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卡非佐米中间体及其制备方法,以及一种卡非佐米的制备方法

一种卡非佐米中间体及其制备方法,以及一种卡非佐米的制备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卡非佐米中间体,具有式(XIII)所示结构;所述中间体的制备过程简单,仅涉及氨基酸间的缩合、脱保护反应,反应条件温和可控。以所述中间体为原料制备卡非佐米,仅进行环氧化反应即可,并且采用的环氧化反应条件具有较高的选择性,提高了卡非佐米的收率以及纯度,制备的卡非佐米收率在35%以上,纯度为99%以上,为卡非佐米的制备提供了一条经济、环保的合成工艺。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35619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02-1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重庆泰濠制药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410532609.3

  • 申请日2014-09-30

  • 分类号C07K7/06(20060101);C07K1/06(20060101);

  • 代理机构11227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赵青朵

  • 地址 401554 重庆市九龙坡区二郎创业路105号C-3

  • 入库时间 2023-12-17 03:09:47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1-19

    授权

    授权

  • 2015-03-25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07K7/06 申请日:20140930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02-18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化合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卡非佐米中间体及其制 备方法,以及一种卡非佐米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卡非佐米(Carfilzomib),化学名称为(2S)-N-((S)-1-((S)-4-甲基 -1-((R)-2-甲基环氧乙烷-2-基)-1-氧代戊烷-2-基氨基甲酰基)-2-苯乙基) -2-((S)-2-(2-吗啉乙酰胺基)-4-苯基丁酰胺基)-4-甲基戊酰胺,商品 名为Kyprolis,分子式为C40H57N5O7,具有式(I)所示结构:

近三十年来,世界癌症发病率以年均3%~5%的速度递增,癌症已成为人 类第一位死因。如何有效预防和治疗癌症一直是医学研究的重点课题。其中,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浆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发病率逐年增加,已位居血液 肿瘤的第二位,随着治疗水平的提高,虽然完全缓解率较高,但生存率仍较 低,主要原因之一是复发。

2012年7月20日,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批准了 ONYXPHARMSINC公司产品卡非佐米(carfilzomib)注射用冻干粉针剂的上 市,Carfilzomib可用于治疗之前接受过至少2种药物,包括硼替佐米和免疫 调节剂治疗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Carfilzomib的获批,为那些经当前疗法治 疗后复发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提供了一种治疗选择。

Carfilzomib药物的临床试验中,共有266名患者接受了试验,研究人员 表示,患者在接受该药物的治疗之后,其中有23%的患者体内肿瘤状况得到 改善。在临床试验中,患者最常见的不良现象是疲劳,血液细胞数以及血小 板较少,呼吸短促,腹泻以及发烧,严重的话则会有心力衰竭的症状。据Onyx 制药公司称,与目前的血癌治疗药物相比,Carfilzomib的优势在于可以降低 神经损害。Carfilzomib通过选择性的抑制细胞内的一种蛋白复合物发挥作用, 从而使癌症细胞更易死亡。Onyx制药公司公布的Ⅱ期临床研究资料显示,对 其他治疗无效果的患者,服用Carfilzomib后有24%至少有一定疗效。

Carfilzomib被美国咨询公司Fiercebiotech评选为10种最具潜力的晚期癌症药 物之一。分析人士称,到2016年,carfilzomib的年销售额将达到6.84亿美元。

目前,关于卡非佐米的合成方法报道较少。专利US20050245435中,卡 非佐米合成步骤如下:N-Boc亮氨酸和苯丙氨酸苄酯缩合反应,然后在三氟 乙酸作用下脱保护得到其三氟乙酸盐,之后在N,N-二异丙基乙胺、1-羟基苯 并三氮唑的催化下与氨基酸缩合生成二肽胺,所得二肽胺脱保护后与氯乙酰 氯、碘化钠、吗啉反应,再通入氢气,在钯碳催化下还原得到化合物,所得 化合物与侧链缩合即得卡非佐米粗品。这种方法能最终合成卡非佐米,但应 用于大规模生产时仍存在一些问题,如采用碘化钠氯取代反应收率不高,不 仅消耗较多的起始原料,而且导致最终产品的收率较低;而且,此合成方法 中反应类型较多,反应条件复杂多样,可控性差,不适用于大规模工业生产。

因此,对卡非佐米的合成方法进行研究,为卡非佐米的合成提供不同的 可能性,研发适用于工业化生产的卡非佐米合成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卡非佐米中间体及其 制备方法,以及一种卡非佐米的制备方法,具有较高的收率。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卡非佐米中间体,具有式(XIII)所示结构: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卡非佐米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包括:

在缩合剂和有机碱的作用下,式(XI)所示化合物,与式(XII)所示化 合物,或者与式(XII)所示化合物的盐进行缩合反应,得到式(XIII)所示 化合物;

优选的,所述式(XI)所示化合物、式(XII)所示化合物、有机碱和缩 合剂的摩尔比为1:(1.05~2.5):(1.1~20):(1.1~10)。

优选的,所述缩合剂选自二环己基碳二亚胺、二异丙基碳二亚胺、1-(3- 二甲胺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羰基二咪唑、4-N,N-二甲基吡啶、1-羟基苯 并三氮唑、O-(7-氮杂苯并三氮唑-1-基)-二(二甲胺基)碳鎓六氟磷酸盐、O- (苯并三氮唑-1-基)-二(二甲胺基)碳鎓六氟磷酸盐、O-(5-氯苯并三氮唑-1- 基)-二(二甲胺基)碳鎓六氟磷酸盐、O-(苯并三氮唑-1-基)-二(二甲胺基) 碳鎓四氟硼酸盐、O-(N-丁二酰亚胺基)-二(二甲胺基)碳鎓四氟硼酸盐、 O-(N-endo-5-降莰烯-2,3-二碳二酰亚胺)-二(二甲胺基)碳鎓四氟硼酸盐、O-(7- 氮杂苯并三氮唑-1-基)-二(四氢吡咯基)碳鎓六氟磷酸盐、O-(苯并三氮唑-1- 基)-二(四氢吡咯基)碳鎓六氟磷酸盐和六氟磷酸苯并三唑-1-基-氧基三吡咯 烷基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所述有机碱选自三乙胺、N,N-二异丙基乙胺、吡 啶、吗啉和或N-甲基吗啉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优选的,所述式(XI)所示化合物按照以下方法制备:

a)在缩合剂和有机碱的作用下,式(II)所示化合物和式(III)所示化 合物发生缩合反应,得到式(IV)所示化合物,再经脱氨基保护,生成式(V) 所示化合物;

其中,R为羧基保护基;

b)在缩合剂和有机碱的作用下,式(V)所示化合物和式(VI)所示化 合物或其盐进行缩合反应,得到式(VII)所示化合物,再经脱羧基保护,生 成式(VIII)所示化合物;

c)在缩合剂和有机碱的作用下,式(VIII)所示化合物和式(IX)所示 化合物进行缩合反应,得到式(X)所示化合物,再经脱羧基保护,生成式(XI) 所示化合物;

其中,R1为羧基保护基。

优选的,所述R、R1独立的选自第一基团,或者第一基团的盐酸盐、硫 酸盐、醋酸盐、柠檬酸盐、硝酸盐、苯磺酸盐或对甲苯磺酸盐;所述第一基 团为C1~C5的烷基。

优选的,所述第一基团为甲基,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或叔丁 基。

优选的,所述步骤a)中,所述式(II)所示化合物、式(III)所示化合 物、有机碱和缩合剂的摩尔比为1:(1.05~2.5):(1.1~20):(1.1~18);所述 式(V)所示化合物、式(VI)所示化合物、有机碱和缩合剂的摩尔比为1: (1.05~2.5):(1.1~20):(1.1~20);所述步骤c)中,所述式(VIII)所 示化合物、式(IX)所示化合物、有机碱和缩合剂的摩尔比为1:(1.05~2.5): (1.1~20):(1.1~20)。

