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第三届中国文学博士后论坛
第三届中国文学博士后论坛

第三届中国文学博士后论坛

  • 召开年:
  • 召开地:
  • 出版时间: -

主办单位: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据孔颖达《毛诗正义序》可知,《毛诗正义》系以刘焯《毛诗义疏》和刘炫《毛诗述议》为基础删定而成,但长期以来,由于这两种六朝义疏早已亡佚,学者无得认识唐人究竟是在哪些方面、何种程度上对二刘旧疏进行了“删定”,因此,《毛诗正义》常常被简单视作唐人的经学与诗学着作进行研究,这不仅对于中古经学史的精细化研究造成较大的阻碍,也影响了学界对于唐代诗学理论的认识.本文通过对《毛诗正义》中一系列文本失序现象的个案考察,分辨出《毛诗正义》内部反映出的两种版本形态,系统梳理了《正义》中存在的各类前后矛盾、重复的文本现象,并通过对刘炫《孝经述议》体例的参照,指出《毛诗正义》中出现的文本失序现象,正是唐人在二刘旧疏的基础上进行“删定”时裁汰未尽所致,部分《正义》可据此辨识出二刘旧疏与唐人正义两个文本层次.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唐人“删定”正义的主要工作,并尝试从理论上对这一“异质性”文本的阅读与研究方法提出了初步的看法.
  • 摘要:新时期以来,随着文献整理工作的大规模展开,以及文学研究观念、理论的更新,古代文学的研究成就主要体现在直接的文学本体研究、间接的文学外部研究以及变化发展的文学史研究、文学理论研究等四个方面.这些研究成就集中地体现为重大热点问题的深入探讨之上,具体包括:1、有关“重写文学史”的文学史写作反思;2、围绕“中国古代文论现代转换”进行的文论重建;3、“大文学”视域下文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4、回归本位的文学文体研究.重大热点问题促使学界对与此相关的文献、文本和理论展开全面的、综合性的研究,其意义、价值已经超越问题本身,体现出时代的学术特色,代表了时代的学术方向.
  • 摘要:后武帝时代文学上承汉武帝时代的文学成果,下开东汉文学的新局面,在汉代文学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亦有重要地位,而它的发展嬗变则与盐铁会议的召开有密切联系.盐铁会议是一次对汉武帝时代的经济、政治、军事、外交、学术文化等各方面政策进行反思清算的会议.这次会议对西汉昭、宣、元、成、哀、平乃至东汉前期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皆影响巨大,有力推动了西汉社会的转型.桓宽《盐铁论》即根据这次会议的记录编撰而成.以《盐铁论》为考察中心,就盐铁会议引发的西汉社会转型情况进行梳理,有助于深入认识昭宣时期社会转型对后武帝时代文学的深刻影响.
  • 摘要:由北京大学主持、全国20多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参与编纂的《儒藏》精华编选录了近500部重要儒家典籍,其中包括清人陈奂的《诗毛氏传疏》,整理者以该书最早的刻本,即海宁扬芸士藏本为底本,参考道咸间陈氏五种本、光绪十年徐子静覆刻陈氏五种本、《清经解续编》本等,充分吸收已有校勘成果,对其重加丹黄点勘,成就斐然,甚便览读与研究,可谓嘉惠学林,有助儒学继兴大业.
  • 摘要:战国时期,群雄并起,天下大乱,有识之士怀揣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常常游说于诸侯之间,成为靠思想与口才吃饭的游说之士.诸子文章,有思想、讲逻辑,有强旺的思辩精神.诸子不是好辩,但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为了维护自己的思想立场,却又不得不站出来辩.诸子的思辩成为中国文化的理性基因,历代文人的人生定位和社会责任感,使得他们较多地继承子学传统,古代文人的处世态度和担当精神,就较多地受到先秦诸子的影响.诸子的思辩艺术成为后世说理性文字的源头活水,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中国古代文论的言说方式和文体风格.承绪先秦诸子的思辩精神,中国古代文论有不少著述呈现出思辩断辞之美,高扬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理性光芒.
  • 摘要:谯周(二○一?——二七○),字允南,巴西西充国(今四川西充)人.谯周幼孤,研精《六经》.蜀丞相诸葛亮命为勤学从事,后为太子仆,转家令,徙中散大夫,迁光禄大夫.蜀亡入魏,封阳城亭侯.晋受禅,拜骑都尉,后封义阳亭侯.谯周着述较多,后来陆续散佚.《隋书·经籍志》着录有谯周《论语注》十卷、《三巴记》一卷、《谯子法训》八卷、《古史考》二十五卷、《五经然否论》五卷.现原本均已散佚,传世者为后人辑本.陶宗仪《说郛》卷五九辑录有一些《法训》的散条.严可均《全晋文》卷七○辑录有《法训》的《齐交篇》(残篇),其余也都为散条.
