分别用来排出血液与排入血液,进而可实现将两个穿刺针1减少为一个,可减少患者的痛苦,穿刺针1的左端上下侧分别开设有进血孔4和出血孔5,且进血孔4和出血孔5分别与引血通道2和回血通道3的左端相连通,进血孔4可使血管内的血液进入到穿刺针1内的引血通道2内,出血孔5可使回血通道3内净化完成的血液进入到血管内,和出血孔5穿刺针1外套设有针管套6,针管套6底侧靠左一端开设有通槽24,通槽24可与出血孔5进行对接,进而实现出血孔5内排出的血液通过通槽24进入到血管内,针管套6右端顶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2,支撑板12顶端通过开设的圆孔一对圆滑块13起到支撑作用,圆滑块13与圆孔一的套接可使螺纹杆14进行旋转,支撑板12的顶端通过开设的圆孔一套接有圆滑块13,圆滑块13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14,螺纹杆14上螺纹连接头螺帽15,螺纹杆14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手拨块16,通过手拨块16可转动螺纹杆14,螺纹杆14通过与螺帽15的螺纹连接,能够通过连接杆17带动穿刺针1在针管到6内向左或向右进行滑动,进而可实现将针管套6对出血孔5或进血孔4进行闭合,螺帽15的底侧与连接杆17的顶端固定连接,连接杆17的底端与穿刺针1的右侧上表面固定连接,穿刺针1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手持座18,手持座18方便医护人员手持该穿刺针1将穿刺针1插入到将患者的血管内,手持座18的右侧壁上下侧分别开设有静脉回血端连接口21和动脉引血端连接口22,手持座18内上下两侧分别开设有连通槽一19和连通槽二20,且连通槽一19和连通槽二20的右端分别与静脉回血端连接口21和动脉引血端连接口22相连通,且连通槽一19和连通槽二20的左端分别与引血通道2和回血通道3相连通,连通槽一19和连通槽二20分别对引血通道2和静脉回血端连接口21之间、回血通道3和动脉引血端连接口22之间起到连接作用,静脉回血端连接口21和动脉引血端连接口22内壁均设置有螺旋纹,通过设置的螺旋纹方便将静脉回血端连接口21和动脉引血端连接口22与血液透析机上的管道等进行对接,静脉回血端连接口21和动脉引血端连接口22内均设置有密封塞23,密封塞23可对静脉回血端连接口21和动脉引血端连接口22起到密封作用。

针管套6右端底侧固定连接有U形支撑杆7,U形支撑杆7与连接座8上开设的圆孔二套接,连接座8的底端通过轴承与内螺纹筒9的顶端固定连接,内螺纹筒9下侧螺纹连接有螺杆10,螺杆10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搭接片11,通过转动螺纹筒9使螺杆10滑出或滑入,进而实现调整螺纹筒9和螺杆10之间的长度,能够实现对针管套6的支撑,可根据穿刺针1插入到血管内的深度对针管套6与患者皮肤表面的夹角进行调整,进而使进血孔4和出血孔5与患者的血管保持平行,进而方便血液通过进血孔4进入或通过出血孔5排出,可避免血液抽出不流畅或进入不流畅,可提高对血液进行净化的效率。

进血孔4和出血孔5均为倾斜设置,且进血孔4和出血孔5的倾斜角度均为四十五度,其作用在于可使穿刺针1插入到患者的血管后,使进血孔4和出血孔5与血管的方向保持平行,进而方便血液通过进血孔4进入或通过出血孔5排出,可避免血液抽出不流畅或进入不流畅,且进血孔4的上侧口和出血孔5的下侧口交错设置,其作用在于可使针管套6依次的对出血孔5和进血孔4进行闭合,进而方便对血液的抽出或输送。

引血通道2和回血通道3的横截面均为半圆形设置,半圆形设置可使引血通道2和回血通道3最大化的利用穿刺针内的空间,避免空间浪费。

本发明的操作步骤为:

S1、使用时,首先可将两个密封塞23从静脉回血端连接口21和动脉引血端连接口22内拔出,然后分别将静脉回血端连接口21和动脉引血端连接口22与外接血液透析机等的进血端和出血端进行连接,通过手拨块16转动螺纹杆14,螺纹杆14通过与螺帽15的螺纹连接,能够通过连接杆17带动穿刺针1向右进行滑动,进而可实现将针管套6对出血孔5进行闭合,然后可将穿刺针1插入到患者的血管内,可通过进血孔4、引血通道2和连通槽一1抽出一定的血液进行净化,然后可继续旋转螺纹杆14,使穿刺针1更进一步的向右滑动,进而实现将针管套6对进血孔4进行闭合,此时通槽24会与出血孔5对接,然后可通过连通槽二20、回血通道3、出血孔5和通槽24将净化完成的血液输送到血管内,以此循环,进而可避免净化的血液输送到血管后再次的回流抽出;

S2、当将穿刺针1进入血管后,能够通过转动螺纹筒9使螺杆10滑出或滑入,进而实现调整螺纹筒9和螺杆10之间的长度,能够实现对针管套6的支撑,可根据穿刺针1插入到血管内的深度对针管套6与患者皮肤表面的夹角进行调整,进而使进血孔4和出血孔5与患者的血管保持平行,进而方便血液通过进血孔4进入或通过出血孔5排出,可避免血液抽出不流畅或进入不流畅。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