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减震鞋底及其减震鞋

一种减震鞋底及其减震鞋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减震鞋底,包括鞋底本体,所述鞋底本体由中底和大底复合而成,所述中底由上层柔软中底、下层弹性中底复合而成,所述柔软中底和/或弹性中底上设置有用于收纳所述柔软中底或弹性中底前后形变的减震槽,所述减震槽分布于所述柔软中底和/或弹性中底的边缘上,且沿人体的后脚跟部到前脚掌部方向排布。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减震鞋。相较于传统采用气垫层来实现减震目的,其在结构上,更加简单,便于制造;在加工制造上,工序更少,可以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本发明的减震鞋底,其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价格较低且能够实现前后缓冲减震效果。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576834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特步(中国)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610263671.6

  • 发明设计人 张德文;林张健;曾理想;

    申请日2016-04-26

  • 分类号A43B13/14(20060101);A43B13/18(20060101);A43B13/12(20060101);A43B7/32(20060101);

  • 代理机构35205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陈云川

  • 地址 362000 福建省泉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清濛园区7号街坊9(C)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0:05:15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5-22

    授权

    授权

  • 2016-08-17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43B13/14 申请日:20160426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6-07-20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运动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减震鞋底及其减震鞋。

背景技术

跑步过程中,大部分人群是后跟先触地,接着是脚弓、前脚掌,最后 前掌离地,运动过程中,人体重量对腿部关节产生不同的有害冲击力,因 此,一双具有良好减震效果的减震跑鞋,能有效保护运动员的双脚,提高 跑步的舒适度及运动成绩。

目前行业内采用减震气垫、减震EVA材料和TPU注射成型的减震部件 等实现垂直缓冲和上下减震保护,对于运动过程中产生前后移动冲击力, 缓冲和减震效果不佳;其次,由于材料要求高,结构复杂,导致造价高昂, 给企业生产带来了很大的生产困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价格较低且能够实 现前后缓冲减震效果的鞋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价格较低且能 够实现前后缓冲减震效果的减震鞋。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减震鞋底,包括鞋底本体,所述鞋底本体由中底和大底复合而成, 所述中底由上层柔软中底、下层弹性中底复合而成,所述柔软中底和/或弹 性中底上设置有用于收纳所述柔软中底或弹性中底前后形变的减震槽,所 述减震槽分布于所述柔软中底和/或弹性中底的边缘上,且沿人体的后脚跟 部到前脚掌部方向排布。通过上述改进,在跑步运动过程中,上层的柔软 中底会缓冲掉一部分有害垂直冲击力,随着脚的运动轨迹,上柔软中底会 产生一股向前移动的有害冲击力并带动下层的弹性中底向前移动。

优选的,所述减震槽具有直壁部和斜壁部,所述直壁部和斜壁部相连 接,所述直壁部和斜壁部相连接处呈小于90度的夹角。通过上述改进,当 弹性中底的直壁部受到向前移动的压力,直壁部发生形变,向斜壁部一侧 变形,实现向前移动缓冲减震;脚离开地面之后,人体重量消失时,材料 的弹性使直壁部位迅速恢复原状,实现向后移动的缓冲减震。

优选的,所述柔软中底和弹性中底硬度不同,所述大底采用耐磨材料 制成。

优选的,所述柔软中底和/或弹性中底上还分别设置有凹坑,所述凹坑 具有靠近鞋底中轴线的内侧和靠近鞋底外周沿的外侧,所述凹坑的深度从 内侧至外侧逐渐加深,所述凹坑的凹口呈梯形。通过上述改进,一方面可 以增加中底和大底之间的粘合面积,使得中底和大底粘合的更紧,使得本 发明的减震鞋底更加稳定。另一方面可以实现前后与左右四个方向的减震, 减震更加有效。

优选的,所述中底和大底采用胶剂粘合或热压方式连接。通过上述改 进,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优选的,所述大底背离所述中底的一面上设有用于起止滑作用的止滑 片和用于起耐磨作用的耐磨片;所述耐磨片位于所述大底对应于人体脚后 跟与脚趾的部分,所述止滑片位于所述大底对应于人体前脚掌的部分上, 所述止滑片与地面接触的部分设置有吸盘。通过上述改进,可以增加鞋底 的止滑性能,减少中底前后位移的幅度,提高本发明前后移动缓冲减震性 能;增加鞋底的耐磨能力,提高鞋子的使用寿命。

