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2016国际儒学论坛暨亚洲文明交流互鉴北京国际学术研讨会
2016国际儒学论坛暨亚洲文明交流互鉴北京国际学术研讨会

2016国际儒学论坛暨亚洲文明交流互鉴北京国际学术研讨会

  • 召开年:2016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16-07

主办单位:;国际儒学联合会;;中国社科院;;

会议文集:2016国际儒学论坛暨亚洲文明交流互鉴北京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众所周知,中华文明圈具有悠久的历史与文明,维持着以儒教为中心的自足的文明体制.受到儒教的影响,朝鲜在与西方接触之前,通过仁义礼智的道德规范建构、维持着社会秩序,自称是文明或小中华.然而,19世纪中叶以来,由于西方列强的东渐,东亚便纳入到世界史的舞台.在英国侵略中国、美国的黑船进入日本的状况下,朝鲜也不得不跟随世界史的潮流.西方利用强大的军事手段,在东亚行使了暴力,东亚的各国先后与帝国主义势力签定了不平等条约,在之前的朝贡秩序中所未能体验到的.从而,不仅是朝鲜,整个亚洲的国家开始与从本质上不同于中华秩序体制的文明对抗.由此可见,在东亚秩序的维持与变化中,西方是不容忽视的对象.本文通过甲申政变失败后赴日亡命的朴泳孝在1888年向高宗提出的上疏文,从儒学与西学的基础交错的侧面,试图对儒教知识分子理解西方思想的态度进行分析。
  • 摘要:中国和印度同属东方文明古国,两国自古以来有着密切的文化交流关系,印度文化深深地渗透到中华文化之中,密不可分.在现代社会不断发展的进程中,如何去发现传统文化中还活着的东西,使之发扬光大而服务于现代,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印度思维模式的哲学基础的分析,提出印度思维模式的特点以及与中国的异同之处,并将其归结为一种区别于西方文化的东方智慧.同时为了彰显出东方文化的特性,充分肯定和争取东方的话语权,特别对东西方文明影响的差异进行了比较,这也是对未来东西方文化的融合的展望.
  • 摘要:全球化(Globalization)是今天理解世界的发展趋势,理解文明的发展的一个根本出发点,在全球化的今天已经不可能仅仅从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来思考经济、政治和文化问题.地缘文明的价值只有在全球化背景下才给予清晰的说明,本文正是从这样的角度来说明亚洲的价值,从亚洲在全球化历史进程中的命运,来揭示今天亚洲在全球化中的地位.
  • 摘要: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这个时代的一个根本特点是不同文化传统、不同哲学思潮的交汇、碰撞和融合.在这样的世界背景下,对中国的研究已经不可能、也不应该像过去两千多年那样,作为一支受地域限制的学术传统,(相对)独立地发展.全球化的时代是一个比较的时代.就世界范围的哲学人文学科研究而言,如果说十八、十九世纪是理性的时代,二十世纪是分析的时代,那么,二十一世纪则是一个比较的时代.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研究必须是有国际视野和世界胸怀的事业.
  • 摘要:中国是东亚的文明古国.在古代,中国与世界上很多地区和国家有着广泛的接触.印度和中国这两个世界上的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传统友谊.任何一个国家文化的发展和强化都离不来与其它国家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印度与中国文化联系的时间可以上溯到很早的时期.印度文化在中国卓有成效的传播证明两者之间的紧密联系,时间跨度有千年之久.印中之间的文化联系可以追溯到很早的时期.在梵语经卷中就有无数关于中国的引文,只不过大多过于简略.在《摩诃婆罗多》中也提到了中国几次,其中一条引文中提到的礼物是由在Rajasuya Yajna of the Pandavas的中国人带来的,而且在Arthasastra和《摩奴法典》中也提及中国.在梵语中的用"支那"来指代中国的做法来源于中国西北部一个叫Chan-si的国家,公元前第四世纪是它最繁荣的时期.学者们认为中文中的狮子一词在秦朝之前的很长时间就在使用了,它来源于梵语词汇simha.在音乐、舞蹈、文学、建筑、绘画和雕塑等方面都能找到古代印度对中国的影响.早期联接印度与中国的主要是三条路线.第一条通过中亚地区,第二条通过云南和缅甸,第三条通过海路到达印度洋南部的港口.这些路线在印度文化传入中国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本文主要是关注印中这两大古代文明在各个不同方面的文化互动.