  • 摘要:李善《文选注》引书有《胡非子》,然传世《文选》诸本皆有误以之为《韩非子》的情况,本文通过考察相关目录与典籍,对胡非子其人其书进行考证.胡非子为墨翟弟子,早于孟子、庄子、荀子与韩非子等战国诸子.《胡非子》为战国著作之一,唐朝之后亡佚.本文据李善《文选注》《意林》与唐宋类书之征引辑录其佚文,可归结为三则内容,并对这些佚文加以考论,从中可见其先秦诸子文之风貌.而将《胡非子》佚文与其他战国诸子文之相关内容进行比较,又可见先秦诸子争鸣之外的一致性.
  • 摘要:早期的十六国胡族政权如匈奴所立之汉赵(又称前赵),在建立政权之前就与汉族之间有着漫长的杂居史,他们从乡里私学中获得基本学养,又从洛阳的乡党交游中获得文学水平的提升.在建立政权之后,并州乡党是汉赵政权首先启用的汉族士人,与之有着丰富的文学互动.汉赵民族关系的一些特点,可以让认识到,乡里社会是胡汉关系发展的根本基础,从西晋末到十六国早期的文学存续,离不开乡里士人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 摘要:本文通过相关史料的钩沉编排,呈现了严复、林纾一生中的交游图景,并对二人之间的同异有所比较;同时也将严、林作为清末一代趋新知识人的代表,试图由此略窥清末民初文化界的时代风习及其转换.
  • 摘要:在元代文学学术史上,长期存在一种“伤痕”文学的情绪,曾经在学术界广有影响,并且在诸多版本的教材中埋下“伤痕”的种子,使新一代学生很自然地接受这样一种立场.这种立场的形成有长期的历史渊源,但在当今学术界依然存在惯性思维,概念化地理解和解读元代文学.在中华民族大家庭已经有几百年的变迁历史,在民族大融合时代更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客观地看待历史,科学地解读文学和文化遗产,尤其是要建立学术研究的国家立场.
  • 摘要:《四库全书总目》与库本提要内容颇多差异,从两种提要比勘出的情况看,《总目》对库本提要多有修改,主要体现为:或是增删修改部分字词,使得语意的表达更为顺畅、简洁、准确;或是删除部分内容,使得《总目》全书前后保持一致;或是增加文字材料,以丰富文本的内容,增强文字的说服力;或是修正库本提要的观点,剔除其中的错误等等.
  • 摘要:唐型与宋型文化是中华古代文化的两种典型形态.这二者的形成与民族文化问题与意识息息相关.相比较而言,唐型文化是典型的民族混融文化,而宋型文化是典型的民族本位文化.两种文化范型的转换主要集中于宋初时期.中国近世文化形态由此得以奠定.
  • 摘要:文学制度有双重涵义,既指文学的内在规定性,也指文学外部的显性规则.诗歌内部诸因素的矛盾对立,及其对唐诗艺术系统的制约作用,体现出文学内部的演进规律.就现显性规制来说,唐代文学制度主要包括文艺机构创设、文学奖励机制以及文学教育制度.其文学史意义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文体演变.如文馆与新体诗,秘书省与史馆消长关系影响碑志文程式化及唐传奇史传化.二是右文政策决定唐代文学精神高度,特别是“通脱”文风的形成.三是文学教育制度使写作走向技术化.
  • 摘要:刘勰论及的作家有一些具有突出的绘画才能,如张衡、蔡邕、杨修、诸葛亮、嵇康、温峤、王微等;其所论及的作品有一些是因图像而成文的,如屈原《天问》、扬雄《赵充国颂》、郭璞《尔雅图赞》、王延寿《鲁灵光殿赋》、何晏《景福殿赋》等,而回文诗这类作品则以图像的方式展现;刘勰亦论及谶纬之书、河图洛书、易之卦象等与图像有关的文献.这说明刘勰具备图像的视界,但他对张华《女史箴》与曹植《洛神赋》这两部已被展示的作品却未提及,这既和刘勰建构文学理论的核心目标有关,又和刘勰崇文抑图的审美倾向密切相联.