优选的,所述大底的边缘部分向所述中底一侧凹设有用于收纳所述大 底形变的凹槽。通过上述改进,行走时,当大底受到向前或向后的压力时, 大底上的凹槽的两侧可以向凹槽的内部变形,同样可以起到前后减震。当 大底受到向下的压力较大时,凹槽的两侧壁向凹槽外侧弯曲,实现上下减 震,所以实现不同方向的减震,减震效果更佳。

优选的,所述中底与所述大底相连接的面上横向设置若干条凸棱,沿 所述中底的长度方向上,各所述凸棱首尾衔接成连续的锯齿状。通过上述 改进,当中底受到压时,中底上设置的凸棱发生形变,或者与凸棱压迫与 凸棱相连接的大底发生形变,可以实现减震。同时,也有利于增加中底与 大底连接面积,使得中底和大底连接更紧密。

优选的,所述柔软中底的硬度为45-50度,弹性中底的硬度为50-55 度,所述大底的硬度为55-60度。通过上述改进,能够起到有效的缓冲减 震作用,提高运动的舒适度,而且有可以使得人们行走时更不易疲劳。

一种减震鞋,包括减震鞋底,及其连接于所述减震鞋底上的鞋面,所 述减震鞋底包括鞋底本体,所述鞋底本体由中底和大底复合而成,所述鞋 面与所述中底之间通过胶剂粘合连接;所述中底由上层柔软中底、下层弹 性中底复合而成,所述柔软中底和/或弹性中底上设置有用于收纳所述柔软 中底或弹性中底前后形变的减震槽,所述减震槽分布于所述柔软中底和/或 弹性中底的边缘上,且沿人体的后脚跟部到前脚掌部方向排布。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的减震鞋底,通过鞋底本体由中底和大底复合而成,柔软中底 和/或弹性中底上设置有减震槽,减震槽分布于柔软中底和/或弹性中底的 边缘上,且沿人体的后脚跟部到前脚掌部方向排布。当中底在受到向前或 向后的压力时,设置在柔软中底和/或弹性中底的减震槽可以发生形变,实 现前后移动缓冲减震。当中底在受到上下的压力时,与减震槽相对应的柔 软中底和/或弹性中底的部分也可以凹陷于减震槽内,同样实现上下减震。 所以本发明的减震鞋底,不但可以起到前后移动缓冲减震作用,还可以起 到上下减震的作用,减震效果更佳,脚感更加舒服。相较于传统的材料、 气垫以及TPU部件的减震方法,在不改变材料及模具的前提下,在结构进 行改变和创新,方法简单,便于制造;有效地降低了生产成本。总而言之, 本发明的减震鞋底,其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价格较低且能够实现前后位 移及上下减震的效果。

本发明的减震鞋,通过连接于减震鞋底上的鞋面,使得人们可以穿着 上具有减震鞋底制成的鞋子,使人们穿着该鞋子在行走或跳跃时,可实现 前后移动缓冲减震的效果,增加脚感的舒适性。通过鞋底本体由中底和大 底复合而成,柔软中底和/或弹性中底上设置有减震槽,减震槽分布于柔软 中底和/或弹性中底的边缘上,且沿人体的后脚跟部到前脚掌部方向排布。 当中底在受到向前或向后的压力时,设置在柔软中底和/或弹性中底的减震 槽可以发生形变,实现前后移动缓冲减震。当中底在受到上下的压力时, 与减震槽相对应的柔软中底和/或弹性中底的部分也可以凹陷于减震槽内, 同样实现上下减震。所以本发明的减震鞋底,不但可以起到前后移动缓冲 减震作用,还可以起到上下减震的作用,减震效果更佳,脚感更加舒服。 相较于传统的材料、气垫以及TPU部件的减震方法,在不改变材料及模具 的前提下,在结构进行改变和创新,方法简单,便于制造;有效地降低了 生产成本。总而言之,本发明的减震鞋,其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价格较 低且能够实现前后位移及上下减震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一中减震槽在弹性中底上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一中减震槽在柔软中底上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一中减震槽在弹性中底和柔软中底上结构示意 图。

图5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减震槽和凹坑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大底的仰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示对应如下:

1-中底;2-大底;

3-减震槽;4-凹坑;

11-柔软中底;12-弹性中底;

13-凸棱;

