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治疗气滞型胃脘痛、促进胃肠蠕动、治疗便秘的中药

一种治疗气滞型胃脘痛、促进胃肠蠕动、治疗便秘的中药

摘要

一种治疗气滞型胃脘痛、促进胃肠蠕动、治疗便秘的中药,由柴胡提取物1~3重量份、甘草提取物2~3重量份、枳壳提取物2~4重量份、香附提取物3~5重量份、延胡索提取物1~3重量份、白芍提取物3~5重量份混合组成;本发明将所用中药材分别制成标准提取物作为制剂组分,再由组分制成制剂,其药效物质基础明确,质量标准完善,制剂质量稳定可控。治疗由于肝郁气滞引起的胸痞涨满、胃脘疼痛等症状的胃病及促进胃肠蠕动,治疗便秘,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06857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1-05-2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高陆;

    申请/专利号CN201010562910.0

  • 发明设计人 高陆;李焕荣;

    申请日2010-11-29

  • 分类号A61K36/8905(20060101);A61P1/04(20060101);A61P1/10(20060101);

  • 代理机构22204 吉林省长春市新时代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孙国振

  • 地址 130012 吉林省长春市高新区前进大街2426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2:30:29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6-05-04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A61K36/8905 登记生效日:20160412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01129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3-11-06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A61K36/8905 变更前: 变更后: 登记生效日:20131009 申请日:20101129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3-01-09

    授权

    授权

  • 2011-07-0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K36/8905 申请日:20101129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1-05-25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气滞型胃脘痛的复方制剂。

背景技术

胃病自古以来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肝郁气滞所致的胃病发病率越来越高。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精神紧张,就业压力加大,情志性亚健康人群不断增加,造成肝郁气滞所致的胃脘痛患者越来越多,甚至年轻人长期上网或学习压力造成的抑郁症,也常伴随气滞型胃脘痛,还包括妇女更年期情志不舒造成的肝郁气滞,也常伴随胃痛。这些病人多数表现为肝部不舒、胃部不适,胃脘胀痛、气怒胃痛加重等症状。在临床检查指标上呈现为浅表性胃炎、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等。胃病久不治会发展成胃癌。当前,胃癌的发病率仅次于肺癌,名列第二,已经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因此开发用于治疗气滞所致的胃病十分必要,临床和市场需求量大,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传统中药制剂,如疏肝平胃丸、疏肝健胃丸、气滞胃痛颗粒等,大多采用传统制备工艺和检测标准,有效成分利用率低,杂质多,质量不稳定,每次服用量大,一般为5-10g,甚至更多。根据目前中药复方制剂制备工艺和产品质量存在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气滞型胃脘痛、促进胃肠蠕动、治疗便秘的中药,克服现有的治疗胃病的中药有效成分利用率低,杂质多,质量不稳定,起效慢、服用量大的不足。

本发明的药物包括柴胡提取物1-3重量份、甘草提取物1-3重量份、枳壳提取物2-4重量份、香附提取物3-5重量份、延胡索提取物1-3重量份、白芍提取物3-5重量份。

按本发明药物最佳疗效要求,需柴胡提取物中含挥发油0.5~1.0%、总皂苷含量10~25%;甘草提取物中总皂苷含量20~50%、总黄酮含量10~15%;枳壳提取物中含挥发油0.4~0.8%、总黄酮含量40~60%;香附提取物中含挥发性油2~3.5%、浸膏含量5~10%;延胡索提取物中总生物碱15~25%;白芍提取物含总苷40~60%。

本发明的药物具有疏肝理气、和胃止痛之功效。不仅在治疗郁气滞、胸痞胀满、胃脘疼痛,妇女更年期情志不舒、肝胃不和之胃脘痛中有较好的疗效,还具有杂质少,有效成分含量高,质量稳定,服用量小,起效快。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是:

1、柴胡提取物的制备方:

将柴胡粉碎成100目-10目大小的粉末或颗粒,提取挥发油备用。药渣水煎煮(PH8)或用60~80%乙醇(PH8)回流法、或用高压差法、或用超声法提取,滤过,回收乙醇,加水适量,经D101、D941大孔吸附树脂柱纯化,用50~70%乙醇洗脱,减压回收乙醇,80℃以下干燥,粉成细粉,即得。

柴胡中主要有效成分为柴胡皂苷a、柴胡皂苷b、柴胡皂苷c及其他皂苷、挥发油。其他皂苷具有保肝利胆作用,对胃溃疡有保护和修复作用。柴胡皂苷a、d分子中含有环氧醚键,受同植物或其他药材中酚酸类影响,长时间加热易开环形成柴胡皂苷b1、b2影响其疗效。为保证有效成分的稳定性,采用弱酸性水或乙醇提取。因主要有效成分为皂苷类,采用D101、D941大孔吸附树脂柱纯化,该方法具有简单、易操作、有效成分含量高、杂质少的特点。与传统单纯水煎或水煎醇沉相比,大大提高有效物质含量,提高疗效,保证产品质量稳定。

2、甘草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及总成分的检测:

甘草粗粉,水煎或用50~70%乙醇回流,或用超声、微波提取,滤过,回收乙醇,用酸调PH2-3,静置12-48小时,除去上清液,离心,沉淀用水洗至中性,干燥(80℃以下),粉成细粉,即得。

甘草有效成分为皂苷(如甘草酸等)和黄酮苷(如甘草苷),二种苷类,是甘草的活性物质基础,具有抗消化道溃疡作用,对胃肠平滑肌有解痉作用,保护肝脏,促进胰液分泌。二种皂苷均为酸性物质,利用溶于水和醇,不溶于酸水的特点,采用上述提取方法。与传统水煎法比较,水煎法,出膏量大,杂质多,有效成分不集中,起效慢。本发明采用方法,简便,杂质少。服用量小,起效快,疗效更确切。

甘草一般只测定总皂苷的含量,而该提取物标准中即测定总皂苷的含量,又测定总黄酮苷含量,可真实反应有效物质的含量。

3、枳壳提取物的制备及有效成分的测定

枳壳粉碎成粗粉,提取挥发油备用。药渣用40~60%乙醇回流,或用高压差、超声提取,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药渣水煎,滤过,合并两种提取液,稀释至适当浓度,聚酰胺柱纯化,水洗,弃去,再用30~50%乙醇洗脱,收集洗脱液,回收乙醇,减压干燥,粉成细粉,即得。

枳壳有效成分为黄酮类及挥发油,具有增强胃肠平滑肌紧张程度和位相性收缩作用,对非生理性收缩有抑制作用,并有抗炎作用。根据枳壳黄酮苷的理化性质,采用醇提,药渣水煎,有效成分不易损失,再经过聚酰胺纯化,去掉非酚酸物质。而传统方法,如水煎法杂质多,膏量大,服用量多;水煎醇沉法,在大工业生产中因黄酮苷被包裹而损失多。本发明方法有效成分集中,杂质少,服用量小,起效快,副作用小。

其检测方法,一般只测定总黄酮和柚皮苷含量。本提取物标准中不仅测定总黄酮的含量还测定四种主要黄酮的含量,能够更准确、真实反应出有效物质的含量。

4、香附提取物的制备:

香附药材粉成粗粉,加8-10倍量水,浸泡2-4小时,水蒸汽蒸馏4-6小时,分离出挥发油;或采用超临界萃取法,香附粉成细粉,装入超临界萃取罐中,压力为30-40Mpa,萃取温度为20-40℃,CO2流量为10-30L/h,萃取时间为2-3小时,萃取物用β-环糊精,挥发油收率为2.0~3.5%。