优选的,所述步骤a)、b)和步骤c)中,所述缩合剂独立的选自二环己 基碳二亚胺、二异丙基碳二亚胺、1-(3-二甲胺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羰基 二咪唑、4-N,N-二甲基吡啶、1-羟基苯并三氮唑、O-(7-氮杂苯并三氮唑-1-基)- 二(二甲胺基)碳鎓六氟磷酸盐、O-(苯并三氮唑-1-基)-二(二甲胺基)碳鎓 六氟磷酸盐、O-(5-氯苯并三氮唑-1-基)-二(二甲胺基)碳鎓六氟磷酸盐、O- (苯并三氮唑-1-基)-二(二甲胺基)碳鎓四氟硼酸盐、O-(N-丁二酰亚胺基)- 二(二甲胺基)碳鎓四氟硼酸盐、O-(N-endo-5-降莰烯-2,3-二碳二酰亚胺)-二 (二甲胺基)碳鎓四氟硼酸盐、O-(7-氮杂苯并三氮唑-1-基)-二(四氢吡咯基) 碳鎓六氟磷酸盐、O-(苯并三氮唑-1-基)-二(四氢吡咯基)碳鎓六氟磷酸盐和 六氟磷酸苯并三唑-1-基-氧基三吡咯烷基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所述有机碱独 立的选自三乙胺、N,N-二异丙基乙胺、吡啶、吗啉和N-甲基吗啉中的任意一 种或几种。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卡非佐米的制备方法,包括:

在氧化剂的作用下,将式(XIII)所示的化合物进行环氧化反应,得到式(I) 结构所示的卡非佐米;

优选的,所述氧化剂为过硫酸氢钾复合盐。

优选的,所述环氧化反应的温度为-15℃~0℃;所述环氧化反应的时间为 5~15h。

优选的,制备得到卡非佐米后,还包括对所述卡非佐米进行柱层析和/或 重结晶纯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卡非佐米中间体,具有式(XIII)所示 结构;所述中间体的制备过程简单,仅涉及氨基酸间的缩合、脱保护反应, 反应条件温和可控。以所述中间体为原料制备卡非佐米,仅进行环氧化反应 即可,并且采用的环氧化反应条件具有较高的选择性,提高了卡非佐米的收 率以及纯度,制备的卡非佐米收率在35%以上,纯度为99%以上,为卡非佐 米的制备提供了一条经济、环保的合成工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化合物的HPLC谱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0制备得到的化合物的HPLC图谱;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6制备的化合物的HPLC谱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21制备得到的化合物的HPLC谱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26制备得到的卡非佐米的HPLC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卡非佐米中间体,具有式(XIII)所示结构;

所述中间体的制备过程简单,仅涉及氨基酸间的缩合、脱保护反应,反 应条件温和可控。以所述中间体为原料制备卡非佐米,仅进行环氧化反应即 可,并且采用的环氧化反应条件具有较高的选择性,提高了卡非佐米的收率 以及纯度,制备的卡非佐米收率在35%以上,纯度为99%以上,为卡非佐米 的制备提供了一条经济、环保的合成工艺。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卡非佐米中间体,具有式(XIII)所示结构。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卡非佐米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包括:

在缩合剂和有机碱的作用下,将式(XI)所示化合物,与式(XII)所示 化合物,或者与式(XII)所示化合物的盐进行缩合反应,得到式(XIII)所 示化合物;

本发明中,所述式(XI)所示化合物、式(XII)所示化合物、有机碱和 缩合剂的摩尔比优选为1:(1.05~2.5):(1.1~20):(1.1~10),更优选为1:(1.1~2.): (3~10):(1.5~5)。

所述缩合反应的温度优选为-20℃~60℃,更优选为-5℃~30℃;所述缩合 反应的时间优选为1~24h,更优选为4~10h。

本发明中,所述缩合剂可以为任何可引发式(XI)所示化合物与式(XII) 所示化合物,或者式(XI)所示化合物与式(XII)所示化合物的盐进行缩合 反应的试剂,本发明优选为二环己基碳二亚胺、二异丙基碳二亚胺、1-(3-二 甲胺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羰基二咪唑、4-N,N-二甲基吡啶、1-羟基苯并 三氮唑、O-(7-氮杂苯并三氮唑-1-基)-二(二甲胺基)碳鎓六氟磷酸盐、O-(苯 并三氮唑-1-基)-二(二甲胺基)碳鎓六氟磷酸盐、O-(5-氯苯并三氮唑-1-基)- 二(二甲胺基)碳鎓六氟磷酸盐、O-(苯并三氮唑-1-基)-二(二甲胺基)碳鎓 四氟硼酸盐、O-(N-丁二酰亚胺基)-二(二甲胺基)碳鎓四氟硼酸盐、 O-(N-endo-5-降莰烯-2,3-二碳二酰亚胺)-二(二甲胺基)碳鎓四氟硼酸盐、O-(7- 氮杂苯并三氮唑-1-基)-二(四氢吡咯基)碳鎓六氟磷酸盐、O-(苯并三氮唑-1- 基)-二(四氢吡咯基)碳鎓六氟磷酸盐和六氟磷酸苯并三唑-1-基-氧基三吡咯 烷基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更优选为二环己基碳二亚胺、二异丙基碳二亚胺、 1-(3-二甲胺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1-羟基苯并三氮唑、六氟磷酸苯并三唑 -1-基-氧基三吡咯烷基;最优选的为六氟磷酸苯并三唑-1-基-氧基三吡咯烷基。

所述有机碱可以为任何可催化式(XI)所示化合物与式(XII)所示化合 物,或者式(XI)所示化合物与式(XII)所示化合物的盐进行缩合反应的试 剂,本发明优选为三乙胺、N,N-二异丙基乙胺、吡啶、吗啉和或N-甲基吗啉 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更优选为三乙胺、N,N-二异丙基乙胺、N-甲基吗啉; 最优选为N,N-二异丙基乙胺。

本发明中,所述式(XI)所示化合物优选按照以下方法制备:

a)在缩合剂和有机碱作用下,式(II)所示化合物和式(III)所示化合 物发生缩合反应,得到式(IV)所示化合物,再经脱氨基保护,生成式(V) 所示化合物;

其中,R为羧基保护基;

b)在缩合剂和有机碱的作用下,式(V)所示化合物和式(VI)所示化 合物或其盐发生缩合反应,得到式(VII)所示化合物,再经脱羧基保护,生 成式(VIII)所示化合物;

c)在缩合剂和有机碱的作用下,式(VIII)所示化合物和式(IX)所示 化合物发生缩合反应,得到式(X)所示化合物,再经脱羧基保护,生成式(XI) 所示化合物;

