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警务自助终端、警务自助业务处理方法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警务自助终端、警务自助业务处理方法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摘要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警务自助终端、警务自助业务处理方法及计算机存储介质。警务自助终端设置于封闭式警务亭内部,包括身份认证部件和警务业务处理设备,其中:身份认证部件与警务业务处理设备通信连接,用于获取用户身份认证信息,并将用户身份认证信息发送至警务业务处理设备;警务业务处理设备用于根据用户身份认证信息对用户身份进行认证,在确定用户身份通过认证后,接收用户下发的报警操作指令,并对报警操作指令进行响应,以生成报警信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警务自助终端可以实现警务业务的自助处理,从而减少警务工作人员的工作负荷,同时还能增加警务业务办理的保密性。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24187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1-1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树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011281550.7

  • 发明设计人 沙学东;贺松;谢勇;

    申请日2020-11-16

  • 分类号G06Q10/10(20120101);G06Q50/26(20120101);G06F21/31(20130101);G06F21/32(20130101);G06F21/60(20130101);

  • 代理机构11332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孟金喆

  • 地址 201615 上海市松江区九亭镇九亭中心路1158号5幢603室-9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9:36:59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计算机应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警务自助终端、警务自助业务处理方法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报案人报案时,报案人需要去当地派出所与警务人员进行一对一的面对面警务办理。警务人员需要通过与报警人的沟通对案件进行备案以及笔录撰写。

随着犯罪数量的增加,报警数量也有了大幅度增长。由于报警对接时有大量咨询工作,并且部分派出所警务人员有限,报案人在现场长时间排队现象时有发生,排队常会对某些时效敏感案件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另外,报案人与警务人员面对面进行警务办理时,报案人与警务人员在公开环境中的对话无法保证报案信息的私密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警务自助终端、警务自助业务处理方法及存储介质,以实现警务业务的自助处理,从而减少警务工作人员的工作负荷,同时还能增加警务业务办理的保密性。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警务自助终端,警务自助终端设置于封闭式警务亭内部,包括身份认证部件和警务业务处理设备,其中:

所述身份认证部件与所述警务业务处理设备通信连接,用于获取用户身份认证信息,并将所述用户身份认证信息发送至所述警务业务处理设备;

所述警务业务处理设备用于根据所述用户身份认证信息对用户身份进行认证,在确定用户身份通过认证后,接收用户下发的报警操作指令,并对所述报警操作指令进行响应,以生成报警信息。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警务自助业务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一方面所述的警务自助终端,包括:

接收用户输入的自助报警请求和身份认证请求;

在确定所述身份认证请求通过身份认证的情况下,对所述自助报警请求进行自助处理,以生成报警信息。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警务自助业务处理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封闭式警务亭内部设置身份认证部件和警务业务处理设备,以构成一种警务自助终端,可以用于对获取的用户身份进行认证,并在认证通过后对用户下发的报警操作指令进行响应以生成报警信息,实现警务业务的自助处理,解决现有报警过程中人工面对面处理报案信息导致的时效性和保密性较低等问题,从而减少警务工作人员的工作负荷,同时还能增加警务业务办理的保密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警务自助终端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连接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身份认证部件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警务自助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警务自助业务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

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内容。在更加详细地讨论示例性实施例之前应当提到的是,一些示例性实施例被描述成作为流程图描绘的处理或方法。虽然流程图将各项操作(或步骤)描述成顺序的处理,但是其中的许多操作可以被并行地、并发地或者同时实施。此外,各项操作的顺序可以被重新安排。当其操作完成时所述处理可以被终止,但是还可以具有未包括在附图中的附加步骤。所述处理可以对应于方法、函数、规程、子例程、子程序等等。