超临界萃取挥发油后的药渣,水煎,水煎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10-1.15(25℃),加乙醇使含醇量达50%~70%,沉淀,滤过,滤液浓缩,干燥(80℃以下),粉成细粉,即得,出膏率为10~15%。

香附有效成分为挥发油,为防止有效成分损失,提取挥发油后的药渣,采用水煎醇沉法。香附有效成分主要药理作用是镇痛、抗菌、消炎及抑制肠管收缩而起到减痉、保肝利胆的药理活性。

香附传统方法多采用水煎或乙醇提取,挥发油成分损失或只提取挥发油后药渣弃去,损失不挥性成分,直接影响疗效。本发明工艺方法能实现有效物质的提取完全,保证产品的疗效。

5、延胡索提取物的制备:

延胡索粉成粗粉,用80~95%乙醇回流或微波或闪提或用高压差法或超声波提取,提取液滤过,回收乙醇,加水适量,酸水溶解,滤过,经过聚酰胺柱层析纯化,蒸馏水洗脱,收集洗脱液,调PH值6-7,喷雾干燥,即得。

延胡索中主要有效成分为生物碱。生物碱具有镇痛、镇静、抗惊厥作用。对消化系统也具有促进胃肠道运动的双向调节,调节胃酸的分泌,抗溃疡,促进溃疡的愈合。生物碱为脂溶性成分,故本工艺采用乙醇提取,根据其生物碱的碱性加酸成盐,去掉非碱性成分,再经过聚酰胺柱纯化,得到纯度较高的总生物碱,为有效成分的物质基础。传统工艺水煎或醇提,有效成分损失,杂质多,服用量大,影响其疗效。本工艺先进、合理、有效成分含量高,符合中药现代化要求。

6、白芍提取物的制备及总苷的检测:

白芍粉碎成粗粉,水煎或用50~70%乙醇回流提取,或闪提或高压差法提取,提取液滤过,回收乙醇,经过D101大孔树脂柱,用PH值8-9水洗脱,弃去,再用40~60%乙醇洗脱,收集洗脱液,回收乙醇,干燥(80℃以下),粉成细粉,即得。

白芍中主要有效成分为苷类如芍药苷、芍药花苷、氧化芍药苷等,其药理作用为:镇静、镇痛。对胃肠道平滑肌有解痉作用,调节胃肠平滑肌正常收缩和舒张,有抗溃疡及保肝作用。而白芍的活性物质为苷类,根据苷类理化性质及植物同存非活性物质的特点,采用水煎或醇提,经过D101大孔吸附树脂柱纯化,用弱碱性水洗涤,再用50~70%乙醇洗脱,收集醇液,得到纯度高、杂质少的提取物。与传统水煎法相比,更加科学、合理。

总苷的测定,以苯甲酸为对照品,采用HPLC法测苯甲酸的含量,比传统方法以芍药苷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总苷含量更合理,符合国家新的要求。

将经以上步骤所得提取物按前述比例混合,或加入适量辅料,制成颗粒剂,薄膜衣片、分散片、口崩片、泡腾片等片剂,硬胶囊或软胶囊,及丸剂等剂型,得本发明中药。

药效学实验

目的  通过测定本发明药物对动物胃排空、肠推进的影响,研究其促胃肠动力及胃痛的作用,观察临床拟用剂量的柴香舒胃颗粒是否具有抑制胃痛作用。

(一)试验材料

药品和试剂  本发明药物(实验中定名“柴香舒胃颗粒”);多潘立酮(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080325);多巴胺(上海禾丰制药有限公司,080613);吗啡(东北制药集团沈阳第一制药厂,071101);硫酸阿托品(上海禾丰制药有限公司,071127)。冰醋酸,所用溶剂均为蒸馏水。气滞胃痛颗粒(辽宁华源本溪三药有限公司,080415)。

实验动物  ICR小鼠,雌雄各半,体重18~20g,由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院动物实验中心提供,许可证号:SCXK(吉)2007-0003,每10只/笼群养,自由觅食和饮水,室温(23±2℃),自然光照。