  • 摘要:2013年6月韩国总统朴槿惠对中国进行了定位为"心信之旅"的国事访问.所谓"心信之旅"被海外媒体解读为"真诚沟通和增进互信的旅程",认为朴总统此行的根本意义在于"巩固和加深与中国领导人之间的个人信任,同时要赢得中国人的心,为今后的坦诚对话奠定基础."同时媒体也指出,"这种互信的提升,也将成为韩中深入合作建立地区新秩序的基础,足以影响未来东北亚的地缘政治形势."“加强中韩人文纽带”是一个意涵丰富的提法。首先,诚如朴懂惠总统所表示的,“韩中两国历史和文化相通”,这是中韩两国之间切实存在的“人文纽带”,不过“加强中韩人文纽带”这一说法,却也从另一种意义上承认了当前存在于中韩之间的误解乃至不信任的状况。“加强中韩人文纽带”提法的目的,即意在强调通过中韩之间固有人文纽带的强化来消除误解、增进感情、加深互信。因此,在我们看来,“加强中韩人文纽带”这一提法的提出,在一定程度恰恰是对当前存在于中韩之间的愈益严重的情感疏离和互信弱化状况的准确反映。
  • 摘要:"天下观"形成于先秦,它是中国古代的世界秩序观,其最高理想是天下大同,这使中国文化具有了包容非华夏民族的文化基因,形成了中华民族所特有的向心力.中国传统对外思想表达了一种"一"与"和"的原则化理念.其中,华夷之辨与天朝封贡体系等概念需要辨析清楚.追根溯源华夷之辨的原意是文明和野蛮之辨,并非狭隘的民族主义观念.封贡体系中的天朝与朝贡国不是现代国际关系意义上平等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但也绝非殖民体系下的殖民关系.这一秩序在近代以前数千年中的主要特征是和平互利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建立了作为现代国际关系之特征的民族国家分立的标准.尊重主权和民族国家概念的深化有一定进步意义,但也不可过分夸大.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签订之后,由列强主导又建立了各种体系,在这一系列世界秩序建立之前都是一场场堪称人类浩劫的大规模战争.西方先行世界其他文明一步,实现了其文化的现代化,提炼出自身优秀的文化价值观,而后挟工业文明之威,完成了世界性传播,并据此构建了世界秩序.作为唯一没有中断的中华文明,其文化当然具有贡献世界优秀价值观的潜力.中华传统文化如何在实现其现代性转换的前提下,贡献于世界是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 摘要:2014年3月2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重要演讲时指出:"中华文明经历了5000多年的历史变迁,但始终一脉相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华文明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而形成的文明."其中在论述宗教时,特别提到了佛教,认为佛教在人类文明的交往和发展中,尤其是中华文明发展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和文化价值.习近平主席说:"佛教产生于古代印度,但传入中国后,经过长期演化,佛教同中国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融合发展,最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给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哲学观念、文学艺术、礼仪习俗等留下了深刻影响.中国唐代玄奘西行取经,历尽磨难,体现的是中国入学习域外文化的坚韧精神.根据他的故事演绎的神话小说《西游记》,我想大家都知道.中国人根据中华文化发展了佛教思想,形成了独特的佛教理论,而且使佛教从中国传播到了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地."