其中,R1为羧基保护基。

首先,在缩合剂和有机碱的作用下,式(II)所示化合物和式(III)所示 化合物发生缩合反应,得到式(IV)所示化合物,再经脱氨基保护,生成式 (V)所示化合物。

其中,式(III)、式(IV)、式(V)中,R为羧基保护基团,并且常温 常压条件下即可实现脱羧基保护,本发明优选为第一基团、第一基团的盐酸 盐、硫酸盐、醋酸盐、柠檬酸盐、硝酸盐、苯磺酸盐或对甲苯磺酸盐;所述 第一基团为C1~C5的烷基。更优选的,所述第一基团为甲基,乙基,异丙基, 正丁基,异丁基或叔丁基。最为本发明最优选的实施例,所述R可以为,但 并不限于,甲基、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叔丁基、甲基的盐酸盐, 乙基的盐酸盐,异丙基的盐酸盐,正丁基的盐酸盐,异丁基的盐酸盐,叔丁 基的盐酸盐、甲基的醋酸盐、乙基的醋酸盐、异丙基的醋酸盐、正丁基的醋 酸盐、异丁基的醋酸盐、叔丁基的醋酸盐、甲基的柠檬酸盐、乙基的柠檬酸 盐、异丙基的柠檬酸盐、正丁基的柠檬酸盐、异丁基的柠檬酸盐、叔丁基的 柠檬酸盐、甲基的硝酸盐、乙基的硝酸盐、异丙基的硝酸盐、正丁基的硝酸 盐、异丁基的硝酸盐、叔丁基的硝酸盐、甲基的苯磺酸盐、乙基的苯磺酸盐、 异丙基的苯磺酸盐、正丁基的苯磺酸盐、异丁基的苯磺酸盐、叔丁基的苯磺 酸盐、甲基的对甲苯磺酸盐、乙基的对甲苯磺酸盐、异丙基的对甲苯磺酸盐、 正丁基的对甲苯磺酸盐、异丁基的对甲苯磺酸盐或叔丁基的对甲苯磺酸盐。

本发明优选的,所述步骤a)中,式(II)所示化合物、式(III)所示化合物、 有机碱和缩合剂的摩尔比为1:(1.05~2.5)(1.1~20):(1.1~18),更优选为 1:(1.2~1.5):(3~10):(1.1~5)。

所述缩合反应的温度优选为-20℃~60℃,更优选为-5℃~30℃;所述缩合 反应的时间优选为1~24h,更优选为2~8h。本发明中,所述缩合反应可以在 惰性气体氛围或常态下进行,其中,所述惰性气体氛围优选为氮气或氩气; 所述常态为常压常温非隔绝空气状态。

所述脱氨基保护的温度优选为-20℃~60℃,更优选为-5℃~30℃;所述脱 氨基保护的反应时间优选为0.5~12h,更优选为1~5h。

所述脱氨基保护优选在酸性环境下进行,优选的,在盐酸、硫酸或三氟 乙酸存在的条件下进行。

制备得到式(V)所示化合物后,在缩合剂和有机碱的作用下,将其与式 (VI)所示化合物或其盐发生缩合反应,得到式(VII)所示化合物,再经脱 羧基保护,即可制备得到式(VIII)所示化合物。

式(VI)所示化合物中,所述R的范围与上述R的范围相同,在此不再 赘述。

本发明所述步骤a)中,所述式(V)所示化合物、式(VI)所示化合物、 有机碱和缩合剂的摩尔比优选为1:(1.05~2.5):(1.1~20):(1.1~20); 更优选为1:(1.05~2.0):(3~10):(1.5~5)。

所述缩合反应的温度优选为-20℃~60℃,更优选为-5℃~30℃;所述缩合 反应的时间优选为1~24h,更优选为2~5h。本发明中,所述缩合反应可以在 惰性气体氛围或常态下进行,其中,所述惰性气体氛围优选为氮气或氩气; 所述常态为常压常温非隔绝空气状态。

所述脱羧基保护的温度优选为-20℃~60℃,更优选为-5℃~30℃;所述脱 羧基保护的反应时间优选为1~24h,更优选为2~10h。

所述脱羧基保护的催化剂优选为氢氧化锂。

所述脱羧基保护的溶剂优选为甲醇或甲醇的水溶液。

本发明采用氢氧化锂,常温常压下即可实现化合物的脱羧基保护,避免 了使用昂贵、易燃的钯碳催化剂。

制备得到式(VIII)所示化合物后,在缩合剂和有机碱的作用下,将其与 式(IX)所示化合物发生缩合反应,得到式(X)所示化合物,再经脱羧基保 护,即可得到式(XI)所示化合物。

其中,式(IX)、式(X)中,R1为羧基保护基团,并且常温常压条件下 即可实现脱羧基保护,本发明优选为第一基团、第一基团的盐酸盐、硫酸盐、 醋酸盐、柠檬酸盐、硝酸盐、苯磺酸盐或对甲苯磺酸盐;所述第一基团为C1~C5的烷基。更优选的,所述第一基团为甲基,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 或叔丁基。最为本发明最优选的实施例,所述R可以为,但并不限于,甲基、 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叔丁基、甲基的盐酸盐,乙基的盐酸盐, 异丙基的盐酸盐,正丁基的盐酸盐,异丁基的盐酸盐,叔丁基的盐酸盐、甲 基的醋酸盐、乙基的醋酸盐、异丙基的醋酸盐、正丁基的醋酸盐、异丁基的 醋酸盐、叔丁基的醋酸盐、甲基的柠檬酸盐、乙基的柠檬酸盐、异丙基的柠 檬酸盐、正丁基的柠檬酸盐、异丁基的柠檬酸盐、叔丁基的柠檬酸盐、甲基 的硝酸盐、乙基的硝酸盐、异丙基的硝酸盐、正丁基的硝酸盐、异丁基的硝 酸盐、叔丁基的硝酸盐、甲基的苯磺酸盐、乙基的苯磺酸盐、异丙基的苯磺 酸盐、正丁基的苯磺酸盐、异丁基的苯磺酸盐、叔丁基的苯磺酸盐、甲基的 对甲苯磺酸盐、乙基的对甲苯磺酸盐、异丙基的对甲苯磺酸盐、正丁基的对 甲苯磺酸盐、异丁基的对甲苯磺酸盐或叔丁基的对甲苯磺酸盐。

本发明步骤c)中,所述式(VIII)所示化合物、式(IX)所示化合物、 有机碱和缩合剂的摩尔优选为1:(1.05~2.5):(1.1~20):(1.1~20),更 优选为1:(1.2~2.0):(3~10):(1.5~5)。

所述缩合反应的温度优选为-20℃~60℃,更优选为-5℃~30℃;所述缩合 反应的时间优选为1~24h,更优选为2~5h。本发明中,所述缩合反应可以在 惰性气体氛围或常态下进行,其中,所述惰性气体氛围优选为氮气或氩气; 所述常态为常压常温非隔绝空气状态。

所述脱羧基保护的温度优选为-20℃~60℃,更优选为-5℃~30℃;所述脱 羧基保护的反应时间优选为1~24h,更优选为2~10h。

所述脱羧基保护的催化剂优选为氢氧化锂。

所述脱羧基保护的溶剂优选为甲醇或甲醇的水溶液。

本发明优选的,所述步骤a)、步骤b)和步骤c)中,所述缩合剂可以 为任何可引发所述缩合反应的试剂,本发明优选为二环己基碳二亚胺、二异 丙基碳二亚胺、1-(3-二甲胺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羰基二咪唑、4-N,N-二 甲基吡啶、1-羟基苯并三氮唑、O-(7-氮杂苯并三氮唑-1-基)-二(二甲胺基)碳 鎓六氟磷酸盐、O-(苯并三氮唑-1-基)-二(二甲胺基)碳鎓六氟磷酸盐、O-(5- 氯苯并三氮唑-1-基)-二(二甲胺基)碳鎓六氟磷酸盐、O-(苯并三氮唑-1-基)- 二(二甲胺基)碳鎓四氟硼酸盐、O-(N-丁二酰亚胺基)-二(二甲胺基)碳鎓 四氟硼酸盐、O-(N-endo-5-降莰烯-2,3-二碳二酰亚胺)-二(二甲胺基)碳鎓四 氟硼酸盐、O-(7-氮杂苯并三氮唑-1-基)-二(四氢吡咯基)碳鎓六氟磷酸盐、 O-(苯并三氮唑-1-基)-二(四氢吡咯基)碳鎓六氟磷酸盐和六氟磷酸苯并三唑 -1-基-氧基三吡咯烷基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所述有机碱可以为任何可催化所述缩合反应的试剂,本发明优选为三乙 胺、N,N-二异丙基乙胺、吡啶、吗啉和N-甲基吗啉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中,所述式(XII)所示化合物,可以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方 法制备,优选按照以下方法制备:

首先,在缩合剂六氟磷酸苯并三唑-1-基-氧基三吡咯烷基(PyBOP)存在的 条件下,将式(1)所示化合物L-Boc-亮氨酸与N,O-二甲基羟胺盐酸盐反应,生 成如式(2)所示化合物;所述反应的溶剂优选为二氯甲烷。

然后将式(2)所示化合物与格式试剂异丙烯基溴化镁反应,得到如式(3)所 示化合物;所述反应的溶剂优选为THF,所述反应优选在氮气保护的条件下 进行。

然后在酸性条件下脱除氨基保护基,即可得到如式(XII)所示化合物或其 盐。

制备得到所述卡非佐米中间体后,在氧化剂的作用下,将其进行环氧化 反应,即可得到式(I)结构所示的卡非佐米。

本发明中,所述氧化剂优选为过硫酸氢钾复合盐(Oxone)。

所述环氧化反应的温度优选为-15℃~0℃,更优选为-10℃~-5℃;所述环 氧化反应的时间优选为5~15h,更优选为8~10h。

本发明优选的,制备得到卡非佐米后,还包括对所述卡非佐米进行柱层 析和/或重结晶纯化。

本发明对所述柱层析和重结晶的方法并无特殊限定,可以为本领域熟知 的柱层析和重结晶的方法。本发明优选的,所述柱层析的溶剂为乙酸乙酯和 正己烷的混合溶液。所述重结晶的溶剂为乙醇/水,或乙酸乙酯/甲基叔丁基醚, 或者丙酮/正己烷。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卡非佐米中间体,具有式(XIII)所示结构;所述中间体 的制备过程简单,仅涉及氨基酸间的缩合、脱保护反应,反应条件温和可控。 以所述中间体为原料制备卡非佐米,仅进行环氧化反应即可,并且采用的环 氧化反应条件具有较高的选择性,提高了卡非佐米的收率以及纯度,制备的 卡非佐米收率在35%以上,纯度为99%以上,为卡非佐米的制备提供了一条 经济、环保的合成工艺。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卡非佐米中间 体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卡非佐米的制备方法进行详细描述。

本发明中提供的卡非佐米的制备方法中,所用原料或试剂均可由市场购 得。

本发明提供的卡非佐米制备方法中,所用的原料中英文名称对应关系如 表1所示:

表1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中所用原料中英文名称对应表

实施例1式(XII)所示化合物的制备

将23.1g(0.10mol)式(1)所示结构N-Boc-L-亮氨酸加入1000mL三口瓶中, 加入400mL二氯甲烷,搅拌溶解;将溶液在搅拌下冷却至-10℃,向其中加入 PyBOP 78.1g(0.15mol),再向混合液中缓慢滴加N,O-二甲基羟胺盐酸盐 10.7g(0.11mol)的二氯甲烷(100mL)溶液。将得到的溶液在室温下,搅拌反应 10h,然后加水稀释反应液,并用二氯甲烷萃取两次,合并有机相,用饱和食 盐水洗涤,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除去无水硫酸镁。减压蒸干溶剂,得到23.6g 如式(2)所示结构的化合物。

在氮气保护下,将13.7g(0.05mol)式(2)所示结构化合物加入1000mL三口 瓶中,加入400mL无水四氢呋喃,搅拌溶解;将溶液在搅拌下冷却至-10℃, 缓慢滴加10.8mL(0.07mol)异丙烯基溴化镁。得到的混合溶液在氮气保护下, 约0℃,搅拌反应5h。反应结束后,加入200mL饱和氯化铵溶液,终止反应, 再用二氯甲烷萃取两次,合并有机相,用水洗涤,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 减压蒸干溶剂,得到9.7g如式(3)所示结构化合物。然后向其中加入三氟乙酸: 二氯甲烷=3:1的混合溶液100mL,于30℃反应约2h,反应结束后,减压蒸干 溶剂,即得9.5g式(XII)所示结构化合物的三氟乙酸盐。

实施例2式(V-a)所示化合物的制备

在氮气保护下,将N-Boc-L-高苯丙氨酸27.9g(0.10mol)和L-亮氨酸甲 酯三氟乙酸盐26.0g(0.105mol)加入1000mL三口瓶中,加入500mL四氢呋 喃,再向其中加入DIEA 51.7g(0.4mol),将混合物在搅拌下冷却至0℃。向 此混合物中加入HOBT 14.9g(0.11mol)。将反应物置于氮气下,搅拌反应 2h,减压蒸馏,将剩余物溶于300mL二氯甲烷中,并依次用饱和碳酸氢钠、 水和饱和食盐水分别洗涤两次,每次用量均为150mL,有机层减压蒸干得到 式(IV)所示化合物36.5g,再向其中加入三氟乙酸:二氯甲烷=4:1的混合溶 液120mL,15℃搅拌反应7h,浓缩后即得类白色固体29.3g。

对制备得到的式(V-a)所示化合物进行HPLC检测,所用色谱柱为agilent  SB-C18,规格为5μm×4.6mm×150mm,柱温为25℃,进样量为10μL,流速 为1.2mL/min,以0.1%三氟乙酸-水(A)和乙腈(B)作为流动相梯度洗脱, 溶剂如下:

在210nm波长下检测,检测结果如图1所示,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2提 供的化合物的HPLC谱图。由图1可知,本发明制备得到式(V-a)所示结构 的化合物,且纯度为96.5%,收率69.7%。

实施例3式(V-b)所示化合物的制备

在氩气保护下,将N-Boc-L-高苯丙氨酸27.9g(0.10mol)和L-亮氨酸乙 酯盐酸盐39.2g(0.2mol)加入1000mL三口瓶中,加入600mL乙腈,再向其 中加入吡啶158.2g(2.0mol),将混合物在搅拌下冷却至-5℃。向此混合物中 加入HBTU 113.8g(0.3mol),将反应物置于氩气下,搅拌反应18h,减压蒸 馏,将剩余物溶于300mL乙酸乙酯,依次用饱和碳酸氢钠、水和饱和食盐水 分别洗涤两次,每次用量均为150mL,有机层减压蒸干得到式(IV)化合物 37.2g,将其加入到HCl-乙酸乙酯(约1.5mol/L)溶液中,20℃反应10h后, 浓缩至干,纯化后得到类白色固体26.6g。