仪器  振荡器,THZ-82型,上海跃进医疗器械四厂;深低温冰箱,SANYO,日本;精密天平(精度:0.00001),德国;高速离心机,LXT-II型,中国上海;YLS-6A智能热板仪。722紫外分光光度计。

(二)实验方法和结果

1、胃排空的测定方法

(1)动物分组及给药方法  将小鼠随机分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阿托品0.30mg/kg、多巴胺0.6mg/kg或吗啡0.20mg/kg)、阳性药多潘立酮(吗丁啉6.00mg/kg)组,气滞胃痛颗粒组1.35g/kg,柴香舒胃颗粒低中高三个剂量组(0.45g/kg、1.35g/kg、2.25g/kg),采取灌胃方式给药,容量均为0.20ml/10g,连续灌胃6d,给药前禁食不禁水20h,末次给药1h后灌胃半固体糊(取5g羧甲基纤维素,溶于125ml蒸馏水中,然后分别加入8g奶粉、4g糖、4g淀粉,搅拌均匀。放入冰箱冷藏12h,用前2h取出,恢复至室温)0.8ml/只,20min后拉断颈椎处死,结扎胃贲门及幽门,立即取胃,在电子天平上称全胃质量,然后剪开胃,洗掉胃内容物,拭去多余水分,再称质量。胃排空率(%)=[食料质量一(全胃质量一空胃质量)]/食料质量×100%。

(2)对吗啡所致小鼠胃排空抑制的影响  末次给药1h后空白对照组皮下注射无菌生理盐水,其余组动物均皮下注射吗啡0.2mg/kg后立即灌胃半固体糊0.8ml/只,20min后脱颈处死动物,立即剖开腹腔,计算胃排空率(%)。

表1柴香舒胃颗粒对小鼠饲料糊胃排空的影响

如表1所示,吗啡组与空白组比较,小鼠胃排空显著延迟,表明模型成立。柴香舒胃颗粒组与吗啡组比较,小鼠胃排空快,与气滞胃痛颗粒比较,对小鼠胃排空也较快。结果提示,柴香胃舒颗粒能拮抗吗啡引起的小鼠胃排空延迟的抑制作用。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结果显示柴香胃舒颗粒可对抗吗啡所致的胃排空延迟,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

(3)柴香舒胃颗粒对阿托品所致小鼠胃排空抑制的影响  末次给药45min后空白对照组腹腔注射无菌生理盐水,其余组动物均腹腔注射阿托品0.3mg/kg,20min后灌胃半固体糊0.8ml/只,20min后脱颈处死动物,立即剖开腹腔,计算胃排空率(%)。

表2柴香舒胃颗粒对小鼠饲料糊胃排空的影响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结果显示柴香舒胃颗粒可对抗阿托品所致的胃排空延迟,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与气滞胃痛颗粒比较也优于前者。

(4)柴香舒胃颗粒对盐酸多巴胺致小鼠胃排空延迟的影响  末次给药45min后空白对照组腹腔注射无菌生理盐水,其余组动物均腹腔注射盐酸多巴胺0.60mg/kg,20min后灌胃半固体糊0.8ml/只,20min后脱颈处死动物,立即剖开腹腔,计算胃内残留率(%)。

表3柴香舒胃颗粒对小鼠饲料糊胃排空的影响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结果显示柴香舒胃颗粒可对抗多巴胺所致的胃排空延迟,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与气滞胃痛颗粒比较,对小鼠胃排空作用大大强于前者。