  • 摘要:21世纪是亚太世纪,是亚洲文明,特别是中华儒学文明与伊斯兰文明崛起交融发展的世纪.这是世界文明在矛盾对立中相互冲击又交流融合的大变动世纪,见证了极端主义和伊斯兰恐怖主义对西方美国的9·11恐袭事件、见证了极端伊斯兰回祈团对印尼巴厘岛和雅加达国际酒店的恐怖爆炸,也见证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集团对阿富汗的侵略战争、对伊拉克的错误武力攻击,对叙利亚政府的失误武力侵略,造成"伊斯兰国ISIS"恐怖势力在中东的残暴肄虐,对世界文明与和平造成空前严重的破坏.千万中东难民涌进欧洲,引发了欧盟各国的动荡和英国脱欧的危机,标志着欧洲文明走向衰落、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集团正面对被边缘化的严重困境.欧盟瓦解危机和美国总统选举,显示民粹主义右翼势力兴起和西方文明的分崩离析,人类文明何去何从?全球人民命运共同体走向何方?中华文明儒家先圣"世界大同"理念与印尼努山达拉伊斯兰(温和伊斯兰)"宽容忍让"的融合落实,或许是21世纪世界和平安定的定海神针,是全球人民奋勇迈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有效务实路线.
  • 摘要:"命运共同体"最早出现于2011年9月国务院发布的《中国的和平发展》,2012年11月,这一理念被正式写入党的十八大报告.从此以后,习总书记在国内外重大场合都强调了要用"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观察和处理中国自身及外交问题,并将其作为中国关于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基本主张,"人类命运共同体"已成为习近平外交理论与实践的内核.这种"命运共同体"不仅要包括"人类命运共同体",也指包括东北亚在内的区域性"命运共同体"."东北亚"作为一个"独立概念"也已经被人重视,乃至于世人的目光往往聚焦在这处"多事之地".因为,无论从历史的,还是现实的;无论是从政治的、经济的,还是文化的;无论是民间的,还是官方的,不管你承认与否,以中朝韩日为核心的"东北亚"已经无法割离开来看待和对待.虽然"东北亚"还处在"内乱"之时,但所属成员逐渐感觉至已经谁也离不开谁,形成了东北亚特殊的"命运共同体".
  • 摘要:人类生活可以总结出两组群体,其他人是在两组之间游移.一组人可以称之为"一多二元"组,另一组可以成为"一多不分"组."一多二元"组的人们的想法、价值和行为是:宇宙世界由一个超级"一"主宰着,人以个体为单位直接服从主宰者;人与人是对立竞争临时有限关系,人的一生是玩一种"有限游戏",尊从有限零和原则,角逐出优胜者,获得享受主宰者赋予的权利与幸福."一多不分"组人的想法、崇尚和行为是:宇宙世界万物是一多不分联系在一起的,任何人、物与他人他物都构成纷繁复杂的无限关系;以关系为本,关系为生命、生存之本,这组认为人生存生活,生活的好,人类需要做从无限关系出发的无限游戏,人需要致力于共赢共荣的行为.亚洲人民基本是属于"一多不分"组;"一多不分"组,就是无限关系组,崇尚和注意呵护人与人当然的"无限关系",把别人生活好就以为是自己生活好,因此他们以加强互相关系"无限游戏"作为自己生活目的,生活的意义,以共赢作为精神幸福.这是构建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基础.亚洲人有首先建立亚洲命运共同体的文化优越条件.
  • 摘要:西方智者与中国名家偏重于人的认知能力、事物的客观性以及它们之间的必然逻辑联系,这是两者共有的知识论特征.而中国思想传统中的儒家则偏于从"天人合一"的综合思想型态中阐发知识论的伦理意义.名家是以"白马非马"、"坚白石"、"可不可"这样的逻辑概念来展现人的思维辨析能力,儒家则以"知言"、"诐辞"、"淫辞"、"邪辞"、"遁辞"、"怪说琦辞"对知识加以伦理上的价值判断,以伦理上的"德性之知"超越于逻辑和经验上的"见闻之知".在当代的新理学体系中,儒家伦理取向的"知言"亦以"新"的形式得到创新性阐发,与"空而不灵"的逻辑、"灵而不空"的科学、"不灵不空"的历史相比,儒家的知识论是"一片空灵"的形上学,其投射于形上形下的"道器之辩"中,主旨则在彰显儒家思想中"仁义"、"良知"所传递的抽象价值,其精华亦可以类比于西方基督教文明所表达的"博爱、平等及自由"等基本伦理观念,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人类精神文明的共同遗产.