按照实施例2的方法,对产物进行HPLC检测,结果表明,此类白色固 体为式(V-b)所示结构的化合物,纯度为97.4%,收率74.6%。

实施例4式(V-b)所示化合物的制备

将N-Boc-L-高苯丙氨酸28.1g(0.10mol)和L-亮氨酸乙酯盐酸盐25.5g (0.13mol)加入2000mL三口瓶中,加入1000mL 1,4-二氧六环,再向其中加 入三乙胺50.6g(0.50mol),将混合物在于10℃下搅拌,向此混合物中加入 TBTU 64.2g(0.2mol),将反应物置于氮气下,搅拌反应14h,减压蒸馏,将 剩余物溶于300mL二氯甲烷,依次用饱和碳酸氢钠、水和饱和食盐水分别洗 涤两次,每次用量均为150mL,有机层减压蒸干得到式(IV)化合物29.8g, 将其加入到HCl-乙酸乙酯(约3.0mol/L)溶液中,-5~0℃反应3h后,浓缩至 干,纯化后得类白色固体20.8g。

按照实施例2的检测方法,对产物进行HPLC检测,结果表明,此类白 色固体为式(V-b)所示结构的化合物,纯度96.8%,收率58.2%。

实施例5式(V-c)所示化合物的制备

将N-Boc-L-高苯丙氨酸28.0g(0.10mol)和L-亮氨酸异丙酯38.1g (0.22mol)加入2000mL三口瓶中,加入1000mL1,4-二氧六环,再向其中加 入三乙胺50.6g(0.50mol),将混合物于10℃下搅拌,向此混合物中加入TBTU  64.2g(0.2mol),将反应物置于氮气下,搅拌反应14h,减压蒸馏,将剩余物 溶于300mL二氯甲烷中,并依次用饱和碳酸氢钠、水和盐水洗涤,有机层减 压蒸干得到式IV化合物31.8g,将其加入到HCl-乙酸乙酯(约3.0mol/L)溶 液中,-5℃反应1h后,浓缩至干加入200mL二氯甲烷,用饱和碳酸氢钠溶 液调PH=8~9,分别用100mL二氯甲烷萃取两次水层,合并有机相用饱和氯 化钠洗涤1次,浓缩至干得类白色固体20.9g。

按照实施例2的方法对产物进行HPLC检测,结果表明,此类白色固体 为式(V-c)所示结构的化合物,纯度97.6%,收率62.5%。

实施例6式(V-d)所示化合物的制备

将N-Boc-L-高苯丙氨酸27.8g(0.10mol)和L-亮氨酸叔丁酯57.8g (0.25mol)加入1000mL三口瓶中,加入500mLNMP,再向其中加入DIEA14.2g (0.11mol),将混合物在30℃下搅拌。向此混合物中加入CDI:DMAP摩尔 比为1:2的混合物,共271.1g(2mol)。将反应物置于氮气下,搅拌反应5h, 减压蒸馏,将剩余物溶于300mL二氯甲烷,依次用饱和碳酸氢钠、水和饱和 食盐水分别洗涤两次,每次用量均为150mL,有机层减压蒸干得到式IV化合 物35.2g,向其中加入三氟乙酸:二氯甲烷=4:1的混合溶液120mL,30℃搅拌 反应0.5h,减压浓缩,然后加150mL二氯甲烷溶解,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调 节pH至8~9,分离有机层,水相用70mL二氯甲烷萃取2次,合并有机相, 用饱和食盐水洗涤,浓缩后,即得类白色固体24.7g。按照实施例2的检测方 法对产物进行HPLC检测,此类白色固体为式(V-d)所示结构的化合物,纯 度98.3%,收率70.9%。

实施例7式(V-e)所示化合物的制备

将N-Boc-L-高苯丙氨酸27.9g(0.10mol)和L-亮氨酸异丁酯28.1g (0.15mol)加入2000mL三口瓶中,加入1500mLNMP,再向其中加入吡啶 87.0g(1.1mol),将混合物在搅拌下冷却至-20℃。向此混合物中加入 TBTU417.4g(1.3mol)。将反应物置于氮气下,搅拌反应24h,减压蒸馏, 将剩余物溶于300mL二氯甲烷,依次用饱和碳酸氢钠、水和饱和食盐水分别 洗涤两次,每次用量均为150mL,有机层减压蒸干得到式IV化合物35.9g, 向其中加入三氟乙酸:二氯甲烷=4:1的混合溶液120mL,-20℃搅拌反应5h, 浓缩后即得类白色固体32.4g。按照实施例2的检测方法,对产物进行HPLC 检测,结果表明,此类白色固体为式(V-e)所示结构的化合物,纯度95.7%, 收率70.0%。

实施例8式(V-f)所示化合物的制备

将N-Boc-L-高苯丙氨酸28.0g(0.10mol)和L-亮氨酸正丁酯19.7g (0.105mol)加入1000mL三口瓶中,加入500mLNMP,再向其中加入吗啉 87.1g(1mol),将混合物在60℃下搅拌。向此混合物中加入CDI 24.3g (0.15mol)。将反应物置于氮气下,搅拌反应1h,减压蒸馏,将剩余物溶于 300mL二氯甲烷,依次用饱和碳酸氢钠、水和饱和食盐水分别洗涤两次,每 次用量均为150mL,有机层减压蒸干得到式IV化合物31.4g,将其加入到 HCl-乙酸乙酯(约1.7mol/L)溶液中,10℃反应5h后,浓缩至干,加入200mL 二氯甲烷,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调PH=8~9,分别用100mL二氯甲烷萃取两 次水层,合并有机相用饱和氯化钠洗涤,减压浓缩后即得类白色固体22.1g。 按照实施例2的检测方法对产物进行HPLC检测,结果表明,此类白色固体 为式(V-f)所示结构的化合物,纯度96.9%,收率63.4%。

实施例9式(V-g)所示化合物的制备

将N-Boc-L-高苯丙氨酸27.9g(0.10mol)和L-亮氨酸正戊酯醋酸盐52.3g (0.2mol)加入1000mL三口瓶中,加入500mLNMP,再向其中加入N-甲基 吗啉30.3g(0.3mol),将混合物在25℃下搅拌。向此混合物中加入DMAP61.1g (0.5mol)。将反应物置于氮气下,搅拌反应5h,减压蒸馏,将剩余物溶于 300mL二氯甲烷,依次用饱和碳酸氢钠、水和饱和食盐水分别洗涤两次,每 次用量均为150mL,有机层减压蒸干得到式IV化合物33.8g,向其中加入三 氟乙酸:二氯甲烷=4:1的混合溶液120mL,10℃搅拌反应6h,浓缩后即得类 白色固体35.1g。按照实施例2的检测方法对产物进行HPLC检测,结果表明, 此类白色固体为式(V-g)所示结构的化合物,纯度97.2%,收率73.8%。

实施例10式(VIII)所示化合物的制备

在氮气保护下,将实施例2制备的化合物42.0g(0.10mol)和吗啉-4-基- 乙酸15.3g(0.105mol)加入1000mL三口瓶中,加入500mL乙腈,再向其中 加入DIEA51.7g(0.4mol),将混合物在搅拌下冷却至0℃。向此混合物中加 入HOBT 14.9g(0.11mol)然后在五分钟内分三次加入PyBOP共 57.3g(0.11mol)。将反应物置于氮气下,搅拌反应8h,减压蒸馏,将剩余物溶 于300mL乙酸乙酯,依次用饱和碳酸氢钠、水和饱和食盐水分别洗涤两次, 每次用量均为150mL,有机层减压蒸干得到式(VII)所示化合物27.1g。将 其溶于甲醇:水=3:1(体积比)的混合溶液中,冷却至0℃,加入氢氧化锂12.1g (0.5mol)反应12h,用200mL饱和氯化铵终止反应,用1N盐酸调节pH值 至3左右,用100mL二氯甲烷萃取两次,有机相蒸干后即得白色固体26.2g。