2、肠推进作用的测定方法

(1)动物分组及给药方法  将小鼠随机分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阿托品0.30mg/kg、多巴胺0.60mg/kg,吗啡0.20mg/kg)、阳性药西沙必利6.00mg/kg,气滞胃痛颗粒1.35g/kg,柴香舒胃颗粒低中高三个剂量组(0.45g/kg、1.35g/kg、2.25g/kg),采取灌胃方式给药,给药容量均为0.20ml/10g,连续灌胃6d,末次给药后1.5h灌胃炭末混悬液(浓度0.05g/ml20min,剂量0.5ml/10g)后脱断颈椎处死,开腹,分离自幽门至回盲部全部小肠,测量小肠全长及炭末头端至幽门距离,计算炭末推进率(%)=幽门至炭末头端距离/幽门至小肠全长×100%。

(2)对吗啡所致小鼠小肠推进抑制的影响  于末次给药前禁食不禁水20h,末次给药1h后,空白对照组皮下注射无菌生理盐水,其余组动物均皮下注射吗啡0.2ml/10g,立即灌胃炭末混悬液0.1ml/10g,20min后脱颈处死动物,立即剖开腹腔,计算小肠推进率(%)。

表4柴香舒胃颗粒对小鼠炭末肠推进影响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如表4所示,吗啡组与空白组比较,小鼠小肠推进率有显著减少,表明模型成立,柴香胃舒颗粒组与吗啡组比较,小鼠小肠推进率显著增加,与气滞胃痛颗粒比较,小鼠小肠推进率也有增加,结果提示柴香胃舒颗粒能拮抗吗啡引起的小鼠小肠推进抑制作用。

(3)对阿托品所致小鼠小肠推进抑制的影响  于末次给药前禁食不禁水20h,末次给药45min后空白对照组腹腔注射无菌生理盐水,其余组动物均腹腔注射阿托品0.3mg/kg,15min后灌胃炭末混悬液0.1ml/10g,20min后脱颈处死动物,立即剖开腹腔,计算小肠推进率(%)。

表5对吗啡所致小鼠小肠推进抑制的作用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如表5所示,阿托品组与空白组比较,小鼠肠内推进率显著下降,表明阿托品所致肠排空抑制的模型成立,柴香舒胃颗粒组与阿托品组比较小鼠肠推进率显著增加,提示柴香舒胃颗粒能拮抗阿托品引起的小鼠肠排空抑制作用,与气滞胃痛颗粒比较效果也优于前者。

(4)对多巴胺所致小鼠小肠推进抑制的影响  末次给药前禁食不禁0.50mg/kg,立即灌胃炭末混悬液0.1ml/10g,20min后脱颈处死动物,立即剖开腹腔,处理同前,计算小肠推进率(%)。

表6对多巴胺所致小鼠小肠推进抑制的作用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如表6所示,多巴胺组与空白组比较,小鼠小肠推进率显著降低,表明多巴胺所致小肠推进抑制的模型成立,柴香舒胃颗粒组与多巴胺组比较小鼠小肠推进率显著增加,与气滞胃痛颗粒比较,小肠推进率也增加很多,提示柴香舒胃颗粒能拮抗多巴胺弓起的小鼠小肠推进抑制作用。

3、镇痛实验

(1)动物分组及给药方法  将小鼠随机分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阳性药为吗啡,剂量10mg/kg,气滞胃痛颗粒组剂量1.35g/kg,柴香舒胃颗粒低中高三个剂量组(0.45g/kg、1.35g/kg、2.25g/kg),采用灌胃式给药,灌胃给药容量均为0.20ml/10g,连续灌胃6d,末次给药1h后进行实验。

(2)小鼠扭体实验  取小鼠60只,雌雄各半,体重18~20g,随机分为6组。小鼠连续灌胃给药6d,最后1次给药后60min腹腔注射1%冰醋酸0.20mL/只,计算20min内小鼠发生扭体的次数。抑制率(%)=(生理盐水组扭体均数-试药组扭体均数)/生理盐水组扭体均数×100%。

表7对小鼠扭体试验的镇痛作用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 **P<0.01;***P<0.001