31-直壁部;32-斜壁部;

21-止滑片;22-耐磨片;

23-凹槽;211-吸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至4所示,本实施例中,一种减震鞋底,包括鞋底本体,所述 鞋底本体由中底1和大底2复合而成,所述中底1由上层柔软中底11、下 层弹性中底12复合而成,所述柔软中底11和/或弹性中底12上设置有用于 收纳所述柔软中底11或弹性中底12前后形变的减震槽3。

如图2至4所示,所述减震槽3分布于所述柔软中底11和/或弹性中底 12的边缘上,且沿人体的后脚跟部到前脚掌部方向排布。所述减震槽3具 有直壁部31和斜壁部32,所述直壁部31和斜壁部32相连接,所述直壁部 31和斜壁部32相连接处呈小于90度的夹角。在跑步运动过程中,上层的 柔软中底11会缓冲掉一部分有害垂直冲击力,随着脚的运动轨迹,上柔软 中底11会产生一股向前移动的有害冲击力并带动下层的弹性中底12向前 移动,当弹性中底12的直壁部31受到向前移动的压力,直壁部31发生形 变,向斜壁部32一侧变形,实现向前移动缓冲减震;脚离开地面之后,人 体重量消失时,材料的弹性使直壁部31位迅速恢复原状,实现向后移动的 缓冲减震。

如图2至4所示,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柔软中底11和弹性中底 12硬度不同,所述大底2采用耐磨材料制成。

这里对柔软中底11和弹性中底12是如何实现减震作用作进一步的阐 述:

当柔软中底11和/或弹性中底12受到向下的压力时,柔软中底11和/ 或弹性中底12产生形变,填入柔软中底11和/或弹性中底12上的减震槽3 内。实现鞋底的局部减震,即边缘减震。反之,当柔软中底11和/或弹性中 底12不再受到向下的压力时,柔软中底11和/或弹性中底12从减震槽3内 恢复形变,离开减震槽3。通过上述两个过程实现鞋子局部减震,即边缘减 震上下减震的效果。

当柔软中底11和/或弹性中底12受到向前或向后的推力时,柔软中底 11和/或弹性中底12上的减震槽3的直壁部31受向前的压力,直壁部31 发生形变,向斜壁部32一侧变形,实现向前减震;相反,柔软中底11和/ 或弹性中底12上的减震槽3的直壁部31受向后的压力,直壁部31发生形 变,直壁部31和斜壁部32之间的夹角变大,直壁部31向远离斜壁部32 一侧被拉伸,直壁部31有恢复形变的趋势和拉力,进而实现向后减震;当 柔软中底11和/或弹性中底12不再受到向前或向后的推力时,柔软中底11 和/或弹性中底12上的减震槽3恢复形变,过程相反,这里就不再熬述了。

如图1至5所示,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柔软中底11和/或弹性中 底12上还分别设置有凹坑4,所述凹坑4具有靠近鞋底中轴线的内侧和靠 近鞋底外周沿的外侧,所述凹坑4的深度从内侧至外侧逐渐加深,所述凹 坑4的凹口呈梯形。具体阐述为:凹坑4可以直接设置在柔软中底11,也 可以直接设置在弹性中底12,或者凹坑4在柔软中底11和弹性中底12上 均有设置。当凹坑4在柔软中底11和弹性中底12上均有设置时,凹坑4 位于柔软中底11和弹性中底12相贴合的面上。或者,凹坑4分别位于柔 软中底11和弹性中底12背离相贴合的面上,具体阐述为:凹坑4位于柔 软中底11与鞋子内衬相贴合的面上和凹坑4位于弹性中底12与大底2贴 合的面上。通过上述改进,一方面可以增加中底1和大底2之间的粘合面 积,使得中底1和大底2粘合的更紧,使得本发明的减震鞋底更加稳定。 另一方面可以实现前后与左右四个方向的减震,减震更加有效。这里需要 具体说明的是:凹坑4随着鞋子外边缘相适配设置,进一步,若干凹坑4 被鞋底中轴线分为两组,且分别为第一组和第二组,第一组对应人体最大 脚趾头到脚心设置,第二组对应人体最小脚趾头到脚后跟设置。上述若干 个凹坑4采用第一组和第二组设置,更加有利于支撑人体的前脚掌和后脚 跟,同时,提升缓冲性能,减震效果更好。

