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中国兽医协会2018禽病大会
中国兽医协会2018禽病大会

中国兽医协会2018禽病大会

  • 召开年:2018
  • 召开地:南充
  • 出版时间: 2018-10-25

主办单位:中国兽医协会

会议文集:中国兽医协会2018禽病大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2013年出现在中国华东地区的H7N9流感病毒已导致1567人感染,615人死亡.该病毒在鸡体内有效复制和传播,但对禽类无致病力;该病毒具有结合人呼吸道上皮细胞唾液酸受体的能力,比其他亚型禽流感病毒更容易感染人,更重要的是病毒在人体内复制时易发生哺乳动物适应性突变,这些突变使病毒对人的致病能力和在人群之间的传播能力进一步增强.持续的监测发现2017年分离的部分H7N9病毒发生基因突变,对家禽高度致死,在人体内复制后,有可能演变为对人高度致死并在人群高效传播的流感病毒.基于这些研究发现,2017年9月中国采取了家禽H7N9疫苗免疫措施,不仅遏制了H7N9病毒在家禽中的传播,更阻断了H7N9病毒对人的感染,使人H7N9病毒感染病例由去年同期的600多例降为3例.
  • 摘要:本文简述了畜牧业发展状况,以及家禽产业发展形势,探讨了家禽种业发展形势,以及实施蛋鸡、肉鸡遗传改良计划,分析了家禽育种存在的问题,以及家禽种业问题与发展策略。
  • 摘要:鸡马立克氏病(MD)是由细胞结合性疱疹病毒引起以鸡为主的传染性肿瘤病.外周神经、皮肤、虹膜和各种器官、组织淋巴细胞增生形成肿瘤最具有特征性.1907年MD首先发生在匈牙利,由Jozef Marek首先报告,用他的名字命名本病.1914年后美国及欧洲多国都有本病的流行.1905年至1960年美国肉鸡蛋鸡饲养业大发展,本病死淘率高达60%以上.中国于1960年末期发现本病,1974年在北京密云进口肉鸡中分离到北京-1株鸡马立克氏病病毒(MDV).
  • 摘要:近期鸭和番鸭传染病流行特点,高致病性禽流感毒株变异,肉鸭养殖场冬季危害巨大,新疫病流行势头减缓、防控措施逐步建立,如坦布苏病毒病、小鹅瘟(鸭短喙与侏儒综合症)、呼肠孤病毒病(出血性坏死性肝炎)等,老病危害仍然严重,尤其是天气骤变和梅雨季节大肠杆菌病危害严重,传染性浆膜炎和病毒性肝炎(甲肝B型)持续流行,禽霍乱和鸭瘟病例散发,呈现地方流行特点.
  • 摘要:实施种源净化是中国控制畜禽疫病特别是垂直传播性疾病的重要举措,实施动物疫病净化计划,推动动物疫病防控,从有效控制到逐步净化消灭转变。
  • 摘要:禽白血病(Avian Leukosis,AL)是世界性分布的可垂直传播的病毒性肿瘤性疾病,严重制约着养禽业的发展.该病尚无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法,也无有效的疫苗,因此,控制禽白血病唯一的方法是净化.近几年,在国家政府部门及行业专家的推动下,对禽白血病的认识逐渐深刻,很多公司开始禽白血病净化的研究工作,峪口禽业在禽白血病净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主要介绍了峪口禽业禽白血病净化的方法、实施过程、净化成效和经验.旨在为全国养禽业的禽白血病净化工作提供参考.
  • 摘要:沙门氏菌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原菌,危害养鸡健康和产品安全.目前规模化种鸡场、商品蛋鸡场沙门氏菌净化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缺乏快速、准确、灵敏的蛋鸡沙门氏菌病原和抗体高通量检测技术;感染后排菌和抗体产生的规律不清楚;2、种鸡(原种、父母代)净化不彻底,净化规程不完善,在商品鸡中感染放大;3、鸡场饲料、饮水、环境中沙门氏菌的二次污染,保持阴性鸡群难度大.为了保障蛋鸡养殖健康和产品安全,国家蛋鸡产业技术体系把蛋鸡沙门氏菌的净化作为重点任务开展研究.2009-2018年,开展了沙门氏菌流行病学调查,细菌分离鉴定,通过沙门氏菌全基因组的分析研究、沙门氏菌检测方法研究、沙门氏菌的感染与排菌规律研究、鸡场鸡沙门氏菌溯源研究、鸡场沙门氏菌的净化规程及生物安全措施研究等,取得了重要进展.根据研究结果对蛋鸡沙门氏菌净化提出的建议是:进一步对沙门氏菌的检测方法进行改进和标准化,检测淘汰阳性鸡,完善种鸡沙门氏菌净化规程标准.规模化种鸡场、商品蛋鸡场沙门氏菌净化应以生物安全措施为重点,落实“鼠不进舍、料不见天,粪不落地、精准消毒”等生物安全措施.