对产物进行HPLC检测,所用色谱柱为agilent SB-C18,规格为5μm× 4.6mm×150mm,柱温为25℃,进样量为10μl,流速为1.2mL/min,以0.1%三 氟乙酸-水(A)和乙腈(B)作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溶剂如下:

在210nm波长下检测,所得结果如图2所示,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0制 备得到的化合物的HPLC图谱。由图2可知,此白色固体为式(VIII)所示结 构的化合物,纯度97.1%,收率62.5%。

实施例11式(VIII)所示化合物的制备

在氩气保护下,将实施例3制备的化合物35.7g(0.10mol)和吗啉-4-基- 乙酸36.3g(0.25mol)加入2000mL三口瓶中,加入1200mL四氢呋喃,再向 其中加入吡啶158.2g(2.0mol),将混合物在搅拌下冷却至-20℃。向此混合 物中加入HATU 380.2g(1.0mol),将反应物置于氮气下,搅拌反应24h,减 压蒸馏,将剩余物溶于300mL乙酸乙酯,依次用饱和碳酸氢钠、水和饱和食 盐水分别洗涤两次,每次用量均为150mL,有机层减压蒸干得到式(VII)所 示化合物27.8g,将其溶于甲醇:水=9:1的混合溶液中,冷却至0℃,加入氢 氧化锂24.2g(1.0mol)反应8h,用200mL饱和氯化铵终止反应,用1N盐酸 调节pH值至3左右,用100mL二氯甲烷萃取两次,有机相蒸干后即得白色 固体24.5g。按照实施例11的检测方法对产物进行HPLC检测,结果表明, 此白色固体为式(VIII)所示结构的化合物,纯度97.3%,收率58.4%。

实施例12式(VIII)所示化合物的制备

将实施例5制备的化合物33.5g(0.10mol)和吗啉-4-基-乙酸33.4g (0.23mol)加入2000mL三口瓶中,加入600mLDMF,再向其中加入三乙胺 50.6g(0.50mol),将混合物在于20℃下搅拌,向此混合物中加入TBTU 64.2g (0.2mol),将反应物置于氮气下,搅拌反应24h,减压蒸馏,将剩余物溶于 300mL二氯甲烷,依次用饱和碳酸氢钠、水和饱和食盐水分别洗涤两次,每 次用量均为150mL,有机层减压蒸干得到式(VII)所示化合物28.6g,将其 溶于甲醇:水=5:1的混合溶液中,冷却至0℃,加入氢氧化锂19.4g(0.8mol) 反应8h,用200mL饱和氯化铵终止反应,用1N盐酸调节pH值至3左右, 分别用100mL二氯甲烷萃取两次,有机相蒸干后即得白色固体29.8g。采用实 施例11的检测方法对产物进行HPLC检测,结果表明,此白色固体为式(VIII) 所示结构的化合物,纯度97.3%,收率71.1%。

实施例13式(VIII)所示化合物的制备

将实施例6制备的化合物34.8g(0.10mol)和吗啉-4-基-乙酸17.4g (0.12mol)加入2000mL三口瓶中,加入600mLDMF,再向其中加入三乙胺 50.6g(0.50mol),将混合物在于20℃下搅拌,向此混合物中加入TBTU 64.2g (0.2mol),将反应物置于氮气下,搅拌反应24h,减压蒸馏,将剩余物溶于 300mL二氯甲烷,依次用饱和碳酸氢钠、水和盐水洗涤,有机层减压蒸干得 到式(VII)所示化合物32.4g,溶于甲醇后,在-5℃加入氢氧化锂19.4g(0.8mol) 反应8h,用200mL饱和氯化铵终止反应,用1N盐酸调节pH值至3左右, 分别用100mL二氯甲烷萃取两次,有机相蒸干后即得白色固体26.4g。采用实 施例11的检测方法对产物进行HPLC检测,结果表明,此白色固体为式(VIII) 所示结构的化合物,纯度96.7%,收率63.0%。

实施例14式(VIII)所示化合物的制备

将实施例8制备的化合物34.9g(0.10mol)和吗啉-4-基-乙酸36.3g (0.25mol)加入2000mL三口瓶中,加入1200mL溶剂DMA,再向其中加入 N-甲基吗啉9.6g(0.11mol),将混合物在搅拌下冷却至-5℃,向此混合物中 加入EDCI 345.1g(1.8mol),将反应物置于常态下,搅拌反应2h,减压蒸馏, 将剩余物溶于300mL乙酸乙酯,依次用饱和碳酸氢钠、水和饱和食盐水分别 洗涤两次,每次用量均为150mL,有机层减压蒸干得到式(VII)所示化合物 37.2g,将其溶于甲醇:水=6:1的混合溶液中,在60℃下加入氢氧化锂14.6g (0.6mol)反应1h,用200mL饱和氯化铵终止反应,用1N盐酸调节pH值 至3左右,用100mL二氯甲烷萃取两次,有机相蒸干后即得白色固体32.1g。 采用实施例11的检测方法对产物进行HPLC检测,结果表明,此白色固体为 式(VIII)所示结构的化合物,纯度96.8%,收率76.4%。

实施例15式(VIII)所示化合物的制备

将实施例9制备的化合物47.6g(0.10mol)和吗啉-4-基-乙酸21.7g (0.15mol)加入2000mL三口瓶中,加入1200mL溶剂DMA,再向其中加入 三乙胺101.2g(1mol),将混合物在30℃下搅拌,向此混合物中加入HOBT  14.9g(0.11mol),将反应物置于常态下,搅拌反应8h,减压蒸馏,将剩余物 溶于300mL乙酸乙酯,依次用饱和碳酸氢钠、水和饱和食盐水分别洗涤两次, 每次用量均为150mL,有机层减压蒸干得到式(VII)所示化合物34.2g,将 其溶于甲醇:水=6:1的混合溶液中,冷却至-5℃,加入氢氧化锂24.3g(1mol) 反应2h,用200mL饱和氯化铵终止反应,用1N盐酸调节pH值至3左右, 用100mL二氯甲烷萃取两次,有机相蒸干后即得白色固体28.1g。采用实施例 11的检测方法对产物进行HPLC检测,结果表明,此白色固体为式(VIII) 所示结构的化合物,纯度97.3%,收率67.0%。

实施例16式(XI)所示化合物的制备

在氮气保护下,将41.9g(0.10mol)式(VIII)所示结构化合物和22.6g (0.105mol)L-苯丙氨酸甲酯盐酸盐加入1000mL三口瓶中,加入500mL乙 腈,再向其中加入51.7g(0.4mol)DIEA,将混合物在搅拌下冷却至0℃。向 此混合物中加入17.6g(0.13mol)HOBT,然后在五分钟内分三次加入PyBOP 共57.3g(0.11mol)。将反应物置于氮气下,搅拌反应8h,减压蒸馏,将剩余物 溶于300mL乙酸乙酯,依次用饱和碳酸氢钠、水和饱和食盐水分别洗涤两次, 每次用量均为200mL,有机层减压蒸干得到38.4g式(X)化合物,将其溶于 甲醇:水=3:1(体积比)的混合溶液中,冷却至0℃,加入12.1g(0.5mol)氢 氧化锂反应12h,用200mL饱和氯化铵终止反应,用150mL二氯甲烷萃取两 次,蒸干后即得35.3g白色固体。

对所述白色固体进行HPLC检测,所用色谱柱为agilent SB-C18,规格为 5μm×4.6mm×150mm,柱温为25℃,进样量为10μl,流速为1.2mL/min,以 0.1%三氟乙酸-水(A)和乙腈(B)作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溶剂如下:

在210nm波长下检测,结果参见图3,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6制备的化 合物的HPLC谱图。由图3可知,所述白色固体为式(XI)所示结构化合物, 其纯度为97.2%,收率为62.3%。

实施例17式(XI)所示化合物的制备

将41.9g(0.10mol)式(VIII)所示结构化合物和76.8g(0.25mol)L-苯丙 氨酸乙酯三氟乙酸盐加入2000mL三口瓶中,加入1000mLDMF,再向其中加 入50.6g(0.50mol)三乙胺,将混合物在于20℃下搅拌,向此混合物中加入 321g(1.0mol)TBTU,将反应物置于氮气下,搅拌反应24h,减压蒸馏,将 剩余物溶于300mL二氯甲烷,依次用饱和碳酸氢钠、水和饱和食盐水分别洗 涤两次,每次用量均为150mL,有机层减压蒸干得到44.1g式(X)所示化合 物,将其溶于甲醇:水=5:1的混合溶液中,冷却至0℃,加入19.4g(0.8mol) 氢氧化锂反应8h,用200mL饱和氯化铵终止反应,分别用100mL二氯甲烷 萃取两次,蒸干后即得39.0g白色固体。经HPLC检测,此白色固体为式(XI) 所示结构的化合物,纯度97.6%,收率68.9%。

实施例18式(XI)所示化合物的制备

将41.9g(0.10mol)式(VIII)所示结构化合物和50.0g(0.15mol)L-苯丙 氨酸正戊酯硫酸盐加入2000mL三口瓶中,加入1200mL溶剂DMA,再向其 中加入116.4g(0.9mol)N,N-二异丙基乙胺,将混合物在25℃下搅拌,向此 混合物中加入189.6g(0.5mol)HBTU,将反应物置于常态下,搅拌反应6h, 减压蒸馏,将剩余物溶于300mL乙酸乙酯,依次用饱和碳酸氢钠、水和饱和 食盐水分别洗涤两次,每次用量均为150mL,有机层减压蒸干得到43.9g式(X) 所示化合物,将其溶于甲醇:水=6:1的混合溶液中,30℃下加入12.2g(0.5mol) 氢氧化锂反应7h,用200mL饱和氯化铵终止反应,用150mL二氯甲烷萃取 两次,蒸干后即得白色固体37.2g,经HPLC检测,此白色固体为式(XI)所 示结构的化合物,纯度97.7%,收率65.7%。

实施例19式(XI)所示化合物的制备

在氮气保护下,将41.9g(0.10mol)式(VIII)所示结构化合物和49.6g (0.12mol)L-苯丙氨酸正丁酯柠檬酸盐加入2000mL三口瓶中,加入1200mL 溶剂DMSO,再向其中加入174.2g(2.0mol)吗啉,将混合物在60℃下搅拌, 向此混合物中加入DCC:DIC为1:1的混合物,共18.3g(0.11mol),将反应 物置于氩气下,搅拌反应1h,减压蒸馏,将剩余物溶于300mL乙酸乙酯,依 次用饱和碳酸氢钠、水和饱和食盐水分别洗涤两次,每次用量均为150mL, 有机层减压蒸干得到39.8g式(X)所示化合物,将其溶于甲醇:水=4:1的混 合溶液中,冷却至-20℃,加入14.6g(0.6mol)氢氧化锂反应24h,用200mL 饱和氯化铵终止反应,用120mL二氯甲烷萃取两次,蒸干后即得白色固体 34.1g,经HPLC检测,此白色固体为式(XI)所示结构的化合物,纯度96.5%, 收率60.1%。

实施例20式(XI)所示化合物的制备

将41.9g(0.10mol)式(VIII)所示结构化合物和51.8g(0.25mol)L-苯丙 氨酸异丙酯加入2000mL三口瓶中,加入1000mL溶剂DMA,再向其中加入 9.6g(0.11mol)N-甲基吗啉,将混合物在搅拌下冷却至-5℃,向此混合物中 加入345.1g(1.8mol)EDCI,将反应物置于常态下,搅拌反应2h,减压蒸馏, 将剩余物溶于300mL乙酸乙酯,依次用饱和碳酸氢钠、水和饱和食盐水分别 洗涤两次,每次用量均为150mL,有机层减压蒸干得到48.9g式(X)所示化 合物,将其溶于甲醇:水=6:1的混合溶液中,在60℃下加入14.6g(0.6mol) 氢氧化锂反应1h,用300mL饱和氯化铵终止反应,用150mL二氯甲烷萃取 两次,蒸干后即得白色固体43.3g,经HPLC检测,此白色固体为式(XI)所 示结构的化合物,纯度96.8%,收率76.4%。

实施例21式(XIII)所示化合物的制备

在氮气保护下,将式(XI)所示化合物28.3g(0.05mol)和实施例1制备 的式(XII)所示化合物的三氟乙酸盐14.8g(0.055mol)加入2000mL三口瓶 中,加入800mLDMF,再向其中加入DIEA129.2g(1.0mol),HOBT  43.4g(0.32mol),将混合物在搅拌下冷却至0℃。分三次加入PyBOP共 93.3g(0.18mol)。将反应物置于氮气下,0~5℃搅拌反应20h,反应物用饱和氯 化钠稀释,用乙酸乙酯萃取,有机层依次用水和饱和食盐水分别洗涤两次, 每次用量均为150mL,经无水硫酸镁干燥,有机层减压蒸干,纯化后得白色 固体21.6g。

对所述白色固体进行HPLC检测,结果参见图4,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 21制备得到的化合物的HPLC谱图,由图4可知,所述白色固体具有式(XIII) 所示结构,其纯度为96.9%,收率为61.3%。

实施例22式(XIII)所示化合物的制备

在氩气保护下,将式(XI)所示化合物28.3g(0.05mol)和实施例1制备 的式(XII)所示化合物的三氟乙酸盐32.3g(0.12mol)加入2000mL三口瓶 中,加入1000mL四氢呋喃,再向其中加入三乙胺50.6g(0.5mol),HATU  30.4g(0.08mol),将混合物在搅拌下冷却至10℃以下分三次加入PyBOP共 41.4g(0.08mol)。将反应物置于氩气下,10~15℃搅拌反应10h,反应物用饱和 氯化钠稀释,用二氯甲烷萃取,有机层依次用水和饱和食盐水分别洗涤两次, 每次用量均为150mL,经无水硫酸镁干燥,有机层减压蒸干,纯化后得白色 固体22.9g,经HPLC检测,此白色固体为式(XIII)所示结构的化合物,纯 度97.0%,收率65.1%。

实施例23式(XIII)所示化合物的制备

将式(XI)所示化合物28.3g(0.05mol)和按照实施例1制备的式(XII) 所示化合物的三氟乙酸盐18.8g(0.07mol)加入2000mL三口瓶中,加入800mL 乙二醇二甲醚,再向其中加入三乙胺45.5g(0.45mol),HOBT 41.3g(0.15mol), 将混合物在搅拌下冷却至-10℃。分三次加入PyBOP共51.7g(0.1mol)。将反 应混合物在-10~0℃搅拌反应8h,反应物用饱和氯化钠稀释,用二氯甲烷萃取, 有机层依次用水和饱和食盐水分别洗涤两次,每次用量均为150mL,经无水 硫酸镁干燥,有机层减压蒸干,纯化后得白色固体23.7g,经HPLC检测,此 白色固体为式(XIII)所示结构的化合物,纯度97.5%,收率67.5%。