  • 摘要:当历史的车轮运行到二十一世纪,人类面临着两个共同的主题,一个是世界格局,另一个是文明走向.愚见以为,就世界格局而言,经过一个漫长的世界秩序重建过程,人类最终将进入一个天下一体、和而不同的新时代.就文明走向而言,以精神创造为特质的新轴心文明将为不同种族的人们构建新的精神家园,而彰显人文信仰的中华文明将扮演一个重要角色.
  • 摘要:葡萄牙是一个以天主教为国教的民族国家,在近代国家与法制兴起以前,葡萄牙人的婚婚姻礼俗是天主教礼仪的重要表现形式,而且严格地受制于天主教有关礼仪的规定.澳门葡萄牙人天主教信仰如同中国儒家传统,将家庭视作社会的基本单元,继而把家庭婚姻关系的稳定视作世俗社会得以维系的前提.故而,教友的婚姻问题一直是天主教会的重要事工,天主教会婚姻制度对世俗婚姻影响巨大,是处理当时世俗婚姻的主要准则.
  • 摘要:衆人所知,一般所称之宋明理学发生于宋代.宋代可说是理学的创建时期.但至于明代宋明理学分为以程朱为主的理学与以陸王为主的心学,因此明代可说是理学的分化或是发展时期.每一个哲学思潮的產生与发展或分化,并非决定于历史的偶然,而与它所处的时代的文化·政治·经济有紧密的关联.王阳明之心学也不例外.王学產生的历史条件,决非只雨叁个而已,但阳明当时社会的代表特点,可综合于以下三点.一,土地兼竝日趋严重,阶级矛盾迅速激化.政治上占有主导的地位人物大规模地侵占土地.二,封建专制主义的强化,加剧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中国历史上,已出现数十王朝,其中宋朝与明朝,可说是中国封建专制主义王朝之最高峰.三,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明代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尤其是东南一带特为盛行,新兴市民逐渐形成空前未见的力量.
  • 摘要:南亚是佛教的发源地,东南亚是佛教流行的地区.中国六朝时正是佛教继续传入并方兴未艾之时,经过海路传入中国是佛教入华的重要路线.中亚、南亚、东南亚僧人经海路入华,中土僧人经海路往返,他们在佛教东传和佛经翻译方面成就卓著.
  • 摘要:从今天的文明版图来看,马来文明和藏传文明分数不同宗教世界的文明,彼此间恐未有何交集可言.然而,远在一千年前马来文明还是佛教文明世界的一份子时,它曾经对境外产生过非同小可的影响,包括后弘期藏传佛教的"大乘道总体次第及菩提心",连宗喀巴(1357-1419)亦不讳言"是由依(室利佛逝)彼始得发起",可见一斑.本文旨在探讨藏传佛教文明对今日已"全民皆回"的马来—伊斯兰文明的文明史意义,以为(一)可以复原此一段时期的佛教史、(二)可进一步复原包括佛教在内的当时代宗教史、(三)此一当时代可与后世伊斯兰文明进行一古、今对照的通史式释读,从而使文明史、学术史的视域与研究,成为可能.这三重意义,使到学者以为马来文明的"古典时期",有可能从现行16-19世纪的说法,推前到7-13世纪的室利佛逝时期.