  • 摘要:禽沙门氏菌病是最重要的蛋媒细菌病之一,欧美诸多国家都开展了禽群沙门氏菌病的净化工作,成功控制了鸡白痢和禽伤寒沙门氏菌感染,并将防控重点转至影响公共卫生安全的家禽副伤寒沙门氏菌感染.中国近年来也逐渐重视该病的防控与净化,并将种鸡场沙门氏菌病的净化工作列入《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年)》,目前鸡白痢抗体在中国各类种禽场的感染范围十分广泛,感染场比例持续较高,净化压力较大,地方品种鸡和黄羽肉鸡感染情况比引种鸡和培育蛋鸡品种严重,“动物疫病净化示范场”和“创建场”认证场鸡白痢感染情况总体较好.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该病的防控在诊断试剂质量、生物安全管理、政府监管等方面仍然存在一定差距.本文对当前国内外禽沙门氏菌病流行情况和防控措施进行了概述,旨在为中国种鸡场沙门氏菌病的控制和净化提供参考.
  • 摘要:代谢病是家禽体内生物化学过程发生障碍,某些代谢物质如脂肪、蛋白质、嘌呤、维生素、矿物质等堆积或缺乏而引起的疾病.代谢病一旦发病,轻的导致生产性能下降,严重的会导致家禽大量死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介绍了家禽常见的痛风、笼养鸡产蛋疲劳症、脂肪肝综合征、维生素缺乏症的病因、症状、病理变化、诊断与防治措施,对生产中上述疾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 摘要:围绕《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年)》中提出的要求和目标,设置“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种禽场高致病性禽流感、新城疫、禽白血病、沙门氏菌病综合防控与净化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从提高中国种禽场的疫病防控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出发,选择不同地区、不同规模、不同流行状况、不同管控水平的代表性种禽场,开展四种疫病的综合防控与净化技术集成与示范研究;集成和优化生物安全措施、免疫预防措施、病原学和血清学监测、野毒感染与疫苗免疫鉴别诊断等综合防控技术,根除种禽场的高致病性禽流感和新城疫,并维持其净化状态;同时,集成和优化病原学和免疫学检测技术,淘汰感染动物,结合有效的生物安全体系建设,建立禽白血病和沙门氏菌病净化种群,并维持其净化状态;建立和优化四种疫病的综合防控、净化及维持技术方案和体系,并将其应用到选定的代表性种禽场,使这些场通过国家有关部门的疫病综合防控和净化示范种禽场认证;最后,将四种疫病综合防控和净化技术体系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示范和推广.
  • 摘要:圣农集团位于中国福建省南平市光泽县境内,是一家集饲料加工、种鸡饲养、苗鸡孵化、肉鸡饲养、肉鸡屠宰加工、熟食品加工及销售一条龙的肉鸡饲养、食品加工企业,2016年集团就已经实现销售收入超百亿元.
  • 摘要:本文简述了当前养殖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探讨了中西(兽)医药的差异比较,分析了中兽药在家禽健康养殖中的应用。
  • 摘要:黄羽肉鸡约占中国鸡肉市场的40%,并有消费增加的趋势.黄羽肉鸡的品种是中国重要的自我开发利用的种质资源.和养禽发达国家的蛋种鸡和白羽肉鸡种鸡相比,疾病仍然是制约中国黄羽肉鸡整体生产性能的重要因素,尤其垂直传播的“二白一支”三大病原,即禽白血病(AL)、鸡白痢(PD)和鸡滑液囊支原体(MS)(此处暂不讨论鸡毒支原体MG).为此,农业农村部领导组织开展种鸡蛋传疾病的净化工作具有深远意义.根据现有检测数据,在黄鸡种鸡群,“二白一支”的感染程度比蛋种鸡和白羽肉鸡种鸡严重.在专家们的指导下,江苏立华牧业公司(以下简称“立华”)自2011年逐步开展黄鸡核心群“二白一支”净化工作,遇到诸多困难,迫切需要一些核心技术需求,在此做一简要汇报.