由表7可见,柴香舒胃颗粒高、中、低剂量可减少小鼠由冰醋酸引起的扭体次数,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01)。该制剂镇痛作用优于气滞胃痛颗粒。

(3)小鼠热板实验  取雌性小鼠80只,体重18~20g,实验前先测小鼠的痛阈值,将小鼠放在(55士0.5)度的电热水浴恒温热板上,至小鼠出现舔后足时间为该鼠的痛阈值,凡舔足时间5-30s为合格,将合格小鼠随机随机分为8组:空白对照组(给予同体积的生理盐水),阳性药吗啡组,柴香舒胃颗粒低中高三个剂量组(0.45g/kg、1.35g/kg、2.25g/kg)。经灌胃给药后将小鼠投入热板仪中,记录自小鼠投入热板仪后至出现舔后足的时间(s),作为该鼠的痛阈值(剔除痛阈值小于5s、大于30s或出现跳跃反应的小鼠)。记录给药后15和45min时的痛阈值,如痛阈超过60s,按60s计,比较各组间痛阈的差异。

表8对小鼠热板法镇痛作用的影响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P<0.01

柴香舒胃颗粒大、中、小剂量在给药15min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能显著延长小鼠的痛阈(P<0.05或P<0.01)。给药后45min,与空白组比较,痛阈仍有提高的趋势,热板实验显示,该制剂镇痛作用强于气滞胃痛颗粒,结果见表8。

(三)结果讨论

柴香舒胃颗粒主要由柴胡、延胡索、积壳、香附、白芍、甘草的标准提取物组成,该组方来源于《伤寒论》中的“四逆汤”。本方以柴胡为主,调达肝气,梳理气滞。积壳理气宽中,消胀除满,健脾开胃。白芍敛阴止痛,养血柔肝,易脾于土中泄木。甘草调和诸药为使,加之香附协助柴胡调和肝脾,理气止痛。元胡为活血止痛之良药,诸药相和,共同达到疏肝理气、和胃止痛的功效,临床上用于肝郁气滞,胸痞胀满,胃院疼痛。

研究认为胃排空及肠蠕动通常与多巴胺受体、M受体和吗啡受体等有关,外周镇痛作用常以醋酸引起小鼠扭体反应评价。本试验利用多巴胺、阿托品和吗啡制作胃肠运动障碍模型观察了柴香舒胃颗粒对正常小鼠以及模型小鼠胃肠动力的影响,并评价了其对醋酸引起小鼠疼痛模型的镇痛效果。

胃肠运动功能是消化道最重要的功能之一,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主要病理过程包括胃排空延迟及小肠排空减慢。实验中我们选择了柴香舒胃颗粒3个受试剂量组1.25、2.50、5.00g/kg对小鼠灌胃给予(分别相当于人等效剂量的1、2、4倍)。发现受试药物3个剂量均能够改善多巴胺所致的胃排空和小肠推进抑制作用;各受试剂量均能够改善阿托品所致的胃排空和小肠推进抑制作用。提示柴香舒胃颗粒临床应用剂量下改善胃肠动力的机制与多巴胺受体和M受体相关。

腹腔注射醋酸引起小鼠扭体反应评价药物的镇痛效果是外周镇痛药活性评价的常规筛选模型,本实验采用小鼠醋酸法模型,结果显示柴香舒胃颗粒可明显减少小鼠扭体次数,表明柴香舒胃颗粒有显著的镇痛作用。

结论:实验结果显示,柴香舒胃颗粒具有促进胃肠动力作用和外周镇痛效果,提示柴香舒胃颗粒对于临床胃肠动力障碍和胃疼痛有治疗效果,对于肠运动具有促进作用,可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无糖颗粒剂)

柴胡提取物50g  甘草提取物62g    枳壳提取物75g

香附提取物80g  延胡索提取物43g  白芍提取物81g

加入适量糊精、羟甲基淀粉钠、乳糖。

制法:取上述提取粉末,混匀,加入辅料,再混匀,用80%乙醇制粒,干燥,过筛,制成无糖型颗粒剂1000g,每袋重3g。

实施例2(含糖颗粒剂)