实施例一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警务自助终端的示意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用户自助处理警务业务。如图1所示,该警务自助终端设置于封闭式警务亭100内部,包括:身份认证部件110和警务业务处理设备120,其中:身份认证部件110与警务业务处理设备120通信连接,用于获取用户身份认证信息,并将用户身份认证信息发送至警务业务处理设备120。警务业务处理设备120用于根据用户身份认证信息对用户身份进行认证,在确定用户身份通过认证后,接收用户下发的报警操作指令,并对报警操作指令进行响应,以生成报警信息。其中,身份认证部件110可以用于识别用户的身份认证信息。用户身份认证信息可以用于对用户身份进行核实。例如,用户身份认证信息可以包括身份证信息、指纹信息、人脸图像以及语音信息等,本发明实施例并不对用户身份认证信息的具体内容进行限定。警务业务处理设备120可以是用户自助处理警务业务的设备。示例性的,警务业务处理设备120可以是一种电脑电容式触摸一体机,警务业务处理设备120的的显示器可以采用触摸屏显示等。可选的,警务业务的类型可以包括刑事类型、行政类型、求助类型、民事类型或者其他类型等,任何需要警方协助处理的业务均可以作为警务业务,本发明实施例并不对警务业务的具体业务类型进行限定。报警操作指令可以是用户为了完成报警向警务业务处理设备120下发的操作指令。报警操作指令可以用于上传证据、选择警务业务类型以及处理警务业务数据等。报警信息可以是警务业务处理设备120对报警操作指令进行响应所得到信息,示例性的,报警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文本形式的报警内容(如笔录信息等)、用户上传的图片、视频或音频等报警证据,本发明实施例并不对报警信息的具体内容进行限定。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警务自助终端可以放置于封闭式警务亭100内部,可选的,封闭式警务亭100内侧可以粘贴有降噪贴膜,以加强隔音效果。警务自助终端中的身份认证部件110与警务业务处理设备120具有通信连接关系,即身份认证部件110与警务业务处理设备120可以进行数据传输。身份认证部件110获取用户身份认证信息后,可以将用户身份认证信息发送至警务业务处理设备120。

相应的,警务业务处理设备120接收到身份认证部件110发送的用户身份认证信息后,可以对用户身份认证信息进行认证,如果用户身份认证信息通过认证,则进一步接收用户下发的报警操作指令,并对报警操作指令进行响应,以生成与报警操作指令对应的报警信息。

示例性的,假设用户需要办理刑事类型的警务业务,用户通过下发报警操作指令选择警务业务类型中的刑事类型。警务业务处理设备120对下发的报警操作指令进行响应,即警务业务处理设备120的屏幕显示刑事类型警务业务中的子业务供用户选择,其中刑事类型警务业务中的子业务可以包括毒品犯罪、金融犯罪以及暴力犯罪等,本发明实施例并不对警务业务中的子业务的业务类型进行限定。例如,用户通过下发报警操作指令选择刑事类型警务业务中的暴力犯罪,警务业务处理设备120的屏幕弹出与用户下发的报警操作指令对应的笔录流程界面,用于用户对笔录进行填写。其中,笔录可以是警务业务处理设备120提供给用户的需要用户填写的文本类型的报警内容。笔录流程页面内容可以由警方预设模板。用户完成笔录流程页面内容填写后,警务业务处理设备120会对用户填写的笔录内容生成报警笔录并进行存储。其中,笔录流程页面可以包括案发地点、伤亡人数、案发时间、案件简要情况以及损失价值等。本发明实施例并不对笔录流程页面的具体内容进行限定。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连接示意图,在本发明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警务自助终端还可以包括网络设备200,网络设备200与警务业务处理设备120通信连接,用于建立警务业务处理设备120与警务服务器210和/或警务终端220之间的通信连接;警务业务处理设备120还用于将报警信息通过网络设备发送至警务终端220,接收警务人员通过警务终220端发起的网络通话,以对用户修改或确认报警信息。

其中,网络设备200可以是有线或无线形式的通信连接设备,可以用于数据传输。警务服务器210与警务业务处理设备120通信连接,可以用于对用户身份认证信息进行认证;警务终端220可以是警务人员的作业终端。网络通话可以包括警务人员与用户之间的语音或视频形式的通话。

