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用于髌骨骨折的即筒式张力带加压固定器及其使用方法

用于髌骨骨折的即筒式张力带加压固定器及其使用方法

摘要

用于髌骨骨折的即筒式张力带加压固定器主要包括可轴向自由拔插地套接在一起的外套筒、内杆和套在外套筒、内杆上的子、母张力带,其主要是使用在髌骨横形骨折或伴有轻度粉碎性髌骨骨折的人体内骨折内固定器。通过张力带的收紧使外套筒、内杆之间的距离缩短,从而对骨折端产生加压固定作用,防止两骨折端产生侧向移位,避免其畸形,维持骨折的稳定。使骨折界面更加紧密接触,提高摩擦力,增加骨折的稳定,可早期活动关节,促进骨折愈合。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48854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2-06-1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叶立民;

    申请/专利号CN201110359967.5

  • 发明设计人 叶立民;

    申请日2011-11-15

  • 分类号A61B17/68;

  • 代理机构泉州市博一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洪渊源

  • 地址 362300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溪美新华街330号3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5:30:07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11-05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61B17/68 授权公告日:20130508 终止日期:20181115 申请日:20111115

    专利权的终止

  • 2013-05-08

    授权

    授权

  • 2013-02-27

    专利申请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A61B17/68 变更前: 变更后: 登记生效日:20130129 申请日:20111115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2-07-18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B17/68 申请日:20111115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2-06-13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创伤性骨科骨折内固定的内植入器械领域,具体的说是指用于髌骨骨折的即筒式张力带加压固定器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髌骨骨折是人体外伤后产生骨折的常见类型之一,是创伤骨科的常见病。髌骨骨折移位后一般需要切开复位,尽量解剖复位,有效内固定,早期功能锻炼,才能最大程度恢复其关节功能。不能达到上述治疗要求,容易产生创伤性膝关节炎,髌股关节炎,膝关节僵硬等并发症,严重影响病者的劳动能力,不同程度遗留劳动残疾。

       切开复位,尽量解剖对位,主要依赖手术医师的经验和技术水平,而有效内固定,早期功能锻炼,更倾向于有良好的内固定器材,然而,目前尚无髌骨骨折内固定的成套内植入器械。当前各医院使用髌骨骨折内固定的器材有钢丝捆扎固定,克氏针钻入固定,克氏针加张力带钢丝固定,螺丝钉固定,螺丝钉加张力带钢丝固定等,都不同程度存在这样那样的缺点,不能满足治疗目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的是用于髌骨骨折的即筒式张力带加压固定器及其使用方法,其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用于髌骨骨折的即筒式张力带加压固定器,包括可轴向自由拔插地套接在一起的外套筒、内杆,所述外套筒、内杆的外端头对应固设有筒头、杆头,外套筒、内杆的筒头、杆头的相对面对应设有起定位作用的齿状突起;外套筒的内端头上开设有与内杆相配合的中心盲孔,内杆的内端滑动插设在外套筒的中心盲孔中;所述外套筒、内杆上套设有相配合的可挠性扁平子、母张力带,子、母张力带的尾端分别套设在外套筒、内杆上,母张力带的前端开设有供子张力带穿过的穿带孔。

所述子张力带的前端中部开设有螺钉孔、后端部对应开设有供螺钉自由穿过且沿张力带长度方向布置的长槽。

所述子张力带上开设有两个依前后布置的螺钉孔。

所述外套筒、内杆上的筒头、杆头分别与外套筒、内杆一体成型。

用于髌骨骨折的即筒式张力带加压固定器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    将骨折的髌骨牵拉对拢,使髌骨复位并保持定位;

b)    用钻头在复位后的髌骨上钻大体与断面垂直布置的两条穿杆隧道,两穿杆隧道对应设于髌骨的中部两侧,穿杆隧道的内径与外套筒外径相当;

c)    将套设有子或母张力带的外套筒穿设于髌骨的穿杆隧道中,调整筒头、杆头使筒头、杆头大体贴伏于对应部的髌骨表面,且使张力带朝下伸出;压紧其筒头、杆头使齿状突起钉入髌骨使张力带压紧于髌骨与筒头、杆头之间,外套筒的长度略短于穿杆隧道长度;

d)    将套设有另一张力带的内杆自穿杆隧道的另一端口穿入穿杆隧道滑动穿置于外套筒的中心盲孔中,调整筒头、杆头使筒头、杆头大体贴伏于对应部的髌骨表面,且使张力带朝下伸出;压紧其筒头、杆头使齿状突起钉入髌骨使张力带压紧于髌骨与筒头、杆头之间;

e)    向上翻折子、母张力带,将子张力带前端头穿过母张力带的穿带孔后反向拉紧,并将反向拉紧后的子张力带前端头整齐叠置在紧贴髌骨表面的子张力带上;

f)    再通过螺钉将子张力带端头固定在髌骨上,且螺钉与髌骨断裂面错开布置。

所述的步骤a)中,在其定位后,钻入1~2根克氏针临时固定,维持解剖位置;所述的步骤c)中,将套设有子或母张力带的外套筒穿设于髌骨的穿杆隧道中之后去除克氏针。

所述的步骤b)中,先用导针经髌骨上极股四头肌附着点外缘稍内侧向髌骨下极髌韧带附着点的外缘钻入,另一根导针经髌骨上极股四头肌附着点内缘稍外侧向髌骨下极髌韧带附着点内缘钻入,即两根导针所钻的两条隧道大体与断面垂直布置,二根导针上口距离稍宽于下口距离,并位髌骨截面的中位线上;再用与外套筒相同直径空心钻头沿两导针钻两条穿杆隧道;所述的步骤c)中,将套设有子或母张力带的外套筒顺着导针穿设于髌骨穿杆隧道中,之后拔除导针。