  • 摘要:本文探讨了食品行业现状,探讨了如何做好食品安全全过程管理,分析了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管理模式以及未来的前景。
  • 摘要:为了了解国内近年来鸡滑液囊支原体感染流行病学情况,自2017年1月-2018年6月,对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安徽、江苏、云南等省份不同蛋鸡场进行了流行病学和抗体消长规律的调查.结果显示,该病在中国9个省份均有发生,不同地区存在差异.血清学检测结果显示,血清阳性率为12.40%-66.23%,平均阳性率为37.85%,抗体阳性率和抗体滴度随着鸡群日龄增长先呈下降趋势后呈上升趋势.对有典型症状的蛋鸡场采集关节和胸骨囊肿病料用PCR方法检测鸡滑液囊支原体病原,检出率为77.27%,其中23-60日龄发病率较高.定期检测跟踪5家规模化蛋鸡场,母源抗体在15-30日龄时衰减为0,45日龄后易感染鸡滑液囊支原体.流行病学和抗体消长规律调查研结果表明,滑液囊支原体感染发病与地区、日龄、种鸡场有较大的关系,防控滑液囊支原体应从种鸡场净化和免疫、商品鸡场的生物安全、全进全出管理、定期监测体制、准确诊断等方面入手,全方位防控滑液囊支原体.
  • 摘要:H5和H7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PAIV)可引起多种禽类发生高度死亡,严重影响养禽业发展,并可引起人类感染和死亡.本研究根据H5亚型和H7亚型HPAIV的HA裂解位点碱基序列差异,结合TaqMan双重荧光RT-PCR技术、冻干技术以及微芯片技术,首次建立了一套检测和鉴别H5与H7亚型HPAIV的冻千微芯片双重荧光RT-PCR方法.该方法所需样本量小(1~2μL),操作简便、快速(检测过程<40min),特异性和敏感性高,可同时有效检测和鉴别H5和H7两种亚型HPAIV毒株.本研究所建立的新型检测方法可用于高致病性禽流感大规模监测和临床样品诊断.
  • 摘要:以禽流感通用型和H7亚型单克隆抗体,用镧系元素铕(Eu)为荧光标记,建立了检测禽流感抗原的镧系高敏荧光免疫分析快检试剂盒(LFICA),该试剂盒经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试验及与同类产品的比对试验,结果表明,该快检试剂盒(LFICA)特异性强,敏感性高,重复性好,是目前禽流感病原快速诊断初筛和流行病学调查最快捷、简单和适用的诊断检测方法.
  • 摘要:目的:通过对重组禽流感病毒H5N1Re-8株、H7N9H7-Re1株在无血清全悬浮培养的MDCK细胞上的增殖效果的研究,确认相关工艺参数的合理性,为病毒的大规模培养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方法:将H5亚型Re-8株、H7亚型H7-Re1株病毒分别接种至100L生物反应器中制备MDCK细胞中,连续接种三批,接种后每隔24h取样观察细胞病变,并测定HA滴度,72h收毒时取样观察细胞病变,并测定HA滴度、TCID50和EID50. 结果:Re-8株,其HA滴度达到1∶1024,每1ml病毒含量≥107.5TCID50,每0.1ml病毒含量≥108.0EID50;H7-Re1株,其HA滴度达到1∶512,每1ml病毒含量≥107.0TCID50,每0.1ml病毒含量≥107.5EID50. 结论:通过此项研究表明,按照设计工艺参数培养的Re-8株、H7-Re1株病毒的各项指标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此工艺参数能够满足病毒大规模培养的要求.