具体的,警务业务处理设备120可以通过网络设备200与警务服务器210和/或警务终端220进行通信连接。警务业务处理设备120可以将接收的用户身份认证信息与警务服务器210中的公民身份信息进行比对匹配,如果匹配成功则确定用户身份通过认证。警务业务处理设备120可以通过网络设备200将生成的报警信息发送至警务终端220,警务人员通过警务终端220对报警信息审核接近完成时,可以通过警务终端220向用户所使用的警务业务处理设备120发起网络通话。由此,警务人员与用户可以通过网络通话对报警信息进行实时修改或确认。

示例性的,当警务人员通过警务终端220获取到警务业务处理设备120发送的报警信息后发现报警信息内容填写有误或者需要对报案人进行询问时,警务人员可以通过警务终端220向用户所使用的警务业务处理设备120发起网络通话。用户可以通过警务业务处理设备120接收网络通话,此时,警务人员和用户可以通过网络通话对报警信息进行实时处理。具体的,警务人员可以通过网络通话对用户进行远程引导,以帮助用户完善或者修改报警信息。例如,警务人员可以询问用户报警信息中的联系电话或联系地址等信息是否正确无误。如果用户发现联系电话填写错误,可以告知警务人员联系电话信息有误,需要修改。此时,用户可以通过警务业务处理设备120修改报警信息中的联系电话。修改完成后,警务业务处理设备120可以将修改后的报警信息实时发送至警务终端220,以供警务人员确认。除此之外,用户还可以对报警信息中的相关证据等进行修改和确认等。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身份认证部件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在本发明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身份认证部件110可以包括身份证阅读器111、指纹采集器112、拾音器113以及摄像头114;身份证阅读器111用于读取用户的身份证信息,并将身份证信息发送至警务业务处理设备120;摄像头114用于获取用户人脸图像,并将用户人脸图像发送至警务业务处理设备120;指纹采集器112用于获取用户的指纹信息,并将指纹信息发送至警务业务处理设备120;拾音器113用于采集用户语音信息,并将用户语音信息发送至警务业务处理设备120;警务业务处理设备120用于根据身份证信息、用户人脸图像、指纹信息以及用户语音信息中的至少一项对用户身份进行认证。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身份认证部件110可以包括多种不同认证功能的部件。可选的,身份认证部件110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身份证阅读器111、指纹采集器112、拾音器113以及摄像头114。相应的,警务业务处理设备120可以采用多种可用的身份认证方式。例如,身份认证部件110可以通过身份证阅读器111获取用户身份证信息,通过摄像头114获取用户人脸图像,通过指纹采集器112获取用户指纹信息,通过拾音器113获取用户语音信息等。身份认证部件110获取到上述用户身份认证信息后,可以发送至警务业务处理设备120。警务业务处理设备120根据身份认证部件110发送的至少一项用户身份认证信息对用户身份进行认证。

示例性的,警务业务处理设备120可以通过任何一项用户身份认证信息对用户身份进行认证。例如,警务业务处理设备120获取身份证阅读器111发送的身份证信息,将获取的用户身份证信息与警务服务器210中存储的公民身份证信息进行比对匹配。如果匹配成功则确认身份证信息有效,确定用户身份通过认证。警务业务处理设备120还可以获取摄像头114发送的用户人脸图像与警务服务器210中存储的人脸图像数据进行比对匹配。如果确定匹配成功,则确定用户身份通过认证。警务业务处理设备120还可以获取指纹采集器112发送的用户指纹信息与警务服务器中210存储的指纹数据进行比对匹配。如果确认匹配成功,则确定用户身份通过认证。警务业务处理设备120还可以获取拾音器113发送的用户语音信息与警务服务器210中存储的声纹数据进行比对匹配。如果确定匹配成功,则确定用户身份通过认证。为了加强用户身份认证的可靠性,可以根据用户身份认证信息中的两项或者多项组合对用户身份进行认证。例如,警务业务处理设备120获取身份证阅读器111发送的用户身份证信息以及摄像头114发送的用户人脸图像,将获取的用户身份证信息与警务服务器中的公民身份证信息进行比对匹配。如果匹配成功,再将将警务服务器210中存储的人脸图像与摄像头采集的用户人脸图像进行比对匹配,如果两张图像经比对可以确认为同一人,则确定用户身份通过认证。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警务自助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发明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警务自助终端还可以包括语音音响140和IP摄像头150,其中:语音音响140与警务业务处理设备120通信连接,用于对用户播报语音提示话语;IP摄像头150与警务业务处理设备120通信连接,用于获取封闭式警务亭100内部的监控视频,以对封闭式警务亭100进行监控。