由上述对本发明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一,本发明可成为髌骨骨折内固定的内植入器械的成套器械,设置不同规格,可经消毒灭菌,无菌包装备用,根据手术中测量而选择相应的规格使用。

二,使用本发明产生的效果,坚强内固定,防止骨折侧方移位,有足够强度维持复位后骨折的稳定,由于髌骨厚度在21-26mm,平均(23.39±1.19mm),可以设计外套筒在3.5-4.5mm,比目前临床医生使用的2-2.5直径的克氏针固定粗大,所以直径大小足够的该固定器可有效对抗膝关节活动产生的负荷以及病者伸屈活动的剪切力,从而达到有效可靠的内固定作用。通过张力带对骨折面轴向加压作用,有效对抗股四头肌、髌韧带的张力,防止骨折分离移位,致使骨折界面紧密接触,进一步增强骨折复位后的稳定性,促进骨折愈合。

三,本发明可以尽早膝关节活动锻炼,减少关节僵直,提高关节的正常活动度和减少创伤性骨性关节炎的发生,最大程度获得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减少致残率,提高劳动能力。

四,使用该固定器治疗髌骨骨折,固定器与髌骨骨表面紧密贴伏在一起,克服了克氏针等内固定引起针端显著露出骨表面、发生旋转,带来医疗的二次损伤,刺破皮肤、损伤肌键、影响关节活动锻炼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使用时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实施过程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6为本发明的侧视图。

图7为图6的A-A方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用于髌骨骨折的即筒式张力带加压固定器,包括可轴向自由拔插地套接在一起的外套筒2、内杆3,外套筒2、内杆3的外端头对应固设有筒头4、杆头5,外套筒2、内杆3的筒头4、杆头5的相对面对应设有起定位作用的齿状突起6、7;外套筒2的内端头上开设有与内杆3相配合的中心盲孔8,内杆3的内端滑动插设在外套筒2的中心盲孔中;外套筒2、内杆3上的筒头4、杆头5分别与外套筒2、内杆3一体成型。

如图1、图2以及图3所示,外套筒2、内杆3上套设有相配合的可挠性扁平子、母张力带9、10,子、母张力带9、10的尾端分别套设在外套筒2、内杆3上,母张力带9的前端开设有供子张力带10穿过的穿带孔91。子张力带10的前端中部开设有两个依前后布置的螺钉孔101、后端部对应开设有供螺钉102自由穿过且沿张力带长度方向布置的长槽103。外套筒2、内杆3的筒头4、杆头5的侧面均设有与穿带孔91、长槽103宽度相一致的可卡住子、母张力带9、10的定位块92、104。

如图2、图4至图7所示,用于髌骨骨折的即筒式张力带加压固定器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    将骨折的髌骨牵拉对拢,使髌骨复位并保持定位,钻入1~2根克氏针临时固定,维持解剖位置;

b)    用导针经髌骨上极股四头肌附着点外缘稍内侧向髌骨下极髌韧带附着点的外缘钻入,另一根导针经髌骨上极股四头肌附着点内缘稍外侧向髌骨下极髌韧带附着点内缘钻入,即两根导针所钻的两条隧道大体与断面垂直布置,二根导针上口距离稍宽于下口距离,并位髌骨截面的中位线上;用与外套筒相同直径空心钻头沿两导针钻两条穿杆隧道,并测得髌骨纵径长度,选择与之相符合长度的固定器;两穿杆隧道对应设于髌骨的中部两侧,穿杆隧道的内径与外套筒2外径相当;

c)    将套设有子或母张力带的外套筒2顺着导针穿设于髌骨的穿杆隧道中,外套筒2与穿杆隧道无缝连接,拔除导针以及临时固定维持解剖位置的克氏针,调整筒头3、杆头4使筒头3、杆头4大体贴伏于对应部的髌骨表面,且使张力带朝下伸出;压紧其筒头3、杆头4使齿状突起6、7钉入髌骨使张力带压紧于髌骨与筒头3、杆头4之间,外套筒2的长度略短于穿杆隧道长度;

d)    将套设有另一张力带的内杆3自穿杆隧道的另一端口穿入穿杆隧道滑动穿置于外套筒2的中心盲孔8中,调整筒头4、杆头5使筒头、杆头5大体贴伏于对应部的髌骨表面,且使张力带朝下伸出;压紧其筒头4、杆头5使齿状突起7钉入髌骨使张力带压紧于髌骨与筒头4、杆头5之间;

e)    向上翻折子、母张力带9、10,并使筒头、杆头5上的定位块92、104卡住子、母张力带9、10,将子张力带10前端头穿过母张力带9的穿带孔91后反向拉紧,用专用的辅助加压器对外套筒2和内杆3进行加压,一边加压,一边逐渐收紧子、母张力带9、10,并将反向拉紧后的子张力带10前端头整齐叠置在紧贴髌骨表面的子张力带10上;

f)    再通过螺钉102将子张力带10端头固定在髌骨上,且螺钉与髌骨断裂面错开布置。

本发明可以尽早膝关节活动锻炼,减少关节僵直,提高关节的正常活动度和减少创伤性骨性关节炎的发生,最大程度获得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减少致残率,提高劳动能力。

使用该固定器治疗髌骨骨折,固定器与髌骨骨表面紧密贴伏在一起,克服了克氏针等内固定引起针端显著露出骨表面、发生旋转,带来医疗的二次损伤,刺破皮肤、损伤肌键、影响关节活动锻炼等。

本发明设计独特,构思新颖,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因此本发明具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上述仅为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发明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发明保护范围的行为。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