  • 摘要:日本武士阶级掌握政权的镰仓时代(1192-1333)以来武士信仰禅宗.一直到江户时代(1603-1867)武士阶级的导师都是禅僧.朱子学派在中国排斥禅宗.朱子学也在镰仓时代传于日本.但是当初只在博士家和佛教寺院里研究朱子学.到江户时代德川幕府以朱子学为官学,让武士学习朱子学.朱子学慢慢地成为武士j阶级的基本素养.阳明学也江户时代初期传来日本.武士阶级把日本古来的神道和中国思想(禅宗、朱子学、阳明学)并存融化而形成了其思想基础.后来朱子学的尊王攘夷思想变成了江户时代末期的主要思潮.阳明学的知行合一论也适合武士阶级的实践主义.尽忠诚而效死就是日本武士的理想.中国思想对武士道的影响深刻.另外日本武士道有其特色和讲和的现代意义.
  • 摘要:中华民族文化在东南亚区域传播途径在于先辈华侨.远渡重洋于斯地先侨,传播、发扬华文教育、姓氏宗亲会、社团于不忘本.因此,伟大的中华文化传统思维、行为延续于寓居地而发扬光大海外.由于东南亚区域之不同,传播方式与行动有一定差异.但,万宗归一,中华传统文化依然存在其内在关系.因此,在形形色色的社团组织、乡会、华文学校、文坛等,一切理念都基于传承这一根本,并得以代代相传于迄今.
  • 摘要:越南独立以后,历代封建王朝统治者推行儒家所倡导的宗法制度,规范和加强社会的宗法体系,巩固和强化封建中央集杈统治.历代越南封建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强化中央集权,从陈朝以后的历代皇帝,都把维护封建大一统,强调君权至上和等级尊卑制度的儒家学说作为自己的统治思想武器.在沿袭中国封建统治者的统治机构和典章制度的同时,自上而下地大力推广儒学,将儒学定位为"国学","国教",以儒家思想为立国的理论基础.以"三纲五常"的宗法思想规范朝纲和社会秩序,以儒家的伦理道德教化百姓.通过学校教育,向老百姓灌输儒家思想.同时将儒家的伦理道德具体化为可操作的法律条文,强制人民在日常生活中遵照执行.从历史上可以看出,儒学或者说儒教,是越南封建王朝制定法律法令的理论依据和思想基础.
  • 摘要:若称李诫的《营造法式》为汇聚木作营建与工法技术知识的巨著,而计成(1582生)的《园冶》则为一部汇聚古典园林整体兴造知识的宝典.晚明至清初是中国园林的鼎盛时期,《园冶》成书于崇祯7年(1634),在江户时期(1603-1867)多次经由海上书籍贸易被销往日本.本文将探讨《园冶》流传至日本的版本,并深究在晚明园林风尚下,园林类书籍的出版与输入日本的情况.
  • 摘要:马若瑟的《儒交信》,一向公认是中国首部的「传教士小说」,不过此一中篇之作不是清代中叶以后基督新教的「传教士小说」,而是明清之际天主教的白话传教之作,书写时间应介於康熙九年到十二、三年之间.马若瑟不是一般传教士,他用中文写小锐,也把中国文学如《诗经》或纪君祥的《赵氏孤儿》译成法文,伏尔泰阅之而有《中国孤儿》之作,影响几乎遍及全欧.马若瑟另一身分是清初特盛的耶稣会中国古经索隐派的大将,喜欢在《诗》、《书》、《易》或中国文字中寻找耶稣的足迹.《儒交信》的一大主旨,便是藉中国古籍阐扬天主教所谓的自然神学,但小锐中马若瑟更大的兴趣乃在利玛窦以降耶稣会为中国人解释的天主信仰,包括马若瑟本人对《宗徒信经》的阐发.至於马若瑟撰《儒交信》最重要的意图,则在比较儒家和天主教.叙述者笔下的儒家已经解构而变成纯哲学或伦理学流派,宗教色彩尽失.利玛窦以来如此释儒,马若瑟亦藉《儒交信》而把此一天主教观点明文尽表,小说中的人物故有儒家不全,非得耶稣或《宗徒信经》中的信仰以济之不可之论.易言之,《儒交信》叙述化了徐光启的名言「易佛补儒」.小说名称中的「交」字,因此不是立足在平等之上的「与朋友交」,而是有强烈的《信经》高家於儒家学说的意蕴.《儒交信》一经写出,清代中晚期的传教士小说纷纷出现,郭实猎的小说尤受影响.不过後面一点本文尚难详述,请容来日再予说明.