其中,语音提示话语可以是在用户进入封闭式警务亭100后,向用户播报的提示性的话语,示例性的,封闭式警务亭100例如可以是“欢迎使用警务自助终端”。相应的,当封闭式警务亭100的门被打开时语音音响140可以播放“欢迎使用警务自助终端”之类的语音提示话语。当用户在警务业务处理设备120自助办理警务业务时,IP摄像头150可以实时采集用户在封闭式警务亭100的操作情况,以存储监控视频。如图2和图4所示,封闭式警务亭100监控视频可以通过网络设备200发送至警务终端220,便于警务人员通过监控视频对封闭式警务亭100进行监控。

在本发明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警务自助终端,还可以包括电子签字笔160,电子签字笔160与警务业务处理设备120通信连接,用于向警务业务处理设备120输入电子签字字迹。

示例性的,当用户对报警信息填写完成后,警务业务处理设备120可以获取用户填写的报警信息并提示用户进行确认,当用户对报警信息进行确认无误后,可以通过电子签字笔160对报警信息进行签字。

在本发明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警务业务处理设备120还可以用于根据电子签字字迹生成用户的电子签字信息,对电子签字信息和报警信息合成报警图片,并对报警图片进行加密存储。

其中,签字信息可以是用户通过电子签字笔160在警务业务处理设备120进行签字后得到的电子签字字迹生成的数据信息。

具体的,警务业务处理设备120获取用户对填写的报警笔录确认无误的电子签字字迹后,根据电子签字字迹生成用户的电子签字信息。对电子签字信息、报警信息中的用户上传图片以及用户填写的报警笔录合成报警图片,警务业务处理设备120通过加密算法对报警图片进行加密存储。可选的,加密算法例如可以是图像水印算法等,本发明实施例并不对加密算法的具体算法类型进行限定。

在本发明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警务业务处理设备120还可以用于根据指纹信息生成用户的电子签字信息,对电子签字信息和报警信息合成报警图片,并对报警图片进行加密存储。

可选的,指纹采集器112获取用户指纹信息,并将用户指纹信息发送至警务业务处理设备120,警务业务处理设备120对用户指纹信息进行存储。当用户对填写的报警信息确认无误后,可将警务业务处理设备120存储的用户指纹信息作为用户的电子签字信息。对用户指纹信息、报警信息中的用户上传的证据以及用户填写的报警笔录等合成报警图片,警务业务处理设备120通过加密算法对报警图片进行加密存储。

在本发明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警务自助终端还可以包括打印机130,打印机130与警务业务处理设备120通信连接,用于打印报警回执单。

其中,报警回执单可以是警务人员已受理报警业务的一种凭据。报警回执单上可以包括报警人的姓名、公安机关对报警人反映情况将依法处理的承诺、报警联系电话、警务监督电话和值班民警姓名等内容,本发明实施例并不对报警回执单上的内容做具体限定。