本发明中,优选的,所述中底1和大底2采用热压方式或胶剂粘合连 接。通过上述改进,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本发明中,如图1和图6所示,优选的,所述大底2背离所述中底1 一面上设有用于起止滑作用的止滑片21和用于起耐磨作用的耐磨片22;所 述耐磨片22位于所述大底2对应于人体脚后跟与脚趾的部分,所述止滑片 21位于所述大底2对应于人体前脚掌的部分上,所述止滑片21与地面接触 的部分设置有吸盘211。通过上述改进,可以增加鞋底的止滑性能,减少中 底1前后位移的幅度,提高本发明前后移动缓冲减震性能;增加鞋底的耐 磨能力,提高鞋子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中,如图1和图6所示,优选的,所述大底2的边缘部分向所 述中底1一侧凹设有用于收纳所述大底2形变的凹槽23。通过上述改进, 行走时,当大底2受到向前或向后的压力时,大底2上的凹槽23的两侧可 以向凹槽23的内部变形,同样可以起到前后减震。当大底2受到向下的压 力较大时,凹槽23的两侧壁向凹槽23外侧弯曲,实现上下减震,所以实 现不同方向的减震,减震效果更佳。

优选的,所述柔软中底11的硬度为45-50度,弹性中底12的硬度为 50-55度,所述大底2的硬度为55-60度。通过上述改进,能够起到有效的 缓冲减震作用,提高运动的舒适度,而且有可以使得人们行走时更不易疲 劳。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减震鞋底,通过鞋底本体由中底1和大底2 复合而成,柔软中底11和/或弹性中底12上设置有减震槽3,减震槽3分 布于柔软中底11和/或弹性中底12的边缘上,且沿人体的后脚跟部到前脚 掌部方向排布。当中底1在受到向前或向后的压力时,设置在柔软中底11 和/或弹性中底12的减震槽3可以发生形变,实现前后移动缓冲减震。当中 底1在受到上下的压力时,与减震槽3相对应的柔软中底11和/或弹性中底 12的部分也可以凹陷于减震槽3内,同样实现上下减震。所以本发明的减 震鞋底,不但可以起到前后移动缓冲减震作用,还可以起到上下减震的作 用,减震效果更佳,脚感更加舒服。相较于传统的材料、气垫以及TPU部 件的减震方法,在不改变材料及模具的前提下,在结构进行改变和创新, 方法简单,便于制造;有效地降低了生产成本。总而言之,本发明的减震 鞋底,其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价格较低且能够实现前后位移及上下减震 的效果。

一种减震鞋,包括减震鞋底,及其连接于所述减震鞋底上的鞋面(图 中未给出),所述减震鞋底包括鞋底本体,所述鞋底本体由中底1和大底2 复合而成,所述鞋面与所述中底1之间通过胶剂粘合连接;所述中底1由 上层柔软中底11、下层弹性中底12复合而成,所述柔软中底11和/或弹性 中底12上设置有用于收纳所述柔软中底11或弹性中底12前后形变的减震 槽3,所述减震槽3分布于所述柔软中底11和/或弹性中底12的边缘上, 且沿人体的后脚跟部到前脚掌部方向排布。

这里还需要说明的是:采用上述具局部减震和整体减震功能的减震鞋 底制成的减震鞋,相较于传统采用气垫层来实现减震目的减震鞋来说,其 减震效果更佳;在结构上,更加简单,便于制造;在加工制造上,所需的 工序更少,可以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总而言之,本发明的减震鞋,其结 构简单,制造方便,价格较低且能够实现前后减震效果。

实施例2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一种减震鞋底,包括鞋底本体,所述鞋底 本体由中底1和大底2复合而成,所述中底1与所述大底2相连接的面上 横向设置若干条凸棱13,沿所述中底1的长度方向上,各所述凸棱13首尾 衔接成连续的锯齿状。具体的:这里的凸棱13与中底11为一体成型。通 过上述改进,当中底1受到压时,中底1上设置的凸棱13发生形变,或者 与凸棱13压迫与凸棱13相连接的大底2发生形变,可以实现减震。同时, 也有利于增加中底1与大底2连接面积,使得中底1和大底2连接更紧密。

本发明的减震鞋底,整体结构简单,加工方便,便于生产制造,还有 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同时,缓冲效果和减震效果明显,脚感舒适,具有很 好的实用性。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 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现有技术可以对本发明做出各 种变形,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