  • 摘要:韩国自2015年7月21日起施行了所谓《人性教育振兴法》.由于在学校连续发生了几起因学生之间的暴力和排挤造成的受害事例,加上世越号事件的爆发,所以在国民之间形成了要求提高对他人的尊重、关心及责任意识的共识.此法的制定正是在这种共识下积极推动起来的.尽管人性教育振兴法正在实施,但是还没有对"人性"的意义形成一种共同认识.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该法的实施就很难得到预期的效果乃至成果.换句话说,首先要对"人性"有一个共同认识,并在此认识基础上设立具体的人性教育项目,然后再推进能够振兴人性教育的方案.因此,要想让人性教育法取得现实效果,为人性建立一个哲学理论基础是当前的最紧要课题.
  • 摘要:起源于中国,强调家庭和社会的"德治",儒家思想对包括越南在内的很多国家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在引导这些国家和地区接受儒家思想核心价值观的同时,还允许他们创造属于自己的独特价值观.儒学的作用体现在各种形式的组织帮助人们在各自的活动中加入了价值观,将单纯的关系转化为人们相互沟通交流的社会;数千年来,越南人民也形成了他们自己的价值观.通过越南史料和中国的汉语成语,本文会进行一些比较来阐明越南及中国家庭和社会中一些核心价值观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价值观的角度来探索越南儒教的一些特征和特性.本文同时还会就有关亚洲价值观的一些新研究成果和争论议题进行总结,并分析是否存在所谓的亚洲价值观,以及越南会对这些价值观带来何种贡献.
  • 摘要:2000年在苏州召开的哈佛——燕京学社校友学术研讨会上,杜维明先生提出的会议主题是"文明对话:本土知识的全球意义".当时中国学者对"文明对话"并没有什么认识,对"文明冲突"也没有特别的敏感.但是因为自己所从事的专业与伊斯兰教有密切关联,所以为会议准备了文章"全球化时代的中国伊斯兰文化资源".会上杜先生详细谈到他从1990年代前期既已开始的与穆斯林的回儒对话.在杜先生的推动和直接参与下,南京大学与哈佛——燕京学社在南京、宁夏(与宁夏社科院合作)、昆明(与云南大学合作)主办了4次并参与了多次中国穆斯林学者与非穆斯林学者的学术对话,大家共同研讨中国历史上和当前穆斯林与非穆斯林的交往和碰撞、借鉴和吸收.在文明对话的旗帜下,参与对话的中国穆斯林精英的文化认同有了非常积极的发展,中国非穆斯林学者也能够更加自信地与穆斯林相处.这是中国"文化自觉与文化认同"最吸引人的一次互动,不仅为"中国的"伊斯兰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推动,也为全球各地非穆斯林与穆斯林的相处共存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回顾15年的经历,思考:一是如何将"回儒文明"对话从哲学和思想史领域向更多领域的扩展,比如对中世纪伊斯兰地理学历史学关于东方的内容与东方汉语文献的对比研究.这样的研究不仅更加具体地展现公元750至15世纪末欧洲大航海时代前夕世界文明史,而且让中国穆斯林和非穆斯林对伊斯兰文化的发展有更清醒的认识.二是如何认识当前伊斯兰世界面临的紧迫课题,特别是中国穆斯林和非穆斯林学者应该有怎样的文化自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