在本发明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封闭式警务亭100还可以包括桌板101,桌板设置于封闭式警务亭100的墙体一侧,并与墙体垂直,用于放置身份认证部件110和警务业务处理设备120。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一种警务自助终端的结构示意图,该警务自助终端设置于封闭式警务亭100内部,警务自助终端包括警务业务处理设备120、打印机130、语音音响140、IP摄像头150以及电子签字笔160。拾音器113和摄像头114设置于警务业务处理设备120上部。桌板101,设置在封闭式警务亭100墙体一侧上与墙体垂直,用于放置身份证阅读器111、指纹采集器112、警务业务处理设备120、打印机130以及电子签字笔160。语音音响140以及IP摄像头150与警务业务处理设备120相连,与桌板101在同一面墙体分别设置于墙体的左上角和右上角。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封闭式警务亭内部设置身份认证部件和警务业务处理设备,以构成一种警务自助终端,可以用于对获取的用户身份进行认证,并在认证通过后对用户下发的报警操作指令进行响应以生成报警信息,实现警务业务的自助处理,解决现有报警过程中人工面对面处理报案信息导致的时效性和保密性较低等问题,从而减少警务工作人员的工作负荷,同时还能增加警务业务办理的保密性。

实施例二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警务自助业务处理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可用于用户自助处理警务业务,该方法可以由警务自助终端来执行,该终端可以由软件和/或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并一般可集成在计算机设备中,如图5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操作:

S210、接收用户输入的自助报警请求和身份认证请求。

其中,自助报警请求可以是根据用户自身报警需求向报警自助终端发送的请求。身份认证请求可以是根据用户身份认证信息对用户身份进行认证的请求。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警务自助终端可以接收用户输入的自助报警请求和身份认证请求,以协助用户自助处理警务业务。

示例性的,用户可以通过警务自助终端的触摸屏触发“我要报警”的虚拟功能按键触发自助报警请求。同时,用户可以通过各种类型的身份认证部件输入用户的身份认证信息,以向警务自助终端发起身份认证请求。

S220、在确定身份认证请求通过身份认证的情况下,对自助报警请求进行自助处理,以生成报警信息。

相应的,警务自助终端接收到用户输入的自助报警请求后,可以要求用户首先进行身份认证,并在接收到用户的身份认证请求后,对用户输入的用户身份认证信息进行认证。如果确认用户身份通过认证,则对用户输入的自助报警请求进行自助处理。

示例性的,假设用户在警务自助终端输入的自助报警请求是刑事案件自助报警请求,警务自助终端接收到自助报警请求后提示用户进行身份认证,用户可以通过指纹采集器、身份证阅读器、摄像头或者拾音器将用户身份认证信息发送至警务自助终端。警务自助终端获取身份认证部件发送的用户身份认证信息,对用户身份认证信息进行认证。在用户身份认证信息通过认证后,用户可以对警务自助终端发送报警操作指令。警务自助终端则可以对报警操作指令进行响应,以生成报警信息。

示例性的,用户通过警务自助终端完成报警笔录填写以及证据上传,在不需要警务人员在场的情况下完成对自助报警请求的自助处理。在用户填写完报警笔录并输入电子签字字迹后,警务人员通过警务终端接收用户填写完成的报警笔录,当警务人员对报警笔录审核接近完成时,通过向警务自助终端发起网络通话使得用户在警务人员的引导下完成对报警信息的修改与确定。警务自助终端接收用户输入的电子签字字迹即用户再次确认报警笔录填写真实并且承诺为本人填写,根据电子签字字迹生成电子签名信息用于与报警信息合成报警图片,将报警图片进行加密存储。最终可通过打印机将报警回执单打印出来用于用户保存报警凭证。

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身份通过认证后,通过警务自助终端对自助报警请求进行自助处理,实现警务业务的自助处理,解决现有报警过程中人工面对面处理报案信息导致的时效性和保密性较低等问题,从而减少警务工作人员的工作负荷,同时还能增加警务业务办理的保密性。

实施例三

本发明实施例三还提供一种存储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程序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任一所述的警务自助业务处理方法:接收用户输入的自助报警请求和身份认证请求;在确定身份认证请求通过身份认证的情况下,对自助报警请求进行自助处理,以生成报警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的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的介质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Memory,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文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电线、光缆、射频(Radio Frequency,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发明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