柴胡提取物35g  甘草提取物41g    枳壳提取物50g

香附提取物60g  延胡索提取物25g  白芍提取物70g

加入适量糊精、蔗糖。

制法:上述提取粉末1份,加入4份蔗糖,1份糊精,混匀,80%乙醇制粒,80℃以下干燥,粉碎,过筛,制成2000g,每袋重5g。

实施例3(胶囊剂)

柴胡提取物31.3g  甘草提取物38.8g  枳壳提取物46.9g

香附提取物52.3g  延胡索提取物43g  白芍提取物50.6g

加入羟甲基淀粉钠、淀粉辅料50g。

制法:以上六种提取粉末与辅料混匀,分装,制成1000粒,每粒0.3g。

实施例4(薄膜衣片)

柴胡提取物35g  甘草提取物41g    枳壳提取物51g

香附提取物46g  延胡索提取物45g  白芍提取物54g

淀粉10g        结晶纤维素30g    羟丙基纤维素1g

羟甲基淀粉钠0.5g  硬脂酸镁5g

制法:将上述六种提取物粉末混匀,与淀粉、微结纤维素混匀,用20%羟丙醛甲基纤维素制成软材,以10目筛制粒,加入羟甲基淀粉钠,挥发油包合物,硬脂酸镁混匀,压片,包薄膜衣,制成1000片,每片重0.3~0.4g。

实施例5(水蜜丸)

柴胡提取物47g  甘草提取物60g    枳壳提取物70g

香附提取物75g  延胡索提取物40g  白芍提取物75g

制法:以上六种提取物粉末,混匀,加淀粉适量,每100g粉末加炼蜜30g,加适量水泛丸,干燥,即得。每40丸重5g。

实施例6(口崩片)

柴胡提取物51g  甘草提取物63g      枳壳提取物75g

香附提取物77g  延胡索提取物45g    白芍提取物72g

结晶纤维素50g  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20g    二氧硅18g

甘露醇21g      薄荷醇15g     阿斯巴甜20g

香精3g

制法:将上述提取物及辅料充分混合均匀,过40目筛2-3次,可直接压片,制成1000片,每片重0.3~0.4g。

实施例7(分散片)

柴胡提取物50g  甘草提取物60g    枳壳提取物72g

香附提取物75g  延胡索提取物41g  白芍提取物75g

结晶纤维素49g  预胶化淀粉28g    二氧化硅45g

阿斯巴甜8g     甜橙香精25g      羟甲基淀粉钠75g

硬脂酸镁5g     2%聚乙烯吡咯烷酮K30溶液3-25ml

制法:将上述六种提取物、微晶纤维素、预胶化淀粉、二氧化硅混合均匀,过100目筛,混匀,用2%聚乙烯吡咯烷酮K30溶液制成软材,过30目制粒,干燥(60℃以下),整粒,加入阿斯巴甜、香精、羟甲基淀粉钠、硬脂酸镁,混匀,压片,制成1000片,每片重0.3~0.4g。

实施例8(泡腾片)

柴胡提取物42g   甘草提取物55g    枳壳提取物65g

香附提取物55g   延胡索提取物38g  白芍提取物70g

无水枸橼酸500g  碳酸氢钠500g     乳糖(无水)100g

阿斯巴甜55g     聚乙二醇6000250g 无水乙醇500ml

香精5g          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30g

制法:将六种提取物、无水枸橼酸、碳酸氢钠、无水乳糖,分别干燥,粉成细粉,混匀。与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配成10%无水乙醇溶液,用此溶液将上述粉末制成软材,过30目制粒,干燥(60℃以下),整粒,加入阿斯巴甜、聚乙二醇6000,混匀,压片,制成2000片,每片重0.4~0.5g。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