实施例24式(XIII)所示化合物的制备

将式(XI)所示化合物28.3g(0.05mol)和按照实施例1制备的式(XII) 所示化合物的三氟乙酸盐26.9g(0.1mol)加入2000mL三口瓶中,加入800mL  DMSO:DMF为1:2的混合溶剂,再向其中加入三乙胺:DIEA为1:2的混 合物,共89.8g(0.75mol),TNTU:HBPyu为2:1的混合物共0.055mol,其 中TNTU6.8g,HBPyu 15.8g,将混合物在搅拌下冷却至-20℃,搅拌反应1h。 然后将反应混合物在20~60℃搅拌反应15h,反应物用饱和氯化钠稀释,用二 氯甲烷萃取,有机层依次用水和饱和食盐水分别洗涤两次,每次用量均为 150mL,经无水硫酸镁干燥,有机层减压蒸干,纯化后得白色固体18.5g,经 HPLC检测,此白色固体为式(XIII)所示结构的化合物,纯度96.9%,收率 52.7%。

实施例25式(XIII)所示化合物的制备

在氮气保护下,将式(XI)所示化合物28.3g(0.05mol)和按照实施例1 制备的式(XII)所示化合物的三氟乙酸盐16.1g(0.06mol)加入2000mL三 口瓶中,加入700mL四氢呋喃:乙腈为1:1的混合溶剂,将混合物在搅拌 下冷却至0℃,再向其中加入三乙胺:DIEA:吡啶为1:1:1的混合物,共 0.055mol,其中三乙胺1.8g,吡啶1.4g,DIEA2.4g,再加入HAPyu  172.9g(0.4mol)。将反应混合物置于氮气保护下,50℃搅拌反应4h,反应物用 饱和氯化钠稀释,用二氯甲烷萃取,有机层依次用水和饱和食盐水分别洗涤 两次,每次用量均为150mL,经无水硫酸镁干燥,有机层减压蒸干,纯化后 得白色固体19.2g,经HPLC检测,此白色固体为式(XIII)所示结构的化合 物,纯度97.2%,收率54.5%。

实施例26卡非佐米的制备

将16.0g(0.19mol)碳酸氢钠加入三口瓶中,加入水70mL,搅拌下冷却 至-10℃,加入100mL三氟丙酮;剧烈搅拌下,分批加入12.3g(0.04mol)Oxone (过硫酸氢钾复合盐),再将17.6g(0.025mol)式(XIII)所示结构化合物 的二氯甲烷溶液加入反应混合液中。在-10℃搅拌反应约8h,用TLC(薄层色 谱)监控反应,直至原料点消失,停止反应。过滤除去过量的盐,向滤液中 加入100mL水,分离有机相,水相用50mL二氯甲烷萃取两次,合并有机相, 无水硫酸镁干燥,浓缩后得到卡非佐米粗品。卡非佐米粗品用硅胶柱层析分 离纯化,洗脱剂为乙酸乙酯:正己烷=2:1。分离后得到的固体化合物用少量乙 醇溶解,搅拌下快速加入到0℃水中析晶,抽滤,烘干后得白色固体化合物 7.2g。

用HPLC对产物进行检测,所用色谱柱为agilent SB-C18,规格为5μm× 4.6mm×150mm,柱温为25℃,进样量为10μl,流速为1.2mL/min,以0.1%三 氟乙酸-水(A)和乙腈(B)作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溶剂如下:

在210nm波长下检测,检测结果如图5所示,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26制 备得到的卡非佐米的HPLC谱图,由图5可知此白色固体为卡非佐米,纯度 99.7%,收率40.2%。

将所得白色固体进行核磁共振检测,所得核磁共振氢谱数据为:1H-NMR (400MHz,DMSO)δ8.25-8.15(m,1H),8.07(t,J=7.3Hz,1H),7.90(m,2H),7.28(t, J=7.4Hz,2H),7.18(m,7H),7.10(m,1H),4.62-4.51(m,1H),4.44-4.34(m,1H), 4.33-4.20(m,1H),3.61(m,4H),3.14(dd,J=15.1,5.2Hz,1H),3.03-2.74(m,5H), 2.45(m,4H),2.01-1.76(m,2H),1.70-1.48(m,2H),1.40(m,9H),0.84(m,12H), 8.07(t,J=7.3Hz,1H)。所测数据与卡非佐米标准品氢谱数据一致,因此本发明 制备得到了卡非佐米。

实施例27卡非佐米的制备

将13.4g(0.16mol)碳酸氢钠加入三口瓶中,加入水100mL,搅拌下冷 却至-5℃,加入120mL三氟丙酮;剧烈搅拌下,分批加入18.4g(0.06mol) Oxone(过硫酸氢钾复合盐),再将17.6g(0.025mol)式(XIII)所示结构化 合物的二氯甲烷溶液加入反应混合液中。在0℃搅拌反应约6h,用TLC(薄 层色谱)监控反应,直至原料点消失,停止反应。过滤除去过量的盐,向滤 液中加入100mL水,分离有机相,水相用70mL二氯甲烷萃取两次,合并有 机相,无水硫酸镁干燥,浓缩后得到卡非佐米粗品。卡非佐米粗品用硅胶柱 层析分离纯化,洗脱剂为乙酸乙酯:正己烷=2:1。分离后得到的固体化合物用 乙酸乙酯和甲基叔丁基醚精制即得到卡非佐米8.2g,收率45.6%。经HPLC 检测,其纯度为99.8%。

实施例28卡非佐米的制备

将20.1g(0.24mol)碳酸氢钠加入三口瓶中,加入150mL水,搅拌下冷 却至-15℃,加入110mL三氟丙酮;剧烈搅拌下,分批加入15.4g(0.05mol) Oxone(过硫酸氢钾复合盐),再将17.6g(0.025mol)式(XIII)所示结构化 合物的乙腈溶液加入反应混合液中。在-5℃搅拌反应约13h,用TLC(薄层色 谱)监控反应,直至原料点消失,停止反应。过滤除去过量的盐,向滤液中 加入120mL水,分离有机相,水相用50mL二氯甲烷萃取两次,合并有机相, 无水硫酸镁干燥,浓缩后得到卡非佐米粗品。卡非佐米粗品用硅胶柱层析分 离纯化,洗脱剂为乙酸乙酯:正己烷=2:1。分离后得到的固体化合物用丙酮和 正己烷精制即得到卡非佐米6.4g,收率35.8%。经HPLC检测,其纯度为99.6%。

实施例29卡非佐米的制备

将17.6g(0.21mol)碳酸氢钠加入三口瓶中,加入130mL水,搅拌下冷 却至-15℃,加入120mL三氟丙酮;剧烈搅拌下,分批加入12.3g(0.04mol) Oxone(过硫酸氢钾复合盐),再将17.6g(0.025mol)式(XIII)所示化合物 的乙腈溶液加入反应混合液中。在-10℃搅拌反应约10h,用TLC(薄层色谱) 监控反应,直至原料点消失,停止反应。过滤除去过量的盐,向滤液中加入 120mL水,分离有机相,水相用50mL乙酸乙酯萃取两次,合并有机相,无 水硫酸镁干燥,浓缩后得到卡非佐米粗品。卡非佐米粗品用硅胶柱层析分离 纯化,洗脱剂为乙酸乙酯:正己烷=2:1。分离后得到的固体化合物用少量乙醇 溶解,搅拌下快速加入到0℃水中析晶,过滤,烘干即得到卡非佐米6.9g,收 率38.4%。经HPLC检测,纯度为99.8%。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发明制备得到了式(XIII)所示的中间体,以其为 原料,制备卡非佐米,具有较高的收率和纯度。

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 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 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 求的保护范围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