  • 摘要: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多民族融合的国家,虽然在历史上也曾出现过多次“华夷之辨”或“夷夏之防”的严肃论辩,但并没有中断中华各民族相互融合的步伐.正如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所言“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一样,汉族文明往往会高于同时期的其它少数民族文明.因此,中国历代正统士人会轻蔑地称少数民族为“夷”,或“蛮夷”、“化外之民”.少数民族也深知其不足,积极向汉民族学习,以改变自身落后的面貌,向先进的汉文明靠拢.这样以来,中华文学就成为一种多种文化相互交融、相互影响的文学状态.依照“中国文学空间多远发展的实际”,在公元五世纪的北中国,第一次真正实现多种民族文化交融的是北魏平城时期.惜目前在这一领域的探索很少,故撰此文试述之,以求教于方家.
  • 摘要:在现存的朝鲜、韩国、日本、中国文献中,保存着大量朝鲜诗家评论明清诗歌的内容.这些诗论明显受到中国评论的影响,如有的引用或化用了中国的评论.朝鲜诗家评诗的儒学化特色鲜明;角度、标准、形式、载体丰富多彩;不仅关注著名诗人及诗作,还关注了非著名、非专业诗人的诗歌;评论时引用的部分明清诗歌与中国现存记载有出入.朝鲜诗家的评论关注了诗歌的社会功能、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兼顾思想与艺术双重标准,部分观点契合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学观.
  • 摘要:《金楼子》是南朝梁元帝萧绎创作的一部子书,通过该书和其它历史记载的比勘,似乎可以还原“立体”的萧绎形象.但《金楼子》的作者的对自己形象的美化,对有关人物的“异化”记载,对自己隐秘心境的不经意显露,给读者布下了阅读“陷阱”.在“三不朽”的焦虑中,作者和读者围绕文本展开了一场智力角力.
  • 摘要:“贵族”一词并不是“富贵之族”的简单称谓,其含义与美好的品质密切相关.贵族精神就是本源于贵族阶层的美好品质.贵族精神包含着气质的高贵性、社会的责任性、生活的艺术性、待人的好礼性、个性的自由性、追求的超越性等特征.贵族精神促成精英文化的产生,从而对文学创作产生重要影响.历史中的中国文学中所蕴含着的贵族精神在当代文学日显衰弱,是经典作品难以出现的重要原因.贵族精神可以与马克思主义相互融通.
  • 摘要:康熙初年,吴乔撰成《正钱录》攻摘钱谦益《列朝诗集》中诗人小传,而招致钱牧斋门生故旧的非难;钱陆灿是牧斋的族孙,他虽在牧斋主盟坛坫时绝不攀附,却在其身后纠驳《正钱录》最力,终使得风波止息.这就是清初文坛著名的《正钱录》公案.然而由于《正钱录》“久佚”,学术界已难知其详,仅有的单篇论文也错谬不断.有鉴于此,重新考订《正钱录》之作年,探究其缘起,梳理其始末,并根据钱陆灿《答许青屿侍御书》辑录新见的《正钱录》十余则,进而加以辩论.一以恢复《正钱录》之原貌,一以审视“钱驳”之当否,藉以一窥古人读书、作文之法,探析明清之际的文艺风气、古文理论,兼以淬厉当下之学风文风.
  • 摘要:何若瑶,字石卿,广东番禺人.其生平,《中国历代入名大辞典》有简要记载.《番禹志本传》则详细得多.他为道光戊子(1828)举人,七赴礼闱.庚子(1840)大挑二等,选海康训导.辛丑(1840)成进士,钦点传胪,改翰林院庶吉士.用甲辰(1844)散馆,授职编修.戊申(1848)大考,二等,补授右春坊右赞善.己酉(1849),丁父忧,服阕回京.癸丑(1853),丁继母忧,归,遂不复出.甲寅(1854),广东爆发广东天地会起义(清政府称之为“红匪”),何若瑶几被害,逃至会城(今江门市新会区),会同巨商、二品衔(捐官)梁纶枢一起组织团练,协同官军反攻,苦战三日,大获全胜.清政府拟请奖叙,何若瑶辞谢,悉以功让诸同事.知县李福泰深重之,丙辰(1856),延主禺山讲席,并请总纂邑志,未成而卒,终年60岁.
  • 摘要:中国古代神话研究一直存在两个缺陷:一是过于依附西方神话理论,二是缺乏从文献角度上的“实证”研究.针对这两个弊病提出上古神话研究需要关注三个层面:(1)历史考证:上古神话的“史实素地”;(2)神话解读:上古神话的“神话编码”;(3)文化阐释:上古神话的历史演变.同时主张从文献学角度加强上古神话研究,揭示记载上古神话的文献的类别及年代序列.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