  • 摘要:禽白血病病毒(Avian leukosis viruses,ALV)感染不仅诱发多种肿瘤性疾病,还可引起大多数感染鸡的亚临床症状,如产蛋下降、免疫抑制或生长迟缓.根据病毒中和试验和gp85的特性,迄今为止将ALV分为A-J十个亚群,以及新鉴定的K亚群.不同亚群ALV基因组的差别主要集中在env基因,它能与细胞特异性受体结合,决定了病毒嗜性和致病性特点.本研究利用PCR、限制性酶切等常规分子生物学技术,构建了ALV-K原型株JS11C1的感染性克隆质粒和env(J)-LTR(K)和env(K)-LTR(J)的嵌合感染性克隆质粒.将rSDAU1005(ALV-J)及以上三种感染性克隆质粒分别转染DF-1细胞,分别获得四种拯救病毒.对感染性克隆拯救出的4种病毒在DF-1细胞上的复制能力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拯救病毒rSDAU1005(ALV-J)在DF-1细胞上的复制能力最强,随后依次是renv(K)-LTR(J)、renv(J)-LTR(K)、rJS11C1.此外,本研究还通过鸡胚卵黄囊接种,比较4个拯救病毒对SPF鸡的致病性,结果发现,4个拯救病毒对SPF鸡均有致病作用,rSDAU1005能够引起最为严重的生长迟缓和免疫抑制;两种嵌合病毒组相比,rENV(J)-LTR(K)比rENV(K)-LTR(J)能够引起更为严重的生长迟缓和免疫抑制.本研究为ALV-K致病分子基础的研究及其综合防控奠定了基础.
  • 摘要:为研究具有鸡白细胞介素-6、2(ChIL-6,ChIL-2)协同免疫增强作用的鸡基因工程复合免疫增强剂,本研究采用重叠延伸PCR(SOE-PCR)方法将鸡ChIL-6和ChIL-2基因构建成ChIL-6-linker-ChIL-2嵌合基因;对嵌合基因进行原核表达,采用自行创新的专利纯化方法对表达的rChIL-6-linker-ChIL-2蛋白(重组融合蛋白)进行纯化.分别采用间接ELISA方法检测重组融合蛋白与抗ChIL-6、ChIL-2单抗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活性,采用MTS法检测其体外促鸡外周血T和脾脏淋巴细胞的增殖活性.结果:成功构建了ChIL-6-1inker-ChIL-2嵌合基因及其重组表达质粒(rpQE-30/ChIL-6-1inker-ChIL-2),表达的重组融合蛋白分子量约40kD,纯化后的纯度在96%以上.重组融合蛋白可与抗ChIL-6、ChIL-2单抗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并具有显著的促鸡外周血T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和鸡脾脏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其活性优于任一单重组蛋白对照.本研究初步证明了rChIL-6-1inker-ChIL-2蛋白在鸡体外具有rChIL-6和rChIL-2蛋白的双重生物学活性,为进一步研究rChIL-6-1inker-ChIL-2蛋白在鸡体内活性奠定了基础.
  • 摘要:2017年5月21日,陕西省榆林市某养殖场的蛋鸡出现异常死亡.经国家参考实验室确诊,该起疫情为H7N9流感疫情.为找出引发疫情的可能原因,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描述疫情的三间分布,分析发病的风险因素.调查发现:该场饲养规模较大,共有8栋鸡舍,饲养4.5万只蛋鸡;疫情暴发突然,病程仅为5d,死亡2.2万余只,死亡率约为48.9%;疫情具有明显的场内传播规律,从靠近鸡场入口的鸡舍逐渐向内蔓延;产蛋高峰期蛋鸡的发病风险是雏鸡的37.458倍,差异显著(P<0.05);所分离毒株的HA基因裂解位点有4个氨基酸插入,为变异株;该起疫情可能是通过运输淘汰蛋鸡的车辆、野鸟、饲料和饮水、调入雏鸡等途径引入的.疫情发生后,当地政府按照《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技术规范》,发布封锁令,划定疫点、疫区、受威胁区,在疫区采取扑杀和无害化处理、关闭疫区内所有禽类产品交易市场等控制措施,使得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 摘要:卵黄性腹膜炎主由大肠杆菌引起,产蛋母鹅易发,故俗称为“蛋子瘟”.是母鹅常见的一种疾病,临床多见产蛋母鹅,雏鹅以卵黄囊炎和脐炎又称“大肚脐病”.公鹅对本病起到重要传播作用,其特点是:产蛋停止本病流行终止.传染性浆膜炎病原为鸭疫巴氏杆菌病,其血清型有多种、常见为Ⅰ型.本病主发生于2-4周龄以下雏鸭,秋冬初春流行,冬季较为严重,感染途径为呼吸道和伤口,以及饲养环境差,引入病鸭诱发,其他禽不发此病.
  • 摘要:就再次暴发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后,对沙坡头区鸡病防控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分析,并提出了对促进沙坡头区养鸡产业健康发展有意义的建议.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